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鑿附會的一貫道統
一貫道將本教傳承的歷史稱為「道統」。有關一貫道歷史源流,道内流傳着一本題為《道統寶鑒》的書中有詳細記載。但該書作者和成書年代無考。根據道統叙述的脈絡,按内容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該教創教者和傳教者為了說明一貫道歷史久遠,根據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歷史,結合創教、傳教的需要和美好願望,穿鑿附會杜撰出來的。
在一貫道看來,天地造化,冥冥中必有其道,而且是先有道,依此道而生成萬物,天地萬物生成後,這道又隱含在萬事萬物之中。①《清静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②也就是說,宇宙源出於道,天地未有,道先有。但人類並不瞭解此道,於是從古到今,就有天生智慧覺者降臨人間,開悟、教化眾生,這些真理的覺者就是一貫道一代又一代的祖師。「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印行的《一貫道簡介》,是這樣叙述道統的:
「自伏羲見龍馬負圖,創造八卦,揭開天地奥秘,是為天道降世之始。伏羲為第一代道統祖師。其後聖聖相緒,神農為第二代,第三代軒轅黄帝,第四代少昊,第五代顓頊,第六代帝嚳,第七代帝堯,第八代帝舜,第九代夏禹,第十代伊尹,第十一代商湯,第十二代姜尚,第十三代文王、武王、周公,第十四代老子,第十五代孔子,第十六代顔子、曾子,第十七代子思,第十八代孟子,是為東方十八代。孟子以後,道脈西遷,心法失傳,儒道道脈泯滅,究未得繼續道統,良以孔子時,業經盤轉西域,釋門接衍,釋迦牟尼得道後,真法傳大弟子摩訶迦葉為禪宗初祖,單傳至二十八代達摩尊者。梁武帝時,達摩西來中土,真機妙法,復還於中國,是謂『老水還潮』。自達摩入中國,真道乃一脈相傳,達摩為初祖,單傳給神光二祖,三祖曾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六祖之後衣鉢不傳,道降火宅,白馬續為七祖,羅尉群繼任八祖。羅八祖歸後,道根秘隱公案,道統懸虚八百載……」①
按一貫道這一道統說,就是道先於天地,所以一貫道是「先天大道」,又稱「天道」。②伏羲究天察地以八卦說明世界奥妙,是天道來到人間的開始。嗣後軒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接續道統,心法相授,一貫相傳。道家始祖老子、儒家始祖孔子都是弘揚天道的祖師,孔子並傳給曾子、子思、孟子,共傳了18代。孟子之後心法失傳而道脈西移,由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接續傳了28代。梁武帝時,達摩尊者西來,又把天道帶回中國,是謂「老水還潮」。由此可見,一貫道把中華民族傳說中偉人和古代先賢以及儒、釋、道先賢,都附會為該教歷代祖師。這虚擬的道統,如果從歷史學角度看簡直荒誕不經,依此推衍歷史接續,也是謬誤百出。這一點,一貫道學者也承認並明確加以指出。例如台灣一貫道理論家宋光宇在其著述《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告》中就舉例說,釋迦牟尼其實與孔子是同時代人,孟子比孔子和釋迦牟尼晚生近200年,怎麼可能會是孟子死後而「盤轉西域,釋門接衍」?①
二、道統意在闡明一貫道「三教合一」宗教觀
但如果從宗教傳承美好願望的角度解讀,一貫道杜撰的這個所謂東方18代、西方28代及「老水還潮」前6代道統傳承②,倒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吸引人們信仰一貫道很起作用。伏羲「一劃開天」創造八卦解天地奥妙,神農氏教化耕種遍嚐百草分别藥用,黄帝一統江山建立各種制度,接下來的少昊、顓頊、帝嚳都是明君,帝堯禪讓帝舜,帝舜孝行傳禹,夏禹治水有功,商湯承君道統,文王演推周易,武王弔民伐罪,姜尚點將封神,周公制禮作樂奠下周朝800年基業。再續下來的老子、孔子、釋迦牟尼更了不得,分别是道、儒、佛教的創始人,怎不令人肅然起敬?至於那些對發揚光大儒、釋、道有功績的徒子徒孫們亦列為祖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貫道編造這樣一個傳說式道統,除了希望藉以顯示源遠流長的歷史,發揮古代先賢作用吸引信徒的功用之外,還意在闡明一貫道「三教合一」的教義和宗教觀。商湯文武、堯舜周公、孔孟及其子弟直至宋儒,都被視為接續一貫道脈的祖師,佛祖釋迦牟尼及其大弟子迦葉以降,直至中國佛教禪宗諸祖師,也被認做自家道統。而姜尚、老子及宋元道教内丹派大師白玉蟾、馬端陽,亦被列入一貫道祖師行列。這樣的道統,明顯是在說明其教係儒、釋、道三教融合為一,其中又以儒家為主。宋光宇認為,一貫道道統說雖然並不符合實際歷史記載,但在一貫道中確實存在,而且被後人說得活靈活現,仿佛真的一樣。以一貫道觀點看,這一道統傳承,意味着千百年來佛、道、儒相互爭勝,但三教的各種說法,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解釋一貫之道,因而三教是平等的,可以相互融合增益並形成一體。「一貫道的道統說,在象徵的層次上,就是在表達這種融合的趨勢與最終的結果。」①
①參見孚中編著《一貫道歷史》第2頁,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7年版。
②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34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1年印行
①《一貫道簡介》第23-24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年印行
②一貫道另稱。道書説,一貫道原稱「先天大道」,1886年劉清虛改爲「一貫道」,1940年張天然改稱「天道」。此後兩名並用至今。參閲《一貫道簡介》第3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年印行。
①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吿》第101頁,台北嵩華彩色印刷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②參見本文附録一
①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吿》第105頁,台北嵩華彩色印刷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