【内容提要】範英、江立平主編的《海洋社會學》站在世界人類的研究高度,立足“四大層次”、“四大維度”、“四大特性”等渾然天成的體系架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系統觀和兼收並蓄的全方位研究方法論证和捍衛了海洋社會學的學科合法性,代表了嶺南學者在海洋社會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内外該研究領域的空白。
一、研究視角之不同凡響:世界人類的海洋社會學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爲人類提供了發展貿易往來、獲取資源禀賦、拓展居住空間、走向立體生存的希望。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紛紛將目光投向海洋,將其視爲國際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發展的新舞臺、新空間。作爲沿海大國,中國也正積極融入世界的海洋開拓之列,致力謀求海洋强國之路。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事業的發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會《决議》强調,構建和諧社會應從單純重陸地向陸地和海洋協調發展轉變,將海洋社會納入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也第一次明確提出“逐步把中國建設成爲海洋强國”的目標,將發展海洋事業列入中國重點發展戰略。這一系列新形勢、新變化,必然會隨之引起以海洋爲依託形成的海洋社會的變化乃至整個社會系統的變化。因而,如何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釋這種變遷,使海洋開發利用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社會矛盾得到有序合理的解决,就成爲社會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綜觀海洋研究領域,自然科學研究可謂碩果纍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則明顯偏弱,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更是弱中之弱。
“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以範英教授爲核心的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及其同仁以“敢爲人先”的氣魄,於2009年率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海洋社會學的學術組織——廣東省社會學學會海洋社會學專業委員,並先後於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連續3次將《海洋社會學》的全書三級目録和主體觀點提交至全國社會學年會相關論壇,力争精益求精。2012年1月,範英和江立平主編的《海洋社會學》(以下簡稱《海洋社會學》)正式面世,成爲國内外首部從社會學視角探討海洋奥秘的體系性專著,全面論析了海洋社會學的學科合法性,代表了嶺南學者在海洋社會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内外該研究領域的空白。
該書始終站在人類一般的方位來考察研究海洋社會,力求使之具有世界普適性。該書開宗明義,認爲“海洋社會學是研究海洋社會自身及其與人類共進退的一門分支社會學,自然屬於社會學研究的一個專門領域。强化海洋社會學就是强化社會學對海洋社會的研究,特别是對世界人類共創和諧海洋社會的研究。”〔1 〕因此,無論是從海洋社會産生、發展的歷史變遷,海洋社會與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的系統關係,海洋社會與海洋個人、海洋群體、海洋組織、海洋社區的互動規律,還是海洋社會研究的終極追求等層次而言,編著者的“世界眼光”和“人類意識”始終貫穿其中,體現了社會學者站在人類世界高度來分析和解决社會問題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從這個意義而言,《海洋社會學》不僅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同時,該書在建構世界人類一般的海洋社會學中,也本着爲中國的“海洋强國”、“文化强國”盡一己之力的民族意識,既將海洋社會學研究的一般原理運用到中國海洋社會建設的具體實際中,又以中國海洋社會建設的生動實際來豐富和發展海洋社會學研究體系,體現了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辯證邏輯,實現了“民族的”與“世界的”的有機統一。正如該書所言“或使之成爲指導中國海洋社會學建設的一門新興學科,或成爲更具科學性、普適性的世界人類共有的新興學科。”〔2 〕
二、體系架構之不同凡響:系統全面的海洋社會學
海洋社會學是研究海洋社會自身及其與人類共進退的一門分支社會學。“這門分支學科不僅有自己的理論架構與理論體系、相關概念、範疇和規律,也有對這個架構與體系理論的具體應用及其自我完善。”〔3 〕《海洋社會學》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系統觀來創新社會學,采用“四大層次”、“四大維度”、“四大特性”等體系架構,以此深化人們對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基本界説的立體和平面、縱横與實質的認知和把握。正所謂:“俯察魚龍,闊論水域,東南西北收眼底;細品珍奇,宏觀海圖,經緯縱横布全局。”
首先,該書將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分爲4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研究海洋社會内在變遷、外在關照和人類屬性三方面的關係及其互動規律,第二層次是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的系統關係及其互動規律,第三層次是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個人、海洋群體、海洋組織、海洋社區的相互關係及其互動規律,第四層次是研究海洋社會與海洋資源、海洋價值、海洋生態和海洋建設的關係及其互動規律。其次,該書又將前述四大層次的研究對象相對區分爲主軸的四大維度,即:歷史維度、重心維度、主體維度、實用維度。再次,該書還把海洋學研究對象的總體相對區分爲時空的無限性、領域的廣袤性、人際的趨利性和平衡的根本性。正是通過對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層次、主軸和總體及其互動規律進行論析,該書成功地勾勒出整個海洋社會學的體系架構。
縱觀該書的體系架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系統觀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綫。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系統觀强調應當把社會作爲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並注重分析社會整體及其各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係,以便對社會發展變化的原因作出解釋,這種解釋的最終目的在於對現存社會秩序進行批判和改造。在該書中,每一層次與維度都是相互依存、環環相扣、依次遞進的,既在整體上把握了海洋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把握了海洋社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内在聯繫,又從不同層次分析了海洋社會與周圍環境的聯繫,並最終提出了海洋社會研究的實用價值,從而使得整個體系架構渾然天成。第一,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第一大層次和主軸的第一大維度──歷史維度,從内在變遷、外在關照和人類屬性等時空角度來揭示海洋社會的産生、發展、以及在人海互動中的社會變遷,充分再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變化運動的社會系統觀,是構建海洋社會學理論的重要前提。第二,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第二大層次和主軸的第二大維度──重心維度,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軍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規等不僅支撑起海洋社會學的大厦,使得海洋社會學成爲包含與諸多海洋社會相關的多種變量的系統範疇;而且還以母體之責,爲孕育海洋環境社會學、海洋經濟社會學等一系列子學科預留了廣闊的空間。“離開這些海洋社會的主要現象,不深入到這些社會現象之中,海洋社會學的研究便是非常貧乏無力的。這正如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大作《資本論》所言,‘它雖然講的是社會資本,但陸地社會、海洋社會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法規等無不綜納其内而合爲大成,因而世人稱其又是社會學巨著之謂’。”〔4 〕第三,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第三大層次和主軸的第三大維度──主體維度,是以第二大層次和重心維度爲基礎的。這無疑再次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社會系統論的觀念,表明瞭“作爲海洋個體、群體、組織和社區的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第三大層次和主軸的第三大維度──主體維度,其有機細胞、天然主宰、公共用器和栖息家園的機理,只有融入到海洋的環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和法規等分别標誌的生力摇籃、物力根基、權力指向、智力聚焦、武力後盾、和力橋樑與制力天平等氛圍中才能凸顯。”〔5 〕由此,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辯證統一的社會系統觀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第四,海洋社會學研究對象界定的第四大層次和主軸的第四大維度──實用維度,突出了學科建設以人爲本的實用性,是上述三大層次和三大維度的落脚點和歸宿,體現了海洋社會學作爲應用社會學的根本屬性和終極關懷。
三、著述方法之不同凡響:兼收並蓄的海洋社會學
作爲一門全新的研究領域,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剛剛起步,可供參考的資料十分奇缺,没有完全獨立的理論和方法。面對研究中的重重困難,《海洋社會學》的編著者秉承嶺南學者素有的開放包容的學術品質,采用兼收並蓄的著述策略,充分汲取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衆學科的有益養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統架構和研究方法,實現了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正所謂:“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有容其大,必納其細,學科方祈創新風。”首先,該書充分把握了與海洋社會學密切相關的各種海洋學科的研究與進展,全面吸納了其中有益的成分,爲海洋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了知識源泉與發展動力。綜觀全書,海洋史學、海洋經濟、海洋文化等海洋相關學科知識無不融會其中,成爲這一學科研究千層大厦的“磚”與“瓦”。
其次,該書在充分借鑒國内衆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自身的研究體系架構。在對基於客體的學科架構主張、基於系統的學科架構主張、基於行動的學科架構主張等既有研究成果進行深度分析後,該書提出了“學科架構的客體有待清晰、行動形式有待拓展、系統要素有待深化、應用價值有待彰顯”等不足之處,並在揚棄中形成了“四大層次”、“四大維度”、“四大特性”等系統化體系架構,實現了由零散性向系統化的轉變,促進海洋社會學研究實現了跨越式突破與發展。
最後,該書充分吸納了衆學科研究的有用方法,探索形成了海洋社會學的致用方法——整合了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的綜觀層面的研究方法。該書通過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和社會學研究方法,實現邏輯推理與歷史發展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現象描述與理論概括相結合、抽象思辨與經驗驗证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既多元化又具有本學科特色的綜觀層面的研究方法體系。正如該書所言:“一方面要吸納各門學科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要遵循社會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研究方法。”〔6 〕
綜上所述,範英、江立平主編的《海洋社會學》站在世界人類的高度,立足“四大層次”、“四大維度”、“四大特性”等系統化體系架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系統觀和兼收並蓄的全方位研究方法論述了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學科基本理論問題,論证和捍衛了海洋社會學的學科合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理論和實踐運用價值,充分體現了以範英教授爲首的廣東省社會學學會及其同仁開放包容、不同凡響的學術品格和敢爲人先的學術精神,既是廣東省社會學學界爲“海洋强國”建設獻出的一大力作,又是國内外海洋社會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巨作。
(陳木朝: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實驗師,萬娟: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委辦公室秘書)
注釋:
〔1〕範英、江立平主編:《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61頁。以下凡引此書,不再註明出版單位。
〔2〕《海洋社會學》第61頁。
〔3〕 範英:《海洋社會學體系之我見》,《文明與社會》2010年7月號,“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第一届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文集”。
〔4〕《海洋社會學》“前言”第9頁。
〔5〕《海洋社會學》“前言”第12頁。
〔6〕《海洋社會學》第103頁。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