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稷下之風流是先于魏晉風流而出現的風流。如果說,魏晉風流主要是生活方面放浪形骸的風流,那麼稷下之風流則是政治方面瀟灑倜儻的風流。稷下之風流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政治上的民主,學術上的自由。“稷下之風流”不是新杜撰出來的時髦詞兒,而是在漢代就有人提出過的。《史記·叔孫通列傳》說叔孫通作為“漢家儒宗”,“漢王拜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集解》徐廣曰:“蓋言其德業足以繼蹤齊稷下之風流也。”《漢書·叔孫通傳》說他“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徐廣注說:“其德業足以繼稷下之風流”,說明稷下之風流在漢代已廣為人知。崇寧二年(1103年)阮籍《達莊論》:“莊周見其若此,故述道德之妙,敘無為之本,寓言以廣之,假物以延之,聊以娛無為之心,而逍遙於一世。豈將以希咸陽之門而與稷下爭辯也哉?”劉勰《文心雕龍·時序》稱:“齊開莊衢之第,楚廣蘭台之宮,孟軻賓館,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風,蘭陵鬱其茂俗,鄒子以談天飛譽,奭以雕龍馳響”。王融《贈族叔衛軍詩》有“容上複禮,稷下還風”,《南齊書·劉善明傳》有“遣遊辯之士,為鄉導之使,輕裝啟行,經營舊壤,令泗上歸業,稷下還風,君欲誰讓邪?”蘇轍為已經去世的胞兄蘇軾給姜唐佐贈詩曰:“生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薑。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場。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錦衣今(一作他)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李清照在上工部尚書胡公詩中雲:“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誰比數。當年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如雨。”《劉鶚詩存》《芬陀利室存稿》《遣興》有“稷下周鏞新出土,咸陽漢瓦舊翻沙”。《 洛陽伽藍記》 (卷2)有“營丘風俗,太公余化。稷下儒林,禮義所出。今雖淩遲,足為天下模楷。” 司馬光的《稷下賦》更是道盡了稷下之風流: 

  齊王樂五帝之遐風,嘉三王之茂烈;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於是築钜館,臨康衢,盛處士之游,壯學者之居。美矣哉!高門橫閌,夏(廈)屋長簷;樽罍明潔,幾杖清嚴。爾乃雜佩華纓,淨冠素履;端居危坐,規行矩止。相與奮髯橫議,投袂高談,下論孔墨,上述羲炎。樹同拔異,辨是分非,榮譽樵株,謂之蓊蔚,訾毀珵美,化為瑕珟。譬若蘭芷蒿莎,布濩於雲夢之洳;鴻鵠稖鋩,鼓舞於渤澥之涯。於是齊王沛然來游,欣然自喜,謂稷下之富,盡四海之美,概乎有自得之志矣。祭酒荀卿,進而稱曰:“吾王辟仁義之途,殖詩書之林,安民之慮廣,致治之意深。然而諸侯未服,四鄰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術之淺薄,未足以稱王之用心故也。”王曰:“先生之責寡人深矣,願卒聞之。”對曰:“臣聞之,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瀼者其泉溷,莨莠茂者其穀蕪,網者棄綱而失緒,行者多歧而喪途。今是非一概,邪正同區,異端角進,大道羈孤。

  何以齊蹤于夏商,繼軌于唐虞?誠能撥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禮,踐大聖之規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中正修列,讒邪放疏;行其言不必飽其腹,用其道不必暖其膚;使臣飯粱齧肥而餐,驕君之祿,不若荷鋤秉耒,而為堯舜之徒。惜夫美食華衣,高堂間室,鳳藻鴟儀,豹文麋質,誦無用之言,費難得之日,民未治不與其憂,國將危不知其失。臣竊以大王為徒慕養賢之名,而未睹用賢之實也已。” (《司馬溫公文集》卷四十三)

  稷下之風流在世界學術史上是罕見的,其民主程度、自由程度,比西方同時期發達得多,深入得多。中世紀時期阿拉伯帝國巴格達的智慧館約略當之。中國近代蔡元培執掌北京大學,實行“相容並包,學術自由”,有點類似於稷下學宮的學術自由,而政治上的參與度和影響力,則遠遠比不上稷下。

  西方一些人動不動就自詡西方有多麼悠久的民主傳統,而中國則從來就缺乏民主傳統。他們哪里知道,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國戰國時期,就在齊國都城臨淄的稷下學宮,學者們成為齊國統治者的“養士”。他們拿著豐厚的俸祿,享受著優厚的物質待遇,同時也享受著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自由。淳于髡敢於在齊威王面前談笑風生,以隱語啟發;鄒忌能諷齊王以納諫;孟子能直面齊王,以危言相警;王鬥能在齊宣王面前嬉笑怒駡,以傲慢相激……而齊國統治者則胸懷大度,氣宇軒昂,使知識份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提出了許多治國安邦的良策。整個稷下學宮有點像現代西方的議會,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所提出的“學校”(實際上是議會)的楷模。稷下學士所謂“不治而議論”,很像西方議員之所為。學士們在稷下學宮,不像江湖術士,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是可以合則留,不合則去,來去自由,很容易形成人才流動的良性迴圈機制。他們展開百家爭鳴,提出了中國古代最豐富的、最多姿多彩的哲學思想,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寶庫,豐富了世界的哲學寶庫。稷下的民主傳統為齊國的強大招引了大量人才,為齊國的“科教興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齊國最強于諸侯,科技教育也一直領先。而齊國統治者後來對民主傳統的背棄,則使大量人才流失。這使本來非常強大的齊國沒能成為統一中國的霸主,而讓秦國當了霸主,統一了中國。秦始皇一把秦火,燒掉的不僅是儒書,更有稷下學宮形成的民主傳統。民主不存,專制自然成為長期中國社會的一貫制。檢視稷下的成功得失,對當代人是大有裨益的。《稷下之風流》如果能對國人的民主傳統有所啟發,不能算是奢望。不瞭解中國政治民主和哲學傳統的人們,到稷下學宮作一次政治和思想之旅,體會一下稷下之風流,如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