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臺灣高技術產業格局的沿革與發展


  從第一、第二章的分析中,我們看到新世紀的高技術與高技術產業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但是,最關鍵的將是新世紀初期的前二十年。如果不能把握住這一時期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那麼,亞太地區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將必然會喪失繼續參與這一競爭的資格,從而,所謂的21世紀是亞洲世紀等等說法都將成為一句空話。這是21世紀世界知識經濟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是亞太地區各國知識經濟發展的規律。

  從第三章的分析中,我們看到加入WTO後,兩岸事實上可以擁有更多更好的在高科技產業及其他高技術領域的合作機會,從而可以分享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及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等的利益。

  因此,從這一章開始,我們就在上述的分析背景下,對中國知識經濟在本世紀前20年發展中,作為整體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福建與臺灣的高新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合作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臺灣對高技術產業的定義及其涵義

  對高技術和高技術產業,迄今尚未取得統一的定義。就高技術而言,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的科學技術發展時期,高技術有著不同的內容。原先的高技術隨著它的生命週期結束會有新一代的高技術取代。另一方面,由於各國、地區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技術發展程度不同,技術自主能力不同,相關產業發展的條件不同,而對高科技產業的界定也不一樣。

  現實中對高技術和高技術產業的界定,大致有兩類方式:一是定量分析,二是定性分析。前者,以美國為例,美國對高技術的定義主要表現在產品和產業兩個方面。從產品角度看,高技術產品體現了科學家和工程人才的“超”集中。依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定義,高技術產品是指科學家和工程師占職工總數的比率大於10%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從產業角度看,美國勞工統計局將衡量高技術產業的尺度定為:R&D經費占產品銷售值的比率大於10%的產業部門。後者則是以高技術的新興產業的特性來定義高技術和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產業的特點,歸納而言,主要是:綜合效益強、投入成本高、知識密集度高、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變化快、產業風險性高。採取此類方式,OECD依國際標準工業產品分類(ISIC),明確列舉高技術產品包括醫藥產品(ISIC3522)、電子產品(ISIC383)、通訊設備(ISIC3832)、太空科技產品(ISIC3845)及科學器械(ISIC385)機械等歸類為高技術產品。

  從臺灣來看,島內對高技術產業的表述有多種多樣。但總體上看,屬於後者。具體說,是以“六大原則”和“三大方向”來羅列臺灣的高技術產業。所謂“六大原則”即市場潛力大、產業關聯性大、技術層次高、附加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賴程度低。所謂“三大方向”即前瞻性、兼顧世界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以及國際競爭力。目前臺灣所稱的高技術產業,就是在這一架構下選出的“十大新興工業”(通訊、資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精密機械與自動化、航太、高級材料、特用化學品與制藥、醫療保健及污染防治)。

  二、臺灣高技術產業格局的演進與發展

  時至今日,臺灣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時間上大致跨越了兩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以來。前一階段,以“策略性工業”為主;進入90年代後,臺灣對“策略性工業”的適用範圍進行了調整,選定“十大新興工業”為臺灣高技術產的發展方向。目前臺灣高技術產業總產值超過4兆元(新臺幣,下同),占臺灣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46%;高技術產業的出口占臺灣總出口的比率超50%,在臺灣經濟中已經佔據重要地位。

  20多年來,臺灣高技術產業格局的變化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以資訊電子“一業獨大”的產業格局

  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高技術產業的產值逐年遞增,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的“技術含量”也逐年上升。若以產業觀之,歷年資訊電子產業發展遠快於其他高技術產業。至2000年,電子資訊產業的產值、出口金額,均占臺灣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和出口總額的8成。其他產業,特別是航太、高級材料、制藥等產業,嚴格意義上說,產業或者說產業規模尚未浮現。

  臺灣電子資訊產業,從涵蓋面上,包括 消費性電子工業、資訊工業和通訊工業。在臺灣又稱“3C工業”。從貿易面上,是指臺灣貿易分類(SRTC)中的75類“資訊產品”、76類“電訊、錄音和錄影設備”以及77類“一般家電及電子零件”,即以這三項作為廣義的電子資訊產品貿易範圍。目前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的生產廠家共有1300多家,從業人員約14萬人。

  從臺灣資訊電子產業發展的軌跡看, 臺灣的電子資訊產業最早由加工出口電動玩具起步。20世紀70年代未轉以OEM方式生產家電產品、資訊產品、通訊產品。其間,臺灣電子資訊產業歷程了多次“產業擴張”,每一次產業擴張不僅在數量上有相應的增加,而且在“質”的方面也有明顯的變化。大致說來,第一次是1984年,當年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臺灣出口第一的紡織業。第二次是90年代以來,資訊電子產業內部結構重心開始從“三業”並行,向以資訊工業和通訊工業為主轉移。從1995-1997年這一時段看,1995年,臺灣消費性電子工業總產值比通訊工業總產值多40億元;到了1997年,臺灣通訊工業總產值比消費性電子工業總產值反多400億元。可見,在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的“三大板塊”中,原來的“資訊工業──消費性電子工業──通訊工業”格局,已向“資訊工業──通訊工業──消費性電子工業”格局轉變。目前,資訊工業、通訊工業、消費性電子的結構為:85:9:6。其中,資訊工業島內外總產值為304億美元(在世界名列第5位/1999年);通訊工業(通訊設備)總產值為32億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1位/1999年)。

  從產業外向度看,臺灣電子資訊產業具有較高的外向度。消費性電子工業、資訊工業和通訊工業的內/外銷比例,分別為31/69、9/91和22/78。此外,倘若從全過程看,即從產品的概念、標準的制定、零元件製造設計、半成品製造設計、成品製造設計和銷售和服務看,除標準、概念制定外,臺灣都佔有一席之地。

  概括地說,臺灣電子資訊產業不僅是影響臺灣高技術產業景氣的重要產業,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二)以矽谷模式發展高技術產業

  從某種意義上說,高技術產業發展,它是特指圍繞高技術而生成的新興的企業群體。美國矽谷是其典型代表。美國矽谷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崛起的,它是當今世界高技術產業的中心。美國矽谷的成功,其意義至少表現兩個方面:一是它創造了產學研結合的成功模式,解決了如何加快高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的問題。二是自美國創建矽谷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仿效矽谷建立了各種各樣的科學園區,“矽谷現象”成為全球性的趨勢。

  以矽谷模式發展高技術產業,臺灣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典型。這突出表現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寫下了臺灣高技術產業的輝煌發展史。

  首先,從歷史上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的經濟曾有過多次調整,大致上說,每一調整都伴隨著一些“園區”(產業群集)的興起。在60年代,臺灣經濟發展從進口替代向出口擴張調整,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為主,出口加工區在這一時期興起。進入70年代後,臺灣勞動密集產業的優勢是遞減的。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世界新技術革命飛速發展,自動化、電腦技術大量使用,越來越擠壓著臺灣勞動密集型產品。二是7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世界石油危機對臺灣經濟產生較大的衝擊。因此,為了扭轉這種趨勢,進入80年代後,臺灣經濟調整的重心開始由勞動密集產業轉向發展“策略性工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就興起於這一調整中。

  廣義上說,臺灣的“出口加工區”與“科學工業園區”都屬於經濟特區。但是,前者以“出口加工”為主,而後者則是定位“科學工業”。從臺灣的《科學工業園區設置條例》看,“科學工業”是指“製造及研究發展高級技術之事業”,設立園區旨在“引進高級技術工業及科學技術人才,以激勵島內工業技術之研究創新,並促進高級技術工業的發展。”也就是說,臺灣希冀將美國矽谷的經驗移植到新竹,促使上述目標儘快向實現演進。

  其次,就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而言,它從1980年始建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即發育期、推進期、擴張期。每個階段都創造了臺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最佳紀錄,成了臺灣高技術產業格局發展的里程碑。

  (1)發育期(20世紀80年代),其主要標誌:一是臺灣IC產業的第一家企業是聯華電子公司,1981年在園區創立。這標誌著臺灣IT產業開始起步。二是,至20世紀80年代末,園區逐步形成了以IC(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為主的“六大”產業群集。它為臺灣高技術產業後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推進期(90年初至90年代中期),其主要標誌:1993年園區IC產業的產值首次超過電腦周邊成為園區最大的產業。此後,IC產業經濟規模逐年擴張,並成為臺灣高技術產業的相對強項。

  如果從世界IC產業來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具有活力的生產基地之一。一方面,臺灣IC產業以OEM為主,含晶圓製造、設計、晶圓針試、封裝、測試等。從1997年統計資料看,臺灣IC領域的廠家有222家,其中115家IC設計公司,3家晶體材料廠家,20家晶體製造公司,36家封裝公司,30家測試公司,13家導線架生產廠家,5家光罩公司。目前臺灣IC產業產值約占世界IC產值7% ,居第4位。

  另一方面,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儘管美國英代爾公司主導全球IC生產和擁有高科技產品的技術創新,但它必須依靠臺灣廠商進行中央處理器的生產,以及提供應用技術使之最終商品化、產業化。

  (3) 擴張期(20世紀90後期以來),這裏所說的“擴張”涉及兩個含義:一是,在“微觀”上,表現為新竹工業科學園區自身的擴建。儘管園區經過第1、2、3期的建設,但是由於高科技廠商成長快速,用地需求殷切,園區已有土地已不敷使用,園區的擴建勢在必行。另一方面,“921”震災造成臺灣大停電,僅無法正常供電、供水一項就對園區晶圓半導體產業造成的損失約100億元。園區的供水體系、供電體系面臨著新的調整與升級。因此,90年後期,開始興建“竹南基地”和“銅鑼基地”。這兩個基地距新竹40公里,竹南基地的面積為118公頃;銅鑼基地的面積為350公頃,這兩個基地面積合計468公頃,比園區原來面積擴增了77%。

  二是在“宏觀”上,是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樣板”,克隆新的科學工業園區,以調整臺灣高技術產業的佈局。亦即在臺北市、台中(雲林)、台南,分別興建“南港軟體工業區”、“雲林縣科技工業區”和“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這些園區,既是新竹園他的延伸,也促進了臺灣高技術產業佈局的改變,由原來主要集中新竹,向分散化發展。

  (三)以“跟進導向”為特點的產業生態

  就世界高技術產業生態而言,如果作簡單的分類,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是“領先型”,二是“追趕型”。臺灣則屬於後者。它主要採用“後發優勢”逐步實現高技術產業化,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臺灣的這一產業生態,有以下表現:

  (1)引進技術與R&D並行。總體上說,引進國外技術,充分利用“跟進效應”是臺灣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主線。從早期的電動玩具、黑白電視機和半導體收音機到當今的電腦工業和超大型積體電路,臺灣都是通過引進工業發達國家的微電子技術、製造系統以及關鍵零元件而迅速發展起來的。然而,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臺灣也十分重視R&D。即通過R&D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改良,從而塑造出臺灣產品的相對優勢。

  (2)在R&D上,臺灣不以基礎研究為目標,而是以商品開發為目的。因而,臺灣把大部分的R&D資源都配置到商品開發上,藉以提高跟進的增殖目標。從臺灣高技術產業的“主流產品”的變遷看,80年代上半期大致是彩電、冰箱、收錄機等;而90年代以來,臺灣較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則轉向諸如監視器、筆記本電腦、主機板、SPS、 桌上型掃描器、繪圖卡、鍵盤、音放卡、滑鼠、掌上型掃描器、視訊卡、機殼等電腦工業相關產品。1997年,這些產品在世界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為53.7% 、31.9%、60.5%、63%、68.7%、43.6%、62.2%、45.2%、62.8%、44.6%、74.7%。這裏不乏由引進技術派生出來的臺灣“專利產品”。

  (3)從“高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關係看,臺灣側重於後者。因此,包括產品跟進模仿的速度、“代工”製造優勢等,臺灣都表現得比較突出。以IC產業例,臺灣IC產業的發展,不是從“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與美國IC產業的跟進機制,密切了與矽谷的多種聯繫,同時也是依靠OEM的規模優勢,使臺灣成為美國IC產業的支援和加工體系。象園區的聯電、台積電等臺灣一流的IC廠家就是依賴於美國的英代爾、AMD英代爾等公司的OEM訂單而成長起來的。

因此可以說,得益於上述因素,至20世紀90年代末,臺灣高技術產業生態呈現出一些變化。一方面,OEM仍居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設計加工和自創品牌的比例在上升。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