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歷史上未被列入“郡縣城市”的佛山,官方没有把它當作一個“城”來看待。但是,作爲與北京、蘇州和漢口並稱“天下四大聚”之一的佛山,佛山在明清城市化進程中經民間整合,化“鋪”爲城,因“市”生城,借“僑”富城,借“水”(路)養城,無城墻而聚人流(移民)物流財流於此,終於成爲“計劃外”崛起的古代工商重鎮。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發達的對外經濟和宗族文化相適應,這個古城的標誌性靈魂建築是祖廟而不是官衙,城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是以工商業“廬肆”或“商鋪”爲建築主體格局的另類城市。
【關鍵詞非郡縣城市民間整合工商重鎮宗族
Abstract:Foshan in history was not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Municipalities. In fact, officially,it was not regarded as a “city,” even though Foshan wa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densely-populated settlements, along with its counterparts——Beijing, Suzhou, and Hankou. However, during Ming and Ching dynasty, the urbanization of Foshan was proceeded in the civil level. Industry and commerce were flourished in Foshan, markets were generated by thousands of family traders and small commodity producers;then the city had taken initial shape and scale.The citys prosperity partially because of being adjacent to the waterways and relied on overseas Chinese investments. Thus,Foshan gradually developed as an “additional”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ub of Southern China. Immigrants and resources were largely attracted to and flowed within it. Due to its long history of external trade, religion and culture,the landmark of Foshan was ancestral temples rather than yamun.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was mostly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lements.It was a city where the major structure of architectures were retail stores or household shops.
Key words:Non-county cityPopular integrationImportan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ityClan
與皇城西安、南京、北京以及遍佈全國的省城、縣城不同,佛山古鎮在中國城市文化遺産中是一個另類。
由於歷代朝廷没有把佛山列入“郡縣城市”,没有把它當作一個“城”來看待,所以,官修輿圖很少有關於佛山鎮城市格局的圖示。僅僅從那個時期的地圖上,我們很難討論佛山古鎮的城市規劃格局、地位和特色問題。不過,從其他歷史文獻、研究報告和某些實用性地圖(如軍事地圖)中,我們還是能够看到一些端倪。它們至少可以引發我們的設問:誰在規劃城市?這樣的城市在中國常規城市規劃中,有什麽特殊的格局?佛山古代“城市化”進程,有些什麽重要的轉折點和特殊性?
一、化“鋪”爲城:佛山古鎮城市化進程中的民間整合
如果只看明清輿圖,佛山不是城市,只是一些聚落而已,最多屬於古文獻中指述的那種“邑”。邑是城市形成的最初形態,《吕氏春秋》説帝王草創時“再徒、五遷”的故事,每每炫其“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1〕的成功開拓運氣。作爲南下移民和本土原住民共建的鄉邑,佛山没有機會成“都”成“國”,連“郡縣城市”的城墻,都没有資格建造。
城墻,是古代中國主要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以“郡縣城市”爲基礎的行政區域在輿圖上的形象標識。有雙重城墻圍護的省府廣州不用説,就是周邊一些小縣,在輿圖上,也大多像模像樣是一些有城墻圍住的“城市”。城墻的修築是有嚴格等級的,不可逾越。《五經异義》曰:“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2〕城墻是官方與民間、城市與鄉村空間區隔的重要標識,甚至是華夏和蠻夷空間區隔的象徵。一旦權力高度集中,把整個國家用城墻圍起來,都是可以被王者“規劃”的事,如秦始皇修建長城。
圖一《廣州府輿地圖》局部
自明嘉靖年間(1522-1566)黄佐撰《廣東通誌》。引自廣州市規劃局、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編:《圖説城市文脈——廣州古今地圖集》8頁。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10。
然而,我們所見明清輿圖上標示的佛山,没有那個象徵城市的城墻,似乎也就不像一個城市。繪於15世紀的《永樂大典》廣東各府縣輿圖(見第一章輿圖)和16世紀的《廣東通誌》輿圖如此,繪於17世紀至19世紀末的《廣東總圖》、《廣州府圖》、《沿海七省口岸險要圖》等皆如此。
圖二《廣東總圖》局部
清官方繪製,絹本設色,時間不早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引自廣州市規劃局、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編:《圖説城市文脈——廣州古今地圖集》15頁。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10。
圖三《廣州府附佛崗廳總圖》局部
+18mm。101mmZQ1〗清毛鴻賓、瑞麟編《廣東圖説》,陳澧、鄒伯奇繪圖,清同治五年(1866年)印製。現藏國家圖書館。引自廣州市規劃局、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編:《圖説城市文脈——廣州古今地圖集》頁。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10。
佛山還出了一些本土地圖繪製者,如鄒伯奇、羅照滄等。鄒伯奇(1819-1869)本是南海縣人,精通天文、數學,發明中國第一部照相機。在負責編修《南海縣誌》時,進行了地圖繪製〔3〕。在他們繪製的地圖上,行政級别概念的“城”有所淡化。但在密密麻麻的地名裏,我們其實還是不知道佛山有多大,更無從看出佛山的城市格局。
但道光《佛山忠義鄉志》“忠義鄉域圖”中,祖廟(忠義靈應祠)西南曾有叫“城門頭橋”、“城門頭口子”的地名引起我的注意:
圖四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中“忠義鄉域圖”局部
道光十一年(1831)刊。
不是説佛山無城墻嗎,何以來“城門”?《佛山街略》這樣解釋:“昔黄蕭養賊寇虜掠佛山,本鎮義士樑廣等以木栅爲城, 故曰城門。養賊引數萬壯卒由此門攻入, 忽旗帶水中飛蚊布陣, 黑氣遮天, 勇士霍仲儒單身出戰, 殺賊數千, 樑廣等督民兵助陣, 大破海賊得勝而回。帝尊顯聖七星旗破賊, 又曰勝門。”一個得到較多共識的觀點是:佛山古代“城市化”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整合,就與明代“黄蕭養兵變”有關。
明正統十四年(1449),黄蕭養在南海縣祭旗起兵,建立“大東國”。但他在佛山遭遇扺抗。佛山因非“郡縣城市”,没有城墻防禦,亦無兵甲可驅。當地民衆自主統籌,“浚築濠塹,竪木栅,周十許裏。沿栅設鋪,凡三十有五……”〔4〕以木栅圍城,把商業街鋪變成聯防營舖,聚“鋪”爲“城”。道光《佛山忠義鄉志》述:“鄉之分爲二十四舖,明景泰初御黄賊時所畫也。舖本作鋪,列肆之名,訛作舖。而卒伍戍宿處亦曰舖,郵卒曰舖兵。又計程十裏爲舖,蓋取次舍之義。當日御賊,分爲二十四處,以戰以守,故兼取營戍里舍之意。而目之曰舖,首尾聯絡,互相應援,誠工於謀矣。”〔5〕説明原有的“鋪”是“列肆”,即商鋪,後爲防禦而成爲“首尾聯絡,互相應援”的防衛系統,成爲“卒伍戍宿”的營戍里舍之“舖”。但經此統籌,散漫的“鋪社”被整合爲具有軍事化功能的行政系統,這對於佛山城市規劃的空間劃分,促進城市化聚合進程,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佛山學者明確指出:“黄蕭養起兵及其對佛山的進攻,推動了佛山社區的内部聚合,强化了佛山人的家園意識,從而促進了佛山都市雛形形成。”〔6〕而“佛山商旅所聚廬肆多於農田” 〔7〕,可見是一個以工商業“廬肆”爲建築主體的城市。
二、因“市”生城:“計劃外”崛起的工商重鎮
成書於清道光年間的《佛山街略》〔8〕和《佛山忠義鄉志》〔9〕,是研究佛山古代城市最爲重要的兩本書。在廣東南海人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中,繪有“五斗口司屬全圖”,大致描繪了當時佛山相關區域的地理情况。其中,佛山堡、佛山分府署、千總署、都司署、五鬥巡司、接官亭、祖廟、天後廟、佛山書院、汾水正埠、盤古新圩、早市、大圩、普君圩、山子村、通濟橋以及隔河相望的廣州税館等重要行政、商貿地名和標誌性建築皆有標明:
圖五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五斗口司屬全圖”
道光十一年(1831)刊。
《佛山忠義鄉志》中的“忠義鄉域圖”,即是當時佛山的城市輿圖,輿圖標示即佛山居民的主要聚居區。雖説稱“鄉”,城市規模其實已經不小。明正統末年,佛山主要聚落即打破常規鄉鎮的村落或軍屯格局,代之以不村不屯、具有濃厚的商鋪氣息的“鋪”爲基礎區域劃分,“中分二十四區(鋪),區可一裏有半”,每鋪有數社,每社包含若干街巷,頗有變(農)“鄉”爲(商)“市”的意味。僅從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中“忠義鄉域圖”看,這已然是一個具有相當規模、功能齊全的城市。在分佈有序的各鋪區内,各類政治、商貿、文化建築穿插其間,包括行政職能的司衙(計有佛山分府署、千總署、都司署、五鬥巡司、接官亭等),商貿職能的圩市(計有汾水正埠、盤古新圩、大圩、普君圩、早市、朝市、大晚市、公正市、三元市、岡心煙市等)、作坊、商鋪、茶亭、海關、税樓,信仰職能的廟宇(計有祖廟、天後廟、龍母廟、三界廟、華帝廟、武帝廟、城隍廟、太乙樓、南泉廟、南濟廟、大王廟、帥府廟、財帛星君廟、經堂寺、大魁堂、大祠堂、流芳祠等)、塔,文化教育職能的書院和學社(計有佛山書院、福山書院、田心書院、文昌書院、蒙養學社、崇政學社、敦本社學等)、會館(瓊花會館),以及公共設施橋樑(計有通濟橋、鎮南橋、新廟橋、平政橋、三官廟橋、城門頭橋、新涌口橋、大橋頭等)、河道、水閘、義艇、義倉、社倉等,軍事防禦職能的口子和汛、砲臺,等等,一應俱全,搆成繁華的古代嶺南工商業城市景觀。
圖六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中“忠義鄉域圖”
道光十一年(1831)刊。
如果説我們還嫌這個鄉域圖不够直觀,那麽,《佛山忠義鄉志》裏還繪有“忠義鄉八景全圖”,讓人更爲貼近地觀看古代佛山的市鎮景觀。比如在“忠義鄉域圖”裏很不起眼的“岡心煙市”,却赫然列爲八景之一:寬闊的鄉道上,趕墟的人們牽畜負物,前往一個人烟繁稠、建築密集的地方。路邊的房屋竪有招牌,那應該是較大的店鋪;交叉路口有諸多小販架傘擺攤。街巷深處炊烟裊裊,房屋雖然畫得簡略,但所表述的市鎮規模却是一目了然的:
在《佛山忠義鄉志》裏記載的城市格局中,佛山已有27鋪,68社,500多條街、坊、裏、巷和莊、圩、基、道,組成自成格局、規模龐大的城市體系。在《佛山街略》一書中,更詳細記録了佛山那幾百條街、坊、裏、巷商貿交易的細節。這些細節,對於解讀清代佛山工商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引述這部重要志書裏的内容,探討佛山古鎮及其建築文化在中國城市文化遺産中的一些特色。
作爲一個以手工業、物流和商業爲主體的工商業城市,“以鋪成街”、“歸行歸市”是佛山城市建設的基本特點。根據産業(農業、漁業、工業區域)分佈,商業格局(集市、街鋪、驛站或飯店),而形成相應的城鄉格局。
〗圖七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中“忠義鄉八景全圖”之“岡心煙市”
道光十一年(1831)刊。
從《佛山街略》和《佛山忠義鄉志》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佛山城市的街、坊、裏、巷和廠、莊、圩、道,怎樣與作坊主營和店鋪專賣結合,具有了行市的特點。也就是説,佛山街市的功能性規劃,已經基本形成,無論這種規劃是官方指定的,還是行業或民間自己形成的。《佛山街略》詳細記録了佛山鎮清代街道與行市的布局情况:
官廳脚,賣鐵鎖、布匹、生口、燒蠟。西通源頭街, 賣京、土布匹。
轉入三角市,賣家用、鈕扣、絨綫、梳篦、寫匾額。
潘涌裏,賣緞、鞋, 閘門外之西是快子街, 正街賣鍍金鈕扣。
公正坊,賣蒲、緞、布鞋。
公正市 賣麵食、糖糕、扣、土布、各襪。
鶴園正街,賣描金色盒、布底鞋。
鶴園社,賣鞋靴, 東通教善坊。入長生樹, 俱開花轎、古玩、鼓樂、色館。
先鋒廟,賣鞋、對聯。
文明裏,賣力木料、花衫、花轎、鼓樂、玉器。
花衫街,原大塘頭, 賣屐、打銀、换錢店。
祖廟大街,賣油扇、兜肚、竹煙袋、手巾、雅扇……俱賣鐵器等項。
板坊街,賣面、麥、竹昇、檳蔞、椰子。
接龍街,打鐵門、關刀、賣木桶、花角。
大會館,賣屐、生煙、鉛、錫、銅鑼、油紙。東通青紗街, 夏布、花角、絨。西通東慶街, 找兑錢銀, 相連永聚街。
觀音廟後街,賣戲盔、神儀, 東通天成街, 賣棕籠。西通朝觀裏, 寫金扇、帳檐。
觀音廟前街,賣班鼓、顔料、明油、猪料、算盤、棋子。東通善門街, 賣米。
瓦巷直街,賣凉帽、紅纓。
瓦巷正街,賣筆墨、袋索、絲邊、雲額、磨石、珠頂、壽具、巾。
福禄新街,賣頭繩、手巾、興寧油扇、火絨鐮石、銅鏡。
福興街,賣金綫、鞋帽,南往金綫街, 賣金箔、金張、信帽、枝花、紙盒、染紙。
轉水巷正街,賣金花、醮料、千層紙、鏡、挑字印内。
水巷直街,賣祭軸、神儀、珠燈、鐵綫、年貨、開刀、門神、通花、生花燈。
黄傘大街,賣龍香、響糖、砲料、鐵綫、鐵釘、通花、帽、絨, 東往高地, 賣土絲。
早市,多賣蠟丸、藥材、胭脂、元寶、通花, 西通白米街, 往長生樹, 有八音、鼓樂店。
豐寧街,賣龍香、響糖、竹鐮、籮鬥、刻字、餅印、蘇裱字畫……直出水圳往猪仔市、兜肚店數間。
福寧街,俱炒煉鐵爐、燈籠、蠟丸。
轉豐勝街,賣原當衣服、鐵綫、胭脂。
麒麟裏,賣筆墨、布樸、田書。
隔塘大街,有占卜鋪。
西路白米街,又曰尹陳, 俱賣上米, 東通永聚街, 南往太平街, 賣葵扇。
舊檳榔街,麻行開在此, 賣蒲包、裏席、皮草。
大塘街,有牛角、骨牌、鏡仔、烟筒、頭梳、銅器。
福源街,三角市, 鈕店數間。
鎮南坊, 賣蘇白、扇骨。
萬元裏,有曹氏旌表達牌坊, 轉入大新街, 賣銅箔、銅絲, 亦出潘涌裏。
鎮北街,賣海參、膏蟹。
北勝社,南行鐵路鍋開在此, 南入朝陽裏, 賣籮鬥、藤絡、果箱、麻繩、黄薑。
盤古墟新華街,賣田料、衣服、福紙、藤帽。
新興新寧街,俱開篩擇檳榔行, 右通盤古廟。
直義街,賣磁器、元寶。南有小巷, 賣烏煙。
霧龍街,賣寶石、雜貨。
貴縣街,俱賣糙米、砲竹、錫器。
盛世坊,賣木磨, 茶、面、米俱全。
三官坊,賣長生壽板、衣箱、木料。
天慶街,賣妝盒、雨傘、生木神像。直出衙前街,賣雜色、琉璃、扇粉。
華豐街,賣糙米、鑄鐵香爐, 南通聚龍社, 賣米沙。
猪欄,各處生猪聚此發賣。
白米街,即長石街, 賣米、羊肉。
轉綫香街,賣竹器、藥材、綫香、皮鞋、酒醋。西往太上廟, 一六日各鄉昴釘聚此發賣。
賣籮巷,賣竹器、藥材、麻綫、木殻。
普君廟舊墟,賣燒臘、生口, 墟地賣海味、糖糕、酒店。
入樂平裏,賣錫器、稱星。西往普君新墟。
鐵矢街,賣元寶、打銀、塑神。
西街,賣木窗扇。
新安街,賣田鐵器、爛鞋、字紙、龍江雜貨、床櫃、臺椅。
尉遲廟,賣布鞋、鐵釘、螓釘、打鐵器傢伙。
走馬路,賣砲竹、紙料、燈籠、寫匾。此通福寧裏, 炒鐵爐開此, 亦往早市處。
燈籠裏,賣銅箔、金花。東入風箱巷, 賣長生壽板、風箱。出文昌閣, 賣布。
鑿石中街,賣石、大砲。南通山子鋪, 出鐵綫。
飛邋山,賣杉, 又名杉鋪, 早晚二造秧栽在此發賣。
布巷出晚市,賣酒餅、糙米,西通前街, 往鑄犁坊, 賣水車、風櫃、犁耙、梆口、鐵器、釘鎚等項。
黄勘街,有市, 西通金甌裏, 鑄鐵砧、稱鉈。
中路永安街,賣海味、牛燭、醬料。
永聚街,賣葵扇、門神、竹籠、鐵器。東通東慶街, 西通鎮北街, 賣蟹、海參、蛋。
八間,賣糙米。西通龍母廟, 往津亭, 堅炭船埋在此。
果欄,賣咸魚、鮮果, 各四鄉致此販買。
蜆欄,賣海鮮、蝦、蜆。
難得有這樣的記録者,把那麽多街市的主營情况描述得那麽具體,没有經過實地踏勘,是不可能寫出這些細節的。歸納一下,大致有農産品(糙米、上米、面、麥、蔬菜、番薯、蘿白、檳蔞、鮮果、椰子、黄薑、蛋)、水産品(海參、咸魚、咸蝦、蝦、蜆、魚欄、膏蟹、海味)、畜産品(生猪、羊肉)、副食品(燒臘、糖糕、酒醋、酒餅、茶、檳榔、烏煙、響糖、醬料、麵食)、醫藥(藥材、蠟丸)、服裝布料(緞、土絲、土布、布匹、夏布、衣服、藤帽、帽、凉帽、頭繩、紅纓、珠頂、袋索、絲邊、手巾、絨綫、金綫、鞋靴、襪、屐、皮鞋、布底鞋、兜肚、鈕扣、蒲包、裏席、皮草、通花、帳檐)、百貨(描金色盒、妝盒、胭脂、鏡仔、銅鏡、火絨鐮石、烟筒、煙袋、生煙、頭梳、梳篦、雨傘、油紙、酸水草席、蓑衣、雨帽、筷子、雅扇、棕籠、顔料、寫金扇、雜貨)、珠寶工藝品(古玩、寶石、玉器、銅器、錫器、磁器、牛角器皿、葵扇、油扇、琉璃、餅印)、傢具(床櫃、衣箱、臺椅)、農具(水車、風櫃、犁耙、梆口)、鑄造(鐵器、鑄鐵砧、釘鎚、鐵釘、螓釘、鐵綫、風箱、打銀、打鐵器傢伙、煉鐵爐、鑄鐵鍋、鐵鎖、銅箔、白銅、銅絲、鐵門、鉛、炭、關刀)、手工業用具(籮鬥、藤絡、果箱、麻繩、竹鐮、竹籠、竹器、木磨)、建築材料(木料、石材、木窗扇)、錢莊(换錢)、商貿交易用具(算盤、稱鉈、竹昇)、文具(筆墨、布樸、田書、金花、醮料、千層紙、鏡、挑字印内、刻字、裱字畫、寫匾額、對聯、字紙)、娱樂用品(八音、鼓樂、銅鑼、班鼓、戲盔、棋子、骨牌)、民俗或信仰用品(祭軸、神儀、珠燈、生木神像、鐵香爐、福紙、元寶、金箔、金張、砲竹、信帽、枝花、紙盒、染紙、門神、通花、生花燈、龍香、紙料、燈籠、銅箔、金花、綫香、塑神、花衫、花轎、燈籠、蠟丸、牛燭、長生壽板),甚至軍工(大砲)、占卜鋪、色館,等等。城市所需,一應俱全。其“市”的規劃布局,也十分多樣。有兼營日常百貨,方便附近居民生活,也有專賣或批發的“欄”,如蜆欄、果欄之類,專供“各四鄉致此販買”。
專業性行會與會館也在城市中形成氣候。據《佛山街略》、《佛山忠義鄉志》記載的行業會館,就有:大會館(佛山鄉兵聚此)、長生禄位會館(找换銀錢、燕窩、蠟丸)、燕翼堂(乃佛山八十甲裏排公館)、瓊花會館(《佛山街略》:“俱泊戲船,每逢天貺,各班集衆酬息,或三四班會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極甚興鬧。”《佛山忠義鄉志》:“鎮内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爲會館之最。”)、班館(若戲船下鄉演戲不能承接,故設館代之)、色館、煙行、靛行、麻行、炭館(各江浮炭泊此發賣)、鐵鍋行會館、冬帽行會館(門口年晚賣門補、紅錢等物)、藥材會館(發賣川廣藥材)。
全國各地商賈也紛紛雲集於此,在佛山設立了一些地緣會館,如《佛山街略》記録的陝西會館、浙江會館、楚北會館、江西會館、楚南會館、福建行、瓊南西貨行店等。而一些街鋪,也有各省客商聚集專營或開設專門店:
汾流大街,賣蘇杭美物、皮裘、顔料、馬鞍、氈、各色洋布。
昇平街,開福建紙行, 參茸、藥材、水晶、翠花、玻璃、寶石, 有楚南會館建此。東通長興街, 轉往畸 街。西通汾陽裏, 造煙竿、銀窩。
排草街,賣陳皮, 福建行多開在此。
富文裏, 海南行開此, 廣花、針(砧)板。
福禄裏,找换金珠、寶石, 賣蘇杭書籍、冬帽、絨領、錦被、金花、縫針、柬帖、黄白紅紙、錫箔、金箔、色襪。通街直鋪, 多有三百餘店, 俱賣京省巨客之貨。
豆豉巷碼頭,花麻、西貨俱在此上落, 賣玉石、毛扇。
轉富文裏,瓊南西貨行店開在此。
三界廟後街,蘇、杭、京客多在此聚。
太平坊,南、龍、英、源、連客多聚此。
板枋閘,肇、高、雷、廉客多聚此。
西邊頭,山陝福地、陝西會館建此。
三、借“僑”富城: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相對於京派建築徽派建築中國化的純粹而言,嶺南建築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雜糅,即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如果説内地的古典傳統建築體現了中國幾千年建築文化遺産的精華,那麽,嶺南地區的“古典”建築,則體現了中國近代以來與外部世界接觸的百年滄桑。它們折射了中國在現代化或“被現代化”進程中的風雨歷程,其實也是我們的一筆重要的文化遺産。
廣東作爲中國沿海省份,明清以來一直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到清代,甚至享有“一港通商”的權利,成爲古代中國的海洋商貿大港。連接外洋的河涌和吞吐量較大的水運物流,爲出洋貿易提供了優勢條件。對嶺南地區建築史頗有研究的馮原指出:“嶺南的城市體系是以水系爲中心的,而水系的命脈是商貿運輸。實際上,這個以水系爲脈絡的城市群聯繫着整個大中國圈的經濟貿易走向,同時也與中國古代的皇權行政制度關係密切。”〔10〕四水環繞的佛山因水運之利,而在四大名鎮中以物流著名,成爲國内與外洋的物流中心之一。在佛山,清代就已經有諸多洋貨進入尋常市集。《佛山街略》記述了洋貨街市的一些情形:“西竺街,賣酸水草席、蓑衣、雨帽、西貨”,“快子直街,賣牛角器皿、洋刀、快子、白銅、煙袋”等等。佛山城市建設規劃博物館館藏的許多來自外洋的日常家用器物,來自美國、蘇聯、英國、奥地利、德國、日本、香港等地,大多經過了外貿僑商或出洋華工的手。
出洋貿易帶來的文化交流,也自然會在嶺南地區的城市建築中留下痕迹。其中,宗祠與洋樓的混搭,就是嶺南地區一種頗具“現代”意味的城市文化景觀。這些“洋樓”本身又是混搭風格的。講究的,甚至不遠萬裏運來西洋的建築材料,精緻裝修。佛山現存的簡氏别墅等,就是這類建築的代表作。在造型上,多模仿建造者所到國家的基本樣式,同時根據本土實際做一些調整,例如上半部爲西式樓宇,下半部爲碉堡式建築的碉樓。“碉樓混合了扺抗匪禍與榮耀鄉里的雙重目標,於是它們便建造得既像豪宅,也像囚牢。然而,作爲豪宅,它們太過砲樓化了;作爲囚牢,它們又太過華美。事實上,正是這種相互扺觸的對立性質同時呈現在一幢建築裏,纔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兩種形塑建築符號的基本訴求:炫耀和保護財富。……結果,建築和金山客交相呼應,炫耀-保護成爲競賽主題,碉樓便成爲回鄉者的洋身份最好説明,這樣一來,金山客就創造了一套有效的炫耀性與保護性同時并存的建築符號,其意義的編碼與解碼程序是:金山客—北美—西洋帽子—財富的象徵—回鄉建屋—保護與監視—碉樓—葉落歸根—榮耀鄉里。”〔11〕這種中西合璧的“國際化浪潮”的建築樣式,成爲晚清廣東金山客淘金回流的一種視覺奇觀。
四、以“祖”聚城:城市核心的標誌性靈魂建築
無論城市建築多麽五花八門,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誌性靈魂建築。
如果説,紫禁城是北京的標誌性靈魂建築,五層樓是廣州的標誌性靈魂建築,那麽,祖廟就是佛山的標誌性靈魂建築。
在中國傳統城市規劃格局中,宫殿是首都的核心,官衙是郡縣城市的核心。但佛山,祖廟却是這個城市的核心。《佛山讀本》指出:“(佛山城市)以集族權、神權和政權於一身的祖廟爲中心,發展了栅下、祖廟、汾水三個具有商業中心功能的核心區域,搆成了佛山城市的最初胚體。”〔12〕
在嶺南地區,只要進入古村落和古鎮,祠堂一定是佔據最佳位置、最顯眼的建築。祠堂,已經成爲嶺南傳統建築群中的一種標誌性靈魂建築。
據干隆、道光、民國三個版本的《佛山忠義鄉志》羅列的佛山城市宗祠和寺廟數量,自干隆19年(1754年)到1926年,不到兩百年時間,佛山的宗祠總體數量都比寺廟要多:
表1清—民國時期佛山城市宗祠和寺廟發展概况
項目
干隆19年 道光11年 民國15年個數
指數個數指數個數指數
宗祠14610017712123762575
寺廟5510011721271953545
選摘自樸基水《清代佛山鎮的城市發展和手工業、商業行會》,載《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5年第2期。
宗祠是宗族顯示凝聚力的象徵空間,也是宗族確证在地化權力的現實空間。僅佛山城區,近兩百年裏就激增200多座宗祠,説明宗族力量崛起的勢頭極爲生猛。這種崛起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原有宗族財力和人氣旺盛,二是外來宗族移民的數量和實力增强。無論什麽情况,移民的迅速在地化,大族望族的人口膨脹和財富積累,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而祠堂,對佛山乃至整個嶺南地區城市建築格局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使移民合法“聚族而居”,迅速在地化的原因,應該與明初的編立圖甲制度有關。這是佛山古代“城市化”進程中最重要的一種整合力量。
民國《佛山忠義鄉志》稱:“明初立圖甲,先到諸族得占籍爲地著。”〔13〕這個承認新移民户籍和土地開發權的政策,對於流動人口的安定和荒土開拓極其有效。爲了土地,移民以宗族爲單位開墾洲島沙田,興建桑基魚塘,修建店鋪作坊,經商或從事手工業。人口和財富的增長,使其迅速站穩脚跟,形成以宗族爲凝聚力的移民開發區。
在古代佛山,以宗族而聚的城市未能成爲一個統一行政的郡縣,但各個宗族却需要更大的凝聚力量來整合不同的群體,需要一種類似“共同祖先”的精神象徵來塑造新的空間關係。這位共同祖先不屬於某個宗族,而是屬於從北方南下的移民可以共同供奉的聖靈。於是,供奉“北方之帝”的“祖廟”,就成爲佛山人共同的宗祠。祖廟前殿右門木雕對聯:“廿七鋪奉此爲祖,億萬年惟我獨尊。”明確説明,以鋪爲單位劃分城區的整個佛山城,都以祖廟作爲共同的宗祠。它以“類親緣”的認同,維護了地緣的團結,使城市得以在精神層面進行整合。這就是佛山城市規劃格局爲什麽以祖廟等宗祠爲中心布局的原因。
科大衛在近作《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14〕一書中,把皇帝和祖宗這兩個代表國家和宗族最高象徵的形象,作爲論述華南的國家與地方權力互動的節點,是很有見地的。在京城,宫殿是皇權的象徵;而在華南地區,宗祠是宗族的象徵。
由此可見,自明清以來,佛山城市歷史建築中最重要的文化遺産,就是祖廟,以及以祖廟爲核心區域的歷史街區。這個事實,直到1951年設立佛山市,所依據的還是以今祖廟街道爲中心區域的城市規劃。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陳列的《佛山鎮街道圖》,詳細地描繪了以祖廟爲中心區的佛山鎮城市空間格局和街道分佈的情况。
圖八《佛山鎮街道圖》
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館藏陳列品。
圖九《佛山鎮街道圖》局部
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館藏陳列品。
五、環“水”養城:珠江三角洲的明珠
在佛山古代輿圖中,衆水環城的格局是一目了然的。之所以説“衆水”,是因爲水之環城,不僅有一環二環,甚至有三環四環,横向的環流與環流之間,有縱向水道連通,形成水網;加上無數橋樑和渡津,使被水分隔的陸地四通八達:
圖一○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藏品
圖一一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館藏品
水之於佛山,在現代公路尚未成型的古代,無疑相當於天然的環城通道和跨域通道。“物”借“水”而流,它們使自給自足的封閉農業社區變成了物流通達的工商業重鎮。佛山之所以成爲“天下四大聚”的“物流大聚”之地,珠江三角洲地區之所以成爲經濟開放的先行之地,水運物流應該是其核心要素。
佛山作爲物流交易頻繁的工商業重鎮,“水”决定了“城”的規劃,也决定了“市”的方式。佛山古城除了在街巷密集的鎮内有固定店鋪,在鎮的外圍和水網縱横之地,還分佈有各類定時定點交易的墟(圩)、埠,以及流動交易的涌、港、津、渡。
《佛山街略》記述了佛山一些主要墟埠的定點分佈和定期趕圩時間:
大瀝墟在鎮之北二十裏, 由文昌沙而去。期趁五、十日, 月小趁初一。
叠墟在鎮之北二裏, 由文昌沙而去。期趁二、七日。
瓜步墟在鎮之北十裏, 由丁渡而去。期趁四、七日。
六安墟在鎮西北六裏, 由丁渡而去。期趁四、九日。
寧埠墟在鎮西北十裏, 由丁渡而去。期趁四、九日, 多賣牛皮。
桶頭墟在鎮西北十五裏, 由丁渡而去。期趁五、十日, 月小趁廿九。
紫洞墟在鎮之西, 由汾陽、城門二路而去廿五裏。期趁一、四、七日。
張槎墟在鎮之西, 由汾陽、城門去三裏。期趁三、六、九, 賣耕牛。
石灣墟在鎮之西南十裏, 由城門、通濟而去。趁二、五、八日, 賣瓦器。
上村墟在鎮西南二十裏, 由石灣而去。期趁一、四、七日。
陳頭墟在鎮西南二十四裏, 由石灣而去。趁三、六、九, 出布。
樂從墟在鎮西南二十裏, 由通濟橋而去。趁三、六、九日。
岳步墟在鎮之南二十五裏, 由通濟橋而去。期趁一、四、七日。
深村墟在鎮之南五裏, 由通濟橋而去。趁二、四、六、九。
平洲墟在鎮東南二十裏, 由石雲山而去, 水路在二步閘去。期趁二、五、八日。
羅芳墟在鎮東北十裏, 由石雲山而去。期趁三、八日。
普君新墟元宵賣鯉魚花燈, 在此賽賣。
這些墟埠,有的是貨物集散之地,有的則與當地特有生計模式相關,如農事集中的張槎墟專賣耕牛,制陶業發達的石灣墟專賣瓦器。
既有物資交易,則需物流。從墟埠的分佈和名稱看,我們注意到這些墟埠大多和與河流有關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如橋、沙灘、渡或港口。還有一些稱爲“欄”、“汛”、“渡頭”、“橋脚”的地名和水上群體“疍家”相關的墟埠,從經營情况看,多販賣水産品,當爲近水墟埠,這與佛山當時水運發達的情况是相應的:
大基尾汛順邑各渡多泊此, 汛外往煤炭廠。
丁渡頭鬱市、張槎機布在此發賣。
新涌口賣砲竹、糙米, 原有汛, 汛後出觀瀾街, 賣杉料、竹器。
黄鼎知津賣料香、糙米、木料。
匯源街賣柴炭, 有魚欄, 每早各販如墟。
蛋家沙菜地四九墟,每晨菜。
瓊芝社南通石雲山, 今新田魚欄相連發賣。
弼塘由此路往石灣,土産、缸瓦器具等項發客。
從城市總體空間結構上看,據佛山史專家羅一星的研究,清代前期,佛山的城市空間搆造在機能上大致可以劃分爲三個部分:東部和南部爲鐵器鑄造、冶鐵業等手工業地區,汾江沿岸的北部地區形成利用水路交通的商業地區,二者之間的中部則形成了住宅、商業和手工業交雜的混合地區〔15〕。
《佛山街略》雖有對“陸路”的記述,但珠三角地區過去物流往來主要依靠水道。佛山和珠三角地區一樣,由於水網密佈,各個被大大小小河道包圍和切割的區域形成“島”式陸地,水道成爲天然物流通道,水運發達。陸道因河涌縱横,需通渡口多而麻煩。過去街道無較大型車輛通過,所以歷史街區的街道一般都比較狹窄。直到民國以後,建築技術和材料可以做較大跨度的築橋工程,佛山才開始修築較長連接段的馬路。
除了物流之“水”在物質上培育和滋養了佛山,風水之“水”也在文化和精神上影響着佛山。在佛山的衆多地方文獻和輿圖中,都特别强調了佛山城市山形地脈及“兩水環流”的形勢。在現實生活中,上至整個城市的規劃,下至村落格局、居宅建築,“水”的“蓄財”、“旺家”的功能,更是無所不在地體現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神聖領域之中的。
鄧啓耀(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注釋:
〔1〕(唐)徐堅等編纂:《初學記》卷二十四《居處部》,都邑第一引《吕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2〕(唐)徐堅等編纂:《初學記》卷二十四《居處部》,城郭第二引《五經异義》。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3〕周滿奇等編:《鄒伯奇遺稿》,内部印行,2009年。
〔4〕《佛山真武祖廟靈應記》,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古代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係中國古代史教研室、廣東省佛山市博物館編《明清佛山碑刻文獻經濟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頁3。
〔5〕(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卷一《鄉域志·鋪社·九》。道光十一年(1831)刊,載《中國地方誌集成·鄉鎮志專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第30册。
〔6〕商學兵主編:《佛山讀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7。
〔7〕(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卷一《鄉域志·一》。同上。
〔8〕道光十年(1831)刊《佛山街略》。佛山博物館複印件。
〔9〕清·吴榮光纂《佛山忠義鄉志》,道光十一年(1831)刊,載《中國地方誌集成·鄉鎮志專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
〔10〕馮原:《水運與城市:珠江水系的廣州、肇慶和梧州》。
〔11〕馮原、楊小彦:《金色的土改——珠三角:炫耀的社會學想象》,《建築業導報》2007年第11期。
〔12〕商學兵主編:《佛山讀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7。
〔13〕民國《佛山忠義鄉志》,見《中國地方誌集成.鄉鎮志專輯》3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319~327。
〔14〕科大衛著、卜永堅譯:《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羅一星:《明清佛山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260~274。
參考文獻:
1.道光十年(1831)刊《佛山街略》。佛山博物館複印件。
2.樸基水:《清代佛山鎮的城市發展和手工業、商業行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5年第2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