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不論從領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規模、軍事力量或是國際地位等各個面向來看,臺海兩岸的差距都相當的大,因此幾十年來中共向來是在兩岸中采取主動的一方。近年來,中共號稱崛起,相應地也加大了對臺灣統戰的力度,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呼聲已然隱隱響起。面對這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臺灣應當如何回應?本文試圖自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中共對臺政策回顧、兩岸僵持的原因、“和平協議”之性質及可否由臺灣來主道統一等。文中所提許多觀點已經突破了海峽兩岸相關思考的禁忌,至盼對於現階段的兩岸互動乃至未來的雙邊關係能帶來正面的影響。
二、 中共對臺政策回顧
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中共的兵鋒步步進逼,毫不留情。其間雖然於10月下旬的古寧頭之役略嘗敗績,但是後來在登步島及海南島的爭奪戰中仍然獲勝。就在毛澤東打算略事休息再行攻臺之際,韓戰的爆發打亂了他的戰略構想。等到朝鮮半島的情勢再次穩定,北京準備重拾原來攻臺的計劃時,才懊惱地發現臺灣已經和美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成爲美國圍堵共産主義的一環,中共“武力解放、血洗臺灣”的策略暫時是沒有實現的可能了。(胡爲真,2001:9-20)
這時毛澤東轉移目標,改向一江山和大陳兩地動手。此舉有二考量:一方面是爲了掃盪來自沿海小島的國軍威脅,另一方面也想試探美國對臺灣的防衛範圍究竟延伸到何處。在兩處都得手後,1958年狂炸金門的八二三砲戰是爲毛澤東時期對臺灣的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中共向來相信和戰兩手並用。在戰爭無法達到目標時,就改用“和平”的手段。1963年周恩來提出了一個所謂“一綱四目”的招降方案,亦即是:臺灣必須統一於中國是所謂的一綱;而四目則包括:
“一、 臺灣統一於祖國後,除外交上必須統一於中央外,臺灣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悉委於蔣介石。二、臺灣所有軍政及經濟建設一切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政府撥付(當時臺灣每年赤字約8億美元)。三、臺灣的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蔣之意見,協商決定後進行。四、雙方互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對方團結之舉,毛澤東一再表示,臺灣當局只要一天守住臺灣,不使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大陸就不改變目前的對臺政策。”(周恩來, 1963)
此方案後因臺灣方面不予回應致無疾而終。1979年,中共趁著國際局勢於其有利時成功與美國建立邦交,更圖趁此時一舉收回臺灣,遂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佈爭取和平統一。臺灣方面當然亦未做正面回應。其後,北京先後推出過多個版本的統一方案,例如1981年由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所提出的“九點臺海兩岸和平統一方案”(俗稱:“葉九條”) 、1983年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1995年江澤民所提出的“爲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俗稱:“江八點”)以及2008年底胡錦濤所提出的“胡六條”。其中,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後將詳細討論,此處暫略。至於江澤民的八點提議則包括:
(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主張“分裂分治”,“階段性兩個中國”等等,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應堅決反對。
(二)對於臺灣同外國發展民間經濟文化關係,不持異議。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臺灣已經以“中國臺北”名義參加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經濟性國際組織。反對臺灣以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爲目的的所謂“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活動。
(三)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在和平統一談判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兩岸各黨派、團體有代表參加。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
(四)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的圖謀的。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炎黃子孫須先互示真誠,不再骨肉相殘。我們不願看到中國人再受內戰之苦,希望化干戈爲玉帛。
(五)面向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個中華民族。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是兩岸經濟發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觀需要,也是兩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應當采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
(六)中華各族兒女共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係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
(七)兩千一百萬臺灣同胞,不論是臺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臺灣同胞一切正常權益。
(八)我們歡迎臺灣當局的領道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臺灣方面的邀請,前往臺灣。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辦,不需要借肋任何國際場合。(江澤民, 1995, 0130)
簡單的説,江澤民看出來臺灣根本不願意接受一國兩制,所以提出了這麼一個方案。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第三點,呼籲臺灣針對“結束敵對狀態”來與北京進行談判。其背後的思路很明確,如果臺灣方面還沒有準備和大陸進行“終極安排”的談判,則不妨誘使臺灣在兩岸現狀的基礎上向前跨一小步,進行“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並達成協議”,在江澤民看來就是這個一小步。臺灣方面副總統連戰以及總統李登輝都作出了回應,雙方爲此進行了焦唐會談;但是兩岸後來的互動加上美國的介入,竟然道致了1995年第三次臺海危機。江澤民拉近兩岸關係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2008年12月31日, 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上,提出俗稱“胡六條”的新時期六項對臺政策方針:
1. 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
2. 推動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3. 弘揚中華文化,加强精神紐帶;
4. 加强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
5. 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
6. 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胡錦濤,2008, 1231)
大體而言,臺灣方面的回應並未令中共方面受到鼓舞,是故這個問題就被暫時擱置了。
三、 兩岸僵持的原因
中共對於臺灣的冷淡當然感到氣餒。大陸的官員、智庫以及學者們有很深的疑惑;他們常常表示:“我們這些方案對臺灣都已經很慷慨、很大方了。如果你們還不接受,那麼你們究竟想要什麼?”換句話説,從大陸的角度來看,他們無法理解臺灣爲什麼始終在“抗拒大陸的善意”。
正如本文起首處所言,兩岸的差距極大、强弱懸殊,所以在面對大陸時臺灣較無安全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這只不過是部分的原因。中國大陸的經濟起飛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過去較長時間內臺灣的經濟比較繁榮;是故大陸有些人就會懷疑,臺灣是不是“嫌貧愛富”以致不願意統一。這個也只不過是一小部分原因。因此,大陸從官方到民間有許多人相信,臺灣就是爲了追求獨立而反對與大陸統一。例如,前述胡錦濤於2008年底提出“胡六條”的前言中就有這麼一段話:“30年的實踐還充分證明,“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違背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拂逆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必然遭到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任何人、任何勢力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胡錦濤,2008, 1231)
其實,這些疑惑都沒有觸及到問題的真正本質。是的,臺灣有些人沒有安全感,有些人或許是“嫌貧愛富”,有些人真的想追求臺灣獨立;但是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兩岸間制度的差異。臺灣在前38年當中固然並未民主化,但是政治參與的空間並未完全消失;更重要的是,臺灣一般人民在經濟及其他一般的社會領域中都仍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相對於大陸殘酷嚴苛的一黨專政,這還是比較好的。等到1987年蔣經國總統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臺灣正式踏上民主的道路後,兩岸在政治上的差距愈來愈大,就使得大陸所開出的任何的統一條件吸引力愈來愈小。
四、“和平協議”之性質
前面的歷史回顧點出了一個重要的觀察:經過戰爭、僵持以及交流後,兩岸關係至少在表面上出現了相當的變化。海峽雙方也都認識到,若要消除敵對狀態,真正走上正常化,那麼兩岸間簽訂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似乎是有必要的。
和平協議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協議、協定、和約、君子協定或是基本法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不論采取何種形式,其本質不外乎兩種類型:中央對地方的不平等關係或是兩個主權政府間的對等關係。如果是不對等關係的話,那麼截至目前爲止,中共方面所提出來的最具體、最“寬大”的條件莫過於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在1983年6月下旬,他在接見華裔外賓時提出了以下的説法:
(一)臺灣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和平統一已成國共共同語言。
(二)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共。
(三)不贊成臺灣“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兩個中國”,而不是一個中國。自治不能沒有限度,不能損害統一的國家的利益。
(四)統一後,臺灣特别行政區可以實行不同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區所無而獨有的某些權力。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臺灣可以有自己軍隊,只是不能搆成對大陸的威脅。
大陸不派人駐臺,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
臺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臺灣自己來管。
中央政府還要給臺灣留出名額。
(五)和平統一不是大陸把臺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臺灣把大陸吃掉,所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不現實。
(六)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國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定後正式宣佈,但萬不可讓外國插手,那樣只能意味著中國還未獨立,後患無窮。(鄧小平,1993, 30-31)
從表面上來看,鄧小平的條件的確是比較寬大,那麼臺灣方面爲什麼仍然不願意接受呢?一個原因當然就是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制度問題。其次,大陸方面在宣傳所謂的“寬大”時,還有人這麼説:“我們這麼做,其實説明我們對臺灣同胞比對大陸同胞還要好。”説話的人原來是想證明他們的善意,殊不知這種話聽在臺灣人的耳裏反而是極度的刺耳與可怕。試想:在全世界的民主國家當中,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府敢宣稱它對其他國家的人民比對本國人民要更好?如果真的這麼説了,那麼它必然要下臺。進一步説,這句話很難不讓臺灣人産生更大的疑惑:那麼中共究竟想從我這裏得到什麼?再次,不論表面的條件多麼有吸引力,接受一國兩制意謂著臺灣方面要放棄它最珍貴的主權,但是所換來的卻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對臺灣來説,這絶對不是現階段最明智的選擇。更何況鄧小平本人對於一國兩制以及中共本身的體制也都還很心虛,所以怎麼能責備臺灣人呢?
就在上述講話發表三個月後,他在一篇名爲“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的演講中,還對人們對於一國兩制的質疑作了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釋:
現在有些人就是擔心我們這些人不在了,政策會變。感謝大家對我們這些老頭子的信任。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的政策不會變,誰也變不了。因爲這些政策見效、對頭,人民都擁護。既然是人民擁護,誰要變人民就會反對。聯合聲明確定的內容肯定是不會變的。
我們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即使在過去的動亂年代,在國際上説話也是算數的。講信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不是我們這一代才有的。這也體現出我們古老大國的風度,泱泱大國嘛。作爲一個大國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遵循的準則。
我們在協議中説五十年不變,就是五十年不變。我們這一代不會變,下一代也不會變。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裏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所以不要擔心變,變不了。”(鄧小平,1993:58-61)
於此,我們要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到目前爲止,絶大多數人在談到“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時,往往會認爲這“五十年”是給香港的。但是如果我們細讀鄧小平講話的重點,當他説“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時,他其實是在説到時候大陸會進步,會趕上香港!所以準確地説,這“五十年”不止是給香港的,更是給大陸的。這不就很清楚的點出了鄧小平對中國大陸現行體制的看法嗎?
但是問題還不只是這麼簡單。因爲人們普遍的觀察是,自從1997年到目前這15年來,香港後退了,或者説一國兩制已經變化了。例如:言論自由、終審權、立法會的角色、法輪功的活動空間等等,都出現了緊縮甚至是自我設限的現象。更令人憂心的是,鄧小平當時信誓旦旦所承諾的“港人治港”也遭到背棄,目前剛剛上任不久的特首樑振英就被人揭發具有共産黨地下黨員的身份!總而言之,香港這15年來的變化一次又一次的强化了人們的憂慮:中共是絶對不會守信用的,所以臺灣接受一個不對等關係的安排是不明智的。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讓這個和平協議架構在大陸與臺灣兩個主權政府間的對等關係上。乍看之下,中共目前是絶對不會接受這種安排的。但是站在真正爲中華民族考慮的基點上,對這個課題做個較有深度的探索絶對是有其必要性。
同樣的,真正的對等關係大概不外乎兩個中國或是一國兩府。雖然實質上二者存有一些差異,不過此處只討論政治意涵較窄的一國兩府就足矣。一國兩府下的對等關係可以分爲國際與兩岸互動兩方面。先論兩岸互動。此處一個可以參考的模式就是1970年代以後的東西德關係。首先是大陸與臺灣的關係全面正常化,消除敵意而且互相不以武力威脅對方。其次,雙方互相承認或是至少不否定對方的主權與治權,也不私下進行會傷及對方的行動。第三,雙方像世界上其他友好國家間一樣,進行志願的、正常的、全面的來往交流。在國際層面部分,首先是中共不但不能阻撓、甚至要積極協助臺灣重新參加聯合國,取得完整的會員國身份;並進而取得其他相關國際組織的會員國身份。其次,臺灣可以與全世界所有國家以及所有國際組織正常往來。第三,中共不在國際上從事任何打壓或傷害臺灣的行爲。當然,臺灣在國際上也應該秉承上述原則而行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大陸與臺灣間的關係就是和平共存、和平競爭、和平過渡。至於最後會過渡到一個什麼樣的關係,那必須等到這種互動模式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相信有不少大陸朋友看到這種一國兩府的安排後,必然會大吃一驚。我們聽過最直接的反應是:那樣臺灣不就跑掉了嗎?對於這個疑問我們的回答是三個問題:第一、這樣大陸是不是應該想一想,臺灣爲什麼還要跑掉?第二、如果大陸各方面真的很好,那麼臺灣爲什麼還要跑掉?第三、最近一、二十年來,大陸許多有錢的、有辦法的人都在拼命向國外移民,也就是説大陸自己人都在大量地向外跑,那怎麼還能責怪臺灣人想跑掉呢?
其實,如果希望臺灣不要跑掉,斧底抽薪之道就是改變大陸的制度:廢除中國共産黨一黨專政、推動大陸民主化、接納臺灣的各種政治力量在大陸公平參政。
五、 可以由臺灣來主道統一嗎?
目前看來,以上的設想似乎已經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但是我們不妨問一句:臺灣同胞,或者大陸同胞,最後能接受一個仍然是一黨專政的中國政權嗎?或者説,有人認爲中共的一黨專政還能夠、或應該繼續下去嗎?再或者説,中國大陸就永遠不會民主化嗎?我們相信,稍有頭腦的人必然會得到相同的答案:中國大陸未來必然會走上民主化的道路。既然如此,那麼由臺灣來主道統一就不是一個不可以想像的問題了。
説到這裏,一定會有不少大陸人士跳起來并且大呼荒唐:你臺灣面積這麼小、人口這麼少,不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綜合國力甚至奧運獎牌都遠遠不及大陸,憑什麼來吃掉我們大陸?!這種驚怒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要問:如果中國要統一,那麼統一的本質是什麼?難道説只是單純的領土的合併與主權的一元化?在我們看來,這種統一僅僅是機械的統一,它是無法可大可久的。因爲這種統一就只是大吃小、强吞弱;統一於一個完全過時的中共一黨專政的體制之下。不只是中國人,連當今世界上多數人都會明白中共的一黨專政完全無法有效地回應世界潮流的挑戰,它遲早要被淘汰的。
我們可以暫時不談第三波民主化、顔色革命或是茉莉花革命,但是我們必須嚴肅的思考下列問題:民主爲什麼是世界潮流?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與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出現有密切關係。十八、十九世紀以來,工業革命以及資本主義的浪潮席捲全球,全世界所有的國家與民族都無法幸免,都被迫迎上前去接受挑戰。其結果是:比較成功的國家順利的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變成爲今日的工商社會。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和傳統的、純樸的農業社會相比,工商社會十分復雜,十分多元;其中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各個面向利益衝突尖鋭無比。爲了調和這種尖鋭的利益衝突,人們在各個領域當中經過多年的努力才發展出一套又一套的遊戲規則。簡單的説,這些遊戲規則在經濟領域中表現於對私有産權的尊重、市場化以及嚴明的法治;在政治領域中,表現於主權在民、三權分立、政黨競爭以及選舉民主。任何社會符合了這套遊戲規則就有較大的存活機會,違背了這套遊戲規則就是違背時代潮流,就會被淘汰。
我們絶對不是狂妄到説:臺灣完美無缺,應爲表帥!我們成長於臺灣,生活於臺灣,所以我們深知臺灣的體制仍然存有缺點。但是,如果將臺灣與自己、或是與中國大陸作個歷史上的縱向比較,則我們可以明白無誤的説,臺灣的成就是瑕不掩瑜的,是驚人的。而且如果我們將臺灣與世界各國作個橫向的比較,則我們可以看出,在經濟、政治、社會以及文化的綜合發展上,臺灣在全世界200個國家當中仍然可以説是名列前茅。即以政治部分而言,臺灣的民主政治是華人社會中所僅見,而且它是在自己原本的文化基礎上所建立的,其難度我們絶不可以低估。經過六十年來無數次的選舉,透過選舉確立政黨或是政治人物合法性的原則已經被確立;臺灣的反對運動經過多年努力,成爲了合法的政黨,而且還擊敗了執政多年的國民黨,最後一度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在選舉中被擊敗而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在歷經八年的痛苦後終於再度獲勝,重回執政寶座;這兩個政黨間的勝負造就的是臺灣政黨政治史上的二次輪替。這些現象在臺灣人看來是理所當然,但是在全世界大約有150個國家不但無法走到這一步,甚至其人民每天都必須在動亂或內戰的槍林彈雨中掙扎存活。
所以我們説,臺灣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成就是合乎世界潮流的,是可大可久的。
六、結論:和平協議的角色
以上的分析告訴我們,中國大陸今天的體制已經走到一個不改不行的關鍵點,而且民主化也已成爲必然的目標。所以,兩岸之間所要簽訂的和平協議就不應只是單純的爲了終止敵對狀態,避免戰爭。它應該有更爲積極的意義。
在我們看來,和平協議必須能發揮三大功能:從根本上消除兩岸間的敵意,穩定兩岸關係;進一步促進兩岸間的交流,特别是政治思想及政治運作方式的交流;促使臺灣繼續優化其民主運作,同時促進大陸認真參考臺灣經驗,正式啓動邁向民主化的進程。唯有能做到這一步時,兩岸間的和平協議才有真正的意義。否則,所謂的和平協議不過是將目前存在於兩岸之間的矛盾向後推延,甚至是加以掩蓋,而根本的問題並未解決。等到矛盾累積過大全面爆發時,臺海兩岸就可能同遭禍害了。
明居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參考書目:
\[1\]江澤民, 1995, 0130, “爲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新華網,(2012, 0816 檢索)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100.htm
\[2\]周恩來, 1963, 周恩來將我黨對臺政策歸納爲“一綱四目”, 新浪網,(2012, 0816 檢索)http://news.sina.com.cn/w/2004-12-18/04395254564.shtml
\[3\]胡爲真,2001, 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商務印書館)
\[4\]胡錦濤,2008,1231,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上講話,中國網,(2012, 0816 檢索)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1/01/content_17045563.htm
\[5\]鄧小平,“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