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英德旅遊産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考

  【中文摘要】英德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旅遊業迅速發展。然而旅遊業仍處於産品多而不精、零散而不成系列,無獨創性的粗放型,旅遊發展的狀况及其效益未能達到應有的水平。以文化統領旅遊,轉變旅遊産業的發展方式,是英德旅遊業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英德 旅遊業 發展 文化 發展方式
  
  Abstract:Yingde is rich in tourist resources. Tourism of Yingde developed rapidly these years. The problem of Yingde's tourist industry is that the products are rich in number but scattered, lack of creativeness rather than well-planned and systematic. Both the status and benefit of tourist industry should meet a higher standard than what it is now.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to guide it with culture is important topics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of Yingde. 
  
  Key words:Yingde tourism development culture development pattern
  
  英德市是我省旅遊資源豐富的山區大市,旅遊資源種類多,宜於發展多種旅遊項目,也是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地區。近年來,英德市圍遶打造“廣東省旅遊休閒勝地”的戰略目標,加快資源大整合、景區大建設、産業大昇級、品牌大推介,推動旅遊業迅速發展。主打農業觀光旅遊、英石文化旅遊和茶葉生態旅遊,並規劃建設一批旅遊度假區。2011年全市共接待遊客429.1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23億元,《2012廣東縣域旅遊競争力研究報告》顯示,英德位居2011年廣東縣域旅遊經濟綜合發展實力前十五强。旅遊業已成爲英德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然而旅遊業仍處於産品多而不精、零散而不成系列,無獨創性的粗放型,旅遊發展的狀况及其效益未能達到應有的水平。
  
  調研情况分析顯示,英德旅遊規劃的思路、旅遊資源的整合、旅遊項目的定位等直接取决於旅遊觀念和旅遊發展方式。以文化統領旅遊,轉變旅遊産業的發展方式,是英德旅遊業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以新的文化觀統領整體規劃
  
  英德市,地處廣東的中北部,位於北江中游,總面積5671平方公里,是廣東省國土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自然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英德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文化燦爛,素有“嶺南古邑”之稱。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古墓葬、古建築、摩崖石刻、碑刻匾額遍佈全市,館藏文物豐富。風格鮮明、精細雅致的石刻文化、英石文化、英茶文化等,使英德獲得“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紅茶之鄉”、“中國英石之鄉”、“廣東省旅遊强市”等美譽。
  
  旅遊是與文化關聯高度密切的産業,可説是文化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觀直接影響着旅遊規劃。經過實地調研後,我們對英德的旅遊規劃的總體印象是:近年來,英德市把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相結合,增强英德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英德獨特的原始農耕文化及茶文化、英石文化,推動英德旅遊文化産業的發展作爲英德旅遊的探索課題,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旅遊規劃上,文化觀念有待更新,缺乏“世界性”的高度,缺乏“大旅遊”的觀念。不少旅遊資源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仍處於荒蕪狀態。尤其是具有“世界性”及“稀缺性”的文化旅遊資源未能開發。
  
  1.世界級的原始稻作文化遺址
  
  英德歷史悠久,古遺址衆多。至今,英德已發現一批古人類活動遺址,它們包括: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遺存,山崗遺址,臺地遺址遺存,戰國、漢代遺址,隋唐窑址,古城址,宋代煉鐵遺址、清代鐵鍋廠遺址等。有力地證明瞭英德擁有燦爛的文化。尤其是沙口鎮獅石山牛欄洞的水稻硅質體的發現,其意義是“獨特性”的、“世界性”的。因文化理念及經濟能力的局限,至今這些人類文明的遺存遺址仍處於孤立保護狀態,藏在深閨人未識。獅石山牛欄洞洞穴疏於管理,處於荒蕪狀態,亟待省市聯手開發。
  
  沙口鎮獅石山牛欄洞洞穴,從1996年至1998年期間開始發掘,2011年,補充挖掘了一個多月,經過綜合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證實了所出土的文物,較好地顯示了從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發展演變的形態,尤其是通過對出土文物進行了孢粉系統檢測和開展綜合研究,發現了中石器時代人工栽培水稻硅質體(非籼非粳水稻硅質體),首次將嶺南地區的稻作遺存的年代推前至距今12000至14000年。聯繫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古人類文明的遺址: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址及至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稻作遺址——獅石山牛欄洞洞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活動遺址——青塘鎮洞穴;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活動遺址——張屋岩、鷄坑遺址等。結合獅石山牛欄洞自然和文化環境,證明英德是古人類生存、繁衍、進化的聖地。人類的原始文明從采集漁獵逐步轉爲鋤耕農業,均在英德發現了完整的軌迹。充分證實了獅石山牛欄洞和在此發現的非籼非粳水稻硅質體,是人類稻耕文明的原始遺址和遺存。牛欄洞非籼非粳水稻硅質體,也是至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人類稻耕文明的原始遺存,意味着將嶺南的稻耕文明起源時間推前至世界稻耕文明的源頭,標誌着英德獅石山牛欄洞不僅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發祥地。還是“人類稻耕文明的原始地”,對世界認識中華文明史、研究人類文明史,有重要的意義。
  
  爲此,建議向省有關部門申請將這項成果申報爲2012年“考古重大發現”,將獅石山牛欄洞及非籼非粳水稻硅質體遺址遺存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國家級以至世界文化遺産。站在研究展示人類文明進化史的高度,保護英德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至清代的一批古人類活動遺址及古代文明遺址,同時統一規劃,開發建設展示人類文明發展進化史的綜合文化旅遊項目,集考古、科研、教育、旅遊於一體,使其成爲國家級的乃至世界級的文化遺址、科研基地和文化旅遊聖地。
  
  2.别開生面的“流寓文化”
  
  英德古稱英州,地處粤北山區,無論地理、氣候、交通、經濟、文化都是自中原進入嶺南的中轉地。偏僻的地理位置及山區地貌,使英德在中國的歷代謫戍流放地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兩宋以來,衆多的文人貶謫流放於此。文革期間,英德又成了我省文化、教育界一流名家下放的“干校”、知識青年接受再教育的“廣闊天地”。不同時期,英德又成了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歸國難僑的家。從古至今,多少精英於此會聚中轉,留下了永恒的印記。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傳統文化與激進文化、本土文化與境外多國文化在此交匯碰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流寓文化”,對英德的經濟、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遺址,是英德獨有的、稀缺性的文化資源,使英德具有了開發“流寓文化”旅遊項目的條件。
  
  爲此,建議從“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文化視角,開發别開生面的“流寓文化”旅遊項目。把英德豐富的摩崖石刻,文革時期廣東電臺、廣東電視臺、黨校、出版社和社科所等新聞出版界“八百秀才”下放的“五·七干校”——英東的黄陂畜牧場,廣東文藝界和中山大學的“五·七干校”及知青的安置點——英德茶場,以及華僑農場等,在新的文化觀統領下整體開發,使歷史遺址的保護和旅遊開發結合起來,互相促進,改變目前僅把這些資源當作零星的景點,作爲各條觀光綫路的補充的做法,挖掘這些旅遊資源的人文内涵,提高文化品位,突出這些旅遊資源的獨特性和稀缺性。
  
  二、以準確的定位來整合旅遊資源
  
  英德不僅有鬱鬱葱葱的粤北山川、婀娜多姿的喀斯特地貌、更有鬼斧神工的英石、引人入勝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風光等,原生態的旅遊資源豐富,是生態觀光旅遊的勝地。英德是中國紅茶之鄉,種茶歷史悠久,英德紅茶聞名於世。茶文化是英德旅遊産業三大産品之一。目前,英茶文化開發主要爲“茶葉生態旅遊”,起點不高,開發仍是表層的,處於産品展示狀態,在全國同類旅遊項目中無亮點,茶文化旅遊度假區正在規劃中。我們認爲,農業生態旅遊,應以準確的定位來整合旅遊資源。
  
  1.開發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英茶文化大觀”項目
  
  英德紅茶聞名於世,她有人們熟知的獨特的色香味、獨特的外銷途徑、獨特的傳説,但要使英德茶文化成爲一個大品牌,有待於對茶的文化進行深度開發。爲此,建議定位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高度來發掘英德茶的文化内涵,整合英德茶産業的資源,開發“英茶文化大觀”旅遊項目。使傳統的茶産業遺址既得到應有的保護,又成爲珍貴的文化旅遊資源。
  
  (1)茶文化的展示:突出英德紅茶的世界性
  
  茶是中國的特産,茶文化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展示英德茶文化的同時,可與中國各類名茶的歷史文化作對比,突出英德紅茶在世界獨一無二的聲譽,以及英德紅茶在海外爲製作奶茶的上等原料這一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要挖掘與之相關的文化内涵。
  
  (2)專業性展示:突出英德茶産業文化的先進性
  
  歷史上,茶葉的生産、加工、貿易,基本上是個體勞動:茶農種茶,師傅制茶,販子賣茶,其産業鏈是鬆散型的。英德早在20世紀50年代,茶葉生産便開始形成現代産業化規劃運作的産業鏈:系統化的種植管理,規模化的生産管理,産業化的科研配套。在英德,一個茶葉專業性實體管理下運作有:茶場、茶廠、茶研所、茶機廠、印刷廠、包裝(紙袋)廠等。全國的茶葉品種,英德最多,全國的各種茶葉的加工機械,在英德都可以看到。歷史上,專業化、規模化的茶葉産業遺址,在英德完整地保留着。這些是英德茶産業文化專業性、先進性的見证,是稀缺性的資源,應該遺址保護和開發利用並舉,彰顯德茶産業文化的先進性。
  
  (3)茶道文化展示:突出英德茶文化的傳統性和豐富性
  
  英德,自古便是進出廣東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在此碰撞,或傳承或創新,茶文化也如此。在中原失傳的茶道文化,在英德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確是一大幸事。
  
   1981年8月24日,阿育王寶塔基座出土的一套唐朝皇家的茶具,再現了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研究這套出土的茶具,使我們得出盛唐時期的飲茶模式是:磨碎茶葉、加上芝蔴、花生、薑片等,一起用水冲煮,然後分而飲之。這與英德客家人(水上客家人爲疍家人)製作飲用擂茶何其相似。挖掘製作與飲用流程與盛唐時期極其接近的英德客家人的擂茶,以及清遠的“筆架茶”、“蒲坑茶”,使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得以發揚,實乃英德文化傳承性與豐富性的有力證明,也是中國茶文化魅力的展現。
  
  2.建設地域特色鮮明的休閒度假勝地
  
  調查過程中,我們參觀考察了幾個建成或規劃中的旅遊度假區,共同的特點基本上一致:公司運作開發,規模大,設計豪華,建築多爲西式現代風格,與其他地區的旅遊度假區相比,個性不鮮明。有特色的旅遊産品才有生命力。爲此,建議注意以下兩點。
  
  (1)突出環保意識,注意保護生態平衡
  
  英德自然環境優越,山水奇美,優美的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我們所見的旅遊度假區規模大,均選址在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因此,注意保護石灰岩地區水資源,保護生態平衡,處理好垃圾、廢氣、污水處理等問題,是重中之重。解决這些問題,環保意識是主導,設計規劃要科學、要經過充分的論证,萬不可貪大求洋,做出有違自然規律與科學的規劃。
  
  (2)突出地域特點,注意凸顯民族風情
  
  英德文化多元,原生態的旅遊資源豐富,地域文化風格鮮明。旅遊度假區的設計要注意突出民族性與地域性,要注意古今元素、新舊元素、自然人文元素相融合。旅遊度假區的建築、園林風格要與周邊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相協調,不能落入珠三角等先開發地區的俗套,千篇一律地建“歐陸風情”景觀區,既破壞了自然景觀,更與其他地區的旅遊度假區雷同,了無情趣。
  
  三、以綜合發展的視角開發旅遊市場
  
  旅遊業是一個涉及面廣,帶動相關産業多,社會影響大,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戰略性關聯帶動作用的重要産業,是第三産業的重點,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旅遊業,對我省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省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起步早,發展快,但是旅遊市場,尤其是山區的旅遊市場,基本以低水平、低消費、單一化、大衆化的觀光項目爲主,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高,英德旅遊業大體也如此,亟待開發高端的文化型、享受型的旅遊項目,促使旅遊業持久發展。爲此,建議加大對山區旅遊資源開發的扶持,使旅遊業成爲地區合作、行業合作、學科合作的橋樑,以綜合發展的視角開發旅遊市場。
  
  1.與文化、教育發展相結合,優化旅遊産品
  
  英德是“廣東省旅遊强市”,對旅遊産品的昇級高度重視,並着力於打造“原始農耕文化”、“茶文化”和“英石文化”三大品牌。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教育與旅遊密切相關。努力使旅遊與文化、教育相結合同發展互促進,應是優化旅遊産品的途徑之一。下面以“英石文化”爲例。
  
  英德以盛産英石著稱於世。宋代,英石便成爲朝廷貢品,與靈壁石、太湖石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元代把英石列爲四大名石之一。明代,英石被廣泛大量開採,作爲“窗幾之玩”的英石盆景當很盛行。英石是清代以來公認的四大園林名石之一(其餘三大園林名石爲太湖石、靈璧石、黄蠟石)。清代對英石的認識、開發與收藏達到了高峰。目前,英石産業是英德的支柱産業,英德對旅遊與英石産業相結合高度重視:建設了30多公里的英石文化觀光長廊,打造中華英石主題公園,舉辦英石文化節。英石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台灣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超過1億元,是英德成爲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但如何傳承英石文化的精髓,提高産品的藝術品位,挖掘新内涵,開拓新品種,使英石文化旅遊産品更具魅力,更具輻射功能?與文化、教育發展相結合是一個新的突破口。如,與全省、全國相關的院校建設相關的專業和研究、培訓基地,在本土職業院校開設相關的專業,使産業與文化、教育相結合,既提高英石文化的層次,增加英石的文化内涵,培養了石文化産業、園林、園藝、旅遊業所需的人才,又擴大了英石文化的影響,使“英石文化”具備了多種功能,大大提高了英石文化旅遊産品的品位與價值。
  
  如此類推,“原始農耕文化”、“茶文化”等旅遊項目均可根據産品的性質、服務的對象、遊客的需要,與文化、教育、科研、藝術、商貿等相關的行業横向聯繫,共同開發,使旅遊産品向高端化、多樣化發展。
  
  2.綜合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的旅遊産品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多樣化,遊客數量必然大增,遊客對旅遊産品的要求更多、更高。“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來一問,什麽也不知道”,這種疲於奔命的初級觀光旅遊方式必然被淘汰。天南地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處處不外到此一游,這種雷同多、特色少的旅遊内容必然無吸引力。旅遊産業的轉型,滿足社會的發展和旅遊市場的需要是關鍵。這便要求我們高瞻遠矚,適應旅遊方式及旅遊需求的變化,使旅遊産品有獨特的吸引力,旅遊的方式與内容多樣化。英德可大力發展文化性、科教性、專題性、享受性的高端旅遊。如,大力發展度假旅遊、保健康復旅遊、生態旅遊、探險旅遊、體育旅遊、自駕車旅遊、科學考察旅遊、專題研究旅遊、學科教育旅遊、民俗風情旅遊、文學創作旅遊等,適應不同年齡、性别、職業、季節、出行目的等的需要,靈活開設各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旅遊産品,使地域旅遊資源迸發出獨特的魅力,地域文化之美滋潤遊客的心田,使遊客得到熏陶、教育與美感。

  (鄭佩瑗,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