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西與越南古代銅鼓葬具文化的比較研究

  【中文摘要】廣西與越南在古代利用銅鼓作爲葬具,形成了漢代嶺南地區一種獨特的習俗文化。本文探討廣西與越南銅鼓葬具的起源和銅鼓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分析和對比研究了廣西與越南銅鼓飾紋的相似性和交觸性,指出銅鼓葬流行的時間大約在兩漢時期,它與陶、木、竹等不同材質作爲瓮或棺來保護屍骸,都具同工异曲的文化内涵。
  
  【關鍵詞】廣西 越南 銅鼓 葬具 研究 
  
  Abstract:Bronze drums were used as funeral objects in ancient times in Guangxi and Vietnam, which was a unique custom of South China in Han Dynasty. The origin of bronze drums used as funeral objects and the spread and exchanges of such culture ar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Besides, by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features of blending,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bronze drums were popular during the Han Dynasties, and they shared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 with the coffins make of pottery, wood and bamboo for protecting the skeletons.
  
  Key words:Guangxi Vietnam bronze drum funeral objects study
  
  厚葬之風在先秦時期十分流行,采用銅、陶、木等不同材質作爲瓮或棺來保護屍骸的措施,在漢代的嶺南地區仍然十分流行,這種習俗也傳進鄰近的越南地區,2010年8月,筆者在越南考察漢代文物時,在與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考古處處長阮文團的座談中,獲悉在越南平陽省富正遺址中發現了一批銅鼓套木瓮葬,十分奇特。8月11日,在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陳列處長阮國平教授的陪同下,冒雨驅車前往平陽省,雖然平陽省與胡志明市相距一百多公里,但由於路况差且下暴雨,驅車用時達三個多小時。我們對富正遺址進行了考察,並在平陽省博物館的看到了富正遺址出土的文物,具有銅鼓、木瓮、陶豆、陶釜、銅鏡、椰殻勺、檳榔果殻碎片、紡織木工具等文物。據平陽省博物館館長阮文國介紹:這些木瓮(越南稱爲罐)銅鼓葬具。是1995~2006年在越南平陽省新淵縣富正社富正遺址陸續發現的,具有6座用銅鼓套木瓮作葬具的墓葬,其年代與1972年在廣西西林縣發現的一座西漢早期的銅鼓墓葬相近。透過銅鼓文化,我們發現銅鼓不僅起源於中國,而且其藴藏的各種文化也廣爲傳播。銅鼓作爲葬具不僅在中國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出現,在越南也有發現,由此,本文擬通過廣西、越南兩地發現的銅鼓葬爲基礎,深入探討兩地銅鼓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一、銅鼓葬概况
  
  1.廣西西林縣出土的銅鼓葬具
  
  圖一 廣西西林銅鼓葬式圖
  
  1972年,廣西西林縣在普馱修公路時發現一座古墓,挖出用四面銅鼓套合而成的銅鼓墓葬(圖一),隨葬品多達400多件。其中四面銅鼓的裝飾十分漂亮。現介紹如下:
  
  (1)1號銅鼓(土280),這是四面銅鼓中最大的一面,鼓高52.0、面徑77.50、足徑90.0厘米。用作葬具時將銅鼓從胸、腰相接處截斷。鼓面中心太陽紋16芒,芒間填角形斜綫紋,共13暈,一弦分暈,第1、3、5、7、13暈爲切綫勾連圓點紋,第2、12暈素面無紋,第4暈爲勾連雷紋,第6暈飾20只翔鷺(圖二),第8、11暈爲鋸齒紋,第9、10勾連圓圈圓點紋。鼓胸5暈,第1、4暈飾鋸齒紋,第2、3暈勾連圓圈圓點紋,第5暈爲船紋,飾6只船,每船載8-11人, 位於船臺前者戴羽冠,其餘均項髻。其中立者上身裸露,腰係信物;坐者全裸,划船、掌舵。船間有4只鸕鷀或單獨一條魚。船頭及鸕鷀、魚頭向均爲順時針運動(圖三)。第6暈爲圓圈紋。鼓腰部用圓點紋、鋸齒紋夾羽狀紋帶縱向分隔成12格,每格又被勾連圓圈紋帶分成上下兩層,上層飾12組鹿紋,一公一母爲一組者共9組,一公兩母爲一組者共3組,逆時針走向。下層飾羽人舞蹈紋,共12組,每組2人,逆時針走向。腰下部飾圓點紋、鋸齒紋夾勾連圓圈紋。足部素面無紋,雙耳兩對,己失(圖三)。

  圖二 1號銅鼓鼓面展示圖
  圖三 1號銅鼓鼓身船紋展示圖
  
  (2)2號銅鼓(土281),身高49.0、面徑72.0、足徑83.3厘米。鼓面紋飾銹蝕,中心太陽紋14芒,芒間填斜綫角形紋。鼓面飾翔鷺紋,鼓胸部隱見羽人划船紋,腰部飾羽人舞蹈紋,鼓腰由鋸齒紋、同心圓紋、羽狀紋組成的紋帶並分成長方格。每格内飾兩個人爲一組的羽人舞蹈紋。雙耳兩對,耳兩端分别連結於胸腰之間。耳外壁飾穗紋。足部素面無紋,足邊鑽6孔,嵌貼柿蒂形花釘(圖四)。
  
  圖四 2號銅鼓
  圖五 3號銅鼓
  
  (3)3號銅鼓(土282),鼓高41.0、面徑52.0、足徑56.0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8芒,芒間填翎眼紋。以二弦分暈,共9暈,第1暈爲圓圈圓點紋,笫2暈飾變體雷紋,第3、4、7、8暈櫛紋,笫5、9暈爲玻璃珠、緑鬆石珠等珠襦殘片覆蓋,紋飾不清,第6暈爲主暈,飾翔鷺紋。鼓腰飾勾連雷紋和切綫圓圈紋。兩對耳,每耳由三條表飾絞絲紋銅條拼合而成,兩端分别焊接於胸腰之間,足邊鑽6孔,嵌貼柿蒂形花釘(圖五)。
  
  (4)4號銅鼓(土283),僅存上半部,腰以下被鋸掉。面徑57.0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8芒,芒間填複綫角形紋。共7暈,二弦分暈,第1暈爲勾連雷紋,笫2、6暈切綫圓圈圓點紋,第3、5、7暈爲櫛紋,笫4暈爲主暈,飾6只翔鷺紋(圖六)。
  
  圖六 4號銅鼓(左:殘存鼓面及鼓胸,右:鼓面局部花紋)
  
  2.越南富正遺址出土的銅鼓套木瓮葬具
  
  富正遺址位於平陽省新淵縣富正鄉富埲村,遺址處於一片泥濘低窪的水田中,全年浸水(圖七)。泥濘的土質給發掘工作帶來十分不便和艱難,但從1995年這裏發現銅鼓木瓮葬開始,考古人員巳在這裏開展考古調查、發掘工作長達10年之久。發現了一批干攔式房屋建築遺址和墓葬,僅墓葬就發現有五種不同的形式,即銅鼓套木瓮葬、陶釜套木瓮葬、木樁圍銅鼓葬,(用木樁插成一個象徵瓮的圓圈並埋進一只銅鼓)、檳榔殻墓葬(墓坑呈圓形,墓壁嵌入檳榔殻,墓底鋪墊草木和布)、竹瓮葬(將竹子編織成瓮形)等等。
  圖七 富正遺址發掘現場
  據平陽省博物館館長阮文國介紹,這些木瓮(越南稱爲罐)銅鼓葬具,是1995~2006年在平陽省新淵縣富正社富正遺址陸續被發現的,共發現木瓮6件、銅鼓6件(見表1)。
  
  表1 越南平陽省富正遺址中墓葬出土的銅鼓套木瓮葬具統計表
  
  從表1中可以看到;木瓮與銅鼓成套出土共有3套,其中有兩套較完整,另一套木瓮腐朽僅殘存底部。現分别介紹如下;
  
  (1)第1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這是最早被發現的是銅鼓套木瓮葬,1995年小河省(現爲平陽省)新淵縣新榮鄉6村青年農民阮文黄在自家地裏種芋頭時,在挖入地下0.7~1.5米深的沙粒和稀泥夾雜的黑色土層中,發現了一面銅鼓和一塊木瓮的底板。挖出銅鼓後,賣給同奈省邊和市胡奈1號廢品收購裴文香,小河省文化通訊廳獲悉後,即派小河省博物館副館長潘文東和業務幹部陳青山前往胡奈考察銅鼓,並將銅鼓購回博物館,同時徵集到約1/2的木瓮殘片以及銅器碎片。小河省博物館將銅鼓修復後,發現是一面東山銅鼓,編號爲富正1號銅鼓(圖八)。

  圖八 富正1號銅鼓(左:鼓面花紋, 右:鼓身花紋)
  
  該銅鼓高39.0、面徑57.0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10芒,芒間翎眼紋,雙弦分暈,共7暈,第1暈S形紋,第2、6暈爲圓圈圓點紋,第3、5、7櫛紋,第4暈爲主紋,飾4只逆時針飛行的翔鷺紋。鼓胸飾兩道紋飾,二弦分暈,第1暈爲圓圈紋,第2暈爲櫛紋。腰部飾雙斜綫紋帶縱向分成6格,格中素面無紋。鼓足飾兩道紋飾,二弦分暈,第1暈爲圓圈紋,第2暈爲櫛紋,鼓足殘留方形小墊片孔。鼓身有修補悍接補疤。兩對繩紋耳。越南國家自然科學與工藝中心分别在鼓面、身、鼓足墊片各取一塊樣品作合金成分分析。用光譜定量方法進行測試,其結果如下(表2)。
  
  表2 越南富正1號銅鼓合金成分分析表:%
  
  從表2可看到,富正1號銅鼓鼓面、鼓身、墊片合金成分不一樣,鼓面、鼓身含銅量64.84~62.46%,含鉛30.80~26.38%,含錫4.17~9.26%。屬銅、鉛、錫青銅器。而墊片含銅量高達90.73%,鋅爲7.01%,鉛、錫只有微量,屬純銅合金銅片,由此可見,墊片純粹屬另樣銅料。與銅鼓無關。木瓮殘片2片,當時小河博物館考察組在現場只收到一塊。長58厘米,寬40厘米,底部厚2~4厘米。内留鑿痕。口沿有凹糟。經胡志明市核技術中心作C14年代測定結果爲2100±40BP,距今約2300-2100年。由於木瓮殘缺不全,而且在木塊裂縫中殘留有銅粉未,因此,他們曾錯誤地認爲,此木塊可能是“鑄鼓時包裹鑄模的”木器〔1〕。但在以後的發現糾正了以上錯誤的推測。
  
  (2)第2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圖九 銅鼓套木瓮葬具(M2)

  1998年,平陽省新淵縣永安鄉6村的村民阮文强在二虎家的地裏挖地搜索廢鐵時,在離地面1.8~2.5米的地方發現了第二面銅鼓和一個完整的木瓮,並挖出許多隨葬品,如木織刀、紡織木軸承、陶器和一面銅鏡。經整理,這是一具首次發現最完整的銅鼓套木瓮葬具,銅鼓爲蓋,木瓮爲棺,銅鼓可套入木瓮口部凹糟,形成一套完整的銅鼓套木瓮葬具(圖九)。
  
  富正2號鼓銅鼓的外形與富正I號鼓相似,但是鼓更小,鼓面直徑爲47.5厘米,高40厘米,底座直徑44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爲10芒,芒間翎眼紋,共8暈,二弦分暈,第1暈爲勾連雷紋,第2、7暈爲圓圈圓點紋。第3、6、8暈爲櫛紋,第4暈爲絞索紋,第5暈爲六只翔鷺紋,作逆時針飛行。鼓胸兩道櫛紋夾一道圓圈圓點紋。鼓腰由兩組縱軸雙綫夾櫛紋間圓點並與雙綫夾圓圓點紋的横柚搆成長方形紋帶,並分成6格繞飾鼓腰,格中無紋飾。鼓足飾兩道帶櫛紋夾一道圓點紋。鼓耳4只,飾辮狀繩紋。屬於黑格爾I型鼓。
  
  (3)第3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1999年,平陽省新淵縣永安鄉6村的村民又在第2號銅鼓套木瓮葬具附近發現一面銅鼓,但未發現木瓮,當考古人員實地考察時,認爲當是一座銅鼓套木瓮爲葬具的墓葬,當地人向考古學者們展示了一個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石鑿,鑿刃部留有使用過的痕迹。可能是陪葬品。
  
  富正3號鼓,鼓面直徑爲37.5厘米,高21.5厘米,足徑爲36厘米。鼓面中心爲太陽紋,共8芒,芒間飾翎眼紋,共9暈,雙弦分暈,第1暈爲勾連雷紋,第4、6、9暈爲櫛紋,第2、3、7、8暈爲圓圈圓點紋。第5暈爲4只翔鷺紋,作逆時針飛行。鼓胸兩道櫛紋夾一道圓圈圓點紋。鼓腰由兩組縱軸雙綫夾葉脈紋間圓點並與雙綫夾圓圓點紋的横柚搆成長方形紋帶,並分成8格繞飾鼓腰,格中無紋飾。鼓足由兩道櫛紋間夾圓點紋。鼓耳4只,飾辮狀繩紋。屬於黑格爾I型鼓(圖一)。
  
  圖一 富正3號銅鼓  
  圖一一 富正4號銅鼓

  (4)第4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2001年4月,由省文化通信局(現在爲文化體育旅遊局)與社會科學院胡志明市分院考古研究中心(現在爲南部永固發展研究院)合作發掘。在富正遺址開挖了一些探測坑,再次發現了一面銅鼓和三個木瓮、一面銅鏡和一個木織刀。
  
  富正4號鼓,鼓面直徑爲47.2厘米,高40.0厘米。鼓面中心太陽紋10芒,芒間飾翎眼紋,共8暈,雙弦分暈,第1暈爲斜綫對三角紋,第2、7暈爲圓圈圓點紋。第3、6、8暈櫛紋,第4暈爲絞索紋,第5暈爲6只翔鷺紋,作逆時針飛行。鼓胸鼓胸兩道櫛紋夾一道圓圈圓點紋。鼓腰鼓腰由兩組縱軸雙綫夾葉脈紋間圓點並與雙綫夾圓圓點紋的横柚搆成長方形紋帶,並分成4格繞飾鼓腰,格中無紋飾。鼓足由兩道櫛紋間夾圓點紋。鼓耳4只,飾辮狀繩紋。屬於黑格爾I型鼓(圖一一)。
  
  (5)第5號銅鼓套木瓮葬具2003年,當地人在富正遺址又發現了一面銅鼓。這是在富正遺址中發現的第五面銅鼓,與上述的第2號銅鼓爲同一類型鼓。未發現木瓮和其他遺物。
  
  富正5號鼓,鼓面中心太陽紋10芒,芒間複綫角紋,共9暈,第1暈爲勾連雷紋,第2、8暈爲圓圈圓點紋,第3、7、9暈櫛紋,第4暈爲絞索紋,第5暈爲兩個干欄式房屋和兩個有篷船紋,其間有兩組羽舞人,每組五個。第6暈爲飛行的10只小鳥:每5只爲一組。兩組對稱。鼓胸紋飾5暈,第1、3暈爲櫛紋。第2暈爲圓圈圓點紋,第4暈爲船紋。第5暈爲水波紋。鼓腰首先飾一組兩道櫛紋間夾一道圓圈圓點紋,然後由圓圈圓點紋搆成8組格帶,每格中填有不是很清楚的圖案。鼓足由兩道櫛紋間夾圓點紋。
  
  圖一二 6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6)第6號銅鼓套木瓮葬具
  
  2006年,越南考古人員在富正遺址都匠溪流的南邊發現一座墓葬,(編號爲M6)該墓距都匠溪流大約50米,西邊與15號省道相距大約300米。墓呈圓形,直徑爲0.9米,深1.7米,填土上層是黑色的稀泥,厚0.8米,底部是灰色的粘土層。墓口距地表0.4米,墓坑内置一個銅鼓套木瓮葬具,木瓮爲棺,銅鼓爲蓋,兩者緊密對口套合,銅鼓足部嵌入木瓮口部的凹糟内,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木瓮銅鼓葬具(圖一二)。這是一套首例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獲得的銅鼓套木瓮葬具,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木瓮銅鼓葬外置放隨葬品,爲陶器和一個煙嘴形的木器,陶器多爲碎片。
  
  越南富正遺址除了出土銅鼓套木瓮爲具的墓葬外,還發現有四種不同形式的葬具:有陶釜套木瓮爲葬具;以檳榔殻爲葬具(墓呈圓形,緊嵌入土地,墓壁楔入檳榔殻,墓底鋪墊草木和布);木樁圍銅鼓爲葬具(用木樁插成一個象徵瓮的圓圈並埋進一只銅鼓);竹編織成瓮爲葬具。(墓穴呈圓形,將竹片編織成瓮形)。
  
  二、 銅鼓的比較研究
  
  廣西西林四件銅鼓,其時代特徵十分明顯,當是西漢早期之鼓,銅鼓鼓身明顯分成三段,鼓胸大於鼓面,鼓面不出邊,無蛙飾,鼓腰呈圓筒形,附四只耳且連結於胸腰之間,足部擴張呈喇叭型,鼓面主暈飾翔鷺紋,鼓胸多飾羽人划船紋,鼓腰飾鹿紋或羽人舞蹈紋,這是石寨山型銅鼓的典型特徵。石寨山型銅鼓最早源於雲南省晋寧縣石寨山出土的一批銅鼓,其流行年代是戰國至東漢初年,前後延續五百多年,分佈範圍寬廣,如以雲南石寨山爲中心,北至四川,南到越南、印度尼西亞,東達貴州、廣西,鑄造和使用此類銅鼓的民族有滇、勞浸、靡莫、夜郎、勾町和駱越。廣西西林出土四件銅鼓正是勾町國所在地,當是勾町國族人所屬無疑,正如有的人所説:用四面銅鼓作葬具非一般百姓之所能,雲南石寨山滇王墓及其王族墓,最多只有3件銅鼓陪葬。而西林用四面銅鼓套合爲葬具,比滇王墓及其王族墓還要高一等,因此,便認爲此銅鼓墓主人當是句町族的首領。那麽,西林的銅鼓又與越南富正的銅鼓有什麽關係呢?越南小河博物館曾將一塊。長58厘米,寬40厘米,底部厚2~4厘米。内留鑿痕。口沿有凹糟的木瓮殘片送胡志明市核技術中心作C14年代測定,其結果爲2100±40BP,距今約2300-2100年,與西林銅鼓墓年代相當。越南認爲越南富正銅鼓屬於越南東山銅鼓類型,也是黑格爾所説的Ⅰ型銅鼓。越南考古研究院鄭生教授在中國中發表《中國廣西和越南北部發現的黑格爾Ⅰ型銅鼓的比較研究》一文中認爲,西林“這4面黑格爾Ⅰ型銅鼓與越南北部幾個地方發現的銅鼓相似,像是玉縷、黄下、沱江、古螺、廟門還有玻龍(圖二)。我們將這些地方發現銅鼓與西林出土的這四面銅鼓上的圖形相比較發現:西林銅鼓鼓面上裝飾的鷺鳥紋與玻龍銅鼓上的鷺鳥紋相似,而羽人紋則與玉縷銅鼓上的羽人紋相似。特别的是,西林銅鼓上的鹿紋是包含母鹿、公鹿各一只,這與玉縷銅鼓還有廟門銅鼓上的鹿紋是一致的。西林銅鼓上半部分的划船紋和魚紋則與部分玉縷銅鼓還有古螺銅鼓上的紋飾相似”〔2〕。西林銅鼓與富正銅鼓是否也相似。現將其主要紋飾對比如下(表3)
  
  表3 廣西西林銅鼓與越南富正銅鼓主要紋飾對比表
  
  從表3可看到,廣西西林四面銅鼓與越南富正5面銅鼓的主要紋飾比較看,都有太陽紋,芒數也有相同之處。翔鷺紋全部都有,這是石寨山型銅鼓最主要的特色,其餘的雷紋、圓點紋、鼓腰紋帶分格等等都十分相似。銅鼓的形狀也足鼓胸大於鼓面,無蛙飾。由此可見,兩地以銅鼓爲葬具,不僅是一種習俗的傳播,也是銅鼓文化交流與擴散的結果,他們之間的年代可能有早晚之分。但没有離開石寨山型銅鼓所流行的時代。
  
  三、 結束語
  
  用銅鼓作葬具,廣西除了西林之外,廣西百色縣(現右江區)龍川公社平樂大隊於1977年9月在該村後背山坡上還發現一面銅鼓,銅鼓罩蓋着一塊扁平的石板,當揭開銅鼓後便看到一堆人骨,形成了銅鼓套石板的一種葬文化,與富正的以銅鼓套木瓮十分相似,具有同工异曲的文化内涵。在貴州的赫章可樂西漢“西南夷”墓葬中也出現銅鼓套扣在人頭上〔3〕現象,考古學界稱之爲“套頭葬”。至於用銅爲棺或儉骨瓮,在雲南、廣西都曾發現過,如雲南省祥雲縣大波那大型銅棺、廣西西林的漢代銅棺材等等,都是以銅爲棺,富正遺址發現的陶釜套銅鼓葬具、木樁與銅鼓爲葬具、檳榔殻爲葬具、竹編織成瓮爲葬具等,與越南其他地方以銅缸或大陶瓮爲葬具以及老撾的石缸葬具、廣西西林的銅鼓葬具、貴州的銅鼓“套頭葬”等等,都具同工异曲的同一文化内涵,他反映了東南亞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
  
  注釋:
  〔1〕(越南)範德孟著,李清譯自越南1997年第3期《考古學》:《富正銅鼓》,《中國古代銅鼓研究通訊》第17期,2001年12月。
  〔2〕(越南)鄭生:《中國廣西和越南北部發現的黑格爾Ⅰ型銅鼓的比較研究》,《廣西與東盟青銅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3〕貴州省博物館:《“夜郎”故地上的探索》,《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黄啓善,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