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有人説,文化的定義有260多種,有人説有400多種。因爲角度不同,學科不同,給文化下的定義也不同,可謂衆説紛呈,莫衷一是。筆者的理解是,“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原意是耕耘土地,後來引申爲“由人類創造的,經過歷史檢驗沉澱下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凡是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作用於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成果,皆可歸爲廣義範疇的文化。簡而言之,文化就是勞動,就是創造,就是人類文明的總和。没有人類,没有勞動和創造,就没有文化。馬克思曾經説過:“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在通過勞動改造大自然的同時,促進了自己的進步與發展,從而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北部灣與南海交匯處的雷州半島,其氣候和地理位置特殊,環境的典型,人類活動也較早。雷州半島文化是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諸多文化的碰撞、磨合以至融合,具有融匯性、多樣性、開放性、邊緣性等品格特色。雷州半島文化就是雷州半島人民改造、開發半島的勞動與生活的真實反映。
一、受南亞熱帶氣候和火山地貌的典型環境影響,産生了雷文化和火山文化,雷火交並成爲紅土文化
雷州半島,地處南亞熱帶,天氣炎熱,夏季多雷。方誌有言,炎海陰火,駭氣奔激,鼓動爲雷。其地薄不能蓄火,故奮擊而成聲。據説,每年有上百次雷暴,人畜多有傷亡。因而雷州半島人敬畏雷,有雷公、雷神之供奉。雷,曾是雷州人的圖騰。古時,雷州人遇旱,便祭雷求雨,“雷州换鼓”這種習俗曾經成爲當時全國一絶。雷州半島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文故事,多受雷的影響。民間流傳有許許多多關於雷的傳説、奇聞,如雷祖的傳説。以雷名山,如擎雷山、雷公山。以雷命名州郡、城鎮,如雷州、雷城。以“雷祖”來代稱陳文玉。以雷祖祠、雷廟等紀念陳文玉,來表達半島人對雷威力的崇敬之情。這樣,就産生了一種反映半島人普遍心理的雷文化。
據專家分析,雷州半島多雷,除了氣候的原因外,火山噴發所造成的火山地質、地貌,也是其原因之一。雷州半島曾經歷過64次火山噴發,露出地面的火山口就有53座。最老的火山,距今約有1151萬年;最新的火山,距今約有10萬年。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岩分佈面積達3136平方公里,占雷州半島總面積的38%;形成火山錐有76個,斷陷盆地成湖泊的多個,例如湖光岩的瑪珥湖等等。火山噴發在8萬年前已經停息,雖然給雷州半島帶來一定灾難,但也帶來豐富的礦物質,豐富的旅遊資源,奇特的火山景觀。特别是火山岩風化成肥沃的磚紅壤,成爲雷州半島最主要的土壤類型,所以雷州半島有“紅土地”之稱。
據史載,雷州半島大約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裏活動。人們通過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自己生存、發展的環境,也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火山文化就是這樣産生的。雷文化與火山文化交並,形成了“紅土文化”,也就是雷州半島人民在紅土地上所創造的文化。雷州半島不僅有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雷州,也有現當代的名城湛江市,有衆多的名鎮、名村、名建築、文物古迹、民俗風情、民間藝術、名優特産等等,亦有紅土作家、藝術家群體,衆多的名人雅士,可謂人才輩出,人文蔚起,創造了無數文藝作品,充分展示了紅土文化的魅力、輻射力和競争力。
二、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雷州半島文化多元化、多樣化的特色
(一)土著文化爲雷州半島文化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雷州半島,古屬百越之地,地處蠻荒。以新石器文化區域看,百越是起源於中國東南部和南部的土著。百越,是族類相近的大族係,雷州半島,應屬百越大族係的南越族。越與甌、閩等相通,“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裏,百越雜處,各有種姓。”\[1\]考古文化證明,越人在夏、商、周時期,已在嶺南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以幾何印紋陶爲主要特徵的青銅文化,就是古代百越的物質文化。古越人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語言和記事表意的文字。他們斷發文身,或“椎髻箕踞”,錯臂左衽,“飯稻羹魚”。因爲他們發明瞭種稻,又善於駕舟捕魚。晋代以後,古越人逐漸演變爲俚人,亦稱“俚僚”(即今之黎人)。俚人繼承并發展了古越人的語言、習俗文化,以狗、狸爲圖騰,還創造了有雷州半島特色的銅鼓文化、石狗文化。至今銅鼓,在雷州半島的幾個縣(市)都有發現。石狗則處處可見。由此可見,古越人及其後裔——俚人在各方面都創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爲形成雷州半島文化作出了最早的貢獻。
(二)福建莆田文化對雷州半島文化的形成産生過重要影響
據《雷祖志》所述:“雷州人之祖先,大多在唐、宋、明之時,來自莆田等地。”\[2\]自唐代以來,從福建莆田來雷州半島開發的移民逐漸增多。最爲集中的幾個時期,是唐、南宋末,元末明初、明朝中葉、明末清初。這幾次人口轉移,改變雷州半島人口的格局,莆田人逐漸成爲雷州半島人口的主體。同時原在雷州半島的越人外遷,或融入另一個族體,或蜕化爲另一個新的族群。莆田人的日益增多,自然帶來了莆田文化。由於莆田文化是融匯了古閩越文化、漢唐中原文化以及宋元明清時東漸的歐洲文化等异質文化而形成以中原漢文化爲主體的獨特質優的區域文化,在與雷州半島古越人文化的雙向交融中,逐漸融合、同化了雷州半島古越人文化。到了今天,整個雷州半島没有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村落;壯、黎、苗、瑶等古越人的後裔族群只占雷州半島總人口的極小比例,而在此極小比例中絶大多數是新中國成立後遷入雷州半島的。
在文化融匯過程中,雷州半島文化不可避免地帶上了莆田文化的印記,具有諸如農商並重、尚武冒險、重地域血緣宗派、諸神並奉等等特徵。
(三)中原漢民族文化不斷充實與豐富雷州半島文化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出兵攻佔南越、西甌、駱越等地,把雷州半島納入中華統一版圖,並設南海、桂林、象郡等三個郡來治理。雷州半島屬象郡。秦始皇派遣50多萬秦軍到嶺南,與當地各民族雜居通婚,此爲中原漢民族南移之始。
秦末漢初,南海郡龍川縣令趙佗趁中原戰亂之際自立爲王,號稱“南越王”,割據包括雷州半島在内的嶺南地區。其在位期間,大力實行“和揖百越”的政策,促進漢越民族大融合。中原人與越人雜居其間,語言逐漸溝通,中原人教越人耕種,製作帽鞋,建立學校,學習禮儀,并且通過媒娉,漢越通婚。中原文化與雷州半島土著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得到充實、豐富與發展。
西漢以後,由於戰亂,中原的漢族移民大量遷入雷州半島。正如蘇軾在徐聞《伏波廟記》中所載:“自漢末至五代,中原避亂之人,多家於此。”\[3\]西漢路博德、東漢馬援兩位伏波將軍,曾先後率師南來平亂,紮營於雷州。平定叛亂之後,也有不少漢軍留守落籍於雷州半島。
三國時期,東吴君主勵精圖治,加强了對其轄區的開發,促進了中原文化向包括雷州半島在内的嶺南地區的傳播。
到了唐朝,中原統治者爲了加强對雷州半島的統治,重用了土著陳文玉,任陳文玉爲東合州(雷州前稱)刺史。陳文玉不負衆望,他一上任就深入漢越等民族雜居的地方,瞭解民情,精察吏治,解除百姓之苦。並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撫境内,教育各民族和睦相處;修築州城,消除匪賊,保证地方安寧;施行德政,改變雷州半島落後面貌,得到各族士民的擁戴。從此,雷州半島的少數民族,一部分與漢族同化,另一部分與廣西壯族融合。
後來,經歷了兩宋、明末、清代幾次戰亂,漫長的民族認同、壓迫鬥争、遷徙等過程,漢族居民逐步成爲雷州半島本地居民的主體。這期間,有一批大臣名賢,如宋代寇準、李綱、趙鼎、胡銓、蘇軾、蘇轍、秦觀、李光、王岩叟、任伯雨“十賢”,被遷謫南來雷州和瓊州,帶來了中原文化。僅是宋朝被貶流放來雷州的臣子、文士就有100多人。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流人文化,對雷州半島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和促進作用。
直至新中國建立前後,特别是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解放海南島南下大軍,駐紮、訓練都在雷州半島。爲粉碎帝國主義經濟封鎖,10萬軍民在雷州半島墾荒種橡膠。還有修建鶴地水庫、青年運河、湛江港及開發南油基地等大型建設,使全國各地人口大量涌入雷州半島。他們在改造自然環境,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精神文明,充實和豐富了紅土文化。
按照目前的行政建制,雷州半島由北向南分别有廉江、吴川、遂溪、雷州、徐聞等縣(市)和霞山、赤坎、坡頭、麻章等市區。各地的語言語種豐富多彩。湛江地區700多萬人,講雷州話的占半數以上,還有白話、吴川話、話(客家話)等方言,正在推廣普通話。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搆成了豐富多彩的雷州半島文化。雷州歌、吴川山歌、廉江歌、東海嫁、鹹水歌,雷劇、白戲仔、木偶戲、粤曲、安鋪八音,吴川的飄色、泥塑、花橋,東海的人龍舞、廉江的雄鷹舞、雷州的儺舞、烏石的蜈蚣舞,還有散花舞等等,每逢重大節日,都得到展示,充分顯示了雷州半島紅土文化的獨特風格。有許多民間舞蹈,都可以追溯雷州半島文化的淵源。例如儺舞,就是在唐宋時期從中原傳入雷州的,經過雷州人的發展,已成爲群衆喜愛的一種富有地方特色的舞蹈。
(四)國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介入對雷州半島文化産生了一定影響
雷州半島早在漢代就開始對外貿易。據考古發現,我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就在徐聞。出口的貨物主要是“雜繒”(各色絲綢織品),入口的是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緬甸、印度、斯裏蘭卡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在不同時期也派官員使者和商人到雷州半島經商,帶來了海外文化。明朝以來,雷州半島成爲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以後,中外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强。
三國東吴以來,佛教和伊斯蘭教先後傳入雷州半島。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又傳來了基督教,在今湛江霞山興建了天主教堂,傳播教義。清末,法國强佔廣州灣爲租借地。1943年日本侵略雷州半島。列强在打開我國南大門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文化以及東洋文化(日本)。國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傳入,使人們學習了多種外國語言文字及各種科學知識,擴大了視野。雷州有識之士吸收了外國文化中有用的東西,如西洋繪畫、西方建築、西方醫學和教育以及東洋工藝等,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三面環海的獨特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雷州半島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海洋的特徵
雷州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綫長1566公里,有衆多的港口、島嶼、沙灘、漁村、漁民、船民和水手等,演繹成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
(一) 歷史悠久的航海文化
位於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港,早在漢代就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這裏集中了運到國外的絲織品和從國外運回來的進口物資。外國的使者和商人也在這裏登岸。當時的航海業是相當發達的。只是航海技術和設備較落後。西漢派出的船隊從徐聞啓航,沿着海岸綫行駛,經北部灣,折向南,沿越南半島東海岸入南海諸島,向西入印度洋。沿途到達都元國(馬來半島)、邑盧没國、諶離國、夫甘都盧國(今緬甸)、黄支國(今印度),經已程不國(今斯裏蘭卡),然後返航,穿過馬六甲海峽,扺達皮宗國,向北到達日南郡象林登陸回國。往返需數年時間。這就是“海上絲路”航綫。這條綫路的使用,並不屬於民間,而是專供皇室貿易使用。據《後漢書》記載,公元2年,黄支國(今印度)派使臣從海道來中國,把犀牛獻給漢平帝。公元166年,大秦國亦派使臣從這條海道來到中國,把象牙等禮物獻給漢桓帝。可見,這條“海上絲路”,是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晋代以後,番禺港取代了徐聞港。
唐宋時期,雷州半島中部的雷州港興起,成爲雷州半島水陸交通樞紐。通過海道,主要出口米、谷、牛、酒、黄魚和雷州陶瓷品。到了清初因海禁而中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隨着海禁的解除,赤坎港逐漸繁榮起來,成爲福建商人雲集經商的地方。當時,在赤坎註册的商船竟達400艘之多。自法國租占廣州灣,赤坎港才漸漸衰落。
新中國成立後,湛江港逐步成爲全國十大外貿港口之一。水深浪静,海面開闊。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年貨物吞吐量達2000萬噸以上。
(二) 興旺發達的捕撈文化
雷州半島的捕撈文化,在明朝初年就已經很興旺。當時海洋捕撈業很發達,捕鯨業亦具有相當規模,但明中葉由於内患外憂,以及清初的海禁,捕撈業被迫停滯。海禁解除後,漁民紛紛復業。又有福建莆田等地大批移民在雷州半島定居,漁業得以復興。清末民初,漁業生産再次興旺起來,特别是拖網漁業發展迅速。1929年,僅“企水、烏石、外羅、硇洲四港,就有漁民8466人,大型漁船277艘,年産量255365市擔”。至抗戰前夕,漁業進入歷史最鼎盛時期,大小漁船有9243艘,其中大型漁船1792艘,占全省同類漁船的173%。這些漁船結幫成隊出海,至香港、越南、南沙、西沙、汕尾等地進行捕撈作業。其船隻數量以及捕撈數量之多,船體之大,作業範圍之廣,全國罕有。
現在湛江有全國遠洋漁業基地,遠洋漁船有300多艘,結隊到南太平洋、馬來西亞、斐濟、貝勞、密克羅尼西亞等國際漁場捕撈金槍魚,每艘船年收入高達20萬美元。
雷州半島不僅漁船、漁港衆多,捕撈業發達,而且海産品也非常豐富,魚、蝦、蟹、貝等樣樣俱全,其中不乏名貴産品,鮑魚、龍蝦、魚翅等海珍遠銷海内外。
(三) 璀璨的南海明珠文化
雷州半島是中國“南珠”的重要産地,歷史悠久,負有盛名。從漢代以來,雷州半島一直是著名的産珠區。歷代設官在這裏收税。明代,朝廷曾先後多次派官員到雷州半島大量采辦珍珠。考古工作者在雷州鹽庭村西南1公里處發現的珍珠貝殻遺址,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堆積厚達2米多,正是當年採珠業繁榮的歷史佐证。遂溪縣的樂民城,就是明朝朱元璋下令建的珍珠城。昔日鎮守官衙門,現在尚有遺址可辨。據《遂溪縣誌珠海》載:“對樂珠池(即樂民珠池),在遂溪縣西南一百五十裏(一説170裏)第八都樂民千户所城西海内。……自後漢劉鋹置媚川都,宋開寶以還,遂置場司,或採或罷。”據説,明朝廷規定樂民珍珠城每年要貢珠一鬥。珍珠城在鼎盛時期每年徵集珍珠可達三鬥多。守城的官兵有100—300多人。民間流行一首《採珠謡》,反映了當時珠民對封建統治者貪得無厭,不顧人民死活,無休止地採珠的怨恨情緒。由於珠民的竭力反對,樂民珠池至清道光年間被完全廢棄。解放後文物普查發現,在樂民珍珠城的北面,有100多畝寬的空地底下,埋藏有大量的珍珠貝殻,可見當年採珠規模之大。
建國後,雷州半島人民辦起了海水珍珠養殖場。特别是改革開放到現在,海水珍珠養殖面積達5563萬畝,年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70%以上,是我國海水珍珠養殖的最大基地。湛江市,被稱爲全國珍珠第一市;覃鬥鎮(原流沙鎮並入),是全國珍珠第一鎮;流沙村和大井村,是全國珍珠第一村;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是全國珍珠研究第一室。
此外,海洋文化還包含有制鹽文化、媽祖文化等等。因篇幅限制,在這裏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雷州半島文化是土著文化(主要爲古越與俚僚文化)與福建莆田文化、中原漢文化、海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等諸多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相互碰撞、融合,不斷充實、更新而逐漸形成。古越與俚僚文化是雷州半島最早的土生土長的歷史文化,其主要反映在原始崇拜、民間信仰、風俗活動、地名等方面,具有底層文化特質,是雷州半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原漢文化,屬官方文化,主要反映在歷史政治、經濟制度、社會倫理、道德禮儀等方面,是雷州半島文化的主體。同時,海外文化也參與了雷州半島文化的形成和傳播,因而在雷州半島文化中佔有一定的位置。諸多文化的糅合、融合的過程,就是一個互相溝通、互相比較、互相磨合、互相補充的過程。這種經過比較找到本文化的不足,用人家的文化來彌補,就是矛盾中的融合,成爲一種文化新體。這種文化新體相對原來文化,是一種進步、一種發展。雷州半島文化就是這樣的一個文化新體,它集中了諸多文化的優勢,具有較爲完善的獨特的品格。因此,它能够在我國衆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佔有重要一席,成爲嶺南文化中一個佔有重要地位的亞地域文化。
發展雷州半島文化,應該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第一,正確處理中外文化關係,做到“洋爲中用”。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雷州半島文化要與時俱進,走向世界,就要選擇、吸取外來文化的先進健康内容、科學成分,爲我所用,創造具有我們民族風格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政治和經濟的。
第二,正確處理古今文化關係,做到“古爲今用”,“推陳出新”。雷州半島文化的發展,需要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傳統,要以新的眼光看待古文化,給古文化一個新的啓迪,以新的思想發揚傳統文化中好的東西。對文化遺産,要發掘、整理、保存、反思、創造。因爲只有創造,才能産生變异,才具有生命力。
第三,正確處理本地與外地的文化關係,嫁接紅土文化。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的文化活動,經常與外地交流,要善於學習、吸收外地文化的長處,以補本地文化之短。同時,注意招聘外地人才,或者交流人才。大家一道努力,爲發展雷州半島文化,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而努力奮鬥。
黄戰(廣東海洋大學文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漢書·地理志》下顔師古注。
\[2\]《雷祖志》(光緒版)卷二。
\[3\]《徐聞縣誌》。
(本文原載《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