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和平一向是兩岸關係論述的主要內涵,但是追求臺灣主權獨立的價值,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在北京追求兩岸統一的信念不變的前提下,和平是否應該仍然具有優先的地位,就影響到追求統一或獨立的態度,反之亦然。不僅兩岸關係如此,世界上諸多涉及領土主權的衝突,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即對於主權立場的堅持與對於和平的維護之間,在現實上會發生衝突。這些衝突引發的反思分别形成了對主權與對和平兩者分别的質疑,包括對主權作爲人類秩序的基礎是否恰當的質疑,也包括了對於和平作爲人類交往最高原則的質疑。所以,針對兩岸關係中和平與主權兩項價值的研究,除了有助於瞭解臺灣民眾對和平的態度,並具有普遍性的理論意涵。
對於主權價值的質疑來自多方面。最早期的批判是由馬克思主義所提出,認爲資本是跨越疆界的,但勞動者卻接受主權者的動員效忠國家,可見主權混淆了勞動者的階級意識,鞏固了資本主義。另一種批判是出自後現代的顛覆,認爲主權是歷史實踐過程中的偶然産物,在當代卻變成了內外截然兩分的定理,故而致力恢復遭到封鎖或銷聲的跨主權的多元能動性。第三種乃是透過女性主義的揭發,指出維護主權的外交與國防復製了以互斥、理性、物質爲道向的父權文化,因而要喚起原本以關聯、需要、情感爲依歸的母性文化。第四種是後殖民主義反思,主張主權所預設的內部同質性是虛擬的,其意義在後殖民國家中被徹底重新編排挪用,而成爲意義迥異的概念。這種種批判的動機、邏輯、行動方案與訴求對象各不同,他們彼此間更常有辯論,但是他們對於因維護主權而發生的戰爭,均嗤之以鼻,認爲不值得,甚或受到蒙蔽。
另一方面,則有對於和平的批判。最重要的,是對於民主和平論的批判,即指控民主有利於和平的理論主張本身,無非是在爲以和平之名發動戰爭提供理論基礎,並進一步認爲民主更容易在國家間製造暴力。民主和平論在二十世紀九○年代以降成爲臺灣對大陸政策的主流論述,因此將兩岸關係軍事緊張的責任,根據民主和平論的定義,即民主國間之間不會有戰爭,等於規定作爲民主的臺灣不可能爲謂兩岸軍事衝突負責。俟後,在民主和平論的指道下,臺北在華府發動反恐戰爭,主張單邊主義的時刻,不斷要求加入與貢獻,以至於民主和平論與參與戰爭之間反而産生了正面的聯繫。
除了抗拒民主和平論之外,也有對於和平概念的本身的批判性反思。相對於和平,衝突與戰爭所反映的是,各方面所持的立場難以妥協,若能在立場不能妥協的情況下完成和平,要求的必然是立場上不自願的妥協,對和平的質疑恰恰是指向因爲維護和平而造成的壓迫,亦即各方因爲實力或條件不相當,不得不放棄原先的立場,接受對方的主張,甚至在思想上自我改造轉化,以便對於自己迫於形勢的妥協學習如何釋懷,因此不但是立場的放棄,更是自我認同的壓抑與抹煞。換言之,和平的獲致仰賴各方在原本歧異之所在進行修補與連接,既然歧異是定義自我認同所不可或缺,將歧異加以掩飾必然造成對自我認同的衝擊。即使對於看似强勢的一方在和平過程中不需要太多調整,但因爲抹煞了與他者的原本歧異,如此扼殺了他者,形同扼殺了自我,所以不見得比在和平過程中妥協較大的一方更爲好過,起碼受害較大的一方仍因內心較多不滿,而能在和平論述下維係了與他者的差異意識,較不容易因爲和平而道致自我意識的空洞。對和平的質疑是前述對主權質疑的論述都是一種對主流看法的再反省,均不再認爲解構主權或爲了維護主權而戰是絶對不可取的。
簡言之,透過主權至上或和平至上似乎都具有文化霸權的地位,對主權尊嚴的强調可能造成各種壓迫與對既得利益、既有權勢的鞏固;相對於此,對和平的價值的强調可能造成對認同的壓抑,因此轉而形成對主權尊嚴的情感需要,以彌補因爲壓抑所造成的沮喪或憤怒。如此,主權尊嚴與維護和平的兩難一旦在公共政策議程上形成對立,爲民眾所認知,會引發何種情感反應,自不可一概而論。故民眾在兩難之下,即使感到維護和平帶來自我認同的壓抑,未必會逕行在主權尊嚴的議程上尋求彌補,必須視民眾對於維護主權尊嚴的效能感是否充分而定,如果對主權的效能感低,即使壓抑,是否也不至於在主權尊嚴上尋求彌補,或僅尋求象徵性的彌補?同理,即使感到維護主權尊嚴造成內部某種壓迫,或造成對和平的破壞,因而並不值得,也未必會追求超越主權制度或論述的其他安排,端賴民眾對於自己面對主權者或政治主流有無政治效能感而定,如果政治效能感很低,是否就不會試圖找尋其他方案?但如果和平效能感很高,是否仍有可能決定超越主權議程,另謀其他制度安排?
當前在臺灣的民眾所碰到的,正是和平與主權之間的抉擇。臺灣如此,各國亦如此。各國爲了因應北京寧可不計一切訴諸於軍事手段反對臺獨的姿態,不接受臺北在國際上取得主權平等的參與機會,而臺北同樣也不能在兩岸間主張獨立主權。雖然在折衝之間維護了和平,但各國與臺北也都累積了相當的壓抑,於是有了追求主權尊嚴的動力,進而發展成間歇性的兩岸軍事昇高。臺北在主權尊嚴與和平兩者之間何者優先的議程上徘徊二十年之後,追求主權尊嚴演變成爲民進黨用以鉗制國民黨最有力的論述,而民進黨執政期間因主張臺獨的姿態所造成的屢次軍事昇高,事後均能安然的度過,也使得北京透過軍事手段壓制臺獨的信用有所動搖。
原本主權與和平之間的抉擇,逐漸演變成對兩者均有所疏離,以至於透過文化臺獨深化對主權尊嚴的追求,與透過選舉動員擴張對臺獨的支持,似乎一方面由於政治領道人不顧戰爭威脅而顯得日益激烈,於是疏離於和平的價值,和平的價值不如奪取權力。但另一方面又因爲臺獨成爲政治領道人動員選民的工具而顯得日益輕佻,於是反而道致疏離於主權的價值,主權成爲奪取權力的工具性論述。到底民眾對於和平與主權的態度如何,已經難以判斷。
臺灣民眾認爲自己能不能維護主權的尊嚴、能不能超越主權,或能不能維護和平、能不能放棄和平,以及在主權與和平兩者之間能不能有進行選擇,是研究臺灣民眾和平效能感的目的。探究臺灣民眾是透過什麼機制建立自己對維護和平或維護主權尊嚴的效能感,有助於判斷他們在行爲上是否會實際參與或實踐對和平或主權的維護。同時值得推敲的是,對和平的效能感與對主權的效能感兩者之間,其關係是互補的或互相取代的?透過制度對和平進行維護的效能感,與不透過制度直接表達維護和平的效能感,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取代或是相互强化?透過群體身份對和平的效能感與不透過群體身份對和平的效能感,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的或相互取代的?對和平的效能感與一般性的對政治整體的效能感兩者之間,其關係是互補的或互相取代的?
胡佛將中國政治文化的分成三個層次,其中統攝性文化是關於對國家/政治系統的組成的態度;結構性文化是對政府權責單位與他們彼此關係的態度;功能性文化是指對政府決策的態度。一般研究政治效能時,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文化,即民眾如何評價自身影響決策的能力,如決策的知識,復雜度,決斷力等等。對於和平效能的研究與主權效能的研究,即民眾評價自己或自己所屬群體在和平與主權的問題上的影響力,則除了功能性文化之外,同時涉及統攝性文化與結構性文化。功能性文化所指,是民眾評價自己或自己所屬團體透過政策維護和平或主權尊嚴的影響力。結構性文化所指,是民眾評價自己或自己所屬群體透過政府部門與政黨維護和平或主權的影響力。最重要的是統攝性文化,是關於民眾對於自己或自己所屬群體透過國家組成來維護和平與主權的影響力,也包括對於國家組成或系統整體的信心或對其未來趨勢的評價。
准此,根據政治系統的組成包括人民與國家,其結構包含政府、政黨與系統環境,其功能包含國防政策,便可以研究他們對和平的效能感。首先,民眾有無選擇不依附政府而判斷人民自己如何實踐和平的意識,亦即在政府動員參戰或政府放棄防衛的政策選擇下,根據人民自己的判斷決定如何因應?此爲國民意識的變數。其次在國家層次,民眾有無透過對國家方向的選擇來影響和平的效能感,亦即透過對統獨的選擇來影響和平的國民主體意識,此爲對統一的和平效能感與對獨立的和平效能感。再其次在政黨層次,民眾有無透過對政黨的選擇來影響和平的效能感,尤其透過對於以臺獨爲政綱的民進黨的支持,此爲對政黨的和平效能感。另外是在政策的層次,民眾有無透過對國防政策的選擇來影響想和平的效能感?在系統環境層次,則問民眾面對現實利害時,有無充分的效能感采取調整或超越的態度來影響和平進程?最後,則是對於政治系統的未來趨勢是否已經有所命定的判斷。在不同的效能感測量中,民眾的效能感是以群體身份如臺灣,以代理身份如民進黨,或以個人身份如國民來表現,是否影響他們對和平的效能感?
對效能感的調查結果需要解釋。除了上述不同機制的效能感與不同身份的效能感彼此之間如何影響,彼此相關性如何之外,並可進一步根據民眾對兩岸關係方方面面的效能感,來與民眾對和平的效能感進行相關性分析。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效能感依照邏輯分爲時空兩大面向,時間面向分爲對現狀與對未來的評價,空間面向分爲對實力與政策的評價。其中,一是對現狀的整體評價,包括對臺灣民主政治的評價、對兩岸關係的評價與對國際參與的評價;二是對臺灣未來的趨勢評價,包括對民主政治的成熟,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繁榮與對國際認可臺灣的評價;三是對臺灣與大陸之間實力對比的評價,包括臺灣相對於大陸的軍事防禦能力與整體素質是否愈來愈好;四是對兩岸關係的效能感,包括對兩岸關係的瞭解能力與對大陸政策參與能力的自我評價。
對和平與主權效能感的調查,可以提供多種理論假設進行測試與修正,包括,民眾對主權的效能感與對和平的效能感之間,是否是對立的關係,或是有條件的對立的關係?民眾對和平與對主權的效能感在政治文化的哪一層次比較高,或有條件的比較高?民眾對於維護主權尊嚴或和平的效能感與對於一般性的政治效能感是否有關,或與特定的政治效能感有關?民眾對於維護和平或主權的效能感是否含有矛盾的情感,或在特定的政治文化層次含有矛盾的情感?這些問題的一一探究,同時具有普遍性的理論含意,也具有對臺灣及兩岸關係特性進行探索的含意。
在統攝性文化層次的和平效能感,可透過對國民意識的調查進一步的理論化。在面對戰爭選擇上,可以分爲應召參戰與主動防衛兩個面向,前者爲是否因應政府追求臺灣主權獨立接受動員參戰?後者爲是否因應政府放棄扺抗大陸軍事統一而自主防衛?兩個題目共同搆成四類型的國民意識:願意接受動員且願意主動防衛的單一效忠意識,實踐的可稱爲是疆域權;願意接受動員但不願意主動防衛的可轉移效忠意識,實踐的可稱爲是臣服權;不願意接受動員但願意主動防衛的反效忠意識,實踐的可稱爲是和自主權;不願意接受動員也不願意主動防衛的無效忠意識,所實踐的可稱爲是和平權。這四種類型的權利表明瞭四種國民對主權的態度,在不同地區所具體涉及的議題未必是統獨,但在是否可以決定自己應召參戰及是否可以決定自己參與主動防衛兩個面向,仍可以進行比較,四類態度之分佈在各國可能不同,則需要進行解釋,或成爲解釋其他和平效能感的基礎。
在實踐中,維護主權尊嚴的重要面向之一,是反對統一。然而,反對統一則是一種北京認爲不可無限期容忍的狀態,如果民眾實踐反對統一的主張,如何或是否認爲自己有可能在和平的進程中完成?以和平方式作爲反對統一的依據可以分兩方面,一是問堅持臺灣有自己的主權,是否可借此阻止北京采取軍事手段統一?另一是問,是否以民主投票(公投、大選等)表達臺灣自有主權,借此勸服北京放棄軍事手段?反統的和平效能感可分爲四類:可以主權反統,也可以民主反統,即只要明確表達反統立場即可説服北京放棄武力的反統立場效能感;可以主權反統,但不相信民主反統,即靠動員民意不足以説服北京放棄軍事統一,必須在主權立場上堅持方可的主權效能;不相信主權反統,但可以民主反統,即主權主張不足以説服北京放棄軍事統一,必須以强大民意爲後盾方可的民主效能;不相信主權反統,也不相信民主反統,即采取任何反統方式都將難保和平的臺獨無效能感。
同樣在實踐中,以華府爲核心的各國政治主流,均要求臺灣超越對主權尊嚴的追求,如此才是確保兩岸和平的最好手段。所謂超越主權尊嚴,就是放棄追求臺獨,如此是否排除北京訴諸武力的正當性?甚或呼應和平統一的終極目標,著手路徑圖的規畫,則是否可以促成北京更高度的耐性等待統一契機成熟,而不至於訴諸武力?簡言之,在積極面,是否若臺北可以主動積極展開統一進程,便可以確保北京不至於訴諸軍事統一?在消極面,是否若臺北可以停止對臺獨的追求,便可以確保國際支持對兩岸現狀的維護,尤其是來自華府的協防,從而化解北京對臺采取軍事統一的手段?如此反獨的和平效能感可以表現成四個類型:可以開展統一進程也可以反對臺獨的反獨立場效能感;可以開展統一進程但不相信反臺獨具有充分性的和平統一效能感;不相信統一進程可以免除軍事衝突但認爲反臺獨可以的國際效能感;不相信統一進成或反臺獨可以阻止北京軍事手段的統一無效能感。
在結構性文化中,能爲兩岸關係帶來不同選項的,主要是民進黨作爲主張臺灣獨立的政黨,咸信民進黨執政不利於兩岸和平,有鑑於民進黨依然得到大量選民的青睞,而選民對和平的價值向來頗爲重視,則是否上述關於民進黨執政不利於兩岸和平的主流看法,反映了民眾對民進黨主道兩岸關係時的和平效能感,值得探究。在積極面,是否由民進黨推動兩岸交流,比較令人放心,因爲民進黨的黨綱是要維護臺灣主體性的?在消極面,是否民進黨執政會讓北京更尊重臺灣的主體性,以免破壞臺灣民眾對北京的印象?如此産生四類效能感:一是民進黨執政可以有助於在兩岸交流中維持主權尊嚴也可以讓北京尊重臺灣主權的民進黨效能感;二是民進黨較可以在交流中維持尊嚴但不能讓北京尊重的裏子效能感;三是民進黨不能在交流中更好的維持主權但可以讓北京更尊重臺灣主權尊嚴的面子效能感;四是即使是民進黨也不能更好的維護主權尊嚴的民進黨無效能感。
在功能性文化上,直接涉及主權與和平的就是國防政策。是否民眾感覺可以透過加强國防更有效的維護主權尊嚴?之前關於民眾是否願意自主扺抗的討論,亦已涉及這個問題。在實際政策上,是否可以不顧及對兩岸關係的衝擊或對國民個人加稅征兵,堅持向國際購買先進武器以表達維護主權尊嚴的堅定?四類國防效能感包括:一是應該不要考慮兩岸關係逕行購買武器並相信爲此加稅征兵有用的備戰效能感;二是應該不要考慮兩岸關係逕行購買武器但不願意加稅征兵的群體國防效能感;三是應該考慮兩岸關係不要購買武器但願意爲國防加稅征兵的個體國防效能感;四是應該考慮兩岸關係不要購買武器且不相信爲國防加稅征兵有用的國防無效能感。
對政策環境的態度分爲空間與時間兩方面。在空間方面,是否願意克服現實的物質條件追求臺獨?是否即使現實上兩岸已相當,仍不必統一?是否即使面臨武力威脅,也仍可以拒絶統一?對空間環境的四類型的效能感包括:一是現實相當與武力威脅兩者均要克服的超越效能感;二是兩岸相當的現實可以克服但武力則不可扺抗的現狀效能感;三是兩岸相當的現實可以接受但武力不可接受的反武效能感;四是爲了現實不可扺抗統一的超越無效能感。在時間方面,是否認爲時間對臺灣追求獨立有利?是否臺灣終將獨立?由此産生四類面對政策環境的時間效能感包括:一是時間對臺灣有利且臺灣終將獨立的終極效能;二是時間對臺灣有利但臺灣最終未必能獨立的臨時效能感;三是時間對臺灣不利但臺灣終將獨立的空想效能感;四是時間對臺灣不利且臺灣最終難以獨立的終極無效能感。
一、國民意識
如果臺灣爲爭取主權獨立而不惜一戰,政府徵召我入伍,我應該有權決定自己是否要接受徵召。(對內國民意識)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大陸對臺采取武力統一,即使政府放棄扺抗,我也會參加民間扺抗一直到擊退敵人爲止。(對外國民意識)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二、反統的和平效能感
只要政府明確表達反對統一,大陸絶不可能用武力推動統一。(主權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臺灣多數人民明確表達反對統一,大陸絶不可能用武力推動統一。(民主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三、反獨的和平效能感
如果臺灣承諾推動兩岸統一,大陸就會放棄武力爲手段。(統一的和平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臺灣放棄臺獨,更能獲得國際上承諾確保臺海和平與穩定。(反獨的和平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四、對政黨的主體效能感
如果由民進黨推動兩岸關係的開放與交流,會比較令人放心。(政黨的積極主體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由民進黨執政,大陸就不會急著推動兩岸統一。(政黨的消極主體效能)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五、國防效能感
即使增購國防武器會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臺灣仍應該繼續購買武器。(群體國防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如果爲了加强國防,政府必須對我加稅與征兵,我願意無條件支持。(個體國防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六、對現實利害的態度
就算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臺灣也不應該接受統一(輕度克服現實)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就算臺灣宣佈獨立後,會引起中共攻打臺灣,臺灣還是應該成爲一個新國家(强度克服現實)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七、未來效能感
目前兩岸的現狀拖愈久,臺灣對大陸的談判籌碼就愈多。(未來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臺灣總有一天會獨立,就算大陸人民不願意也沒有用。(終極效能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八、自我評量
您對臺灣民主政治的滿意評分從1到10是?
□1□2□3□4□5□6□7□8□9□10
您對臺灣平等尊嚴的參與國際空間的評分從1到10是?
□1□2□3□4□5□6□7□8□9□10
您對兩岸關係的滿意評分從1到10是?
□1□2□3□4□5□6□7□8□9□10
臺灣民主政治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近幾年已經愈來愈成熟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臺灣雖然不具備主權地位,但是國際主要國家對臺灣的友好支持會愈來愈强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兩岸關係雖然起起伏伏,但是未來會愈來愈往和平繁榮的方向發展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兩岸關係並不是很復雜,我們一般人都能瞭解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大陸政策雖涉及國家機密,仍應該盡量開放我們一般人參與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臺灣對大陸的軍事防禦,會隨著時間而愈來愈有效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臺灣的整體素質與大陸相比,會隨著時間而愈來愈明顯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在和平與戰爭的問題進行大規模的社會調查遇到兩個問題。首先,這並不是多數人生活中立即碰到的問題,所以不能引發回答的興趣或已經在腦海中存在的參考基礎。其次,這些問題又具有政治敏感性,受訪者遇到這些問題會有意識的避免答覆。這兩個問題影響到對社會調查方法策選擇,以電話抽樣進行訪談顯然不恰當,因爲受訪者拒答的可能性增加,充分有效樣本的取得受到限制,如果在成功訪談的案例之間,出現拒答的題目廣泛分佈,勢必道致整體分析的質量。兩個替代的方案爲入戶訪談與限定訪談。入戶訪談可以保证質量與受訪者的合作,受訪者有充分時間思考與形成答案,但是訪員訓練與入戶所需的時間與成本均非常高昂。因此,限定訪談是較爲可行的方式。
既然本研究所調查的問題是敏感而不熟悉的問題,因此調查的對象應該限定在一定教育程度以上,亦即社會上潛在的意見領袖的態度,所以限定訪談對象在具有大學教育背景者允爲恰當。准此,本研究所需進行的調查可以各大學的學士後教育,包括學位專班、學分班,研究所或高考補習班與社區大學的夜間部爲對象,選樣應顧及地區,至於年紀、性别、政黨、與職業分佈應已反映在專班的組成中。以學士後的教育對象進行調查有幾個優勢:入班調查提供受訪者較爲充裕的思考時間;參與學士後教育的社會人士屬於相對積極參與的群體,爲潛在意見領袖所在;後續焦點訪談對象可請受調查專班成員協助組成進行之;學士後教育班級的抽樣與聯繫較爲容易;遇有樣本不足,學士後班級也較爲容易取代或補充,不發生兩次樣本如何合併的技術問題。
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