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本文回顧了1990年對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蓬萊寺塔的勘測和修繕工程,並就古建築的修繕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英德 蓬萊寺塔 修繕 古建築
Abstract:The thesis reviews the survey and repair project carried out in 1990 for the tower of Penglai temple which is a cultural relic under governmental protection. Besides, opinions on the repair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are brought forward.
Key words:Yingde tower of the Penglai temple repair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蓬萊寺塔位於廣東省英德市浛洸鎮西北郊今浛洸鎮第一初級中學内。因塔旁原建有蓬萊寺,故又稱“蓬萊塔。該塔爲六角五層仿樓閣式磚塔,在1990年開展搶救維修時,是197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新審定公佈的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位於浛洸鎮,英德的群衆俗稱其爲“浛洸塔”。
一、緣起和經過
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加大對省内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力度,將省財政每年撥付的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專款由24萬增加到100萬,使省内一批極度瀕危的文物古建築獲得搶修。經過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研究並報省文化廳同意,决定將蓬萊寺塔列入第一批搶修名單。同時因英德縣屬於貧困縣,决定修繕的費用由省財政的維修專款全部承擔,首期撥給15萬元。無需地方配套資金。施工單位選定五華縣第一建築工程公司。根據地方缺乏文物維修勘測設計力量,决定由我負責該項工程的勘測設計工作,并且請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係鄧其生教授審核把關。隨着勘察測繪工作的完成,發現該塔的第一層原有副階,爲了使得塔身和塔的基礎部分得到妥善的保護,省文管辦在我們的建議下同意進行復原。同時根據測量中發現塔内承托刹干的扒樑位於第二和第三層,塔刹應較爲宏大的推斷和建議,省文管辦委托鄧其生教授作了塔刹的復原設計。根據增加的工程量,追加了6萬元維修專款。維修款合計爲22萬元。
其時我是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文物科副科長。文物科主要負責省内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工作。接受任務後,我和同事郭寶健於1990年6月10日會合英德縣博物館鄺茂盛同志到了浛洸塔維修工地開展勘測工作。五華第一建築工程公司的施工隊已先行到達,並搭設了用竹子捆扎而成可供施工和測量兩用的脚手架。現場的修繕領導小組也隨之成立,成員除了我們三人外,還有浛洸鎮人大副主任吴竈林同志。因爲是手工測繪,工作量大而且時間長,爲了節省經費節約時間,我們便與施工人員一同住在塔脚搭建的工棚裏。當時在場的還有施工隊長黄海、黄果林等四人。他們在工地一方面配合我們測量,同時雙方也在測量的過程中進行技術交底;另一方面是做飯。現場測量進行了三天。期間夜雨連綿,用竹子和油氈搭起來的工棚多處漏雨,最後靠塑料布蓋在蚊帳頂上才頂過去。
經過在積塵盈寸、雜樹叢生、殘磚墜落的環境中裏外摸查度量,我們基本摸查清楚了該塔的結構,爲制定維修方案和作出復原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完成了《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英德蓬萊寺塔現狀勘查報告》、《英德蓬萊寺塔修繕方案》的修訂,塔身現狀和復原圖紙的繪製,經華南理工大學鄧其生教授審核,由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批準實施。搶修工程於1990年九月全面展開,到年底已基本上完成塔身的修補,後因故停工至1992年繼續施工。復工後完成了副階、塔刹的復原設計和施工,整個工程施工至此基本完成。經過省文管辦組織了華南理工大學鄧其生、吴慶洲等專家到現場驗收並獲好評。該塔在1991年清遠市建委組織開展的清遠地區建築工程質量檢查中被評爲優良工程。
二、沿革與斷代
據《韶州府志》和《英德縣誌》記載:“舍利塔建於唐咸通年間(860-874年)”宋代重建。因建在蓬萊寺旁而得名。該塔第二、第三層東、南、北面的塔壁磚中,有多處模印反體“舍利弗”三字。又因塔内磚側面有模印反體“舍利弗”被稱爲舍利塔。
第四層塔心室東北壁一磚印有“皇宋通寶” 、“天禧口口”古錢200文《韶州府志》和《英德縣誌》均有“舍利塔建於唐咸通年問(860-874年)”的記載,宋代進行過重修。從現存實物看,該塔形制、結構風格保留了宋代古塔特點。宋代洽洗縣(現今英德市)人鄒衍中詩雲:“半藏舍利半莓苔,劫火曾經未化灰。芳草年年春自緑,六朝往事一寒堆。”清代高僧釋法清爲此塔曾賦詩:“浮屠何代擁諸天,傳是隋朝大業年,蒼鮮剥封殘碣盡,平原荒草布金田。”此塔建成後,曾作古洽涯縣一景。據當地人士提供的情况,該塔南面原有之蓬萊寺己被拆平改建爲變電站。
三、測繪與勘查
此次爲搶救維修而進行的勘測主要圍遶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進行形制與結構測繪;
二是對損壞的地方進行測量記録;
三是瞭解基礎及其穩固性;
四是測量塔的傾斜程度。
一九九年六月現場測量、勘察。十月完成圖紙繪製。測量結束時形成了《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英德蓬萊寺塔現狀勘查報告》如下:
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英德蓬萊寺塔現狀勘查報告
蓬萊寺塔位於廣東省英德縣浛洸鎮郊,爲宋代磚木塔。該塔筒壁均由青磚砌成,每層(包括暗層有木樓板,上落階梯均用磚砌成,爲“穿壁繞平座”式結構。各層腰檐、平座亦以青磚砌成,並以磚砌出仿木鬥栱、角柱、闌額、櫨鬥、壁龕等。各面的腰檐和平座均以三朵一鬥三升斗拱承托菱角牙磚與挑檐磚叠澀挑出結砌二成。首層開三面圭形真門和三面圭形假門,真假門相間而設。二至五層每層各開2個真門,餘開假門。該塔是一處珍貴的文物。1989年由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拔出專款進行準修。根據《紀念建築、古建築、石窟寺等修繕工程管理辦法》的規定,經實地勘查測繪,現作出現狀勘查報告如下:
一、基礎部分
該塔基礎曾在本世紀三十年代經過維修加固,並用河卵石加水泥灰沙漿結砌出檔土墻對原塔塔基封護。擋土墻厚若三十厘米.其基礎約深六十厘米,高約一百二十厘米。擋土墻平面與塔平面相對應,爲六邊形。
經拆除檔土墻後可見,原塔基極爲殘破,原樣毁壞無存,許多部位己爛入塔身約六十至七十厘米,個别部位深達一米,僅在蒸③~①'面有原須彌座臺基面中部的小龕,整個須彌座臺基“體無完膚”,僅可在殘磚斷壁之處看到各類斜、直不同的砌法。該塔原來的地面己被旁邊新挖的水渠淤泥所填高,並掩埋至第一層一半的高度。
二、墻體(各層外立面)部分
臺基以上塔身爲五層(殘高),平面爲六角形。各層各面均有鬥栱,每面均爲當心間一朵,各角柱之上一朵。各層檐下鬥栱均爲四鋪作。各鬥、栱均以磚制成,有模制和削制兩種形式(尺寸詳見圖中大樣)。角柱則以半圓磚交錯砌成。各層各面均以磚砌出地栿、闌額、普拍枋。
各層均以狗牙磚叠澀砌出屋檐。平座亦以綫磚砌成須彌座形式。
第一層塔身原殘損嚴重,後來曾經維修,但維修年代史籍無記載,從現狀估計是與塔脚擋土墻爲同時之物。但工藝草率,與原塔原物不符。第一層與其他各層有别之處在於檐口之下,每角柱之上有孔,各孔大小相等,對稱且高度相等.應爲原副階樑孔。原(副階)木構己廢,僅餘孔洞而已.
第二層有由額、額上施平身科鬥栱。闌額之下角柱出丁栱承挑。此層殘破極甚,且需要拆去加修之磚面重修補砌。此層腰檐全毁。
第二層塔身平座全毁。腰檐殘毁百分之丸十,塔身面磚亦多有殘破,樓梯頂亦坍落。踏步面亦多有殘破。
第三層塔身平座全毁,尚存個别鬥栱。腰檐個别鬥栱殘破,檐口自第一皮角磚以上全毁.樓梯頂和一些踏步亦有殘破及酥鬆現象。
第四層平座有兩層保存了局部原貌,一些鬥栱鬆脱。角磚挑出以上部分全毁,上平座樓梯口毁壞情况嚴重,一直坍塌至束腰部分。腰檐自第一層角磚從上全毁。
第五層是該塔各層中損壞最爲嚴重的。該層是最高一層,但原塔頂己全却毁壞無存。闌額以上除個别部分外,基本上是後來重修補砌的。該層露面的磚均己發生不同程度的風化,不少地方原有的黄泥漿己被掏空,深達二十至三十公分。該層上下樓梯踏步殘壞,樓梯頂坍落,外壁龕也有殘損。
三、塔腔(各層塔心室)部分
根據現存結構分析,塔内各層原來均有木制樓板,後來全部毁壞。加上塔頂毁壞,置身塔内,有如坐井觀天。
内腔的殘損情况,以四、五層爲甚。四五層磚亦出現表面可見的風化。另外各層樓梯上平座的樓梯口、踏步和頂部均有不同情度的損壞。
内腔與外腔一樣,表面均未施石灰砂漿批蕩。
内暗層第三層處,發現原承塔刹柱之木樑孔(詳見測繪圖)。
内腔各層均光素無龕,唯有第四層暗層有四壁龕(詳見測繪圖)。
内腔各層門、梯結構關係均非常明確,惟獨第一層因殘毁嚴重,造成有三門出入,其中一門兩壁有殘磚伸出估計原是内外壁龕,後中間的磚砌體分隔被打破而形成今天所見到的門。維修時擬恢復。該層從①一②面進入塔内第一層的門過道平面不是直道,而類似瓶狀(詳見第一層平面圖)。
四、塔身傾斜情况
目視可見,該塔塔身向西北方向傾斜。此次修繕,委托廣東省二一煤田地質隊測繪分隊對該塔進行了傾斜觀測,測得塔身向西北傾斜,塔底中心與塔頂中心偏離0.289米。
五、其他
各層塔檐、平座坍壞處,雜樹、飛榕叢生。塔從出地面算起殘高14.07米。通過“穿壁繞平座”結構的各層樓梯可登頂層。塔刹已毁。
對於塔的形制和塔身方面,在經過逐層逐室勘查後獲悉,塔身總體結構穩定。没有出現大的結構性損壞和隱患。砌體結實,僅在檐口、塔頂、平座、塔頂等部位出現砌磚脱落、崩壞、個别部位酥壞等情况,損壞嚴重的平座、腰檐的叠澀磚只剩一皮磚。塔身内各層塔心室原有的木樓板盪然無存。
在勘察過程中,各層腰檐的原狀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腰檐上有没有覆蓋瓦片?爲解决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首先是對各層腰檐及其殘損部位尋找覆瓦的痕迹,再者是在塔脚打探溝探尋,都没有發現瓦片。另外在各層腰檐上也没有遺留榱桷的痕迹。估計是簡化施工程序以節省工時損耗,减少木構件的運用以使得檐口等受日曬雨淋的部位生命力更强的考慮。而考察粤北地區宋代的磚塔,也有不少腰檐不覆瓦的實例。純粹以磚叠澀出檐在明代造塔中已全部使用。因此推定該塔也是以磚反向叠澀搆成腰檐。
對於塔的基礎勘測方面,我們除了由浛洸鎮政府請地質勘測部門測得了塔的偏心數據外,還通過訪問當地群衆,對浛洸塔附近近三十來進行過的工程、地震以及塔的地基進行了瞭解。獲悉在這一時間段裏對塔有不良影響的工程基本爲零,僅於七十年代在位於塔的東邊約20米處開挖了一條水渠。該塔所在地地勢自南向北平緩傾斜。塔基立於乾燥堅實的山崗土上,整座塔處於穩定的狀態,不需要采取糾偏加固措施。
對於副階的認識。在該塔一層有明顯高於其他各層的層高,同時以磚隱砌出仿木構的闌額,其下又有由額,額間施一鬥三昇平身科鬥栱。特别是每處以磚隱砌出的角柱端部,都有兩個留出的卯口,個别還有殘木。地面還清理出小塊殘留的地面,由此推定該塔原有副階。
對於塔刹的認識,由於塔頂已毁,無法探知有無天宫之設以及復盆的尺寸。後來在二、三層發現預砌的承刹樑的孔洞,得知刹干之長與直徑大概的粗細。
四、圖 紙
測繪圖紙於9月完成。副階復原設計圖紙和塔刹復原設計於1992年初完成。
五、復原設計
1.塔刹 塔心柱 塔心柱的復原是塔刹復原的基礎。根據現場實測數據,鄧其生教授作出了塔刹的復原設計。塔刹復原後整座塔總高約21米。
2.副階。根據塔身卯口的尺寸,根據各地現存宋塔副階的樣式,决定使用宋《營做法式》規定的六等材復原。設計如圖(副階復原設計圖)
3.各層腰檐、平座、塔心室。復原設計主要根據現存的痕迹,摸清楚並尊重它們的建造規律,嚴格按原狀復原。(腰檐復原設計圖)
六、修復記録
1.塔刹在各層塔心室燈龕、墻壁的殘損修復後,施工便進入了按傳統做法復原塔心柱的階段。只有完成此項工作,才能順次展開各層塔心室樓板的修復、塔頂的修復、新鑄造的塔刹的安裝等。按照承托塔心柱扒樑原有的位置,塔心柱須植入塔身内二、三層之間,連同塔頂以上的長度,總高度約10米。找到合適的材料是一個難題。要購置這樣長的優質硬木,在當地無法找到,遠上韶關、廣州等地,木材的價格和運費都無法解决。曾經考慮過用合金鋼管、鋼筋混凝土柱製作的方案,
但不符合文物維修的原則,將來有條件按傳統材料再修復時,又要重新拆卸塔頂和各層樓板,勢必對文物本身造成損壞和資金的浪費。考慮再三,最後决定就地取材,選用當地可以找到的木麻黄樹作塔心柱。工程隊根據要求對塔心柱木材進行了乾燥和防腐處理。
塔刹的復盤、仰蓮、寶珠、相輪、寶蓋均用生鐵鑄造。葫蘆寶瓶用紫銅鑄造。承接鑄造的是佛山的一家鑄造廠。
2.副階。施工隊按要求選用優質格木按圖製作,各木件做防腐處理。表面刷鐵紅色油漆一底二度。地面灰漿坐砌鋪方階磚。檐下滴水處鋪卵石散水。
3.各層腰檐、平座、塔心室。對於損壞的部位,根據原有塔磚硬度較高,按今天的標準大多達到或超過60號的情况,要求施工隊選用60號以上的青磚。對腰檐、平座等結構强度要求較高的部位,如損壞厲害的,爲了加强新修部分與原有砌體的聯繫,采取了加砌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的方式進行補强。
七、 幾點認識
1.對瀕危的古建築其危險程度應該進行普查並建立定期檢查制度。特别是對古塔這類古代的高層建築,尤其要關注其傾斜的變化。而不是動輒大修,要捨得花錢“治未病”,實現預防爲主,搶救第一。
2.在文物維修的資金使用上,對確實需要搶救的,應先凑足勘測款,通過勘測科學確定維修方案後,才能準確知道需要多少維修資金。
3.文物維修必須嚴格尊重文物原貌,包括各個歷史時期的維修或改建的産物,切戒無依據地以主觀想象“改造”文物。
(鄒偉初,廣東省文化藝術信息中心。)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