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南昭通昭魯壩子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中文摘要雲南省昭通市昭魯壩子近年發現的九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器物既有本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又有來自東南沿海濮越文化和北方氐羌文化的因素,反映出多元的文化面貌。

  【關鍵詞昭魯壩子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化因素

  Abstract:There are nine Neolithic sites have been found in Zhao-lu basin of Zhaotong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he unearth relics with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element of the Southeast coastal Pu-yue and North Di-qiang culture reflect a diverse culture features.

  Key words:Zhao-lu basinNeolithic ageSiteCultural factor

  考古學上把人類使用石器的時代稱爲石器時代,石器時代又分爲舊石器、新石器兩個時代,兩個時代的區别在於舊石器時代是普片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是普片使用磨制石器,並相對定居、製作陶器、耕作原始農業、飼養家畜、産生了手工業。這些發展和變化,標誌着人類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物質文明時期,考古學上把這個時期稱爲石器時代的最後階段。此時期的人類不再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而把食物的果實加以播種,把野生動物加以馴服、飼養以供食用,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轉變爲定居。這時的地質年代屬於全新世,時限大約始於距今11萬年前,結束時期各地不同,從距今5000年到1000年不等。由於各地的新石器時代情况不同,在分期上也没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分早、晚兩期,有的分早、中、晚三期,有的地方在晚期出現少量銅器,但還不會製造出青銅,還没有廣泛使用銅器,則把這個時代歸爲新石器時代晚期,有的又歸爲銅、石並用期來作爲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過渡期。本文就昭魯壩子近年來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器物作一些粗淺的探討,謬誤之處,敬請同仁指正。

  一、自然概况

  昭魯壩子位於雲南省東北部的昭通市,昭通市西北面與四川省隔江(金沙江)相望,東南面與貴州省畢節市接壤,南面與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相鄰,是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結合部。昭通市境内最高海拔(巧家縣藥山)4040米,最低海拔(水富縣滚坎壩)267米。昭魯壩子處於昭通市的腹心地帶,南北縱貫昭陽區與相鄰的魯甸縣,故稱昭魯壩子。

  昭通市河網縱横,河流屬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從西北部流過,其它支流有牛欄江、横江、白水江、洛澤河、赤水河等。貫穿昭魯壩子的灑漁河流入横江後注入金沙江,沿岸便於人類的遷徙交往。境内横亘兩大山系,東爲烏蒙山,起於昭通市鎮雄縣,經彝良縣向西南昭陽區、貴州省威寧縣延伸,繼而向南綿延於雲南省宣威市,山勢磅礴,高峰林立。西爲横斷山脈凉山山系五蓮峰支係向西延伸的邊緣,山高坡陡,懸崖險峻。兩大山系之間形成一系列的高原古湖積盆地,俗稱壩子。

  昭魯壩子東起昭陽區凉風臺大山脚,西至相鄰的魯甸縣城稍外。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面積約525平方公里,屬雲南四大壩子之一。壩子内丘壩相間,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920米左右,最高温度攝氏30度左右,最低温度攝氏零下6度左右,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3度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低緯度温帶山地季風氣候。壩子中土層深厚而肥沃,以褐色、灰色、紅色土壤居多,即便是現開墾的荒地,稍加改良就能耕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土豆、紅薯、小麥、黄荳、豌豆、蠶荳、高粱、苦蕎等,豐富的出産,給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壩子四周群山環聳,迤邐連綿,山上青鬆林立,緑草鋪蔭,盛産野生楊梅、榛子、獼猴桃、栽秧果、救軍糧、沙湯果、羊奶果、鬆籽等可食野果和多種野菜,非常適宜古人類的生存。壩子内地下褐煤藏量大,分佈廣,在採煤場中發現的新近紀以來的大量古生物化石中,已知的有東方劍齒象、乳齒象、軛齒象、鹿、犀牛、大熊猫、三趾馬、河狸、水鳥等化石,尤其是象類化石的大量發現,有的學者把昭通稱爲“古象之幫”〔1〕。這些動物化石的發現,説明昭魯壩子在幾百萬年前氣候温和,草木豐茂,整個丘壩間呈現出一片鹿戲野花、象眠山草的景像。這些優越的自然環境,給人類起源、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也給昭魯壩子的新石器文化帶來了燦爛的曙光。

  二、文化遺址

  1.大過山洞遺址

  大過山洞遺址位於昭魯壩子最北端,屬昭陽區北閘鎮,地理坐標:東經103°45′403″、北緯27°26′186″,前洞洞口海拔高程爲2033米,西鄰小過山洞,北連鷄公山,爲塔斯特地貌天然溶洞,洞長約80米,寬5~20米,高4~20米,洞内有岔洞,前洞高而大,後洞稍低,山間溪水由北向南從洞中流出,人可從洞内穿過,故稱過山洞。洞體結構爲石灰岩,洞内中部狹而低,前部及後部寬而高,可居住數百人。大過山洞是新、舊石器時代人類均居住過的洞穴,1982年11月,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昭通市普查隊在洞中發現一枚人牙化石,經鑒定距今爲5—10萬年,屬早期智人,定名爲“昭通人”,屬人類進化的第三階段。同時發現的動物化石有東方劍齒象、乳齒象、中國犀、貘等種類,這些動物的生存年代爲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大過山洞在前洞洞口左側有一新石器時代遺址,被頂部岩石跨塌掩埋,暴露出來的面積有10餘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出土器物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長條形石錛、石斧、圓形石碟,磨制較粗糙。陶器有平底小杯、單耳長頸尖底瓶、單耳圈足罐、折沿罐、環底鉢、釜型器及碎陶片,陶質有夾砂和泥質兩種,紅陶居多,灰陶次之,全爲素面,有的表面磨光,總體火候較低,其類型與下文所述閘心場遺址出土器物相似。

  2.閘心場遺址

  圖一閘心場遺址出土遺物

  閘心場遺址位於昭魯壩子北端北閘鎮小米寨,與大過山洞相距約兩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3°45′42″,北緯27°25′289″,海拔高程1985米。遺址西北面與小過山洞相連,東南面緊鄰利濟河,1959年雲南省文物工作隊調查發現,範圍包括閘心場、小米寨、官司地、小過山洞,面積約2平方公里。1959年雲南省文物工作隊對遺址進行試掘,出土器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有單耳尖底瓶、鼓腹環底罐、慈姑形小瓶、深腹喇叭形陶鉢、斂口劃紋小鉢、侈口鼓腹尖底瓶、高頸小口瓶等,瓶類胎薄多爲夾砂灰陶,罐類胎厚以夾砂紅陶居多,紋飾有劃紋及犬齒形凸紋,多在器物肩部。陶器製作粗糙,火候低,易破損。石器爲長扁形石斧,表面磨光〔2〕。

  2010年新建昭通至麻柳彎高速公路調查時,在遺址中心區域官司地試掘探溝六條,深3米,寬1米,剖面分爲3層。第一層爲農耕土,厚07米,呈褐色粉沙質壤。第二層文化層,厚1米,灰褐色壤,出土橘紅色、灰黑色、紅色夾砂陶,可辨器形有侈口器,單耳,腹部有粗劃紋,肩部弦紋,胎薄、火候低。第三層文化層爲灰色細沙土,夾有紅燒土和碳屑,掘下05米未見底,不見陶類及石器類器物痕迹。從試掘的六條探溝來看,文化層厚度不均,呈透鏡狀分佈。在小米寨村落中的耕地裏(相鄰的官司地南面),到處暴露紅色陶片,隨地可拾。1972年一村民在小米寨老炸藥倉庫附近拾得石斧1件,長條形,磨制光滑。從出土的陶器和石器來看,官司地與雲南省文物工作隊1960年試掘報告相同,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3.五甲圍遺址

  圖二五甲圍遺址出土遺物

  五甲圍遺址,又叫黑泥地遺址,位於昭陽區鳳凰鎮大鳳凰山西面的稻田裏,南距鳳凰山約200米,北距黑泥地村子約500米,處於昭通至麻柳灣高速路和鳳凰鎮至蘇家院公路的交叉處。地理坐標:東經103°40′542″、北緯27°17′521″,海拔高程1904米,爲昭魯壩子的腹心地帶。1994年修建昭通至麻柳彎高等級公路時發現,搶救性發掘50平方米,表土厚08米,文化層厚12~14米,在遺址東面發現房基遺迹,用細沙鋪地,上覆木板爲居住面。出土器物有單耳長頸鼓腹平底瓶,單耳鼓腹侈口罐、喇叭口平底杯、單耳長頸斜腹瓶,陶色有灰色、褐色、黑色、灰黑相間、灰褐相間幾種。陶質均爲夾砂陶,有手捏和輪制兩種,手捏陶器胎質厚,素面、器表粗糙,火候低。輪制陶器胎質薄,素面,器表磨光,無紋飾。手捏陶杯、陶瓶在其它遺址中從未發現過。由於發掘面積不大,未發現石器類器物。從陶器的質地、形狀和製作工藝分析,時代與閘心場遺址接近。

  4.官座山遺址

  圖三官座山遺址出土遺物

  官座山遺址位於昭魯壩子中部,屬昭陽區永豐鎮荒冲村。地理坐標:東經103°40′477″,北緯27°15′279″,海拔高程1950米。遺址座落於一長形山丘尾端,東、西、北三面爲稻田環繞,2010年當地村民提供信息而發現。遺址面積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150米。據初步調查,表土厚04~12米,文化層厚12~14米。遺址西部暴露的文化層中,殘陶片、陶杯底部隨地可見。2010年昭通至麻柳彎高速路改道工程調查時,在已暴露的文化層中出土較完整的陶器8件,石器1件。可辨器形有陶碗1件,圓口平底,夾砂褐陶。長頸溜肩鼓腹圈足瓶6件,夾砂黑陶。陶蓋1件,頂部帶提梁,胎質爲夾砂灰褐陶。整體陶器火候較低,部分陶器表面着紅衣。穿孔石刀1件,刃部呈微弧形,表面磨光。

  5.野石遺址

  圖四魯甸野石遺址出土磨光黑陶羊頭形罐

  野石遺址位於魯甸縣城東4公里桃源鄉普芝嚕村“野石”自然村,面積約1平方公里。遺址西依山丘,東傍草海,山丘緩坡與草海交匯處水草極其豐茂,土質極好,宜於耕種。在遺址中心竪有一塊大石,當地村民傳此石是從外地飛來的,故稱“野石”或“飛來石”, 村子也因此而得名。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並加以保護,2002年雲南省考古研究所試掘425平方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和銅器,遺迹有灰坑和陶器燒制場〔3〕。陶器器物有陶瓶:器形有單耳長頸、尖口平底長頸,肩部有弦紋,泥質黑陶。陶罐:器形有小口杯狀、帶耳束頸、垂腹平底,質地有泥質和夾砂。陶杯:器形有圈足圓唇、直口圓唇平底斜直腹、直口帶耳尖唇,泥質黑褐陶。陶鉢:器形有平底圓唇斂口、泥質紅陶,平底尖口、夾沙黑陶。陶碗:器形有尖唇圈足、折肩、表面磨光,泥質黑褐陶和黑灰陶。陶盆:器形有圓唇和方唇,寬沿,泥質褐陶,薄胎。紡輪:圓形,一面拱,另一面平,泥質黑陶。長流器:其一爲粗大器形,呈弧形,鴨嘴形流口,内壁有明顯的泥條盤築痕,有夾砂黑陶和夾砂褐陶兩種。其二爲細小器形,流口爲平口,内壁有明顯的泥條盤築痕,有泥質黑陶和紅褐陶,器表磨光。在所出土的陶器中,小平底器和鳥頭形器居多。陶器中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三星堆式大罐”相似的侈口、長頸、寬溜肩、内斜長腹、小平底、帶耳灰陶瓶和雙大帶耳羊頭形黑陶罐爲特點。陶器以素面爲主,表面打磨光滑,紋飾有平行劃紋及圓點紋,多在口部和肩部。表面打磨光滑的黑陶也是其它地區不常見的,單耳小平底和侈口小罐是雲南東北部新石器時代的典型器物。石器有新月形石刀、長方形石刀、長條形石斧、有段石錛、紡輪。銅器有錛和錐,錐體剖面呈橢圓形,錛呈扁平長方形。灰坑:平面近長方形,直壁平底,坑内有大量紅燒土、木炭、陶片。窑場:近長方形,直壁,壁部及底部存有一層堅硬的燒結面。居住遺址發現有半地穴式和營平地的房基,説明當時處於氏族部落時期的人們已有了定居的生活。在遺址西側的小山腰上,築有一夯土堆,直徑10米,殘高4米。土堆底接文化層,距堆底1米處有一洞,在填塞的洞中發現堆置單個個體的人骨,頭骨完整。同時出土的還有3個石塊和1顆骨珠。此堆原始高度不詳,加之周邊破壞嚴重,具體用途不明,或許與宗教活動有關〔4〕。在遺址的上層出現了礪石和銅器,説明遺址的晚期已進入了銅器時代。

  6.馬廠遺址 

  圖五魯甸馬廠遺址出土夾沙黑陶刻水波紋罐

  馬廠遺址位於魯甸縣城東面茨院鄉馬廠自然村,1961年雲南省文物工作隊到此調查時發現,於3月份進行重點清理發掘。出土器物有:石錛2件,陶器9件,碗2件〔5〕。器形有單耳小罐、單耳小瓶、平底瓶、帶鋬瓶、斂口罐、勺形器。質地有泥質黑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及夾砂灰褐陶。其中一件細泥黑陶罐,含有極細的羼和料,裏外磨光,敞口,口沿微向外侈,腹部有一道折稜。另一件細泥黑陶帶鋬瓶,含有極細的羼和料,外壁經過刮削,侈口、細頸、平底、腹部呈扁球狀、口與腹之間有一條很薄的鋬。斂口罐爲泥質灰陶,口沿外卷,鼓腹平底,肩有弦紋一道。勺形器爲泥質灰陶,部分呈褐色,形似葫蘆,下端作空心圓球狀體,往上逐漸收縮爲實心圓柄,柄端有孔,可以係繩,球狀體口沿有十道劃紋,頂端有三條回紋。單耳細頸小瓶在滇池、洱海地區也從未見過,具有明顯的區域性,而在閘心場遺址中却普遍存在。由此可見,閘心場遺址和馬廠遺址同屬一個時期。遺址中發現過銅器,有箭鏃和容器的殘片等物,《雲南昭通馬廠和閘心場遺址調查簡報》中認爲是“時代較晚的遺物,不能跟新石器時代混爲一事”〔6〕。由於調查簡報中没有提及文化層及器物出土層關係,很難確定是新石器時代器物還是銅器時代器物。

  7.野猫洞遺址

  野猫洞遺址位於昭陽區灑漁鄉巡龍村灑漁河東岸的大山脚邊,爲石灰岩天然洞穴,山體南北延綿約二十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3°38′381″、北緯27°26′381″,海拔高程1887米。洞深10餘米,寬3~4米,高15~3米,洞内兩側有岔洞,洞口迎西北方,距灑漁河約300米。洞口處文化層厚15米,内含大量碳化物,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動物骨骸。陶器有折沿鼓腹平底罐,唇口平底罐,陶質爲夾砂紅陶和夾砂灰陶兩種,素面,胎質厚,表面粗糙,火候低易破損。石器有石斧、石錛、網墜。石斧爲長條形,磨制粗糙,石錛略呈梯形,磨制粗糙,網墜爲圓柱形,兩頭略呈錐體,表面磨光。除石器、陶器外,在洞穴内還發現人的下頜骨及野牛、狗等動物骨骸。網墜的出現,加之離灑漁河非常近,説明當時的人們除了打獵、耕種外,還從事捕魚業以提高生活水平。出土器物與過山洞比較,陶器表面不光滑,胎厚、火候低容易破碎,石器更爲粗糙,其文化年代可能略早於大過山洞新石器時代文化。

  8.邀集塊遺址

  邀集塊遺址位於昭陽區灑漁鄉巡龍村灑漁河東岸的大山脚邊,與野猫洞遺址相距800米左右,爲石灰岩天然洞穴,洞穴深10餘米,高2~3米,寬2~4米,洞内文化層厚14米,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針。陶器和石器的器型、胎質與野猫洞相同,文化年代與野猫洞遺址同屬一個時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修建鄉村公路時炸毁。

  9.雙龍井遺址

  雙龍井遺址位於昭陽區靖安鄉龍潭村一社,地理坐標:東經103°45′527″、北緯27°34′137″,海拔高程1910米。遺址座落於一小山中下部,爲天然不規則石灰岩洞穴,周圍環山懷抱,東面約300米處是一條河壩,山間泉水從高處潺潺流下,清澈透凉,常年不斷,向西北面約一公里處匯入灑漁河。洞口寬26、高15、深5米,洞口文化層厚約08米。1994年當地村民發現,在洞口處出土陶器和石器,陶器有陶碗、陶碟、陶罐、陶杯,陶碗爲敞口平底。陶器均爲紅色泥質,素面,表面磨光,胎質較薄,器形較小,火候低。石器爲石臼,形如小碗,口沿圓度不規則,邊沿厚薄不一,口徑大,底徑小,似一天然臼形石頭通過再加工而成,石杵爲不規則圓棒,兩頭粗細不一,器表經過打磨。陶碗、陶碟器形在其它遺址中未曾見到,根據器物的質地和器型分析,時代應爲新石器時代晚期。

  圖六石器 

  圖七石器 

  圖八石器

  三、結語

  昭魯壩子内發現的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説明這一時期社會已經比較繁榮,人們處於氏族部落時期,相對定居,進行農業生産,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爲粟米,陶器製作已開始成爲手工製造業,逐漸從農業生産中分離出來,社會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魯甸野石、馬廠遺址中發現的銅器説明,正向銅器時代遞嬗,時間大約在距今3200年左右。

  遺址中出現的代表性陶器有長頸、寬溜肩、斜腹、小平底瓶、磨光黑陶,寬帶耳羊頭形罐、鳥喙形流口器;石器中的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錛,居住遺址的半地穴式,證明昭魯壩子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着東南沿海的濮越文化和北方的氐羌文化因素,小平底陶瓶和鳥喙形器見於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應爲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特點。

  昭魯壩子多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或許反映出的是古代民族的多元。貫穿昭魯壩子的灑漁河流向四川宜賓後進入長江,沿岸便於了人群的遷徙和文化的交流,也是形成多元文化的重要原因。對昭魯壩子古代文化的挖掘,有助於瞭解西南民族古代的歷史。本文擬開啓一頁瞭解滇東北昭魯壩子新石器文化的窗口,望能引起廣大學者對這一地區的關注和研究。

  李文奇(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博物館,館員。)

  注釋:

  〔1〕周明鎮:《中國的象化石》,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年。

  〔2〕《雲南昭通閘心場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1960年第5期。

  〔3〕劉旭:《雲南魯甸縣野石山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8期。

  〔4〕游有山:《朱提文化初探》,《三星堆研究》(第二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5〕《雲南昭通馬廠和閘心場遺址調查簡報》,《考古》1962年第10期。

  〔6〕同注〔5〕。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