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亞太區域各國與地區的科技發展戰略及其比較 


  綜上所述,亞太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儘管前景看好,然而發展的道路卻是曲折、漫長的。

  在亞太地區各國各類經濟區域發展的研究中,我們必須特別注意亞太區域各國與地區的科技發展戰略。各國與地區的科技發展是新世紀亞太地區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的主流,也是各國與地區的科技發展戰略競爭的焦點所在。根據對世界各發達國家的跟蹤研究資料,科學技術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貢獻至少占50%,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產出率,創造了新產品、新工藝和新型服務。因此,現在大多數國家都把推動技術進步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重要手段,而經濟持續發展和創造就業機會則是許多國家追求的優先目標。世界各地投入的研究開發經費空前增長。

  (一)亞太區域若干國家與地區的科技發展戰略回顧與展望

  亞太區域各種類型的國家與地區都在實施宏大的科技戰略,以確保在以知識為基礎的世界競爭中的各自的國家利益與市場份額。這一點不僅給地區各國的科技發展本身增加了競爭的激烈性與殘酷性,而且也為區域各國的經濟貿易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與強大的動力。各國不僅從國外特別是從美國、日本等引進新的科學技術,同時也在加強本國的研究開發投資,並通過它們認為有利於創新的種種方法來改革經濟體制。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經濟持續發展擬定的戰略都有兩個共同目標,一要建立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與體系,二是不斷要從國外吸引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例如,通過教育培訓對人力投資,通過各項優惠政策對交通及資訊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投資等等。另外,發展中國家促進技術進步的主要做法往往是技術引進;而發達國家則主要是技術創新以及通過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創造新技術與提高附加值。

  下面讓我們以東亞地區的日本、臺灣、印度等國家與地區的例子來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參見張詳編著“新經濟與國際經濟貿易”有關章節)

  日本經濟自戰後起飛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後,經過80年代的發展,經濟實力有了進一步的增強。但是,世界經濟進入90年代後,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與發展,世界經濟競爭空前激烈,特別是在科技領域的競爭更是成為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攸關的命脈。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為了繼續維持其國家的競爭地位與競爭力,於1996年批准了科學技術基礎計畫,決定通過發展尖端技術、開拓現有技術的新應用來提供新產品和服務,開闢新的市場,以確保繼續成為一個以創造性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國家。該計畫旨在調整科學技術體制,同時大力改進研究環境,使之富於創新,並更有效益。

  2000年,日本的科學技術展望總括了發展科學技術的全面政策,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有和私營企業全力以赴。政策的目標是:增加研究開發投資,增強研究開發的基礎結構,刺激研究和創造性,加強國際科技活動,推進科技的地方化,保障有足夠的科技人才基礎。其中一個主要部分是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資,以便發展本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創造出新的產業和市場。日本歷來基礎研究薄弱,嚴重依賴引進外國技術。而這一次將大量經費直接投向基礎研究和改進科學技術基礎結構,這就明確而有力地顯示出日本近期科技政策的主攻方向的改變。

  日本政府科技經費的增長一直高於全部預算的增長水準。1995年度,科技經費增長6.9%,是1979年以來的最高點。1996年度,更增長了12.5%,達到28107億日元。1997年度提出的預算將再增加到30025億日元,另外附加1570億日元。這種狀況表明,日本決心履行到2000年將其長遠科技經費翻番的打算。在科技經費增長的條件下,日本科學技術基礎計畫力爭加強科學技術基礎結構,提出了新措施:結束對某些研究人員的終生雇傭制,建立開放式競爭機制,提供研究經費加強研究人員的流動,發展研究開發的資訊和智力基礎結構等等。該計畫推行的實例有:通產省與名古屋合作建立了新的陶瓷研究開發中心,計畫不僅讓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人員一同工作,還打破了研究者在三類機構之間流動的限制;文部省通過的“未來研究計畫”,在不同大學建立21個風險企業實驗室,加強大學和企業的聯繫,促進新技術的開發;通產省的日本技術基金會,正在建立一個有將近20萬份未用專利的資料庫,用於上Internet網,以便中小企業使用。這些行動大大改善了日本的研究環境,增強了日本在科學技術創新上的國際領導地位。

  臺灣自成為“亞洲四小龍”進入新興工業化地區後,在80-90年代的世界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大潮中,又一次抓住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實施了產業轉移與結構調整,從而使臺灣在當前的東亞地區區域經濟合作中獲取了一定的利益與好處。著眼於21世紀的世界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合作與競爭,臺灣也開始了旨在繼續提高它作為亞洲新的高技術競爭者與競爭力的科技發展戰略。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臺灣歷來重視對科學技術的基礎結構及將技術轉化為出口產品的投資。

  臺灣的科學技術基礎結構將學校與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的知識、技術結合起來。大學從事基礎研究,而且往往專攻某個特殊領域。大學與產業技術研究所配合,不斷使技術成果商業化,從而直接佔領和提高市場份額。例如,臺灣產業技術研究所是一所政府設立的研究機構,在政府的基礎研究和私人企業之間起橋樑作用。自1972年起,該研究所即從事工業研究,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將研究成果變為商品推向市場。此外,該所還強調分析產業發展,對新的產業技術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評價,搜集外國科技資訊等。產業技術研究所接受當局資助,用於創建一個開展基礎研究、實施應用研究計畫和扶助中小企業的環境。他們還接受企業幫助,進行合作開發、承包技術服務專案、傳播技術資訊。該所下屬的產業技術投資公司從事研究成果的商業化。

  此外,從臺灣近年來GDP中用於科學技術及其研究的數量的不斷增長,也可以看出臺灣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的決心與實力。

  1994年,臺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440億美元,當局用於科學技術的開支大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2%,以後逐年增加。具體的發展情況將在第四章中做進一步的闡述。

  在亞洲區域科技經濟發展與合作的國家行列中,印度也是一個不可忽視、值得認真加以分析的國家。事實上,印度作為一個經濟大國,過去一直都排不上隊,沒有真正被世界各國所認可,這不僅是因為它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確實在各項重要經濟指標的世界排名中都是遠遠落在後面,而且還因為它在科學技術及其發展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能引起世界關注的成就。但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印度的形象有了重大變化。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政治和技術環境巨變,帶給印度難得的機會和挑戰。除了經濟方面的發展以外,印度在科學技術,特別是在軍事科學技術方面有了驕人的發展和進步,並且,印度也確實開始以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以發展中大國的身份進入了亞太地區區域經濟的競爭與合作。印度已經是APEC成員國,南亞合作組織成員國等等。因此,在亞太地區區域經濟合作與次區域經濟合作與競爭中,印度的科技競爭與發展戰略也是必須引起關注的。

  首先,研究開發經費在所有經濟部門均得到增長。印度科技主管部門提出,像印度這樣一個具有學術傳統、創造性思維和偉大文化遺產的國家,理應全面向科學進軍。為了成為有全球性競爭力的國家,印度於1991年實行了經濟改革和市場自由化,對國家的經濟和科學技術都產生了顯著影響。1992-1993年間,研究開發總經費為2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3%。

  其次,政府確定新的優先目標是競爭力、技術轉讓和創新。印度政府將發展重點從重視基礎研究轉向應用研究,基礎研究經費已降到占總經費的10%-15%。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政府鼓勵政府實驗室、企業和學術界合作,尤其是促使產業界發展與大學及國家實驗室的牢固關係。印度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控制著40個國家實驗室,並負責這些實驗室成果在工業開發中的應用。

  第三,印度政府建立了促進、加速研究成果商品化和技術轉讓的機制。政府推行了若干計畫來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和技術轉讓。主要有:對從事研究開發,並與大學和國家實驗室建立關係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包括對與研究開發有關的各種資源的關稅折扣;同時,政府提供經費改進本國技術或引進技術,也資助開發難度大、風險高、而企業很難獨力承擔的研究,支援的重點部門是電子、微電子、制藥和生物技術;技術開發基金來自一種特定進口稅收,專用於印度的技術開發,尤其強調創新。

  第四,印度政府對資訊技術和生物技術寄予特別的期望。為了發展資訊技術,政府鼓勵建立軟體技術園,使這些軟體園不僅成為資訊技術發展的商業基地,也是印度技術基礎結構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由於政府的出口稅收優惠政策,資訊產業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此項政策還通用於在印度從事新技術產品製造的外國公司,如惠普、貝爾、康柏等都已利用巨大的印度市場和稅收優惠政策推銷它們的產品。

  (二)面向21世紀的亞洲主要國家與地區的高科技園區的比較

  亞太地區各個國家與地區的科技戰略及科技發展不僅僅是一般體現在各自的發展規劃或其他形式的檔上,而是實實在在地貫穿與各自國家與地區的科技產業發展與各種不同類型的科技園區的興起與發展之中。因此,有必要對亞太地區主要各國與地區的高科技園區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比較,以便我們在下一章開始對閩台兩地的高新技術產業合作關係分析作出借鑒與對比。

  世界上科技園的建設已有40多年的歷史。自從第一個科技園矽谷在斯坦福大學附近創建以來,至今世界各地陸續建立了200多個科技園區。科技園的名稱也多種多樣,如高新技術試驗區、研發中心、創新中心、軟體園等等。根據英國科技園協會對科技園的定義,我們將包含三個最基本特徵——①建立在大學或研究機構附近,和它們有著密切的聯繫;②鼓勵知識型企業或組織的創立和發展;③具有管理能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在園區內成長——的園區統稱為科技園。

  一個科技園的成功受到許多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其中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為了便於對不同的科技園進行系統分析和比較研究,我們選出7個要素作為考察科技園的重要標準(如下圖所示)。

  影響科技園的關鍵要素示意圖

  圖表說明:

  ①基礎設施包括物質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物質基礎設施除了便利的交通、廉價的房地產地產,資訊基礎設施對科技園區尤為重要。制度基礎設施主要指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它們是影響科技園的重要外部環境,這一點在亞洲國家表現得尤為特出。

  ②大學科研機構的實力、密集程度。成功的科技園顯示它們與大學或科研機構有著密切的聯繫。大學不僅可以為科技園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技術支援,大學和科技園的密切聯繫還起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作用。

  ③人力資源狀況。擁有大量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人才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是科技園發展的關鍵。例如矽谷彙集了大量來自亞洲的工程師。人力資源水準直接決定了科技園的技術水準。

  ④技術水準。由於科技園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IT、生物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為主,技術水準直接影響到科技園的發展。

  ⑤風險資本。根據矽谷的經驗,風險資本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力量。除了投入資本,有些風險資本家還投入豐富的管理、市場行銷等方面的經驗,幫助新企業獲得成功。

  ⑥市場情況。成熟的市場可以激發新技術的產生並吸納高新技術產品,如美國市場;另一方面,不斷提高的技術可以引導市場的成長,如中國市場。

  ⑦管理機構。科技園是具有管理功能的園區,高效的管理機構會創造出一個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企業的集聚的良好環境。

  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園區的歷史始於80年代,如臺灣新竹工業園、新加坡科技園等都是較早的科技園區。1988年,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的前身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成立,標誌著中國科技園區建設的開端。90年代中後期,亞洲地區再次興起了建設科技園的高潮。一方面高新技術尤其是資訊技術開始展現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美國新經濟的強勁增長發揮了強烈的示範作用;另一方面,亞洲國家普遍面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問題。很明顯,在資訊經濟時代,高科技將成為一個國家提高勞動生產力、加強競爭力的重要法寶。因此亞洲發展中國家紛紛上馬新專案,加強科技園的建設。馬來西亞在1996年提出並開始建設宏偉的多媒體資訊走廊;香港政府想把香港建設成為亞洲的高科技港;新加坡在1998年啟動了亞洲最先進的基礎設施工程——“新加坡第一”;北京市政府在1999年提出了建設中關村科技園的新規劃。

  下面我們主要考察比較馬來西亞多媒體走廊、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新加坡科技園和印度班加羅爾軟體技術園四個亞洲典型的科技園的優勢和劣勢,特點和發展前途。

  1.馬來西亞多媒體資訊走廊(MSC)

  馬來西亞多媒體資訊走廊是馬來西亞邁進資訊化時代,實現其“2020展望”遠景規劃的核心,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倡議提出。多媒體走廊位於首都吉隆玻郊區,長50公里,寬15公里。北起吉隆玻市中心——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雙塔”,南到亞洲最大的機場——1998年6月落成的吉隆玻國際機場。在這道綠色走廊中馬來西亞計畫建設兩個“智慧城”——普特拉賈亞(Putrajaya)和塞柏賈亞(Cyberjaya)。普特拉賈亞是“電子政府”的中心;塞柏賈亞計畫建設成雲集多媒體製造、研究開發、多媒體總部和跨國公司總部的多媒體天堂。

  多媒體走廊的優勢分析:

  (1)馬來西亞政府承諾:提供世界一流的物質和資訊基礎設施,交通方面計畫以智慧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鐵將兩個智慧城與吉隆玻、吉隆玻國際機場相連接;在資訊和通訊設施方面,建成一條具備2.5-10千兆/秒傳輸能力的光纖中樞支援虛擬交易、遠端CAD/CAM運作以及多媒體互聯網廣播等,並和美國、日本、歐洲、東南亞相連接。

  (2)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IT企業入駐多媒體走廊減免10年收入稅或得到100%的投資稅津貼;多媒體設備進口免除關稅;允許自由雇傭當地及外國技術人員;可以自由從全球引進資本或借人資金;提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信關稅;對當地中小企業給予R&D津貼等。

  (3)完善多媒體法律法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鼓勵電子商務、方便多媒體應用,力爭使馬來西亞成為知識產權立法和保護的地區先鋒。已制定的法律法規包括:數位簽名法案、電腦犯罪法案、版權補充法案、電子政府法案及多媒體通訊法案等。另外,馬來西亞政府還承諾了多媒體無審查制度。

  (4)成立了高效的管理機構——多媒體發展公司:該司是由馬來西亞政府提供資金、按馬來西亞公司法成立的國有公司,它兼備私人公司的高效率和政府機構的決策權威。它為入駐走廊的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許可證、護照等,提供各種資訊和諮詢服務;多媒體發展公司還在全球宣傳推廣多媒體走廊;通過給政府提建議形成多媒體走廊特殊的政策法律體系;並制定多媒體走廊的資訊基礎設施和城市發展規劃。

  多媒體走廊的劣勢:

  (1)缺少著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多媒體走廊是一個按新規則開發的科技園,在走廊裏原來沒有著名的大學或科研機構,現在新建了多媒體大學為走廊內企業提供IT人才。但是作為一所新學校,能否培養出具有創造性的人才、與企業建立起密切的互助關係、為園區內的高新技術發展提供技術支援還有待觀察。

  (2)高科技人才匱乏。據估計馬來西亞目前只有8000多名專職和兼職的科學家及研究人員,其比例為1萬人中4人,遠遠低於新興工業國1萬人中15人的比例。

  (3)缺乏先進技術。馬來西亞開始高新技術研究的歷史很短,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技術研究都不具備優勢。人才的嚴重匱乏使其研發能力難以在短期內提高。以前通過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政策環境,馬來西亞發展了電子工業,但是缺乏高科技人才和先進技術,要將低附加值的電子產業提升為全球領先的資訊技術產業是非常困難的。

  (4)缺乏資金。多媒體走廊的規劃宏大,完成整個計畫大約需要200億美元的投資。到1999年3月為止,政府投入了約47億美元。馬來西亞政府原來希望從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如微軟、英國Oracle等吸收到40億美元的投資,但實際上吸收到的投資不足10億美元。同時,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風險資金也非常缺乏,雖然馬來西亞的風險投資公司已有1992年的6家增加到1999年的30家,但仍不能形成對高新技術發展的支援。

  總體來看,馬來西亞多媒體走廊計畫宏偉,但是實際發展和計畫有很大距離。雖然政府積極推動,創造了有利於多媒體發展的政策法律環境和優良的基礎設施,但是缺乏技術、人才以及資金等科技園發展的關鍵要素,要實現該宏偉計畫是困難重重。由於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優勢,國內市場的成長成為多媒體走廊發展的一線曙光。金融危機中馬來西亞復蘇情況良好,經濟繼續增長,這會帶動對IT產品的需求;馬來西亞政府如果堅持投資推動電子政府、智慧學校等計畫,也會帶動很大一部分需求。

  2.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70年代末80年代初,臺灣為了促進工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矽谷模式在距離台北約70公里的海濱城市新竹建立了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經過20年的建設,新竹工業園已成為臺灣高科技產業的中心,並且是亞洲地區最為成功的科技園之一。截止到1998年,園區內共有272家公司,年銷售收入約137億美元。新竹工業園形成了積體電路、電腦及輔助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和生物技術六大產業,其中積體電路和電腦的總產值占到園區總營業額的90%以上。

  新竹科技園的主要優勢

  (1)優良的基礎設施。新竹工業園距臺北大約70公里,離桃園國際機場、基隆港、台中港都不遠,島上的縱貫鐵路和南北高速公路都經過此地,交通十分方便。到1998年為止,政府已投入6.2億美元改善園區軟硬體設施。現在新竹的資訊網路系統達到了國際水準,能提供如自動關稅清算、電子檔傳送、可視會議、遠端學習等多種網路服務。

  (2)大學和科研機構密集。新竹園內有眾多頗具實力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如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精密儀器發展中心等,它們通過人才培訓、技術轉移或直接建立新公司等方式為新竹工業園內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援。新竹園內有15家企業直接誕生于臺灣清華和交大的學術研究小組,31家企業派生於工業技術研究院。此外,園區管委會創造各種有利條件積極引留美學生到新竹工業園工作,1998年有3000多位返台專家在新竹工作,他們在園區內創辦了109家企業。留美返台的專家學者成為新竹重要的人力資源。

  (3)優惠政策刺激。臺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鼓勵園區內企業發展,主要有:園區內新建科技企業免征5年所得稅;園區內企業自用的機器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等免征進口稅,外銷產品免征貨物稅及營業稅;為廠商提供廉價廠房、宿舍和住宅。此外,在辦理各種投資申請手續、進出口結匯、倉儲運輸、食宿供應、郵電服務、衛生保健、僑外商子女雙語教育等方面都提供最大方便。

  (4)風險投資發展較早。臺灣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創業風險投資基金”。1984年臺灣頒佈了“創業風險投資事業推動方案”。至今為止風險投資在臺灣已發展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行業,成為支撐臺灣高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

  (5)重視技術跟進和研發。臺灣在技術上採取追隨戰略,即在技術和產品的成長期切入市場,大大降低了研發費用。先進技術由官方引進、開發,此後轉給民間產業化,提高了整體技術水準並保證了技術市場化。1997年新竹工業園的公司R&D投入平均占銷售收入的6.2%,遠遠高於製造業的1%。

  新竹科學工業園的劣勢:

  雖然臺灣R&D的投入不斷增加,但長期以來臺灣R&D側重於應用技術,基礎技術薄弱。從種子技術到關鍵零部件臺灣仍依賴美、日等國。以筆記本電腦為例,臺灣是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但電腦的心臟CPU掌握在美國廠商手中,大面積的液晶顯示器則掌握在日本廠商手中。在這一格局下,臺灣廠商所賺取的大部分是加工裝配利潤。

  新竹科學工業園一開始就定位於高科技製造業,通過臺灣留學專家學者與矽谷保持著密切聯繫。在技術上採取跟隨戰略,以低成本優勢迅速佔領市場。園內高科技中小企業非常活躍,它們技術領域廣、產品多樣化、應變能力強,往往能搶在價格高峰期開發出新產品並及時推向市場。企業之間保持著專業化分工和合作,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專長,這與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相適應,較好地發揮了臺灣的優勢。

  3.新加坡科技園

  為了促進新加坡R&D的發展,為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的研究、開發和創新活動提供一個集中的場所,1980年在新加坡政府的宣導下,新加坡科技園開始建設。現在,新加坡科技園彙集了200多家公司、70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的研發重鎮。

  新加坡科技園位於中心商業和裕廊工業區之間,由肯特崗和裕廊兩個園組成。在園區內和園區附近雲集了肯特崗數位實驗室、高能電腦研究所、微電子研究所、無線通訊中心等科研機構以及國家科技委員會、國家電腦委員會等國家機關。除了優良的基礎設施、眾多的科研結構、高效的園區管理等特色外,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外資企業占主導地位是新加坡科技園的兩個鮮明特點。

  外資企業在新加坡科技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為新加坡帶來了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以及國際市場。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索尼、朗訊科技、美國希捷公司、英國石油等落戶於新加坡科技園。新加坡的半導體、電訊等產業基本上由跨國公司所主導。

  新加坡的經濟規模較小,政府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來設計和實施各項政策措施。在新加坡的IT產業發展中,政府積極提倡、推動IT產業,提供政策指導,並創造了有利於IT發展的商業環境。這促使IT公司在科技園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80年代末開始,新加坡政府鼓勵工業部門,尤其是電子和IT產業提高研發能力;政府在1991-1995年投資了20億新加坡幣於國家技術計畫,1996-2000年又投資40億新加坡幣於國家科技計畫。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IT基礎設施的建設,1994年新加坡國家電話網已全部數位化,而“新加坡第一”工程的完工又將全島由一個寬頻網路相連接。新加坡驕人的基礎設施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制度環境方面,政府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工作,並且修改了“破產法”,以創造一種鼓勵冒險、容忍失敗的社會環境。政府積極從海外吸引有創造力的專業人才到新加坡工作,新加坡的外國僑民和“永久居民”的比例已從1980年占總人口的9%上升到1999年的24%。最近幾年,新加坡又從中國大陸招募了大量IT人才。

  4.印度班加羅爾軟體園區

  班加羅爾軟體園是印度軟體園是最重要、最負盛名的軟體園,也是印度資訊技術的發源地,其軟體技術出口占到印度軟體總出口的50%以上。1998年班加羅爾軟體園擁有軟體企業273家(其中83家是外資企業),出口軟體價值8.33億美元。近十年來,印度軟體業發展迅猛,其增長速度是全球的10倍、美國的兩倍,班加羅爾軟體園的成功正是印度軟體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班加羅爾軟體園的優勢:

  (1)大學和研究機構雲集。班加羅爾擁有印度理工大學、印度管理學院、印度資訊技術學院等著名的大學,以及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國家航空實驗室、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等研究中心。印度理工大學不僅是IT業的研究中心,而且在印度IT科研中占主導地位。

  (2)擁有大量IT技術人才。班加羅爾擁有55000多名高素質的軟體設計和服務方面的專家。印度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加上印度人在數學等方面的天賦,印度培養了大量電腦人才。印度大學每年有61000名電腦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此外還有大量其他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轉入電腦行業。而印度軟體人員工資較低,只有美國相同人員工資的1/10到1/5,因此印度軟體人才非常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

  (3)適宜的氣候和低廉的生活費用吸引了高科技企業和技術人才。

  (4)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援軟體技術園的發展,包括:減免10年收入稅、園區內企業進口完全免稅、外資可擁有百分之百的股權、提供單一視窗清算等。

  (5)面向國際市場。印度軟體技術園的發展目標是出口軟體或相關的技術服務,其市場主要在國外。印度低廉的成本和較高素質的專業隊伍使印度軟體業在國際上已具備相當競爭力。印度軟體業務市場主要分佈在北美和歐洲,在1998-1999年軟體出口總收入中北美(美、加)占61%、歐洲占23%、日本占4%、東南亞占4%。

  班加羅爾軟體園的劣勢:

  (1)基礎設施較差。班加羅爾交通擁護,水電能源缺乏,環境日益惡化,園區中50%的人認為基礎設施不合格。基礎設施差已成為班加羅爾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2)人才流失嚴重。印度顯然擁有並每年培養大批電腦人才,但人才流失嚴重。許多優秀人才選擇到海外發展,例如印度理工學院中最好的學生(前10-15%)畢業後大部分出國工作(主要赴美國),1998年美國簽發的H-B1簽證的50%簽發給了印度人。優秀人才的大批流失從長期看將削減印度軟體園的競爭力。

  班加羅爾軟體園是亞洲科技園中少有的軟體技術園。通訊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使軟體技術和相關服務的出口得以迅速發展,而印度大量的技術人才、低廉的勞動力價格使其在國際軟體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由於班加羅爾基礎設施條件差,工資上升,加上印度國內其他一些軟體園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吸引高新技術企業,班加羅爾軟體園吸引力已有所下降。

  通過對以上四個科技園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普遍具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亞洲各國政府對科技園的發展抱有很高的熱情,紛紛出臺各種政策措施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各國政府為科技園盡力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加強法制建設、保護知識產權。第二,科技園一般建立在大學和研究機構密集的地區,以利用其人才和科技優勢。第三,在積極吸引跨國公司進入的同時,鼓勵本地企業的R&D活動。例如新竹工業園、馬來西亞多媒體走廊等都設有資助本地企業R&D的獎金或津貼。第四,科技園的管理機構具有較高的效率。為了使科技園的管理更貼近市場需要,新加坡還在1990年將管理機構私有化。

  雖然亞洲發展中國家具有自己的優勢,但一個成功的科技園不是僅靠熱情和大量投資就能建成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幾個缺陷:第一,缺乏富有創造性的人才和企業家。雖然亞洲國家長期重視教育,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但亞洲的教育體制比較重視知識教育,人才的冒險、創新等意識較弱。企業家也缺乏創新精神,更熱衷於模仿追隨。第二,技術水準低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園。以IT技術為例,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基本上處於中下游水平。跨國公司的尖端技術研究一般設在母公司的研發部,而設在亞洲科技園的研發部主要從事應用技術以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第三,缺少風險資本和風險資本家。亞洲國家風險資本發展的歷史較短,職業風險資本家的隊伍尚未形成。

  綜合來看,上述四個科技園除了班加羅爾軟體園以外,基本上是以IT硬體製造為特色的,而且處在產業鏈的中下游。由於PC機配件的生產標準化、模組化使PC製造業可以在全球進行專業化分工合作。亞洲發展中國家利用自己低成本高水準的勞動力資源優勢,輔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政策環境,成為全球PC製造業中的重要一環。隨著軟體業的成熟和發展,軟體業也可能出現和硬體相似的全球分工佈局。如果擁有豐富的軟體技術人才,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也可以在世界軟體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要想複製矽谷是非常困難的。矽谷的成功集中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技術創新人才和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最雄厚的資金(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風險資金),和靈活有效的市場經濟制度,這些是發展中國家很難同時具備的。但是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園可以集中有限的資金、人力、物力去跟蹤、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將其本土化,向國內傳播,這是推動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