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義:開場白
我在《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1月號寫了一篇《民進黨對“不獨”的改造之路》的文章,因爲我覺得馬英九執政兩年多來,一直在喊“不統、不獨、不武”,不武應該是藍緑之間的共識,比較沒有分歧;馬英九過去被界定爲終極統一(林濁水:是馬自己説的,不是被界定),走向不統,那他又跨到不獨,當然不統與不獨之間應該有一些差距,不是劃上等號。不獨應該是民進黨講的,因爲民進黨喊獨,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國民黨馬英九一直想往中間靠攏,這是馬兩岸政策裏面一個比較重要的思考。第二個思考是,過去馬一直在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是大陸方面對於一中各表沒有任何回應;所以我注意到馬從2010年10月份的雙十節開始提憲法架構,意思很可能就是把九二共識界定爲“憲法一中”,以此作爲未來兩岸政策的道向。
反觀民進黨,五都選舉時提治理能力,完全不去碰兩岸的議題;不碰兩岸議題使得民進黨五都選舉雖敗猶榮,選票大幅增長。但是,民進黨未來面臨2012年總統大選的時候,不太可能再迴避兩岸議題,民進黨會從甚麼角度提出它的兩岸新論述?我在《中國評論》月刊那篇文章提到的,是認爲民進黨應該把不獨的概念搶回來。這只是我的一個看法,只是提供一個拋磚引玉的思考,其實有很多東西都還在醖釀中。
不管是不獨或其他説法,我認爲這都是民進黨2012年能不能拿回執政權的一個很重要的論述基礎。所以,今天請各位先進前輩來討論這樣的議題,主要是説,在2012年以前,民進黨該有甚麼樣的兩岸政策新論述?相信2012年選舉,民進黨絶對不可能再繼續迴避兩岸議題。我先做這樣的背景介紹,下面開始討論。
林濁水:
民進黨會回到“穩健臺獨”的路線
我認爲,民進黨從來沒有迴避兩岸問題。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基本立場,自從臺獨黨綱確立以後沒有甚麼改變。但是,立場雖然不變,策略的激進或穩健與否,有很大的幅度的調整,這中間有很多的波折。到現在爲止,如果蔡英文主席的未來兩岸政策的規劃會和她已經規劃的十年政綱一樣的話,那麼大概就是回歸到穩健臺獨的路線。
爲甚麼我説穩健是一個回歸?原因2000年的時候,陳水扁根本連臺獨都沒有,就是不獨了;但是2004年以後,他又變爲激進臺獨,這些都不是穩健的臺獨。所以,現在以十年政綱的內容來説,基本上是回歸到穩健臺獨的路線。
現在民進黨內有些主張與大陸接觸的人説,既然要與大陸接觸,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不是要從基本立場上面開始檢討?因此開始出現“不獨”這樣一個主張。但是很怪的是,面對北京,民進黨有人提出“不獨”的主張,但是面對島內政治勢力經營的時候,又做出相反舉動,去幫忙“一邊一國”連線。所以,做此訴求的人太過機會主義,我覺得不必太重視,遊戲這樣玩是玩不起來的,這是第一點。
陳水扁的慘痛教訓
使民進黨不敢重走“不獨”路線
民進黨過去曾經有一個非常慘痛的“不獨”經驗:2000年陳水扁剛上臺的時候就是“不獨”,“四不一沒有”與馬英九現在的政策有何不同?甚至比馬還更“不獨”一點。
當初民進黨的“不獨”,造成後來被迫“更獨”,這就是陳水扁。因爲當陳水扁“不獨”的時候,臺灣整個社會並沒有因此變得“不獨”。相反,臺獨勢力在臺灣社會仍持續上昇;陳水扁當初“不獨”,臺獨勢力一開始有點下挫,但是並沒有被壓下去,因此過了一段時間又繼續上昇。
陳水扁不但沒有把“獨”壓下去,而且還給臺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初李登輝組織臺聯,原本的定位是比民進黨“不獨”,以拉攏原來國民黨內的本土勢力,因爲這些人有本土意識又沒有民進黨那麼激進,要他們走“獨”的路有點困難。所以,李登輝搞臺聯,希望借著臺聯的成立來成爲一個媒介,把國民黨的本土勢力逐漸轉換到緑營。但是李登輝沒有想到,陳水扁“不獨”,於是臺聯只好走上激進的臺獨路線。因爲臺獨勢力在臺灣持續上昇,民進黨的“不獨”讓臺聯逐漸坐大,坐大到使陳水扁腹背受敵,最後只好和臺聯拼獨,否則國民黨的選票未搶到,民進黨的票反而被挖光了。
在這樣的考慮下,原本主張“四不一沒有”的陳水扁在2004年的立委選舉時,采取比臺聯更獨的策略,結果道致臺聯慘敗。不過,臺聯雖然重傷,但仍未被消滅,因此陳水扁就繼續用更激進的方式來壓抑臺聯的空間。這就是民進黨貿然采取“不獨”,最後逼得自己“更獨”的經驗。
民進黨現在要重走“不獨”路線
會受到强大阻力
如果民進黨現在采取“不獨”的方向,有九成以上的機率會重蹈覆轍。理由是:民進黨在五都選舉中采取“穩健臺獨”的路線,在陰錯陽差之中,兩岸議題並沒有成爲選舉的主軸,朝野的對立性有相當程度的降低,民進黨因此擴張了選票,選票擴張是非常戲劇性的。但是激進臺獨的支持度並沒有因爲民進黨采取穩健路線、選票擴張而被壓抑下來,在當選的130席民進黨籍市議員裏面,“一邊一國連線”成員占了35席,當選率超過1/4,這是非常驚人的力量。“一邊一國連線”當選成員還有4席非民進黨籍,如果加起來就更多了。
“一邊一國連線”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如果民進黨此時進一步采取“不獨”的路線,這股超過25%的力量就會進一步擴大,甚至擴大到組黨都不困難;縱使沒有組黨,在黨內都會搞得民進黨頭昏腦脹。所以,如果這個結構性基礎沒有改變,民進黨現在采取“不獨”的路線,很難避免不重復陳水扁由“不獨”走上“更獨”的路線。因此,不要期待民進黨走向“不獨”,因爲“不獨”的後遺症太大了。
王昆義:林委員對於不獨的看法,是從扁的“四不一沒有”時代開始,但是自從2002年8月3日提出“一邊一國”後,好像只讓民進黨走向更獨,而不是不獨。我的看法是,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背景,其實可以説那時候北京認識民進黨不深,所以不敢相信民進黨的“四不一沒有”是真的走向不獨。
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馬英九政府兩年多來簽了14項協議與ECFA,北京把對臺經濟架構建立起來。那建立起來之後,是不是未來對於民進黨提出不獨或再次提出不獨的説法或論述,會比較有信心?我覺得這是時代的改變,特别是馬英九執政這兩年。林委員剛剛提到臺聯的問題,臺聯像是與民進黨比賽,民進黨愈獨的時候他不獨,民進黨不獨的時候他愈獨,這樣的一種角力方式,不知道前臺聯黨主席的看法,請蘇主席來説説。
蘇進强:
未來的兩岸政策
必須以“人民爲主”爲核心思維
我覺得昆義兄文章中的看法,很值得討論。剛才林委員的談話也非常精闢、深入,有些過程我也曾有幸參與其中,基本上我認同他的論點。
以下先回應林委員幾點,但我必須聲明,個人雖曾參與過政黨的工作,但離開後即回歸政策研究與文化媒體的本位,因此今天的發言只是個人的觀點。
關於民進黨有沒有不獨的可能,剛才林委員講,選舉的策略與執政之後的策略性思考,與真正的內部結構與本質上的改變,中間是有落差的。在選舉策略上,中間選民、中間路線,都可以成爲候選人爭取選票的政見文宣,候選人爲避免給選民極端或過度意識形態,且爲了爭取年輕的選民認同,在選舉過程中莫不絞盡腦汁在文宣上出奇制勝,迎合選民,也因此這次五都選舉幾乎沒有統獨議題、兩岸與ECFA議題,不只是具體的政見少,甚至公共政策也很少,只有治理能力與個人形象的比較,這的確是一次民進黨非典型、非過去傳統模式的一個選戰。
民進黨選舉策略的改變,是成功或失敗,仁智互見,《聯合報》説這次選舉是對民進黨轉型的呼喚,算是中肯的看法;《中國時報》社論講這次選舉結果讓朝野兩黨都沒有驕傲的理由,我覺得這個觀點也持平;五都選舉結果雖不盡人意,但是卻可以證明,民主就是臺灣最大的價值,所以將來兩岸的政策,民進黨也好、國民黨也好,不能脫離以人民爲主這樣的思考理念。上一期《中國評論》訪問徐立德先生,他也講到民主,我覺得也非常客觀中肯,不僅是老外省菁英人士的見解,也是大多數本省民眾的心聲。
民進黨走向不獨的兩個前提
民進黨是否可能走向不獨?要講不獨好像太沉重了,但我同意林委員剛才提的“穩健臺獨策略性調整”的論述,這是從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發佈後就一直存在的。但是如果真的要講不獨,可能必須有兩個前提:
第一是美麗島律師世代完全交班,讓以蔡英文爲首的年輕世代完全以務實穩健的策略掌控民進黨。如果民進黨還被老一輩的獨派人士把持,轉型的可能性就低了,甚至可能會失敗。如果以蔡英文爲首,美麗島律師世代通通退出,讓年輕世代開始思考務實面對穩健臺獨與兩岸議題,以及臺灣要如何在兩岸當中既保有自己的主體性,又能夠與大陸保持良性的互動,大家能夠和而不同、創造雙贏,必然可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但這當然是一個不易實現的大工程。
第二是“一邊一國連線”另行組黨。“一邊一國連線”五都選舉時推出41位市議員候選人,當選36位,占民進黨當選市議員席次的1/4,當然裏面還有幾個無黨籍的人士。如果他們要出走組黨當然不是問題,如果他們脫離民進黨,將較激進的意識形態人士聚合,表面上是民進黨分裂了,其實也是“開枝散葉”,分進合擊,像當初臺聯組黨的目的一樣,那麼民進黨的轉型就可能快一些;如果這些較意識形態的激進主張繼續在民進黨的結構裏面,那麼結果就會如同林委員講的,我的思考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一部分,好在這些都是地方型的議員,雖然ECFA議題在五都選舉中沒有在市長候選人的攻防中特别突顯,但是在南部地方議員的選舉裏面是有影響的。
其實“一邊一國連線”成員,在很多演講場合都有提到兩岸政策,並批判馬政府傾中,並以推理的方式批判ECFA,直接與民眾對話,所以ECFA議題對一些基層的民眾已産生類似的反應。當然他們主要的訴求,是以扁家的遭遇控訴馬英九政府,博取選民的悲情認同、支持,並將ECFA的議題做了巧妙的連結,也因此在基層之間有一些發酵,只是在市長的階層上看不到。民進黨在五都選舉時强調治理能力,但它也特别突顯所謂階級的貧富、强勢與弱勢對立問題。
民進黨無法完全去中華民國
整個來講,未來民進黨的發展,當然要有一批穩健人士協助蔡英文。在這種所謂穩健臺獨、或者少提統獨的狀況之下,必須先尋找自己的定位與建立“國家認同”的論述。作家柏楊在生前曾講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他説,“統一是獨立之門,獨立是統一之路”。民進黨過去執政8年當中,中華民國四個字朗朗上口,許多臺面上的獨派人士也都紛紛當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或國策顧問、資政,當然他們的論點,是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客觀的説,中華民國的體制也是一個統獨的民主平臺:不管你主張統或獨的立場,都在中華民國既有的民主體制內、法律許可範疇前提下各取所需,遺憾的是,當民進黨失去政權後,某些高官以及獲取中華民國政府名位的獨派人士卻紛紛“昨是今非”,否定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臺灣。因此民進黨必須重新去省思、尋找出“國家”定位的新論述,才不會令選民覺得矛盾。
當然也有人説中華民國臺灣、臺灣中華民國,這是臺灣民主多元、言論自由的一環。所以未來民進黨的走向,恐怕沒有辦法完全去除中華民國。你説要去中國化,那當然是有政治性;但是要完全去除中華民國,在論述上可能要有完整的鋪陳,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可能要重新定位。過去我們説中華民國,包括中國大陸、外蒙,現在大家講比較務實的中華民國,是在地化的中華民國,民進黨是不是可以往這個方向去作一些思考?
民進黨要加强兩岸政策論述
整個來説,如果美麗島律師世代能夠完全交班,民進黨會有一個新的開始,但是要民進黨轉型到完全不獨,還有一段漫長而艱辛的路。而不獨論述裏面如果有穩健的臺獨,這穩健的臺獨,基本上就是承認中華民國的現狀。且對過去歷史與中國大陸的血緣、文化關係,保持某種程度的尊重,國、民兩黨主席也都異口同聲,讓“國家”的前途由臺灣人民來決定。更重要一點,所謂穩健臺獨,最終目的就是讓2400萬臺灣民意來做最後的決定,對臺灣人民與兩岸,這應該是一條爭議比較少的路徑。
民進黨要有更清楚的兩岸政策論述,在2012年選舉之前,可能還要有一場大辯論。雖然十年政綱已經出來了,但是一般老百姓、甚至於中産階級、知識份子,還是不了解十年政綱是甚麼東西。就像林委員剛才講的,ECFA是甚麼東西?國民黨不敢宣傳、也沒甚麼宣傳,報紙廣告登出來,誰會看呢?看的人也只看標題而已。所以民進黨將來在這方面的論述,要特别加强、充實,我們當然也期待蔡英文繼續領道民進黨走向一條穩健的道路。
施正鋒:
民進黨爲了選舉甚麼都可能做
包括“凍結”立場和意識形態等
對於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取向有沒有可能走向不獨,我認爲,民進黨是相當務實的政黨,包括現在當權的新潮流派系,也相當務實。也就是説,在選舉至上的時候,民進黨甚麼都有可能做,包括立場、意識形態都可以不提,也有可能凍結。尤其蔡英文主席與民進黨並沒有甚麼淵源,所以到時候會有怎樣的調整都不意外——如果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向“不獨”方向調整有利於選舉,並有民意的支持,她就可能加以考慮。
影響蔡英文未來兩岸政策取向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一是“一邊一國連線”,但這要看“一邊一國連線”到底是真正的臺獨還是只反國民黨:如果是真正的臺獨,未來蔡英文可能不好操控,搞不好他們會成立一個新的黨;如果只是一個純粹的反國民黨力量,會比較好處理,“一邊一國連線”就變成民進黨內正義連線的化身而已,沒有甚麼特别,不用太擔心。
二是廣義的民意是否支持,也就是支持她背後的利益團體。
三是臺商,也就是她的贊助者。
四是所謂的獨派或本土社團是不是繼續願意接受蔡英文溫和風格。溫和風格並不表示對意識形態或立場都不講話,因爲風格與立場是兩回事情,獨派或本土社團未必會容忍蔡英文爲了討好中間選民而不顧立場。
洪財隆:
民進黨會回應兩岸現實
政治修辭上往中間調整
我呼應林委員剛才講的,民進黨目前其實不太可能走向不獨,因爲從外力威脅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對主權、對主體性而言,臺灣內部必須對這樣的威脅予以回應。而當一個地方有外力威脅的時候,其實它內部也會産生分歧,就是不一樣的對應態度,尤其是中國大陸一再聲稱對臺灣擁有主權此一主張。而從政治上來看,臺灣內部對中國的態度存在統獨分歧和藍緑對立,民進黨不太可能放棄這塊,因爲一旦放棄這塊,等於是讓出一塊空間給另外一群人去作代言。這不管從政治動員或社會基礎各方面來看,都不是聰明的作法,這是我的第一點觀察。
此外,民進黨可能會在因應政治現實或經濟現實的時候,會在政策上有所調整。比如即將到來的2011年立委選舉和2012年總統選舉,民進黨在政治修辭上一定會往中間調整。所謂政治修辭,尤其指避免在特定議題表示贊成開放或不開放,而會强化程序監督,透過這種實質參與的過程,再輔以尊重既有秩序,表現出辯證彈性而非固守一端的態度。
臺灣主體性國民黨追隨民進黨
兩岸經貿互動國民黨一馬當先
從經濟學上的産品差異性來看,經過民主程序洗禮所透露出的訊息,藍緑其實已經趨近,差别只在於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或如何將各自的主觀企圖賦予客觀面貌或包裝。
在兩岸政治方面,臺灣的主體性已經慢慢確立,七、八成左右的民眾,特别是年輕世代,對臺灣主體性相當堅持。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國民黨當然也慢慢要跟著民進黨的方向去强調。民進黨其實在認同政治方面已經得分不少,但一個概念用久了之後,邊際效益也會遞減。我們也注意到,幾次選舉下來,的確面臨到撞墻期,或者説在認同政治方面得分已經夠了,這也是何以民進黨必須思考如何突破。另一方面,臺灣主體性的强調,後面的藍色國民黨亦步亦趨在跟,雖然大家知道它也許不是那麼真誠,因爲國民黨不排除終極統一,因此模仿得不會太像,或者説類似只能飄忽在海峽兩岸之上的“幽靈”,並非真正的臺灣主體。總而言之,但至少就政治産品的差異性來看,是藍的在跟緑的。
相反,就經濟方面,特别是兩岸經貿政策,可以説是緑的在跟藍的腳步,這裏所謂的“跟”,主要是因爲國民黨從2005年“連胡會”,特别是2008年5月重新執政以來即一馬當先,透過截至目前已經舉辦六次的“江陳會”,迅雷不及掩耳已經簽署包括ECFA在內共15項協議,國會席次偏低的民進黨也只能跟。當然,國民黨相對來説比較沒有包袱的情況下,與北京的關係,特别是國民黨願意用承認九二共識的方式來與中國大陸妥協,所以雙方一拍即合。換句話説,特别是在經貿相關的功能性議題上,兩岸經貿大量交往的確需要的某些議題,比如直航等,國民黨有其優勢。馬英九總統説,北京比較信任他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民進黨知道在認同政治上的邊際效益已經遞減,未來策略勢必强調爭取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以利取得政權或政策主道權。大家也可能注意到,蔡英文已表明,一旦民進黨執政,即便對於前朝的政策再怎麼不滿意,還是會經過必要的民主程序與共識的凝聚,纔可以改變。往後如果是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的主流,對兩岸經貿路線,整個穩健與延續性是可以期待的。
蔡英文政策的支撑點
除了民進黨的認同政治遭撞墻之外,有人説蔡主席這次五都選舉極力避談ECFA與兩岸議題,其實這只是皮相之言,並不是這樣。蔡英文其實是以更徹底但間接的方式在回答ECFA與兩岸議題,這不是迴避。
一來,五都選舉强調治理能力、暫時與中央的執政權沒有直接關係。另外也跟她個人逐漸趨左的信念有關。這樣的信念也大致符合目前臺灣的現實需要,尤其是就大環境而言,臺灣從1990年代末期以來,同時面臨全球化衝擊與最大貿易夥伴及最大外流投資去處——即中國崛起的巨大衝擊。也就是説,臺灣內部正在奮力因應經濟産業重整、所得分配惡化等挑戰,而其後果更在這幾年陸續浮現,包括失業率昇高、薪資降低都是。在此情況下,處理這些議題才能觸及兩岸經貿往來的根本,如此一來,也等於是在爲兩岸無可避免的經濟整合作長遠因應與準備。
相對來説,國民黨看起來就比較强調所謂的經濟成長,或自由化的業績,大家從官方在推銷ECFA時的説辭都不難看出,但對於所得分配也就相對的沒有照顧到。這方面一來代表國民黨長期施政的邏輯與哲學;二來也提供反對黨另外的成長與競爭空間。
有人説蔡英文是穩健臺獨,你也可以説她用有點偏左的路線來掩蓋很尖鋭或暫時無解的兩岸問題,這是一種透過“注釋”或“稀釋”的方式來改變難解問題本質的作法,在全球化與中國生産力大幅解放,而臺灣首當其衝的局面下,我認爲會得到現實支持。
王昆義:
民進黨如何提出新的論述
從經濟層面來看,ECFA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點,民進黨五都選舉時不反ECFA,接下來怎麼辦?還能反嗎?所以我覺得ECFA已經是一個後議題了,新的議題是民進黨如何提出新的兩岸論述?
如果民進黨能夠提出比國民黨更先進、更具前瞻性的看法,我覺得才有可能在2012年打出一場漂亮的選戰;不然的話,北北中這塊,民進黨要完全攻取,恐怕不太容易,因爲民進黨也不可能完全靠南部的緑營,就能夠吃定南部選票,然後攻佔北部。這也對它未來的執政——如果民進黨重新執政的話,可能會稍微好一點,藍緑之間的衝擊不會像扁時代那麼大。
我覺得民進黨應該提出新的兩岸政策、理念,讓北部的人接受,南部的人也不反對。我的主張是應該往不獨的方向去思考,馬英九喊不統,但國民黨人不會相信他真的不統,如果民進黨敢喊不獨,而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也不會相信民進黨真的不獨,這樣子民進黨的策略就成功了。其實不管是不統或不獨,都只是面子的問題,大家顧全自己的面子,也給對方臺階下,那麼蔡英文想要“延續前朝政策”的説法,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這是我今天的結論,謝謝大家參與這場論壇,也謝謝中評社提供這個平臺讓大家可以表述自己的意見。
林濁水:美麗島世代之後
民進黨不會變得更“不獨”
有人認爲,蔡英文比較年輕,立場比較不那麼獨,所以美麗島世代過去後,民進黨就不會獨。但是,我認爲,對美麗島世代的群眾來説,臺獨是一個衍生性的認同,他們是來自於對國民黨的厭惡,才逐漸衍生出臺獨立場,也因此一旦變爲臺獨就會很激烈——因爲不滿所以産生“臺獨認同”;也因爲不滿,所以這個認同代表著很高的反抗性,很容易走上激進化。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麗島世代走了以後,臺獨就不會激進化。現在,教育程度愈高愈臺獨,年齡愈輕愈臺獨。理由很簡單,他們沒有中國印象,外省人的下一代也沒有中國印象。
蘇進强:
統獨議題常是政黨的選舉策略
我作點補充。北京常常會把兩岸問題單純化、簡單化爲非統即獨,其實兩岸問題絶對不是非統即獨所能夠框架的。同樣的,ECFA議題,也不是所謂簡單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獨與不獨,我剛剛也特别提到,關鍵不在民進黨、國民黨或任何一個政黨,而在臺灣人民。甚至,只要中國大陸繼續在各種國際性場合打壓中華民國,臺獨的勢力就會獲得生存的滋養。因此,只要臺灣中華民國的民主制度繼續維持,統獨議題都會持續在臺灣社會存在。而只要北京多施加打擊臺獨的力道一分,反作用力便會增加兩分,這種吊詭的“矛盾律”,從1996年至2008年的統獨民意消長,即可得到驗证。
但是不可否認的,統獨議題也常常是臺灣各政黨藉以得到政治權利或在選舉當中的工具性策略,並非單純的理念問題。真正理念型的所謂極統或極獨的人,在臺灣社會所占比率其實非常不高。
剛才林委員説的穩健臺獨,過去也有一些理論説有顯性的臺獨與隱性的臺獨,這種類似穩健的臺獨,與北京認知的宣佈臺灣獨立是不一樣的,這是臺灣民主社會當中的一種理念或言論自由。所以統獨問題,像《中國評論》舉辦座談、登很多文章,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思考,不是説非統即獨;統一有好幾種,獨立也有好幾種,有A型、B型、C型。但是這種現況維持的主流民意並不等同於臺獨,而是臺灣人民冀求得到臺灣主體意識使然。
民進黨蔡英文主席2010年9月17日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所講的對ECFA的看法,公開宣稱若民進黨再次執政,將延續前朝的兩岸政策,這篇專訪並沒有引起很多的討論,獨派也沒有大張旗鼓批判她,我覺得這也代表民進黨已認知到向中間偏移已是民眾的主流看法。
過去2000年民進黨執政的時候,陳水扁曾很積極地袪除李登輝執政時期的影響;馬英九2008年上任的時候,也采取類同“凡民進黨皆非”的一刀切方式,道致一些政策出現斷層與空窗期,造成“不連續的政府”現象;進一步説,民進黨執政八年雖然不能盡如人意,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持平而論,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政府,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你把前朝政策或人事通通一刀切,就會産生政策不連續的問題,就會産生文官系統、公務員系統無所適從的問題。
所以蔡英文的看法,坦白説我看到那篇訪問,我會覺得蔡英文是值得期待的,縱使2012年民進黨再執政,蔡英文的思考、個性可以從那樣的一個談話裏面看出一些端倪。所以現在北京的一些朋友,可能有一些焦慮,民進黨再執政,兩岸政策會不會有大的改變?我想大的改變不見得有,論述上是會有調整,這是必然的。
北京不能説一套做一套
《中國評論》登了章念馳先生的文章,我覺得是非常進步的思考。他特别提到,過去兩岸政策,北京都常常與特定政黨人士交往,將來這是必須要做改變的。剛才主持人也特别提到,將來民進黨要不要與北京對話?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不同管道在對話了,辜寬敏先生的新臺灣智庫都已經派人去過,與他們有過對話,辜寬敏也是臺獨的代表性人物,某種程度對兩岸問題也曾有一些“兄弟之邦”的思考。
我要特别强調,臺灣的政治發展,政黨輪流執政將來會變成常態,因此,大陸與臺灣政黨的接觸,不能局限於特定政黨的人士,不同政黨都要接觸,都要對話,尤其是要繼續努力尋求與緑營人士的接觸和對話。
將來兩岸的交流,包括文化、經濟、社會各方面的交流,大陸不能忽略臺灣社會存在的NGO。如果大陸只找國民黨、或只找政黨政治人物,那其實也是以偏概全。臺灣真正有力量的是在民間的NPO、NGO、民間社團。因此,大陸對臺灣民間社會的接觸,除了已有的農會系統、水利會系統等之外,應該多重視並加强與一般民間組織、社團的對話,不要動輒在國際上打壓NGO非政府組織,甚至NGO、文化、社會的國際民間組織,莫不以打壓臺灣爲能事,若一如以往,甚至説一套做一套,則北京再多的惠臺政策,也扺不過一個中國裁判在國際賽事對臺灣的打壓,動輒傷害臺灣人民的感情,又要如何高舉與臺灣“和平發展”的大旗呢?
施正鋒:
國民黨的政策調整
會牽動民進黨的政策調整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在五都選舉之後提到,國民黨的政策會稍微做調整,但到底會作哪些調整,現在還不清楚,是不是包括大陸政策與ECFA?國民黨的大陸政策會加速開放、還是會稍微緩慢下來?我認爲這會牽動民進黨相關政策的調整。但是因爲民進黨是在野黨,民進黨會先看國民黨如何調整,大概會以逸待勞,待進一步觀察後再作調整。
洪財隆:
對蔡英文有期待的NGO團體
未來一年會很活躍
除了主權議題之外,蔡英文的這種風格比較强調多元價值,而不是只有統獨或主權,我預估未來環境、性别等更多弱勢議題會在近期內慢慢到位,特别是十年政綱出來之後。也隨著大選時間逼近,選民的期待加深之後,綱領慢慢也要有一些實質內容。我猜未來一年,很多相關的民間NGO團體,對民進黨、特别是對蔡英文有期待的,都會陸續把主張端出來後希望跟蔡有所對話。
王昆義:結語
時間到了,感謝大家的參與,也感謝《中國評論》提供平臺供我們發揮,謝謝各位。
評論員簡介:
王昆義:東吳大學政治學係學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現爲臺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清雲科技大學歐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
蘇進强:筆名履彊,1953年生,臺灣雲林縣人;陸軍官校、三軍大學畢業,服務於軍中二十餘年,文學作品獲國軍文藝金像獎、聯合、中時、吳濁流文學獎等多次,小説《楊桃樹》曾入選國中國文課本,退伍後轉任智庫張榮發基金會國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南華大學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臺灣時報》總主筆;並曾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2001年臺聯成立後,由李登輝任命爲秘書長;2005年1月接任臺聯主席。2007年7月擔任《臺灣時報》社長。2009年擔任爲臺藝電視臺董事長,現專事政策研究與文化工作。
施正鋒:臺灣大學農業經濟係學士,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臺獨聯盟秘書長,臺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理事長,臺灣國際研究學會秘書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係教授、係主任,東吳大學兼任教授,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等;現爲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
林濁水:臺灣政治大學東語系畢業;民進黨創黨黨員,民進黨前新潮流係大老,曾任《新潮流》雜誌總編輯,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多屆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現爲時事評論員。
洪財隆:中興大學法商學院(臺北大學前身)經濟研究所碩士、德國曼海姆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碩士、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臺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現爲新臺灣國策智庫兼任研究員、臺灣清華大學社會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戰略所兼任助理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