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序 一


  歷史名村名鎮作為一項歷史文化遺產,因其有久遠歷史、厚重文化積澱,科學選址和佈局、良好生態環境,以及獨特人文精神,反映人與環境和諧關係,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學、藝術和美學價值,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評選的活動蔚然而起,並成為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保護對象。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即因以上歷史稟賦而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單位,吸引不少科學工作者前來解讀、探奧,更有大批遊客至此鑒賞觀光,帶來了大旗頭開村以來未有過的興旺景象,絲毫不讓於廣東其他名村名鎮。

  正是在這種歷史和現實背景下,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旅遊開發與規劃研究中心李凡、鄭堅強等一批青年學者撰寫的《探幽大旗頭:歷史、文化和環境研究》專著出版不但為名村名鎮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研究提供一種框架和範例,具有重大學術意義,而且也為這條名村的保護、開發利用提供決策參考,具有很強實踐價值,非常值得重視。

  作者站在歷史的時空視角,對大旗頭開村歷史變遷、氏族源流、主要人物功跡、村落選址、形態、佈局的風水地理評價、各類建築文化意涵、歲時節慶、服飾、禮儀、宗教、飲食等風俗活動等,無不備述其詳,從歷史學、諜譜學、地理學、建築學、文化人類學等角度作了多學科、多層面的剖析,指出它們的時代和地域特色,鉤沉其中科學成份,特別是另設專章,將大旗頭與廣東其他古村落作了橫向比較,更凸現大旗頭村在全省同類古村中的個性和地位。最後根據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方法,對大旗頭村歷史文化價值作了綜合評價,明確指出它的文物保護價值、旅遊開發應遵循的原則、對策和措施,從而達到古村科學研究歸結于為現實服務目的。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不止一次深入大旗頭村作實地堪察、記錄、攝影每一個有意義的建築文化遺物、遺址,包括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為此走訪村中父老、散發大量調查問卷,從而取得第一手材料,為完成本書寫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由此也可得到一個啟示,在科學昌明、遙感資訊技術發達的今天,野外調查仍不失去它的意義,甚至是不可代替的。書中使用不少插圖和照片,這不僅是文字表達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而且為作品增色不少。

  大旗頭村只是廣東名村名鎮一面旗幟,相信仍有許多同樣村落需要深入研究、保護和開發。因為這些名村名鎮,不僅是我們先輩的一個物質家園,也是一個精神家園,它們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掘,而破壞古村古鎮的行為時有所聞,這是很不應該的。即使由於經濟發展,一些古村古鎮現已被遺棄,但在荒煙蔓草之中、斷壁殘垣之下,也許埋藏著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有幸的是,大旗頭村研究和保護已在這方面邁出成功步伐,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相類成果問世,為建設廣東文化大省和和諧廣東作出貢獻。

  是為序。

  

                                                                                                司徒尚紀                  

                          2005年10月6日于中山大學望江齋

  

  (司徒尚紀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政府參事、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著名史地學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