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嶺南畫派創始人居廉在花鳥畫中創造性地運用“撞水法”和“撞粉法”,其花鳥草蟲畫更多地以表現局部爲主,取其最具神采的部分,采用類似現代攝影的近鏡頭特寫的方法,表現小景小生物,使其更爲生動傳神,以小博大,引人入勝,獨步天下。
【關鍵詞】居廉 “撞水法” “撞粉法” 花鳥草蟲 以小見大
Abstract:Ju Lian, founder of the Lingnan Painting School, creatively uses the methods of striking water and powder in his paintings of flowers and birds which often feature parts, especially the most impressive parts of the objects. Like the close-up in photography, his paintings prefer small vivid parts than the whole, which are unique and attractive.
Key words:Ju Lian the method of striking water the method of striking powder flower birds grasses and insects to see the whole from a part
明清兩季的中國花鳥畫藝術,流派紛呈,名手尤夥。然而,這一時期以文人花鳥畫爲主流,院體、工麗派日趨式微,唯有清初惲南田標新立异,一洗時習。他重視物性,提倡寫生,以元人幽淡之筆,作兩宋工整妍麗之畫,一改院體畫的刻板拘謹,以形神兼備、清新淡雅的“没骨”花鳥畫獨步天下,時人從之者衆,而真正得其神韵者,當推嶺南居廉。本文試就居廉及其花鳥畫作的藝術個性和技法作一簡述。
一、居廉其人
居廉(1828-1904),字士剛,號古泉,别號隔山樵子、隔山老人、羅浮道人,清末畫家與美術教育家。
(一)“嶺南畫派”的藝術先導之一
居廉祖籍江蘇,因其先祖於廣東做官而落借番禺隔山鄉(今海珠區江南大道)。他年少家貧,依靠堂兄居巢並隨其習畫,兼採惲南田、宋光寶等人之長,以出神入化的“撞水”、“撞粉”繪畫技法表現嶺南地區潤澤的花艸與獨特的自然風物。所作没骨花卉草蟲寫生,風格清新妍麗,兼工帶寫,呈現了獨有的嶺南風貌。
(二)晚清時期廣東畫壇承先啓後的一代宗師
居廉擅畫花卉、瓜果、翎毛及草蟲等。他的畫作影響着晚清以後廣東畫壇的面貌和風格趨向,以及整個中國畫審美性格的嬗變。
二、居廉花鳥畫藝術個性的形成
居廉師從堂兄居巢,專志於南田先生的没骨法。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隨堂兄居巢赴廣西張敬修營中。“每以暇日,挾丹青,游野次,或登山臨水,追模花鳥草蟲諸生物,務得其神似”。〔1〕
在桂期間,居廉還結識了李秉綬,並在李家叠彩山白鶴洞下的環碧園認識了客居課徒的江蘇畫家宋寶光和孟覲乙。孟、宋兩人皆擅長花鳥畫,他們曾受聘於臨川李秉綬,在廣西和廣東客徒授畫。他們畫風各擅勝場,麗堂意筆揮灑、設色大膽;藕堂没骨寫生,賦色明麗妍秀。據高劍父回想,居廉時有摹仿宋、孟二人的作品,兼二人畫法於一家,並鎸一印章曰“宋孟之間”。本人推斷,其寫意畫風很可能就是直接出自孟氏并親承宋光寶指授,藕堂的工筆没骨畫風和注重寫生的習慣也對居廉畫風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有關史料記載,居廉還不竭向先輩和同時期的畫家進修,觀摩臨仿過惲壽平、華岩、羅聘、高其佩、金農、陳淳、湯貽汾、王宸、八大隱士、朱鶴年、張宏、唐寅、羅天池、吴鎮、李方膺、王原祁、倪瓚、董其昌、包公慶、蔣廷錫等名家畫作。居廉之所以能觀摩如此多名家的作品,是由於他在入幕可園張氏後就廣交上層文人。他的密友張嘉謨、楊永衍、潘飛聲、伍延鎏、伍樂陶、伍德彝等都具有收藏愛好,使之藝術視野大爲拓展。尤其是宋、孟二人的畫深受時人青睞,不少官宦世家都有收藏,居廉便有良多機遇觀摩實迹,公淑其畫。
三、居廉花鳥畫的藝術成就
居廉的花鳥畫可以説遠追惲南田,近承宋光寶、孟麗堂。居廉花鳥畫藝術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爲他在師承前代的基礎上鋭意變革的結果。大家知道,居廉除了習見的花鳥,“草蟲尤勝”。因此,花鳥草蟲畫無疑是居廉繪畫的一大亮點,也是他與居巢對拓寬傳統繪畫題材上的重要貢獻之一。這種貢獻,源於居氏兄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因爲善於從普通平凡事物中發掘藝術的人,一定跟崇尚自然、以造化爲師、從自然萬物中吸取養料的藝術主張有關;一花片葉,猶能妙造自然,活色生香,給人以新鮮愉快的感受!
高劍父回憶其師居廉畫草蟲時説:“師寫昆蟲時,每將昆蟲以針插腹部,或蓄諸玻璃箱,對之描寫。畫畢則以類似剥制的方法,以針釘於另一個玻璃箱内,一如今日的昆蟲標本,仍時時觀摩。”〔2〕嗚呼!居廉筆下的花卉草蟲細節無不惟妙惟肖,且創造性地成長了“撞水法”和“撞粉法”,並在畫論中指出時人謬誤,如含笑與夜合不同、春蝶與秋蝶不同等等,正是因爲秉持這種嚴格的寫生態度而獲益於啓發的結果。
四、居廉花鳥畫的藝術手法
居廉的花鳥草蟲畫在題材上主要以狀寫嶺南風物爲主。雖然没有宏大的叙事和激動人心的場面,但把生活中最爲普通的自然景象加以詩意的詮釋,靠的是扎實的畫學素養和精湛的繪畫技法。其中最主要而且最爲人稱道的成就,是撞水法和撞粉法。
所謂撞水法,是在畫花卉的葉子或枝干時,在色墨未干之時,以乾净的筆蘸水從光面注入,水色、水墨交融時産生張力,色墨被擠向周邊,在輪廓周邊形成自然的邊綫,並産生陰陽向背的效果。居廉的高足高劍父曾經這樣介紹,居廉在寫葉時,“則以水注入色中,從向陽方面注入,使聚於陰的方面。如此則注水的地方,淡而白,就可成爲那葉的光綫,且利用光綫外不匀的水漬,干後或深或淺,正所以見葉面的凹凸也。不需刻意渲染,而一葉中的光陰凹凸畢現。”〔3〕同樣的方法也用於畫枝干:“寫枝亦是用撞水之法,有撞草緑及石緑作爲樹色與蒼苔色的。枝干不用鈎勒的綫條,因撞水的原故。其色則聚於枝干的兩邊,干後儼然以原色來作‘春蠶吐絲’的鈎勒法一樣。”〔4〕
撞粉法主要施用於花瓣和蝴蝶等的描繪,在寫花瓣或蟲蝶的翅膀頭頸腹腰時,也是趁顔色未干時,“以粉撞入色中,使粉浮於色面,於是潤澤鬆化而有粉光了。在一花一瓣的當中不須著意染光陰,惟以濃淡厚薄的粉的本身爲光陰。”〔5〕有時在粉未干的時候,用手將畫架起,使畫面傾斜,使得粉聚集一邊,花瓣便如朝露未干一般更潤澤,蟲蝶的立體感也更顯現了。
没骨畫法這種技法早在公元557年以前就由南朝張僧繇始創,當時這種畫法主要用在山水畫上,而在花鳥畫中使用没骨法,則是北宋徐崇嗣創立的。清初惲壽平,又深得徐家心印。這種畫法打破了前代“勾花點葉”的陳法,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時代風格。
没骨花鳥畫不采用墨筆勾勒輪廓然後敷色的傳統方法,而是以色彩直接渲染,粉筆帶脂,點染並用。同時,講究以寫生爲基礎,極力摹寫,得其活色天香而後已。居巢又特别推崇惲南田。因此,居氏兄弟的没骨花鳥畫可以説在遠接宋人的寫生精神上是與惲壽平一脈相承的。
五、居廉花鳥草蟲畫鑒賞
桂林博物館現藏居廉書畫作品二十件。其中,按形式分爲直幅三件,扇面九件,册頁八件;按内容分爲花鳥草蟲十八件,人物二件。時間大約是在1875年-1896年之間。學術界一般認爲,居廉的書畫自1867年-1897年爲他的創作高峰期。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精品也多出於此時期。因此,我館所收藏的居廉書畫作品,應是居廉創作高峰時期的杰作。
(一)清光緒居廉設色海棠蜂鳥圖摺扇頁(圖一)
紙本設色,縱38厘米,横54厘米,作於1880年春,繪海棠花開。細長枝干上飛來一只麻雀,把長枝壓得摇摇欲墜。一群蜜蜂尋花而來,芬芳的空氣中仿佛傳來蜂群發出的嗡鳴聲。小雀跟前,一只蜜蜂正在倉惶而逃,好象只要遲疑半刻,就會成爲雀兒的口中之物。整圖給人以一種明媚而又温暖的春天氣息。題跋“照眼斜紅暈玉肌,春陰又是燕來時,漫夸解語能傾國,解語還應惱鬢絲。庚辰春日隔山樵子居廉”。下鈐白文方印“古泉”。
圖一
(二)清光緒居廉設色秋葉螳螂圖摺扇頁(圖二)
紙本設色。縱18厘米,横52厘米。作於1881年夏。枯枝上的大螳螂俯視着下面的小螳螂,小螳螂扭着身子想要擺脱威脅。一只半隱在斑駁枯葉中的螳螂正安逸的獨自覓食。左題跋“螳螂螳螂,汝不學枝枒飲吸風露凉,又不學蝴蝶吮咂花蕊香,而乃肉食。矜自强撑臂勒肉及同類,日相戲,顧盼盛,意氣造次車可當。螳螂螳螂,當不見中林有黄雀鳴饑正引吭,穿枝翻葉避焉可?老僧合十贊因果。少舫仁弟□鑒 辛巳夏居廉”。鈐“古泉”隸書印一枚。
圖二
(三)清光緒居廉設色凌霄花草蟲摺扇頁(圖三)
紙本設色。縱17.8厘米,横50厘米。作於1896年冬。湖石邊生長着兩株凌霄花。一只老蚱蜢停歇在湖石的花陰下,一只青蚱蜢倒掛於凌霄花上,而蟋蟀正跳躍在花葉之間,三只採蜜的蜂也在花間翩翩起舞。題跋“丙申冬日屬 允襄二兄大人鑒证 隔山老人居廉寫生”。鈐“古泉”篆書朱文印一枚。
圖三
(四)清光緒居廉設色梨花草蟲摺扇頁(圖四)
紙本設色。縱18厘米,横53厘米。作於1880年春。梨枝迎風摇曳,枝頭繁花似錦,花蕾含苞待放,枝干上一只灰色的天牛蟲沿杆爬行。題跋“仿甌香館用筆庚辰春爲仲祥二兄大人鑒正 隔山樵子居廉”。鈐“居廉”篆書白文印一枚。
圖四
綜上所述:撞水法和撞粉法的熟練運用,使居廉晚期作品的畫面更加清新滋潤、光色交融,“寫花得向背掩映之神,故極妍盡態,而葉能反折得勢,枝能秀勁生動,又得風晴雨露月雪之變態。”〔6〕那些點綴在花間草叢中的小昆蟲,恍惚不待空階草露月色微茫間,就已聞唧唧蟲聲了。值得一提的是,居廉花鳥草蟲畫更多地以表現局部爲主,所畫花艸均取其最具神采的部分,采用類似現代攝影的近鏡頭特寫的方法,而將花艸的大部分摒於畫面之外。即使是描繪花艸的主體,也經常將其置於拳石或山坡之後,掩去其某一部分,使花艸在顯隱之間展現其摇曳的身姿。這種處理方式更適合於表現小景小生物,能够更好地將花木草蟲的細部特徵刻畫出來,使其更爲生動傳神。這種小巧而單純的構圖,小中見大,以小博大,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注釋:
〔1〕 李健兒:《廣東現代畫人傳附編》,民國年間版本。
〔2〕 張素娥:《居巢居廉年譜》,廣州:廣州出版社,2003年。
〔3〕 高劍父:《居古泉先生的畫法》,《廣東文物》卷八,香港,1941年。
〔4〕 高劍父:《居古泉先生的畫法》,《廣東文物》卷八,香港,1941年。
〔5〕 高劍父:《居古泉先生的畫法》,《廣東文物》卷八,香港,1941年。
〔6〕 張白英:《畫人居古泉逸話》,香港逸經社主辦《大風》,1939年10月25日版。
(趙戈茸,桂林博物館,館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