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社會學:廣東精神之表征

  【内容提要】  人類的生命來自海洋,人類的文化起源於海洋。海洋文化,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爲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社會學》在以範英研究員等學術團隊的精心塑造中展現在讀者面前,在專家們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表述中,悄然揭開海洋神秘的面紗,給人們以深刻啓迪,豐富了我們的海洋知識,增强了我們的海洋意識,樹立了我們的海洋觀念,以期投身海洋事業。本文從學術特色、文化精品兩個方面進行解讀,海洋文化彰顯廣東人的精神品質。

  在新興的分支社會學中,海洋社會學理論研究勢頭迅猛、方興未艾。世界沿海各國越來越重視對海洋的開發,海洋的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頻繁,也因而催生了海洋社會學,學者們圍遶着海洋社會這一核心概念,便形成了海洋社會學的特定研究内容。最近,由範英研究員等撰寫的《海洋社會學》(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2012年版)一書就海洋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及其全新體系架構相關的重大理論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社會學的中國特色研究成果,這無疑是廣東學者對世界文化學術作出的一份貢獻。

  在這裏,我謹就新著《海洋社會學》所展示出來的廣東精神方面,試作一些論説。

  一、學術特色:展現廣東敢爲人先的精神

  該書的作者以敢爲人先精神,在創設了精神文明學也即意識社會學的基礎上,再試創海洋社會學,本身就是廣東敢爲人先的精神體現。

  用敢爲人先表達廣東精神是“躲不開、繞不過”的定位,是恰如其分的比喻。嶺南文化是以海洋文化爲基礎,是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並重的文化。海洋文化具有勇於拓展、善於創新、敢於冒險、同舟共濟的特徵,這些特徵藴含了敢爲人先的文化精神。

  該書給讀者展示一種情境: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是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海内外廣東人都以敢爲人先,敢闖敢冒,敢於冲破僵化觀念和陳規陋習的束縛著稱於世,他們以大海弄潮兒的無畏氣概,奮力拼搏,充分體現可貴的首創精神。

  歷史上,廣東人有着“闖盪世界”的眼光和氣魄,許多廣東人漂洋過海,在异國他鄉拼搏創業,成了世界各地特别是東南亞地區的“拓荒牛”。近現代,從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康有爲、樑啓超推動維新變法,到孫中山、廖仲愷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推翻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都是敢爲人先精神的生動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更是處處表現出敢爲人先的精神。從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到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從建設文化强省到創新社會管理,廣東人都勇立潮頭。他們敢闖敢冒,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大膽實踐,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的佳績。敢於“殺出一條血路來”,成爲新時期廣東人精神的形象描述,可以説,敢爲人先是廣東人當之無愧的文化精神。當前,廣東要繼續當好排頭兵,仍然需要發揚這種敢爲人先的精神。

  改革開放的實踐,更讓廣東人先行先試,經受新的洗禮,樹立起開放、兼容、開拓的嶄新形象。廣東人民敢於面對外部世界,吸納人類文明精華,堅持排污不排外,引進大量境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引進國内外大量人才,容納和吸引了全國1/3的外來工,更是體現了廣東人開放兼容的精神。隨着我國加入WTO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對外交流進一步增多,廣東請進來、走出去,推動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的發展。12年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諮詢會已被打造成我省與世界五百强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我省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在拓寬我省的國際視野,推進國際合作,塑造國際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學術理論文化方面,《海洋社會學》的問世,無疑展示了新時期廣東敢爲人先的精神風貌。

  二、精品力作:彰顯廣東文化大省的基石

  高尚的文明素質和健康的精神文化是廣東人不懈的追求,概括起來就是文明向上。文明向上富有深刻的價值内涵,它既立足廣東,又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放眼未來。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貫穿該書的一根紅綫是廣東精神,這裏特指精神財富。廣東人追求和向往文明是永無止境的,也是没有國界的。奮發向上是廣東人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

  正如該書作者認爲的那樣,中國改革選擇了廣東,既是廣東“海洋文化”的影響,更是廣東“海洋文化”契合了當時中國最爲突出的兩個問題。第一,政治上的撥亂反正問題。長期以來,封閉的中國需要先行打開一扇窗口,迫切需要海洋文化精神的合力,即需要以海洋文化精神爲代表的“價值支柱群”,如動態求變精神、開放改革精神、海納百川的品格、敢闖敢干的海洋文化特質,等等。第二,經濟上的全面恢復問題。當時的中國,可以説是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百廢待興,全面恢復經濟必須是發展生産力,搞活經濟市場。廣東人的靈活變通、敢闖敢干、敢爲天下先精神有利於打破傳統體制的束縛;廣東人的重商精神、市場意識和誠信品格都有利於形成靈活的市場機制。〔1 〕可見,廣東人給全國最大的貢獻是廣東的“海洋文化”及其精神。

   該書作者在對海洋社會作出全面考察時指出,海洋社會不僅是海洋環境、經濟、政治、軍事、外交和法規的社會,也是海洋文化的社會。海洋文化就是海洋社會的智力聚集,即人類認識、把握、開發、利用海洋而形成的海洋文化與海洋社會的互動關係。文化是與天然的、本然的事物和現象相區别的人類意志行爲及其結果。從内涵上講,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動的産物和結果,是人類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搆成海洋文化的兩個基本要素是“人”和“海”。從外延上説,海洋文化應包括活動、能力和結果三方面,一般指海洋物質文化、海洋經濟文化和海洋精神文化。

  第一,海洋文化在廣東文化建設中具有獨特的風格。該書作者認爲,海洋文化的發生是源於人類的生活和創造,而且是涉海性的活動和創造。獨具一格的海洋特性正是廣東文化不同於其他地方文化的重要原因。廣東從古至今,就有“嶺海”、“粤海”之稱謂,這兩種特别的稱謂表現了廣東與其他省區的地理特徵、自然環境、民風民俗,以及海洋文化底藴的不同之處。沿海的廣東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如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和商業文化,等等。

  第二,海洋文化在廣東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該書作者認爲,海洋文化是廣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國際競争、不斷提高綜合國力的需要,是解决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需要,是解决人們文化素質相對偏低問題的需要,是提昇價值觀念和社會道德水平的需要。海洋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其中有民風民俗、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等,它在廣東文化建設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源遠流長的海洋民俗文化是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推動力量。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可以促進人的思想溝通、感情交流、關係融合,達到感情上的一致性,並促使各方面工作協調發展。其次,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學藝術是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後備力量。從古至今的優秀的海洋藝術作品,都給人以美的享受,在獲取豐富知識和藝術熏陶的同時,使得審美主體獲得藝術的享受、生活的調劑、娱樂和休閒。海洋文學藝術的屬性也决定了其在人的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培養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自覺自願和全局的性質。

  該書作者從海洋文化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等方面闡述了海洋文化具有傳承文化精神力量,這正是廣東人的開放交流精神、博大兼容精神、敢爲天下先精神、剛毅無畏精神、開拓探索精神,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一代代相傳,成爲廣東文化品質。由此可見,《海洋社會學》再次彰顯敢爲人先的廣東精神特色,更是海洋文化生活的調味劑,是抒發廣東文化的精品力作。

  (謝建社: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注釋:

  〔1〕韓强:《海洋文化精神:廣東影響中國内核》,《南方都市報》,2009年12月12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