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哲學界從1981以來,就毛澤東的《矛盾論》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問題,進行多次的研究和探討。到會的同志認爲,要正確評價《矛盾論》,必須從當時的歷史背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理論同實際結合的作用這三個方面來看。對《矛盾論》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有五種提法:1.它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在許多問題上有深化,尤其是對矛盾的特殊性方面有獨到的論述,但不能説全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2.它闡發了矛盾的規律,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不能只用對立統一規律來包括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3.它主要是來源於中國革命實踐的總結,從理論上闡明瞭中國民主革命的邏輯,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4.它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不光從其一點上,而且從各點上來看都有豐富和深化,因此有個理論體系,不過這個理論體系還要加以完善。5.總的來説它繼續了列寧未竟之業,説明和發揮了辯證法的核心即對立統一規律;主要表現在全面探討了對立統一規律的豐富内容;發揮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把對立統一規律應用於革命實踐,創造了一系列辯證的工作方法。
爲了説明《矛盾論》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有的同志認爲:對立統一的學説是辯證法的核心,這是唯物辯證法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馬克思雖然完成了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根本改造,從而奠定了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但他們來不及詳細研究辯證法各個規律之間的内部聯繫,没有明確提出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問題。列寧在詳細考察了辯證法各個特點、要素和範疇之間的内部聯繫的基礎上,提出並論证了對立統一學説是辯證法的核心,但列寧終究來不及詳細地説明和發揮作爲辯證法核心的對立統一規律。毛澤東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吸收前人和同時代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多方面地説明和發揮了辯證法的核心即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論》中的思想觀點是毛澤東偉大的理論創造。它超出了當時蘇聯哲學界幾本巨著的高度。雖然《矛盾論》也有它的不足和局限,如有些問題表述得不够精確,有些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和發展,但這些不足和局限並不妨礙它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它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們學習唯物辯證法的重要的教科書。
(這是作者參加省哲學界研討《矛盾論》時所寫的綜述,發表在《廣州日報》1982年2月18日。)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