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廣大農村的物質基礎相對薄弱,文化基礎相對落後,習慣勢力相對深固,但從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却方興未艾,日益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全黨的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上,國家的物質基礎有了較大的改善,各項事業有了較快的進展。這在客觀上爲我國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後盾力量。這也進一步説明,我國廣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狀態,同國家的整個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關係。當然,整個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固然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事業興起的主要原因,但是,更爲直接的原因,是大農村本身經濟形勢的好轉以及廣大農民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的迫切願望和要求。因此,要研究我國廣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方興未艾的現狀和規律,就必須對廣大農村變化着的經濟發展現狀,有一個簡略的瞭解。
一、開放與改革把廣大農村置於兩個大的轉化之中
從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起了翻天復地的變化:1.已普遍實行了以家庭聯産承包制爲主的多種形式責任制。這是中國農民偉大的創舉,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束縛農業生産力發展的舊體制,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社會主義農業的新路子。2.這幾年,農業生産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糧食生産連續六年豐收,平均每年增産340億斤。1984年糧食總産突破80OO億斤,比1978年增産2051億斤;棉花總産1.2億擔,打破了1958年至1978年長期徘徊在4000萬擔上下的局面。現在的農村,温飽問題基本上解决了。3.目前,我國農村專業户已發展到425萬户,約占農村總户數的2.3%。這些專業户以農村商品生産的先行者的姿態登上了歷史舞臺,並以其較高的勞動生産率和商品率,成爲發展農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4.在農村,正在形成多樣化合作經濟體系,出現了家庭經營與合作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結構,集體、聯合、個體經營並舉的鄉鎮企業,涌現了46萬多個新經濟聯合體,農村供銷社、信用社逐步恢復合作性質,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集中勞動,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的單一集體經濟舊模式。5.農村經濟在改革、開放中日益活躍,“六五”計劃期間農業總産值平均每年增長10.8%,遠遠超過了1978年前26年間平均每年3.2%的增長速度,1985年的農業總産值超過了3700億元。6.農民的收入持續增長,198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約400元,比1984年提高13%,比1980年增長209元。農民消費水平每年增長9.1%,改變了1978年以前26年平均每年增長1.8%的停滯狀態。7.70年代末踏上新起點的鄉鎮企業,已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産值已由1980年的720億元增加到1985年的2300億元。鄉鎮企業累計吸收農村勞動力6000萬人。8.城鄉之間由單一的産品交换轉到共同發展第二、第三産業,廣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成份的經濟技術合作,已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9.全國農副産品購銷制度改革起步順利,原實行統派購的39種農副産品,除個别品種外都已先後退出。國家計劃指導下的市場機制開始指揮農民的生産。10.農村的産業結構調整邁出了重大的一步,開始由單一的農業生産結構向多層次産品結構演進,林、牧、漁業和工副業産值在農業總産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36.30%上昇到1985年的49%。其中,我國農村經濟中長期處於“短腿”地位的畜牧業,1985年的總産值達552.4億元,比1980年增長62.5%,年遞增10.2%。11.村鎮建設步伐加快,1979年至1984年全國鄉村共建新房35億平方米,超過前30年建設量的總和。現在,全國約有5萬個集鎮建設日益有所進展。
上述數字不可能是絶對準確的數字,但大體上是可信的。這説明,我國農村在成功地進行了以聯産承包責任制爲中心的第一步改革的基礎上,目前又邁開了以改革農産品統派購制度、調整農村産品結構爲中心的重大的一步,並取得很大成績,最主要的標誌是農村經濟開始搞活了,商品流通渠道開始增多了,商品經濟的横向聯繫開始加强了,農民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産的積極性提高了,我國農村已開始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
二、兩個大的轉化引動了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馬克思曾經深刻地指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生産活動中,生産者也改變着,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産而發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出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我國現階段的廣大農民,在改革與開放中,在兩個大的轉化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活動,正是這樣一種情况。
第一,廣大農民對文化教育的渴求日益迫切
物質基礎有了一定的改善之後,農民最爲關心的事情就是要使自己有一定的文化,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就不能進一步發展農村物質力量,不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能從愚昧無知的狀態中解放出來。這是農民决不甘心承受的苦果。
這種切膚之痛,開始把農民同文化教育之間長期脱節,甚至毫不相關的漫長的歷史所造成的距離逐步地縮短了。這是中國農村歷史的巨大一躍。“村富不治本,將來要變窮”,農民自覺或不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同是否掌握文化是休慼與共的。
這幾年,許多地區的農民自動集資辦學,辦夜校,辦識字班,辦文化站,在那裏開展掃盲活動。有些農民還自費上大學。據統計,到1984年初,全國已興辦了3500多個學文化、學科學技術的農村文化站;縣級夜校15000多間,考入中國農業廣播學校的農民達460000之衆。此外,許多農村掀起了多種形式的文化娱樂活動熱。過去農村生活單調枯燥,“白天杠鋤頭,晚上靠枕頭”,現在“飽暖思娱樂”。許多農民自己集資辦起電影院、電影隊、文化宫、演出隊和業餘文藝創作社;許多農家還訂閲了各種報刊雜誌。僅1982年,農村共放映電影2400萬場,觀衆達194億人次,每天平均有5000多萬農民看電影,每個農民平均一年看24場;農村集鎮電影(劇)院達7360座;新增電影隊9095個,相當於1949年——1972年23年發展數的總和;各地專業藝術團體到農村演出50多萬場,觀衆達5億多人次,比1979年的觀衆增長60%以上;農村書報雜誌銷售總額達11.3億元,比1981年增長19.1%。許多農民已購買了黑白或彩色電視機、録音機,勞動之餘,可以享受現代文娱生活的樂趣,可以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有的還通過電視機或録音機,堅持學習外語。例如珠江三角洲一帶,不少農民爲了做活貿工農,打進國外市場,有的已經能用外語與外商洽談生意。以前凡農民只需要“下裏巴人”而不需要“陽春自雪”的陳舊觀念應當改變了。
在當前,農村出現的文化户是一項應運而生的新事物。它包括以文化爲專門業務和主要經濟來源的文化專業户,及其它經營爲主兼營文化事業的文化兼業户和從事無償服務的文化義務服務户三種類型。在組織形式上有個體户單營的,幾户聯營的,也有與集體合營的,是一種多内容,多形式的文化事業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的社會實體。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具有中國的特色,閃爍着改革的火花,爲農村文化工作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經營者多是農村中有知識、有技藝的文化能人,他們以農村智能結構的精英的姿態,爲密切鄉親而就近服務,既靈活又有針對性,較之國家辦或集體辦這些事業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深受農民群衆歡迎。那些文化户中的文化室,實際上是傳播科學技術,指導農業生産的中心陣地。有的文化户還用自己的書刊報紙,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調解家庭糾紛,開展法律諮詢,成爲團結群衆,教育群衆的骨幹力量。總而言之,農村文化户的出現,是新中國30多年來農村文化工作的重大突破。
在當前,有些地方的農民還對文化生活不斷地提出了求樂、求知、求美、求新的要求,正由低檔次向高檔次的方向發展;群衆生活的範圍,正由單一的“小文化”向綜合型的“大文化”方向發展;群衆文化活動的網絡,正由三級文化網向四級文化網的方向發展;在文化建設中的民辦事業中,部分個體文化户正向聯合體的方向發展;群衆文化生活的内容正由單調貧乏向豐富多樣的方向發展;群衆參加文化活動的方式,正由被動的接受型向主動的參與型的方向發展。
第二,廣大農民對於科學技術的渴求日益迫切
恩格斯曾經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廣大農民在治舊變新、治臟變净、治亂變安、治窮變富的過程中,無不深切地認識到治愚變智的重要。“金山銀山,黨的政策是靠山;金丹銀丹,科學技術是仙丹”,這樣簡檏的語言,確實道出了8億農民對黨的改革和開放政策的衷心擁護及對科學技術的學習、應用和推廣的追求與向往。
千百年來農業生産主要靠人力、畜力和簡陋手工工具經營的狀况,這幾年明顯地有了變化。如今半數以上的作業量已由農業機械負擔。據農機部提供的有關資料表明,到1983年底,我國農機總動力已達2.45億馬力,大大超過3億多個勞動力和548多萬頭役畜折合馬力數的總和。在我國一些條件較好的農村,已經試用電腦技術種田。如遼寧新民縣中古城子村,1984年安裝了“微型電整控制系統”開發水田2000畝,全部用電腦控制灌溉,因而節約了14個看井人員,節約了水電費用12000元,平均畝産1200斤,全村共增産水稻80萬斤,增加産值20萬元。
據有關專家預測,在今後10至20年内在農業中廣泛地應用電腦技術,將使:1.勞動生産率將提高20~30%,晝夜不息的勞作將成爲過去;2.離土不離鄉的“雙栖人口”和進城做季節工、合同工的“候鳥入口”將分别增至2.5億和1億左右;3.市縣將普遍建立“電腦皇曆”(農業氣象和自然灾害的數據率)將使“土地廟”消失;4.萬元户將多達農村人口的幾千分之一,他們將買得起萬元機(拖拉機、汽車、飛機等);5.廟會、集會上將出現新的信息市場,軟件成交額迅速增長;6.通過視頻終端,牛也會對人“説話”;7.閉路電視將代替電話會議;8.將大興土木追求新的居住文明熱;9.種子銀行將成爲新興産業;10.許多農家將把外語作爲一項重要的業餘學習。上述預測是不無根據的。目前世界農業出現五大趨勢,即:1.農機具、農産品儲藏設備高度機械化、自動化;2.電子計算機和人造衛星觀測功能應用於農業領域,大大增强了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3.利用生物、化學、遺傳和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培養營養豐富、産量高的優良品種;4.農業生産經營管理上更加科學和合理化;5.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大大加强。這五大趨勢將迫使我們前進。事實上我國一些農村也試圖這樣走了,而且初見成效,這可説是冲破我國傳統農業的報春花,有朝一日,當會紅遍山鄉原野。
這幾年,凡是富得快的地區,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相當重視科學技術的普及。例如廣東南海縣的大瀝、平洲、南莊、鹽步、西樵區,順德縣的龍口、杏壇、勒流、桂林區,中山縣的小欖區,工農業總産值均在1億元以上,被禰爲廣東十大富翁區。其中桂林區爲1.7090億元,居全國之冠。概括起來,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形式與方法:1.自己不懂請進來。例如廣東臺山縣白沙區下屯鄉鶴溪村,1983年從外地請了一位已退休的化工專業方面的工程師來指導化工生産,先後制成的粘合劑、白乳膠等6種工業産品,都成了暢銷貨。村中120多個勞動力,一半以上從事這些産品的生産。結果在當年全村人均收入就達到649元,第二年上半年的工農業總收入達39萬元,其中化工生産收入爲36萬元。同時還買了3輛汽車,新建了塑料車間等。全村50户人家都富裕了。那裏的農民高興地説:“請來一位工程師,富了全村50家。”2.自己不懂請人教。廣東潮州市東風區辦了許多的服裝、刺綉、毛織等對外加工工業,但女工苦於没有文化,掌握不了較復雜的加工技術和操作設備,許多人處於被淘汰的險境。在該區婦聯的關心和支持下,先後請了小學、中學教師和技工人員爲她們掃盲,普及初中業餘教育,上技術輔導課。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區共900多名35歲以下女工脱了盲,80%青年女工能寫信,能設計綉花圖案,能看懂衣服裁剪圖紙,500多名女工成了珠綉技術骨幹並帶出2500多名珠綉女徒,現在,該區的鄉鎮企業中,已有2千至3千多個從事家庭手工業的婦女成了多面手,在對外加工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3.就地取才,因才置宜,自己學用科學技術,也帶動左鄰右舍學用科學技術。農村中的鄉、村幹部或當過幹部的農民,有一定經營管理經驗,接受黨的政策快,因而成了農村中較早勞動致富的人。山西省應縣一份調查報告説明,在20989個專業户中,這部分人占了43%;其次是回鄉知青、復退轉業軍人,他們有知識,有點子,信科學,占42%;再次是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約占9%。這些人不僅是勞動致富的模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進分子,具有繼承我國農民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商品生産者的一些新氣質,而且是農村中對科學技術的追求者、示範者和傳播者。4.不僅走出家門村門,跨區過省,而且有的還出國學習農業科學技術。如上海市郊區,已有23位青年農民出國學習水稻、蔬菜、花卉與種養技術。5、是上述四種方式的相互混合的方法。這種混合的方法,比較有利於選取最佳方案。事實上,目前農村所使用的方法,都並非絶對地固定哪一種,而是請中有學,學中有請;幫中有學,學中有幫;出中有進,進中有出。
1985年中國家科委擬定的“星火計劃”,提出把科學技術引向農村,推動鄉鎮企業技術進步。中央領導同志對此强調指出,這是一件既有現實意義又有長遠利益的事業。進行農業結構的改造,不發展鄉鎮企業不行,發展鄉鎮企業不依靠科技不會有前途。兩者結合將可能闖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路。因此,作爲一項基本政策長期堅持下去,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廣大農民對於改革陳舊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渴求日益迫切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經指出,人們在改造環境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因此,我國廣大農民在改造農村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的同時,首先無疑也在改變着自身的素質和許多陳舊的觀念,而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素質和更多新的觀念。
他們正在日益渴求的農、工、商、才四者逐步統一起來的觀念,是促進農民素質總體改善的重要動力。面朝黄土背朝天,滿身是泥巴,雙脚是牛糞。這就是過去農民留給人們的形象。可是現在這種形象已經發生了變化。“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既是農民向傳統觀念挑戰的宣言,又是推動以往單純農民素質向農、工、商、才多種化素質前進的力量,因而引起農民總體素質的改善。現在由農民轉化爲工人、爲腦力勞動者、爲企業家的,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確實不算罕見,這是合乎規律的發展。國務院農業發展中心發言人指出,到本世紀末,我們有可能把50%以上的直接從事農業的過剩勞動力,轉移到非農業部門。現在的6000萬農民轉化爲工人,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伴隨這一開始的,是農、工、商、才多樣化的農民總體素質的確立和農民對於傳統觀念的更新,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的新觀念、新品質。概括起來主要有:1.力求産品能做到高、精、尖、稀、優、偏、新,並以此取勝於人的競争概念;2.力求實惠,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産率,注重經濟核算,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佳收入的效益觀念;3.力求以才生財,重視智力開發,尊重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人員的知識觀念;4.力求擴大縱向和横向關係,擺脱血緣和地緣關係,走向以業緣關係爲主的交往觀念;5.力求建立男女平等,分工合作,民主管理,勞動致富的家庭觀念;6.力求擺脱金錢致上,門當户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舊習,開始重視對象才能,逐步贊同男嫁女娶的婚姻觀念;7.力求改變生兒傳宗,生女喫虧,多子多福,無後爲大的傳統生育觀,代之以生男生女一個樣和少生優育的生育觀念;8.力求樹立獨立思考,追求進取,通過體力、智力,勤勞致富的觀念;9.力求具有自己早富,同時帶動左鄰右舍共同富裕,富了不忘國家和集體的觀念;10.富了敢於樹立改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的現代消費觀念。上述十個方面的新觀念、新品質,是廣大農村改革和開放成果的折射,是當今農民風貌和追求的豪光。
“文明村”的建設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動我國廣大農村逐步走向富裕、民主和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形式。從社會生産三種情况看,它首先是物質生産的基本形式,包括農、副、牧、漁、加工、運輸、交通、貿易等等活動,都是在“文明村”中進行或向外擴展的;其次是精神生産的基本形式,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思想、道德、紀律等活動,以及精神生活、精神享受一系列的活動,無不與“文明村”的建設息息相關;再次是人口生産的基本形式,包括計劃生育、衛生保健、幼兒教育、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業餘大學、中專教育、勞動職業教育、老年農民退休和尊老愛幼教育等活動,體現“文明村”建設在這些環節上的有機調配。根據近幾年農民建設“文明村”的情况,其主要做法是:1.廣泛制訂鄉規民約;2.從基層抓起,從建設“文明家庭”抓起;3.大力提倡興辦公益事業的義務勞動和致富扶貧、互幫互助的新風尚;4.開展群衆性、經常性評選先進、表彰先進的活動;5.落實包教責任制,做好後進個人的思想轉化工作;6.關心老年人,發揮他們在建設“文明村”中的重要作用;7.因地制宜,開展健康活潑、鄉土氣息濃厚的文化體育活動,陶冶人們的心靈,培養人們高尚的情操。當前,“文明村”的建設還處於發展過程中,本身也存在如何進一步全面提高的問題。但它比之單純的鄉規民約階段或“五講四美三熱愛”階段,是大大地提高了的。能否説“文明村”建設的本身也存在着由比較低的層次逐步向比較高的層次發展、完善和提高?我們認爲是可以的。
在我國廣大農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如同建設物質文明一樣,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的作用。他們處在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一綫,是黨密切聯繫8億農業人口的關鍵。這就必須把當前農村的整黨工作搞好。這不僅是促使農村物質文明建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推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興未艾的重要保证。
(這是作者發表在《探求》1986年第3期上的論文。)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