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毛澤東的哲學思想

  自1981年10月召開的“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討論會”以來,廣東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馬哲史研究會等,就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定義和特點、毛澤東對歷史唯物論的貢獻、毛澤東的《矛盾論》在馬哲史上的地位等問題,陸續進行了專題討論。現將討論中的主要論點簡介如下:

  一、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定義和特點問題

  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定義大家的看法原則上是一致的,但各自提法有差别。第一種提法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第二種提法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革命具體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第三種提法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哲學概括。

  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問題,主要有如下幾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實事求是。從中國的社會和革命鬥争的實際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産生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基礎。從理論本身來看,實事求是既是唯物論,又是認識論,同時也是辯證法,是三者的有機統一。實事求是是貫穿於整個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各個組成部分,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也就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本質特徵。

  第二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它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毛澤東説:“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爲無産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强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爲實踐服務。”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别於其他哲學的根本點。階級性和實踐性這兩個特點貫穿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始終。

  第三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是,以實踐爲基礎,以矛盾學説爲核心,以實事求是爲靈魂,以群衆路綫爲歸宿,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的一元化的體系。

  第四種意見認爲,在一定物質條件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他們還認爲這個特點無論在中國革命發展過程當中,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當中都是很突出的,一貫性的。

  第五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可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革命中的運用和發展;二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是被中國革命實踐證明了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總結;三是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根本特點。

  第六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是認識論、認識的工具。

  第七種意見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革命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和發展。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創造了一系列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群衆路綫等,這就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顯著特點。

  此外,還有些同志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是民族化、中國化、通俗化、具體化等;也有的同志認爲,實踐的哲學,應用的哲學,辯證唯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等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點。

  二、關於毛澤東對歷史唯物論的貢獻問題

  一種意見認爲,一是在我國長期革命實踐中,毛澤東堅持、運用、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把歷史唯物論同唯物辯證法結合起來,如《矛盾論》實質上是歷史辯證法的結晶,《實踐論》是對社會歷史的科學認識,從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貢獻;二是他把歷史唯物論推廣到社會歷史中去,發現和闡明了不同於歐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革命邏輯,它既是世界革命邏輯的具體表現,又是對世界革命邏輯的具體認識,更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殊貢獻。關於中國革命邏輯的内容有:①中國各階級的特點及其關係,階級矛盾的運動及其變化;②中國革命相互聯繫和區别的兩階段的關係,各階段革命性質、對象、動力及發展趨勢;③提出關於農村包圍城市等解决社會矛盾的新途徑;④農民問題作爲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三大法寶中的統一戰綫,一整套的群衆路綫和工作方法;⑤關於軍事著作中人與物、政治與軍事、精神與物質等的關係,關於創造曆史的主體的人的主觀能動性;⑥關於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另一種意見認爲,毛澤東的貢獻,一是把歷史唯物論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對歷史的普遍現象提供了新的證據;二是把歷史唯物論同辯證法相結合,使更多的社會歷史問題得以正確的認識和解决;三是把歷史唯物論同認識論相結合,既深化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又深化了歷史唯物論。

  還有一種意見認爲,毛澤東的貢獻,一是無産階級革命論;二是不斷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階段論;三是社會主義基本矛盾論。

  第四種意見認爲,毛澤東的貢獻,一是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科學分析;二是對人民群衆首創歷史的高度重視;三是對社會主義兩類矛盾的及時提出;四是對實踐中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充分估計。

  三、關於《矛盾論》在馬哲史上的地位問題

  一種意見認爲,要正確評價《矛盾論》,必須從三方面看:一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看,它是黨内兩條認識路綫長期鬥争的産物,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戰勝形而上學的紀録;二是從馬哲史發展看,它發揮了列寧的思想,沿着列寧開闢的道路把唯物辯證法推向前進;三從理論對實際産生的作用來看,它用辯證法揭露、批判了教條主義錯誤,教育了廣大黨員和幹部,在中國革命史上發揮了巨大威力。這是比較一致的看法。但對《矛盾論》在馬哲史上的地位和貢獻的提法則有以下幾種意見:一是它對辯證法在許多問題上有深化,尤其對矛盾特殊性有獨到論述,但不能説全面發展了辯證法;二是它闡發了矛盾規律,在中國革命中具有重大指導作用,但不能就以矛盾規律完全代替了辯證法的其他規律;三是它不光從某一點上,而且從各點上對辯證法都有所豐富和深化,全面探討了對立統一規律豐富的内容,建立了這個規律完整的理論體系,並運用它創造了一系列辯證的工作方法。

  (這是作者等參加相關研討活動的綜述,發表在《學術研究》1982年第2期,多家刊物轉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