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珍:開場白
各位評論員:今天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邀請大家座談,主題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調整方向”。關於這個題目,主辦單位已經準備了討論提綱。主要探討的就是幾個重點問題環節: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需不需要調整?如果需要調整,究竟要調整到甚麼樣的方向和內容?如何調整?調整過程中有無困難或風險?若有,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或風險?
大選之後,各方面都在討論這個議題,特别是民進黨內部,有相當熱烈的討論,也有相當多不一樣的觀點、甚至爭論。今天在座各位,都是長期關注相關議題的有識之士,都有深刻見解。現在開始今天的討論。
林濁水:
民進黨不是路線錯誤而是沒有路線
民進黨做了檢討,開了兩次會議:一次中常會,一次中執會。第一次中常會提出的報告説,蔡英文説需要檢討,提出洋洋灑灑檢討內容,大意是説大環境很惡劣,民進黨選不好但是不可以此爲藉口。民進黨檢討有很多原因,不過“路線沒有問題”。但2月22日的中執會中説,要有新的路線。一個説路線沒問題,另一個説要有新的路線,兩份檢討結果非常不一樣。
在層次上,路線與政策不同,一個政策可能是孤立的,但是好幾個政策連起來,表達的精神有一貫性,這就叫路線。政策可以個别來看,個别的政策之間有時候是矛盾的,那就不是路線。
民進黨從不認爲路線有問題,變成承認有問題,這是好的,但是不是要一個和過去都不一樣的新路線呢?
很吊詭的從宏觀角度來講,民進黨不是路線錯誤,而是沒有路線。
比如説ECFA,在簽定前,民進黨幾乎是全面杯葛的態度,包括很多個智庫也都支持民進黨全力杯葛,這做法不是沒有人質疑,但多數人不爲所動。直到第一批早收清單公佈以後,蔡英文的態度才急忙改變爲對協議概括承受、局部檢討。前後政策迥然不同,等到第二次大選辯論時,蔡英文又突然冒出一句,説ECFA喪失主權,政策立場一變再變,前後不一,談不上有甚麼路線。不只這樣,立委、縣市長與黨中央也經常不同調,所以宏觀角度來講,民進黨並沒有路線。
老黨外主張
民主就好不要臺獨
但是從微觀角度,民進黨從黨外時代開始到現在有兩個立場,三條淵遠流長、脈絡清晰的路線。
最早是兩個立場兩條路線:一個是在海外的臺獨人士,另一個是島內的黨外人士。
島內的黨外人士,一直到美麗島事件爆發、美麗島世代出現之前,基本不太觸及兩岸議題;他們的主張是,民主就好,不要臺獨,包括黃信介、康寧祥,他們私底下怎麼講是一回事,公開的就是這個立場。那時的輿論界也是清一色地鞭策民進黨,這樣做才對,即民主就好,不要臺獨。
海外留學生多激進臺獨
臺獨主張後來從海外傳回臺灣
但是在老黨外在臺灣內部推動民主運動的時候,臺灣另一些出去留學的學生,他們在海外組同鄉會搞臺獨,他們分佈在各大學、政府機關中、或是自行創業,這些海外留學生組成一些不同的團體,
明白揭示臺獨目標,和島內不以臺獨爲目標的黨外立場迥然不同,路線則是激進的,武裝革命是主流。
海外留學生在推動激進臺獨的時候,有幾個立論基礎,第一就是主張依據舊金山和約,臺灣地位未定論。既然地位未定,而中華民國政府是不合法的外來政權,所以主張臺灣要住民自決“制憲公投”創造獨立主權國家。冷戰前期西方國家並不同情海外臺獨團體的武裝革命?但對臺獨的主張卻雷同。1970年代末海外臺獨論述開始對島內發生强烈啓蒙作用,解嚴後他們放棄革命大舉回臺,1982張燦洪宣佈臺獨聯盟臺獨將“通過和平的手段來促其實現”。獨盟先和新潮流,
後和臺聯競爭基本教義群眾,2000後被歸類爲“獨派”,其中許多人堅定支持陳水扁——不論在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時期或激進時期。
早期相對於黨外不臺獨的立場,島內外省人辦的《自由中國》反而成爲激進臺獨主張的提倡者,1951殷海光發表“反攻無望論”,1972雷震提《救亡圖存獻議》,主張“中華臺灣國”獨立。島內另一個主張激進臺獨的是基督教長老教會,1970年代先後發表自決、臺獨等三宣言。此外,1964彭明敏等人的《臺灣自救宣言》,雖然在海外廣爲流傳,但在島內少爲人所知。
稱呼他們是激進臺獨並不是他們也主張武力革命,而是説,他們都認爲臺灣尚未獨立,必要透過改國號、或公投以創造獨立主權,並重建政府的正當性。
當年黨外與海外臺獨組織各自搞各自的,到了美麗島世代,新一代黨外和海外臺獨積極交流,海外臺獨主張開始傳進臺灣,但那時候仍屬於白色恐怖期間不適合講臺獨,所以浮現的是住民自決、公民投票。直到1980年代末黨外仍避免直接提到臺獨?只强調住民自決。1986年民進黨建黨列住民自決爲基本綱領。
另一條是穩健臺獨路線
强調臺灣事實獨立
解嚴後臺獨臺面化,
地位未定和公投創設主權論述在臺灣浮出成爲臺獨激進派的立論基礎,但未成爲民進黨的主流主張。
因要透過體制推動民主,國際環境又已大變?退出聯合國後國際支持臺灣透過正名公投創設獨立主權的機會不再,因此民進黨主流的臺獨論述一臺面化就採穩健立場而和海外激進臺獨分道揚鏢。
激進派采地位未定論認爲臺灣沒有主權,要用公投正名制憲去創造主權,穩健派1987通過417主權決議文?主張臺灣主權已獨立?舍棄臺灣未定論,公投也跟著從用來改變現狀?創設獨立主權?改變成用來保護主權現狀——“改變臺灣主權獨立現狀?必須經住民自決”。
1991通過的臺獨黨綱仍然在同一基調上延續放棄未定論立場而主張臺灣爲主權獨立國家是“現實狀態”。也正好是1991,陳隆志在海外主張,
雖過去臺灣地位未定?但經半世紀人民實質上的自決?臺灣已演化爲主權獨立國家,但這主張未成海外主流。
1999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主權已獨立,公投用以防衛主權的立場更加明晰。
等到兩岸經貿交流後,兩個立場,三路線各自衍生了兩岸政經政策必須適度分離、積極西進和政經都和中國堅壁清野等不同主張。
迥然不同的三路線間從未充分理性溝通整合?又各有信奉的群眾?黨在其較勁牽引下政策跳躍不定。
比較有趣的是,美麗島的辯護律師立場、如尤清屬激進派,但陳水扁、謝長廷基本上是傳統黨外,他們兩個都主張修改臺獨黨綱。有一次與陳淞山參加同一個座談會,問他在臺獨立場上怎麼與他老闆(陳水扁)唱雙簧?他説陳水扁是不得已的。這句話耐人尋味。
民進黨未來的路線
是從過去三條路線選擇其一
既然三條路線淵遠流長,各自一脈相傳,并存在民進黨內,有時候這個跑出來,有時候那個冒出頭,因此從宏觀角度來講,民進黨就沒有路線可言。如果是這樣,那麼民進黨的路線便是三選一的問題,而不是從哪裏調整到哪裏的問題:民進黨是要站在舊金山和約的精神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或臺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
要制憲創造主權?是修改臺獨黨綱,不要獨立,如扁謝强調臺灣主體意識就好?或者是主權已經獨立,需要鞏固、保護它,不是要去創造一個主權?
民進黨輸在路線錯亂
2012年的選舉,民進黨輸在哪裏?我認爲是輸在經貿政策。在經貿議題中,ECFA是天大地大的事情,ECFA確實沒有像國民黨講的那麼好,但是民進黨全盤否定,大家很害怕。民進黨對ECFA,一下説全盤杯葛,一下説概括承受,一下説喪失主權。這麼重大的經濟議題,民進黨怎麼可以開玩笑!
這裏又涉及到穩健臺獨與激進臺獨的差異。激進臺獨基本上主張政經不可分,北京也認爲不可分,但偶爾也開始講先經後政。民進黨沒有本錢把政治經濟搞在一起,然後在經貿堅壁清野,沒有能力做這種事,所以受傷了。
路線是根據你的基本價值、大環境提供的條件,擬定出一套具一貫性、互相關連的政策,然後訴諸群眾。民進黨輸在這裏失敗了,而不是輸在立場。路線不選擇民眾對民進黨的信賴永遠沒有辦法建立。
王昆義:
蔡英文的説法錯亂
在下臺前,蔡英文在敗選檢討聲明中説,民眾很可能因爲國民黨恐嚇牌,含血含淚投了馬英九的票。這樣的説法完全是邏輯上的錯亂,因爲既然你認爲經貿牌有效,那大家是顧飯碗還是要顧主權?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第二,民進黨員或公職人員去大陸交流,但必須要在維護主權的立場下進行。這裏衍生兩個問題,到底是要主權,還是要經貿?這讓很多民進黨黨員或公職人員錯亂,不知道如何面對中國大陸。如果你要堅持主權以後才去,前年五都選舉之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本要舉辦一場“探討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論壇,當時受邀的民進黨員都被蔡英文阻止參與,因此論壇辦不成。如果連學校場域中探討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都不可舉行,遑論兩、三年後還有機會交流。因爲大陸已經很清楚,九二共識一丟出來,可以幫助馬英九打贏選戰,請問四年後2016大選,可不可能再使用?永遠都可以使用。
民共交流要有政治基礎
民進黨要有新思維
民進黨要在維護主權前提下與大陸交往,一定要有政治基礎存在;否則的話,沒有人會理你。呂秀蓮2009年想去,就是因爲沒有政治基礎,你想談政治,你要與誰談?沒有對話基礎與空間嘛!在此情況下,先找出民共政治基礎,才有辦法對話、互動。如果沒有這政治基礎存在,蔡英文在卸任前夕話鋒一轉,鼓勵民進黨黨員去大陸交流互動,話等於白説;你畫了一個圈圈,想要打破的也是你,可是圈圈比打開門更難,這是我的感覺。
爲甚麼以前九二共識不見得有用,而這次選舉,中國大陸一直講重話,這與04、08年他們不太講話的情況不同。爲甚麼這一次不像以前,只要大選中共發言,臺灣就往緑靠;這次臺灣人民聽,原因是甚麼?回到根本原因,日本學者若林正仗1990年代就説過,臺灣並沒有左右之分,只有統獨之爭。左右意即勞工與資本家的對抗,所以很多西方國家政黨,不是站在資本家立場、就是站在勞工階級立場。可是臺灣沒有這樣的問題,問題是在統獨,統獨的話是以意識形態來切割,就是統一或獨立的切割。所以老闆發話的時候,員工會支持老闆,因爲公司知道他們的市場在哪裏。
民進黨未來真的要鼓勵黨員去大陸,加强交流互動,首要釐清目標,如果有政治目的,想要談主權,我想大陸方面也不敢派人與你談。兩岸經貿熱絡到這個程度,大陸也認爲既然可用經濟把臺灣綁住,又何必怕民進黨再起?民進黨應該重新思考兩岸交流最重要的目標是甚麼、九二共識的屬性是甚麼?這兩點如果做得到,黨內不至於各説各話。如果內部本身對此有共識,弄清楚九二共識是政治屬性、經濟屬性還是兩者兼有,然後才鼓勵黨員赴陸;否則做不了任何事,未來四年還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虛耗時間罷了。
劉世忠:
蔡認爲自己的路線正確
並展現强勢企圖心
蔡英文卸任前的談話表明,她還是認爲自己的路線正確,甚至於蔡强力運作、説服、懇請陳菊出任兩個月的代理主席,在政治揣測上,蔡可能不只希望陳菊只做這兩個月的代理主席,可能爲了卡蘇,更希望陳菊繼續參選五月的黨主席選舉。當然後面的變數還很多,包括陳菊到現在都還未首肯。
蔡英文2月22日的説法,讓外界感覺這是一個積極的説法,我認爲這是她强勢企圖心的展現,希望强力延續所謂的蔡英文路線。不論敗選之後,外界批評她的路線模糊不清楚,她還是認爲自己的路線正確。我同意剛才林委員説的,路線與政策要區隔,民進黨現在在野,提出的政策都還沒執行。換句話説,還是等到上臺後執行,纔可以叫政策。以民進黨現在在野狀況,除非影響執政黨改變,不然用路線來形容是比較契合的。
我爲甚麼認爲在敗選檢討中,蔡英文不認爲她推動兩岸路線是錯的,包括新聞稿中提到中國介入臺灣選舉更加細緻化,未來中國介入作用勢必持續强化;就兩岸政策部分,她認爲民進黨敗選,唯一搆成的主要理由,是欠缺給選民的第二個選項。因此,未來民進黨除了堅持立場之外,還要在策略上更加細緻化。蔡英文也呼籲,民進黨要建立一個良好制度,讓黨與基層更瞭解中國,從互動當中找出新的方法;而在互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行爲準則與互動結構,因爲中國的統戰無所不在,若沒有好的制度建構,很可能淪爲統戰對象。
坦白説,通篇看來,加上蔡操作代理主席手法,我不認爲蔡英文相信她的敗選是因爲兩岸政策。在外界與民進黨內施壓後,蔡英文敗選報告中承認,她沒有能力做好黨內的團結,包括整個競選團隊的運作、危機處理的問題。但在蔡英文心中,兩岸政策不是搆成她敗選的主要原因。
蔡英文不認爲她敗選的主要因素是兩岸政策,也希望借由卸任前的敗選報告,把她擔任主席四年、以及擔任總統候選人一年多來努力經營的兩岸路線,做一個確認與定位,包裝出一個新的説法,包括與中國進行互動交往,甚至於鼓勵黨員與民進黨的支持者,透度制度與機制更進一步瞭解中國。“未來除了要更深入研究中國內部的變化之外,也應積極展開雙向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的錯誤刻板印象”。從這些字句推敲,如果兩岸是民進黨敗選的關鍵因素,她是輸在策略有誤,而非路線。這是我個人解讀。
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
從這點切入,評價民進黨兩岸政策對未來發展影響。敗選因素很多,包括選戰因素、選戰策略、團體合作、危機處理、媒體掌控能力、美國在最後關頭影響等等。林林總總加起來的效果,可能九二共識的效果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重,可是在最後3天,像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上民調顯示,九二共識並非主要原因。民進黨承認沒有替代性的選項讓民眾放心,這個因素才是最後階段,蔡英文民調無法更進一步拉回來。未來民進黨兩岸政策發展走向,第一,要看蔡英文認不認爲敗選是因爲兩岸政策,答案是否定的;第二,蔡繼續維持其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影響力有多强、多遠。
如果陳菊被蔡英文説服參選黨主席,而且選上,或許很大程度,蔡英文對緑營兩岸政策的影響力會繼續;她所建構的十年政綱中讓大家不是很滿意的兩岸政策,可能會希望繼續掌控。如果陳菊在代理黨主席的兩個多月中,引起黨內對中國政策的初步辯論,蔡英文已成立辦公室,她不會在這塊論述中缺席。甚至於繼任黨主席的不是陳菊,蔡英文也會强力捍衛她的路線,不容許下一任主席挑戰、改變或批判。所以評價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要持續觀察未來兩個月,民進黨最高權力位置的爭奪戰。
選後民進黨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馬英九勝選是臺灣人民對九二共識的公投,民進黨是否接受?這造成一個很大的國際印象,民進黨如何回應?其實我們內部選前就有沙盤推演出一套説法,比如説蔡英文也拿了45%等等。我歸類出三種看法,第一派是急就章、膝蓋式反應,以“那我們真的考慮接受某種程度的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回答,謝長廷也重復提出其憲法一中,這些反應在我看來,過度受到主流媒體影響,並未關照到真正的敗選原因,認爲是蔡英文兩岸政策講得不夠清楚的問題。第二派的説法是以不變應萬變,過去民進黨就是幾條路線,路線的調整要視民進黨能掌握多大的社會説服力而定。在野的時候,掌握資源不同、抗拒外來壓力不同,陳水扁執政經驗就是最好例证,在野當然比不上執政時的空間,甚至受到選舉因素的制約。第三派是所謂的小英派,希望延續蔡英文路線,在兩岸部分也許心中有一點藍圖與嘗試。
蔡英文路線走向
下一任主席如果繼續延續蔡英文路線,或許會有很多新的作法出來。例如有人提議應該請蔡英文繼續擔任民進黨政策會顧問,或負責民進黨智庫等等。如果黨主席選舉最後的結果,不是蘇貞昌,可能會更有利於蔡英文延續其中國政策。未來四年,蔡會慢慢累積到2016年,當她想再度挑戰總統大選位置時,就有很多牌可以打。
除了主道蔡英文兩岸路線走向外,包括透過制度加强民進黨與中國互動,這也是一年多前蔡英文成立智庫的目的,她認爲有太多自稱親民進黨的學者,在兩岸交流上傳達一些讓人感到困擾的訊息。因此,透過互動行爲準則與規範建立,某種程度上來説,就是要她授權纔可以去,或者是你不能替她講話。蔡英文的個性與她對兩岸政策的某種程度的執著度一樣,沒有人可以影響她,甚至於取代她。
剛才所論三種分類,第一種膝蓋式反應,不能關照到未來四年大陸內部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美中關係發展等等;第二種與第三種,我認爲是主流派,也就是蔡英文現在想要做的,那就要看蔡對黨機器的控制能力與運作能力,是否可維持蔡英文意志。
縱使蘇貞昌當選,我也不認爲路線會退後或與國民黨貼近,可能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內部討論、公眾討論期。現今並非一個最好的時機點,包括未來半年,民進黨要馬上與中國大陸談,2月22日記者也問蔡,卸任後是否訪問中國大陸,我個人認爲在短期內(一年之內)不可能,但是蔡有很多工具可用,例如蔡係的立委可以去。蔡英文是想要掌控自己的兩岸路線,進一步建構未來她可以掌控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方向。
民進黨的政策調整
目前還難定方向
民進黨的政策可能往何種方向調整?目前爲止,很難討論出方向,要看未來兩三個月的新領道者與黨內結構變化,也要看蔡英文未來在中央黨部所扮演的角色、影響力有多大。兩岸論述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看得清楚,但並不是説在此之前雙方都不互動。我相信智庫、學術界間的互動會持續;過去一年多來,大家明來明往,這方面政策可能影響到未來的領道人。
我必須强調,民進黨從來沒有抗拒或扺制兩岸之間或民共間的交流,以陳菊爲例,蔡英文找陳菊,至少有一點可以幫助蔡强化她的路線。如果成功説服陳菊參選黨主席,陳菊辦世運的時候就去過北京,她的方式與姿態,很大的程度上可讓民進黨作爲一種模式,直接稱馬英九是總統,也許陳菊這一個模式可以操作,當然也要看陳自己的意願。
以上是我的初步看法,其中尚存許多變化空間,包括未來幾個月民進黨內部權力重整,過程會花一點時間;人事底定後,路線要調整也不是那麼容易。蔡英文卸任後要維持其理想,畢竟有變數存在;縱使成功維持其影響力,很大程度也取決於2014年底的七合一選舉,現在談甚麼都還有點言之過早,變化還很多。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辯論可能要到年底之前才會有討論聲音出來,至於路線要有明確的調整,我個人認爲不太可能,要到明年之後才會比較明朗。
林濁水:
社會爲何不信任蔡英文
我的回應,第一點,甚麼是蔡英文路線?她自己並沒説得夠清楚。也許蔡英文受新自由主義那一套訓練,不講路線;但民進黨是有一定偏左的色彩,這樣的政黨得講路線,有或沒有要講清楚;她不講出來,社會信任感就不容易强化。
第二,陳菊去北京就是蔡的路線嗎?她當時氣得不得了,可見這本不是她的路線。如果以前生氣、而現在肯定,自己路線都變了,不保证以後不會改變。
第三,蔡商法出身,所以特别去講行爲準則,還要讓國共透過兩岸智庫使來往制度化。
我認爲偏左的路線立場要制度化,她不談;智庫互動基本上不能太制度化,她卻要制度化,這裏有問題。過去蔡英文的新自由主義、經濟貿易法等背景,她現在要領道一個要關懷弱勢的黨,這很值得肯定,但要在自由主義那一套,或是貿易法那一套之外去習慣黨這一個需要路線的現實,而且還要講出來。
最後一點,路線問題不處理,即使2014年七合一選舉贏了,2016年大選還是會敗。
張國城:
在兩岸政策調整上
民進黨的籌碼越來越少
今天討論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方向,作爲一位外部觀察者,就2月22日民進黨中執會檢討的新聞稿部分,包括外界引述的檢討報告內容,個人認爲這稱不上是檢討,只是對於敗選原因的摘要與詮釋;真正該如何做纔可以更好?甚麼事情做了但是錯的?甚麼事情該做但是沒做?這些在檢討中必須有的框架與過程都完全沒看到,所以民進黨真正的檢討恐怕還沒出臺。因此,現在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會怎麼變,在檢討未出臺前,還可以再做觀察。
我認爲,兩岸關係對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兩岸相互依賴越來越深,臺灣需要大陸的情況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在此情況下,民進黨要用甚麼態度來面對思考未來的兩岸政策,主動權將愈來愈少,制約因素有兩個:一是國民黨未來四年會如何鬥爭民進黨;二是大陸的對臺政策會如何變化。因此,不能光説民進黨要用甚麼態度面對思考兩岸政策,因爲在這個問題上能做的、能想的空間愈來愈小。
兩岸政策對臺灣的影響愈來愈大,同時也與選舉愈來愈不可分。臺灣未來的選舉,除了總統大選,甚至是五都市長選舉,恐怕都不能不談兩岸政策。譬如説高雄市長選舉,因爲高雄是重要商港,能够不談兩岸嗎?臺北市長選舉,在北部地區能够只談公共政策與地方發展嗎?因此,隨著大陸對臺灣各方面影響力的深化,即使是地方首長選舉,兩岸因素都會被帶進來,這是民進黨需要思考和面對的重大挑戰。
未來四年,臺灣在各種公共政策的大框架已經設定好,也就是在馬英九執政之下,朝著國共平臺、“實質一中”大方向走;在大框架之下的小框架,是國民黨維持一黨獨大、一黨攬權來決定臺灣政治的發展。因此,民進黨無論在任何公共政策上持任何意見,基本上不會具有真實的影響力;不論是對外政策、兩岸政策、重要的公共政策上,民進黨都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兩岸政策會朝哪方面調整,就好比鳥在鳥籠裏,不管朝哪個方向飛,最後的結果無法改變它在鳥籠中的事實。因此,民進黨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但總的來看,無法超越既定的框架,這個框架不是民進黨自己設定的,而是外界加諸於它的。
民進黨與大陸的交流模式
由此來看,民進黨與民進黨人士應該與大陸建立甚麼樣的交流交往關係?以我個人瞭解,基本上北京與民進黨高層之間交流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爲彼此有相互瞭解的需要。特别是北京非常希望瞭解民進黨的各種發展,不管是爲了交流、情報刺探、各方蒐集也好,相互作爲溝通、瞭解型的交流倒沒有太大問題;但是這樣的交流能不能成爲儀式性、公開性、或成爲談論其他事情的平臺,是有問題的。未來四年,這樣的交流模式大概會持續下去。
至於蔡英文提到,黨員與基層可以更瞭解中國,從互動方面找出臺灣與中國互動的新方法。我個人認爲這樣的説法太過樂觀,宣示意味較重。
黃輝珍:第一輪小結
第一輪發言結束,作一個簡單的歸納。
對九二共識是否影響這次大選的問題,我們得到的是不太確定的答案。濁水委員的看法是:沒有;世忠兄則認爲沒有很明確的證據顯示九二共識直接影響到選舉。但大家共同的看法又是:兩岸經濟關係確實影響這次大選,濁水委員也强調這一點。
綜合這樣的表述,似乎出現一些矛盾。如果説兩岸經貿議題確實影響了這次大選,可又認爲九二共識議題並未影響大選,那就等於作了九二共識與兩岸經貿議題可以切割開來的判斷,也就是兩岸能否發展經貿關係,與九二共識無關。但大陸方面屢次清楚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必要前提,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最具體的實证就是ECFA。歷史地看,九二共識早已脫離了原始文義的爭論層次,而發展到政治性實踐性現實性的立場問題。這一立場,直接決定了中共對兩岸經濟關係的基本態度。它對大選的影響應是本質性全面性的,很難當作單一議題具體切割處理。無論贊不贊同九二共識,這樣的性質應無疑義。
民進黨是否調整及如何調整兩岸政策方向?蔡英文2月22日關於開展與中國大陸對話交流的表述和態度,值得觀察。她的講話,實質來看,並不是一個有綱領、有系統、有步驟的全面性政策談話,但不能否認,以她作爲民進黨主席的地位發表這樣的説法,確實是一種新的態度、新的訊號。比較先前蔡英文予人的印象,新的訊號是對大陸對立性降低、敵意性降低,互動性加强、重視性加强,更加突出了中國大陸因素,態度由消極轉爲積極。這樣的變化,民進黨內有無普遍共識?未來會如何落實?受到各方面關注。當然,我們也看到繼任主席陳菊市長,有關兩岸政策的談話,基本上還是延續蔡英文這個基調。
長期以來,民進黨的主流政策是不承認一個中國,即使一中各表也未接受。在此情況下,縱使蔡英文在卸任前對兩岸政策有新的思維、新的態度、新的願望,但發展性如何?實踐可能性如何?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框架,也不認同一中各表、憲法一中,中共會接受嗎?這涉及到民共兩黨之間長期存在的核心矛盾,這一矛盾未能化解,民共和解就可能會像昆義兄所問到的,政治基礎在哪裏?對話基礎在哪裏?
大選之後,民進黨面對兩岸政策思路是否調整、如何調整,可能感受更多、更深刻。對民進黨兩岸政策,中國大陸不接受、不信任;特别是連一向對民進黨親近友善、一路支持臺灣民主化本土化、過去長期同情黨外運動的美國政府,也顯得不信任、不認同。美中兩大國,再加上國民黨,對民進黨兩岸政策具有共同的立場與態度,這是一個極其嚴肅深刻、不能不引人慎重思考的大問題。
固然,影響這次大選的因素很多,但從兩岸經貿關係影響大選結果,推論到民共兩黨的核心矛盾與立場分歧,現階段民進黨發展確實面臨著極其艱難的轉型困局和政策瓶頸。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輪討論。
王昆義:
民進黨想與大陸互動
但實際上仍在原地兜轉
民進黨2月22日的敗選檢討,確實沒有檢討到九二共識問題,但是有提到路線;民進黨説在兩岸政策上不斷强調務實與溫和路線,而且不排斥與中國交往,這實際上都是假話。在大選沒有輸之前,民進黨都非常排斥,任何一個去報備的人,赴陸的機會都不大,而且北京與陳菊的交往,事實上也是很痛苦的經驗,因爲雙方談好事情,陳菊回臺還是邀請達賴、熱比婭到高雄。我相信北京與民進黨相互的政治信任,是很難建立起來。
現在民進黨要走溫和路線,深入研究中國變化,展開具體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但沒有政治互信就不可能擺脫這樣的印象,因爲你不可能交流。而且,民進黨還加上一句話,與大陸互動必須有制度建構,講白了,制度建構就是臺灣共識。劉世忠説蔡英文想要延續自己的路線,那是不是希望下一任黨主席接受臺灣共識、或是把臺灣共識做更好入的解釋?蔡英文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因爲光説制度建構太模糊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又要建搆制度與大陸互動,避免變成被統戰的對象,這還不是在畫圈圈?好像有所突破,但是在原地兜轉,轉不出來。
民進黨應隨勢而爲
不要逆勢而走
民進黨爲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國民黨與共産黨原來是敵人,但現在成了朋友;民共不是敵人,怎麼會變成互不信任?就是長期以來,民進黨人士、包括學者害怕與大陸交流,現在比較開放一點,以前是連學者去參加研討會都要偷偷去。一方面,是民進黨向來對黨員、黨內公職人員的不信任;另一方面,陳菊事件也讓中國大陸對於民進黨的不信任。説實話,黨員也沒甚麼大不了,多少黨員可以影響到黨?重要的是黨內公職人員,如果你堅持要談政治,而政治又在制度性建構之下才能談,北京一定把九二共識擺出來。
民進黨謬誤的地方在於,要求雙方會談時不要有政治前提,自己卻擺了一個前提在那裏,制度的建構就是一個前提。林委員説九二共識模糊,制度建構也一樣很模糊,你放在那裏要怎麼談?民進黨要如何做?我認爲很簡單,就像馬英九一開始也無法與大陸談政治,那就談經濟嘛!兩岸經濟交往深,爲甚麼所有經濟的好處都給國民黨拿走?依照馬克思主義,一切的東西都以經濟爲基礎,也許民進黨與大陸經濟建構到某一程度,就會冒出政治框架或想法,成爲共通的政治基礎也説不定。
檢討的最後一句話很有意思,“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站起來”,這不需要特别講,這四年來蔡英文已經把民進黨帶起來了。蔡英文參選新北市市長選舉落敗,又繼續選總統,我的論點是民進黨“强打五都、犧牲打2012、決戰2016”。選前,民進黨人士不同意我的説法,他們認爲民進黨是“決戰2012、否則沒有2016”。我説2012把所有戰力用光,面對2016新局勢該怎麼辦?蔡英文連兩次失敗,第三次還有機會嗎?我個人認爲機會不大。
回到主題,制度的建構不是人來建構,有時是自然建構;那到底是人爲還是自然形成的建構?我建議民進黨在這方面應該隨勢而爲,不要逆勢而走。
劉世忠:
近十多年來
藍緑55比45的基本盤基本未變
臺灣民選總統至今有五次,民進黨以在野身份挑戰成功的紀録只有一次,而且還是因爲國民黨分裂,這也非緑營可以掌控的勝利。民進黨唯一一次在執政時贏得總統大選是在2004年,加上陳水扁在黨內是最會選舉的人,可以和金溥聰一樣狠,包括得罪美國。所以這次整個選舉過程,一開始遭受批評的是沒有選舉氣勢,要不是最後3個月偶發的三只小豬事件,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好像沒甚麼機會。這場選舉從馬政府決定二合一選舉的時候,大概就已經決定結果了。
這五次大選呈現一個事實,不管民進黨會選或不會選,泛藍分裂或團結,候選人與操盤手都不同;藍緑基本盤55比45大概都沒甚麼改變。2016年會如何?我們要觀察的是民進黨由誰參選。目前中生代除了蔡英文之外,看不出來有其他人選,但這也很難説。
另一個較少碰觸到的論述是,以美國多年民主經驗來看,選民碰到一個尋求連任的總統,除非在第一任犯了很大的錯誤,通常會給予第二次的機會;也就是説,大部分總統連任的機會都很高。
黨內希望與大陸交往的聲音增多
2016年民進黨想要勝利,很難建立在泛藍的分裂上。有的人會説2016年吳敦義、朱立倫可能內鬥等等,但是民進黨若抱持相同想法的話,態度也是非常消極!
如果未來四年民進黨想要與大陸尋求建設性的對話基礎,我剛才説黨內至少有三派主要想法,膝蓋式反應那派我就不談了;其他兩派想法都希望積極交往,但因爲顧慮不同,在處理順序上有些不同。
面對2016大選,民進黨一部分人士認爲,兩岸問題早處理比晚處理好,甚至有些人認爲這次選舉就做個處理,或是在2014前趕快作個交代;不論誰當黨主席,利用未來兩年半沒有選舉因素干擾的情況,好好對兩岸政策作清楚釐清,包括路線對不對、如何强化或調整。這個調整可能不是黨中央領道人一人就可以做得到的,可能還要透過尋求外力支持,比如學界的信任,學界某種程度也可以提供很大的政策建議。
在兩岸政策上
蔡英文不會輕易改變或讓步
與民進黨歷任總統候選人比較,蔡英文對兩岸政策最有研究,可是她也是最堅持的人,很少有人可以改變她。如陳水扁和謝長廷,他們可能較容易受到民意或選情的影響,快速調整他們在兩岸政策上的立場,藉以鞏固或增加選票。蔡英文則是很堅持自己的立場,不會輕易改變。
我剛剛説,民進黨內有一派認爲,兩岸政策早處理比晚處理好,不要拖到2015、16年還面臨同樣的狀況。另一派,就像蔡英文所堅持的,這個問題不能因爲急,不要爲了要處理而做過多的讓步。比方説民進黨現在可能急著想與大陸談,但大陸可能會趁勝追擊,希望民進黨做更多讓步。當然有些務實派不這麼認爲,我反倒覺得當雙方把這樣的思維都釐清楚,討論過民進黨過去五次的選舉結果,大陸方面也不要認爲在2016年再一次打九二共識牌、或是新的國共共識牌,就可以贏,因爲過去五次中的兩次經驗,民進黨贏得大選都有一些兩岸以外的因素而成,甚至於是刻意操作兩岸議題而獲勝。
當然我們這五次案例經驗數目還不夠多,如果臺灣政黨輪替終究會成爲常態,大陸可能認爲只要深化、加强兩岸經濟關係,民進黨再怎麼難纏也都板不回來,我想這是目前普遍的想法。不過我只能説,臺灣總統大選的結果牽涉到選舉策略與層面比重較大,除非出現膠著、勢均力敵的情況,否則牽涉候選人特質、選戰結構等決定性因素會大於兩岸關係,2016年可能會重復這樣的狀況。
現在是尋求民共對話的好時機
民進黨內部兩派思維之爭,當然還有許多變數,屆時兩岸政經關係更加緊密,或是民進黨在未來四年中找出一個有别於國民黨、也可向民眾交代讓人民放心的兩岸政策,現在都還不知道。民進黨到底在甚麼時間、多大程度與大陸進行對話,加上黨主席選舉與蔡英文個人的企圖心,可能是影響民進黨未來兩年與大陸對話的進展與速度。
其實緑營很多人與大陸接觸頻繁,問題只是説這些建議是否可以上達天聽?或足以讓民進黨高層采納?這才是問題。我不認爲雙方的交流不夠,也不是交流不具代表性或建設性。過去陳水扁與謝長廷的經驗,他們在競選時期采用,這次蔡英文決定保留,他認爲可以靠别的因素取勝,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所以我認爲,從長遠角度來看,建構民共對話,只要雙方排除不必要的政治前提,現在反而是個極佳的契機。否則選舉接近了,民進黨當然可以選擇不談,大陸、國民黨也可以選擇在選前兩、三個禮拜猛打兩岸議題,可是那樣也不保证民進黨會輸。
張國城:
錯失與大陸建立關係契機
民進黨未來難有執政機會
民進黨現在要擴大對中國的交往,如何具體展開雙向交流,如何增加互動,我認爲現在提已經晚了。如果現在是民進黨獲勝,520即將上臺,這樣的説法就會是一句古話“大哉王言”;但現在的情況是,大選輸掉、國會席次也未過半,要執政最快還要等四年。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共有甚麼誘因、有甚麼動機,特别需要與你交流?需要有超過之前的交流模式的合作嗎?顯然沒有這個必要。現在談這個,我認爲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同樣的,2012年雖然民進黨重新執政機會不大,卻是民進黨最後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也已經過去了;未來四年想要重返執政、贏得選舉,難度絶對是愈來愈大。
民進黨的未來,恐怕逐漸像香港的泛民主派,在大框架下只能參政、議政,沒有執政的可能。除非是中國大陸或國民黨本質上發生巨大的變化,或許民進黨有機會;如果維持現狀的話,基本上可能性不大。
第二點,我認爲政黨輪替絶對不會是臺灣政治的常態,因爲臺灣政治與西方民主國家政治根本型態不一樣。西方民主國家有黨産這種事情嗎?不會有這種事情。選區的劃分會是這個樣子嗎?不會是這個樣子。所以對臺灣來説,政黨輪替恐怕只是偶然,除非如前所説中國大陸或國民黨發生巨大的變化,要不然可能性不大。
未來民進黨存在的價值在於:讓國民黨不是在一黨包辦的選舉情況下執政,因爲若是在一黨包辦的選舉情況下執政,對國民黨相當不利,譬如當年遭受一黨獨大、一黨制憲、一黨憲法等批評。民進黨未來的空間僅限在臺灣參政、議政,但是根本上取得執政權力,我認爲可能性不大。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兩岸政策怎麼做,基本上北京會具有相當高的主道權。
對於民進黨本身的問題,如果説承認九二共識可以改變其弱勢,在理性的決策之下,民進黨有可能這麼做。但是,基於本身體質結構的脆弱與混亂,加上國民黨鬥爭手段日漸嫺熟,以及就算承認九二共識,也未必能與北京建立起比國民黨更好的互信,因此都是未知數。
黃輝珍:結語
我扼要做一個綜合分析歸納。記得去年,大選之前,我們也在這裏談過幾次相關議題,當時大家都判斷,民進黨會盡量降低有關兩岸議題對大選的影響作用,盡量不讓兩岸議題成爲大選主軸,盡量突出民生經濟議題。
可是,這次大選,最後還是因爲民生經濟關切而道致兩岸議題産生作用,如ECFA、九二共識經濟屬性等等。不突出兩岸議題,代之以更加重視民生經濟問題,可是民生經濟卻與兩岸經貿密切相關、兩岸經貿又與九二共識議題不可切割。九二共識因著民生經濟最終還是成爲大選焦點議題。當初,想要淡化兩岸議題,最後事實卻證明沒有辦法淡化。
因此,兩岸議題,在總統這樣一種單一最高層次的選舉,未來恐怕再也無法迴避。即使是地方選舉,要迴避也愈來愈難;當然,影響程度會有所不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想要完全不受影響是愈來愈困難的了。兩岸關係對臺灣選舉的影響必會進一步普遍深入。兩岸議題影響臺灣生存、發展與未來方向選擇,是嚴肅的課題,必須認真對待,這是大家觀察這次大選的一個共同看法。
看待蔡英文2月22日談話,內容當然很重要,但解讀內容還在其次。這是一個高度復雜性尖鋭性的問題,要從她的談話中找出矛盾點並不難。重點在看她的新意,看她的態度,看她的思想轉折,這樣會比較準確一些。無論如何,民進黨兩岸政策即使有所調整,也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大轉彎,既前進又限縮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基本上,蔡英文已經表現出新的思維與態度,也提出新的作法。這是可以確定的。
至於這樣新的意向有沒有發展性?有沒有意義?剛才國城兄説,如果在選贏的情況下講,意義很大。但即使在選輸的情況下,這樣的談話還是有意義的;當然程度上是有差别的。須知,當前兩岸核心矛盾不在國共關係。由於民進黨的存在,國共矛盾顯得相對輕微,是次要矛盾。民共關係才是主要矛盾,民共矛盾即使有一點些微的變化和發展,都是有重要義意的,都是屬於決定性、全局性的命題,足以牽動整個大局。有見識的政治家,絶不會忽視它,都會認真對待。
從這個性質看,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角色還是相當重要,不是在野就不重要;即使未執政,民進黨還有超過六百萬票的代表性,它的思想、作法、發展方向、調整趨向,意義很大,影響性絶不會比執政的國民黨小。
但必須瞭解,客觀外在形勢一直在變,臺灣社會基礎也一直在變,如果未能登高望遠、與時俱進,基本盤並不能保证永遠不動如山。面對新的現實、新的趨勢,民進黨要鞏固代表性、甚至爭取重新執政,就要認真因應一個快速變遷中的臺灣社會,既要看到臺灣不斷增長的臺灣化,也要看到臺灣不斷深入的兩岸化。一句話,要具備足夠的敏感性、開創力,隨時與形勢緊密結合,體現最新最大多數民意。
當然,兩岸政策不是決定民進黨勝負的唯一因素,相關影響因素很多(譬如國民黨執政能力的强弱始終是一個不可測的問題),但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無疑是新議題、新考驗。這次選舉,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基本處於弱勢,但如果候選人擁有極强的個人領袖魅力、黨又具備極强的競選技術,也許可以極大突出本土特點和個人優勢,彌補外在大環境的不利,未必不能逆中轉勝。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很難有這樣的期待;況且兩岸因素對選舉的影響,未來只會加重,不會減輕。民進黨如何駕馭和突破這麼沉重的歷史課題,確實是極高難度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月,恰是尼克森總統訪華“破冰之旅”40週年。二、三月間,太平洋兩岸舉辦了多場相關研討會。回顧當時,美國正面臨國際冷戰總體戰略形勢重大變化,如何重新做出新的外交戰略決擇,關係到美國對外對內的穩定與領道。尼克森以一個著名的右派反共人士,
提出“以談判代替對抗”決策,作出了與中共求同存異、和解合作的震撼全球的驚人決定,爲其後美國贏得冷戰創造了關鍵性戰略部署,也爲中國“改革開放”鋪墊了有利的國際環境。臺海兩岸關係與當時的中美關係大有不同,但尼克森面對戰略環境巨大變化,從而作出改變美國、改變世界的大思維、大戰略、大決斷,無疑給後人提供了重要啓示。面對當前兩岸關係六十年未見之新形勢,有識之士是否可以從中得到若干借鑒?
評論員簡介:
黃輝珍:政治大學法律係畢業,美國華府國會運作研究;曾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日報》發行人兼社長、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中華文化復興總會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等;現爲臺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林濁水:臺灣政治大學東語系畢業;民進黨創黨黨員,民進黨前新潮流係大老,曾任《新潮流》雜誌總編輯,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多屆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現爲時事評論員。
王昆義:東吳大學政治學係學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曾任《玉山週報》總編輯等;現爲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Nownews資深新聞總監。
張國城:臺灣大學政治係、會計係雙學位畢業,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博士研究,澳洲國立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係博士;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濁水辦公室主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機要秘書、行政院反恐辦公室研究員、行政院青輔會研究委員等;現爲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臺灣智庫諮詢委員。
劉世忠:東吳大學政治係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政治學博士班研究、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人;曾任外交部研設會副主委、總統府諮議、民進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英文臺北時報政治專欄評論;現爲新臺灣國策智庫資深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