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節 末後一着的一貫真傳

  一貫道道統第二部分,即從「老水還潮」後的第八代祖師羅蔚群以降,至九祖黄德輝、十祖吴紫祥、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志謙、十三祖徐吉南、楊守一、十四祖姚鶴天、十五祖王覺一、十六祖劉清虚、十七祖路中一、十八祖張天然,在清代以後的檔案中都可找到相關記録得以印證,雖有出入,但這些人物的真實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越往後越真實,可視為該教傳承的真正歷史。

    一、一貫道淵源於羅祖大乘教

  與其他中國傳統民間宗教一樣,一貫道也有一個曲折複雜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依一貫道說法,六祖惠能之後衣鉢不傳,從此「道降火宅」,即流落於世俗民間,該教「性理心法係賴禪宗大德及全真道明師承傳,而宋代大儒出,性理之學遍及天下,雖道統無攸歸,但真宗賴以復興。降及明代又有羅教、黄天道等新興宗教崛起,倡導『無生老母』、『龍華三會』信仰,弘揚了大道精義,更為爾後天道普渡收圓,奠定基礎。」①一貫道内的這一說法,說明一貫道與明代以來我國興起的民間宗教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就一貫道信仰特質而言,一貫道與明朝中葉民間出現的「無生父母」或「無生老母」信仰密切相關。中國民間宗教史學家馬西沙、韓秉方經考證明確認為「一貫道淵源於羅祖大乘教」。②羅教創建於明成化、正德年間,因創教人羅夢鴻(公元1442-1527年,史料記載或稱羅孟洪、羅夢宏、羅清、羅因、羅音等,後世門徒稱為羅祖)姓羅而得名。羅氏著有《苦功悟道卷》、《嘆世無為卷》、《破邪顯證鑰匙卷》(上、下册)、《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等五部六册經卷,主張「三教共成一理」,提出「無生父母、真空家鄉」的思想。一貫道理論家宋光宇據此認為該羅氏就是一貫道的八祖羅蔚群。①羅教後又分化出無為教和大乘教兩大支派,大乘教又分東、西兩支,明末清初,東大乘教中分化出的一支以「弓長」為教主的圓頓教,再次與南傳羅教融合,而形成一貫道最早淵源。②

  據清檔案記載,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聖祖康熙正式親政,這一年黄河桃源大決口,沿岸洪水為患。此時有一素習大乘教的直隸民人羅維行,領着一紙官方核發的《護道榜文》,在各地傳道渡人③。馬西沙、韓秉方推斷,羅維行就是一貫道所傳八祖羅蔚群。一貫道理論家林榮澤贊同此說法,認為「此人即是一貫道中的第八代祖羅蔚群。當時的羅祖已領授無生老母的天命,繼起自白玉蟾、馬端陽之後隱晦近一千年的道脈,開始大開普渡,標誌着天道普渡的時代即將來臨」。④

  但一貫道道統却把羅蔚群的行跡套在九祖黄德輝身上⑤。所以一貫道多認為九祖黄德輝才是一貫道教義真正的開創者。綜合分析《道統寶鑒》記載和兩岸有關民間宗教理論家研究成果,黄德輝大約生於清康熙年間,江西饒州人,原是一名全真道士,後投於羅蔚群門下,很受倚重。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羅蔚群的大乘教遭到清政府鎮壓,黄德輝接掌教門,開創先天道,對教義、佛堂和禮儀等進行了完整系統建構和規範,所著《皇極金丹九蓮正信歸真還鄉寶卷》,是一部很完整將上天還鄉秘寶玄關法門清楚闡述的經典。所著《禮本》、《願懺》、《雷經》、《唵經》等,對先天道禮儀進行完整規範。一貫道内對黄德輝評價極高,稱「黄九祖融匯天命心法及新舊宗教思想,以儒佛道『三教合一』及全真教『修煉金丹』教義為精髓,新興宗教之『無生老母』及『龍華三會』教義為佐義,正式開創先天道。……黄九祖以前為『接緒道統』,祖派、道脈在儒佛道三教,天道係教門中真傳,在三教中遞傳。自黄九祖以降,係屬『開創道統』,乃為因應三期末劫、原人返本還原,所特設之授有無上法、專辦普渡收圓道門,而為天道教團結社之開端。」①

  黄德輝後來把道盤傳給十祖吴紫祥,馬西沙、韓秉方考證認為,此人就是清代檔案中記載的吴子祥。②吴紫祥將所傳教門分為天、地、人、神、聖五盤,所以後人又稱其所傳教門為「五盤教」。吴紫祥去世後,道統由五盤中的天盤領袖何若承繼,是為十一祖。何若或稱何弱,道號了苦,也是一貫道發展史上一位關鍵性人物。因傳教被清政府發配貴州充軍,却使羅蔚群以來的大乘教在西南興盛起來,在其弟子、後來成為十二祖的袁志謙兄弟手上發揚光大,並將大乘教改為青蓮教。③

  二、青蓮教是一貫道的前身

  「青蓮」本為佛教用語,據佛典《瑞應經》記載,釋迦牟尼是買五枝蓮花供養燃燈佛而成佛果的。這支民間宗教以「青蓮」為教名,意在使人相信入此教即可成正果。但青蓮教並非袁守謙等人所創,早在嘉慶年間就已流行於民間社會。據傳,十三祖徐吉南與楊守一兩人原本就是青蓮教傳道師,後同為袁守謙弟子,在道内分别掌管内盤和外盤。但兩人接掌祖師不久即遭鎮壓,袁守謙只好重新主持道務,直至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去世。此時正是青蓮教重要發展時期,教内有火、木、土、水、金五盤,分别由火祖陳火精、木祖安木成、土祖宋土道、水祖彭水法、金祖林金秘「先天五老」領導,道務非常興旺。據記載,後來青蓮教分為元、秘、精、微、道、法、專、真、果、成等10派,均在字派前加「依」字,分内五行、外五行,為「十依」。其中内五行就是一貫道統中所說的「先天五行」。後又有温、良、恭、儉、讓、克、持等7派,均在字派前加「致」字,是為「七致」。①但一貫道統無此記載。「十依」、「七致」共17個派别,分佈於全國各地。「青蓮教以十八省為道家十方,以外五行與五德為十地大總,各認一方,十地大總又各分派其徒,共為一百零八盤,到處輾轉傳徒。」②可見當時青蓮教之興盛。但因青蓮教蓬勃發展對清朝統治造成危機而遭到清政府持續殘酷鎮壓,同時教内因擁立教主問題分分合合,最後分裂出花燈教、先天道、圓明聖道、同善社、一貫道、西華堂、三華堂等教派。

    同治年間,青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帶有宗教性質的起義相繼遭到清政府鎮壓,但中國社會矛盾並未平息反而更加尖鋭複雜。動盪不安的社會,人們的心靈更需要宗教撫慰,各宗教派别也勢必借機發展,以至於當時社會上會黨遍地,民間宗教風起。此時青蓮教再次分裂,其中有位叫姚鶴天的傳道師,自稱得授天命,另立門户,是為一貫道十四代祖師。姚鶴天接掌教主後,對教義進行一些改革,如把信奉的主神瑶池金母回復到大乘教時期的無生老母等。姚鶴天接掌教主,標誌着青蓮教正式走向衰弱,一種新興民間宗教一貫道即將產生。

  三、近代一貫道的創立

    中國民間宗教研究家大多認為王覺一才是一貫道的真正創立者。

    王覺一,一貫道統序列為第十五祖。《道統寶鑒》作如下記載:

   「十五祖王希孟,道號覺一,原籍青州益都縣,城東北八里闕家莊,乃水精子化身,名為北海老人。三歲傷父,七歲母親去世,幸蒙族叔收留,十三歲給劉府牧牛,十七歲聞說山西有道,王祖打聽往山西路徑,一心要去求道,怎奈無有川資,王祖零碎聚得錢八十文,奔到山西太原府,見了十四祖,恰巧姚祖夢見東魯來一佛子,相貌與他一樣,莫非就是此人,姚祖細問根由,並未讀書,又生寒苦之家,心中甚是猶豫,當夜老母托夢指示授道統非此人不可,因此將道統傳授王祖執掌。」①
王覺一在《一貫探原》中是這樣自述其史的:

   「余也生長蓬蓽,竊不自揣,自童子之時,即深慕聖人之道,以為可學而至,奈家貧親老,無力從師,不得已取往聖之遺篇,吟咏揣摩,十餘年來,泛濫涉獵,未獲適歸。至二十七歲,蒙洱東萬春劉師之引進,得西山鶴天姚師之指示,入室静坐,涵養本源,由定静而悟大化,始知心源性海,三教合轍,登峰造極,萬聖同聖。」①

   上述記載,如剔除神化、誇張部分,可知王覺一是山東益都人,小時家貧孤苦無依,替人放牧為生。但王覺一天資聰慧,少時即自修研讀了許多聖書經典,二十七歲追隨姚鶴天傳道,並潜心研究三教聖理,得以成就為一代祖師。

    分析有關史料,王覺一創教、傳教很有創造性和革命性。當時青蓮教内陷分裂,外遭清政府殘酷鎮壓,教派一片混亂,面臨分崩離析。為了躲避官方討伐,重振宗教道脈,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王覺一獲得祖師位後,即借扶乩宣稱自己領授天命,將姚鶴天掌道時的總堂「西乾堂」改為「東震堂」,聲稱是無生老母乩示「東震繼西乾」,「現如今老金公西乾捐館,無生母落東震重立天盤」。②並將教名改為「先天無生教」。為使教名更加貼切自己闡發的教理,不久又改為「末後一着教」。③

   為什麼叫「末後一着教」?馬西沙、韓秉方考證是王覺一受到《皇極金丹九蓮正信皈真還鄉寶卷》和《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簡稱《九蓮經》和《龍華經》)有關記載啓發。兩部經文中有多處關於「末後一着」的說法。「這裡所謂『末後一着』,指的是民間宗教教義中末劫垂至之時,古佛即彌勒佛行『龍華三會』,最後一次普渡眾生回歸彼岸世界。故經云『末後一着歸家去,九玄天上證無生』,『末後一着龍華會』。」①

  但王覺一另創「末後一着教」,更明顯、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承繼之教進行了重大改革。
 
  一是引儒入道。在恢復無生老母信仰地位的同時,將宋明理學有關哲理引入該教,確立了以儒家義理為主的教義内涵。所著《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五本著作,合稱《數理合解》,此外還有《三教圓通》、《談真録》、《歷年易理》、《祖師四十八訓》等,均融入深厚的儒家思想。他以「一」解釋一切,認為道即一,一即道,一統天地萬物,一統儒釋道三教,這也是當今台灣一貫道所堅持的教義。

  二是改革傳道法門。也就是《一貫道簡介》中指出的「將先天道之『指出玄關』改為『點開玄關』,又廢除了黄九祖開道以來所創的『九節内功』,不再修煉金丹,只教人格物致知、涵養心性,使天道修持,由全真化轉趨儒教化。」②王覺一說:「末後一着者,末後方傳這一着也。……或曰:先生所傳一着,神通廣大,證之:點開智慧通天眼,露出金剛不壞身」 。「末後一着者,乃出細收圓最上一乘頓教法門,無極一貫真傳,會通三教,貫徹人天,得者成佛,修者成仙,見者成聖,遇之者三生有幸,錯過者萬劫難逃。」①依一貫道解釋,所謂點開智慧通天眼的法門特色,在於入道時,有别於其他教門的點開玄關一竅獨特、秘密儀式。②王覺一深諳易理天文,擅長扶乩卦象,精通内丹功術,還能行醫問藥,而且據傳其手掌掌紋有「古佛」二字異象,可以證明自己就是古佛降世,因此其傳教甚有號召力,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三是改革教階制度。王覺一參照青蓮教教階,建立了一套等級森嚴的末後一着教教階制度。據曾國荃奏摺記載:王覺一所傳之教「設九品等級:一品眾生、二品天恩、三品正恩、四品引恩、五品保恩、六品頂行、七品十果、八品十地、九品蓮臺等名目,籍圖斂錢。歷年在直隸、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地方,傳教收徒甚眾。」③末後一着教教階上升要根據「功行」大小而定,各等級品目有不同的權力和義務,其中九品蓮臺是得佛果之寶座,只有號稱「古佛」的王覺一本人才能成為蓮臺。涂宗瀛奏摺記載:末後一着教「教内規矩甚嚴,非派為大頭目不能得一貫圖。王覺一稱為太老師,王繼太④稱為大老班,劉至剛⑤稱為老師。凡入教未久之人,皆不得見此三人之面。」⑥

   有關王覺一傳道情況,道内稱其「足跡遍及華北及長江流域十餘省,接引原人無數。」①這點並不虚假,在清光緒年間左宗棠、涂宗瀛、曾國荃、祥亨、卞寶弟、孫毓文、烏拉布、鹿傳霖等督撫大臣的奏摺中多有反映,如此眾多大員高官參奏他,且以「習教傳徒,煽聚日多」,至使「民心惶恐,群隊移家避難,一夕數驚。」等詞句形容②,顯見王覺一傳道地域寬廣、信徒眾多,傳教非常成功。王覺一還是一個革命家,自認為是彌勒古佛下世,以普渡眾生的救世主自居,有强烈的反清目標,不斷以傳教為由策劃暴動,以至於遭到清政府殘酷追殺。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四處隱遁躲避的一代教主王覺一病逝於天津楊柳青。死前將道統傳於弟子劉清虚,是為十六祖。劉清虚時期,傳道僅限於山東一帶,遠遠不及王覺一,但劉清虚於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將王覺一的「末後一着教」 正式改稱為「一貫道」,則是劉清虚對一貫道的一大貢獻。


    ①慕禹《一貫道概要》第35頁,台灣「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②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1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①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吿》第113頁,台北嵩華彩色印刷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②參閲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17-81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敎通史》(下)第853-858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③《英和奏摺》,嘉慶二十五年二月十二日

    ④林榮澤《一貫道歷史——大陸之部》第18頁,台北明德出版社,2007年版

    ⑤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18-819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①《一貫道簡介》第24-25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年印行

    ②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24-82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參見孚中編著《一貫道歷史》第96-100頁,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7年版

    ①參見《朱批奏摺》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湖廣總督裕泰奏摺。轉自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42

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②莊吉發《清代靑蓮敎的發展》,台灣《大陸雜誌》第71卷第29頁

    ①《道統寶鑒》第31-32頁

    ①王覺一《一貫探源》,見林仁立編《北海老人全書》第258頁,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4年版

    ②北海老人《歷年易理》第4頁,上海崇華堂原版,台北一貫道事業有限公司翻印,1986年版

    ③光緒十年五月初二日曾國荃《續獲罪犯正法疏》,見《曾忠襄公全集》(三)卷二十二2194頁,台北成文出版社

    ①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60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②《一貫道簡介》第28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年印行

    ①北海老人《三敎圓通 ·末後一着》,見林仁立編《北海老人全書》第77-79頁,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4年初版

    ②孚中《一貫道發展史》116頁,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9年版

    ③曾國荃光緒十年五月初二日《續獲罪犯正法疏》,見《曾忠襄公全集》(三)卷二十二第2196頁,台北成文出版社

    ④附注:王覺一之子

    ⑤附注:王覺一徒弟,有硏究者認爲此人即爲一貫道十六祖劉清虛

    ⑥《軍機處録副奏摺》光緒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湖廣總督塗宗瀛奏摺,轉引自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 (下)第86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①慕禹《一貫道概要》第5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②參閲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敎史》(下)第858-871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