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學者鄭板橋(1693-1763)在《與江濱谷江禹九書》中説過:“學者當自樹其幟”。所以,1980年代,陳樹榮、黄漢强先生率先提出構建“澳門學”的宏願,是極具前瞻性的。當時很多學者是贊成的。只是這些學者認爲研究澳門問題剛起步,條件還未够成熟,所以尚未能正式構建。光陰荏苒,從提出構建“澳門學”至今已過26年,我認爲現在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具備了,是應該構建“澳門學”的時候了,使之逐步成爲一門具有國際性影響的顯學。唯其如此,我想從澳門歷史與澳門學關係談談構建“澳門學”的緣由,以求正方家。
一、澳門在貿易全球化中轉港的歷史地位是構建“澳門學”的基礎
“澳門學”與澳門歷史密切相關,在某種意義上説,没有澳門歷史,就無法構建“澳門學”。而澳門歷史就其原來是屬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的一條小漁村的村史來説,當然有着2000多年的歷史;但就其成爲輝煌的獨立的澳門歷史,則是自澳門開埠以後至今天的457年的歷史。所以具體地説,“澳門學”就是寫在澳門457年的歷史上。
輝煌的澳門歷史,是與16世紀中葉貿易全球化的歷史相聯繫的。縱看世界歷史的發展,在16世紀中葉前,各個國家特别是東西半球的國家是互相隔離的。但是自1405-1433年中國鄭和七下西洋始;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C·Colombo)發現美洲新大陸;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Vaasco de Gama)繞過好望角開闢歐洲到印度的東方航綫;1519-1522年移居西班牙的葡萄牙人麥哲倫(F·de Magachaés)作環球航行成功等航海壯舉,從地理範圍上使分散隔離的各個國家逐漸變成了聯繫爲一體的世界,人類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爲世界的歷史,爲商品貿易全球化提供了文人地理條件。而作爲貿易全球化所以賴以運作的基礎即商品流通來説,則是有賴於中國强大的商品製造能力和生産出來的豐富商品。據史料記載,從世界經濟發展史的經濟規模上來説,16世紀中葉(明中葉)到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期間,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據統計,1522-1566(嘉靖年間),中國生鐵年産量達到45000噸,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國到1740年的生鐵年産量只有20000噸〔1〕。干隆十五年(1750),中國工業總産量占世界工業總産量的32%,而全歐洲的工業總産量僅占23%;中國的國内貿易總值達到4億銀兩〔2〕。農業生産也是發展的,雖然缺乏總産量的統計,但可從當時南方水稻年畝産量351-450斤左右,和北方小麥、玉米年畝産量達250-340斤左右,從而養活占世界人口30%的3億人口得到説明。所以,在近代以前時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的更先進和更優越”〔3〕,“中國乃是一個偉大、富饒、豪華、莊嚴的國家”〔4〕。1776年(干隆四十一年),被馬克思稱爲“經濟學之父”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出版其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名著《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時,也承認此歷史事實:
“中國、古代埃及和印度斯坦的財富,……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即使是它們,也主要是以在農業和製造業方面的優越而著稱。”
“中國是一個比歐洲任何地區更爲富裕的國家,中國和歐洲的生活資料的價格差别非常大。中國的大米比歐洲任何地方都便宜得多。”
“中國的國内市場,在範圍上或許不小於歐洲所有國家市場的總和。”〔5〕
直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中國的GDP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2.4%〔6〕居世界各國的第一位。這就説明,直至1820年,中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當時,中國的製造業産品如生絲、紡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和中藥材等總量相當於英國的8倍和日本的9倍,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具有很强的競争力,正如當時西方國家的作家報導所説:
“中國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紡織品及皮貨。擁有這些主要的物品和數不盡的其他次要的物産。”〔7〕
特别是中國的絲貨,外國人更是讚嘆不絶,説:“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貨,以白色最受歡迎,其白如雪,歐洲没有一種出品能比得上中國絲貨”〔8〕,1629年(崇禎二年),荷蘭駐臺灣第三任長官納茨(Nuyts)在給其國王的一份報告中説:
“中國是一個物産豐富的國家,它能够把某些商品大量供應全世界”〔9〕。
確實如此,據《明會典》和《清朝文獻通考》等史書記載,16-19世紀初期,中國向世界各國出口的商品有236種之多,其中以生絲、紡織品、瓷器、茶葉爲大宗。所以,世界各個國家都來中國采購商品。而15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中國明清政府雖然實行“時開時禁,以禁爲主”的海外貿易政策,但却對廣東實行開放海外貿易的特殊政策,嘉靖元年(1522),“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廣東市舶司”〔10〕貿易;干隆二十二年(1757),規定外國番商“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11〕因此,自嘉靖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522-1840),廣東省省會廣州一直是中國合法對外貿易的第一大港,而且是“印度支那到漳州沿海最大的商業中心,全國水陸分兩路的大量貨物都卸在廣州”。〔12〕於是乎,全世界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都萃薈到廣州同中國商人做生意(通過三十六行和十三行商人),使廣州成爲貿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場。1798年(嘉慶二年),瑞典人龍思泰(Andres Ljungstedt)就記述説:
“廣州的位置和中國的政策,加上其他的原因,使這座城市成爲數額很大的國内外貿易舞臺。……中華帝國與西方各國之間的全部貿易,都以此爲中心。中國各地的産品,在這裏都可以找到;……東京、交趾支那、東方群島、印度各港口、歐洲各國、南北美洲各國和太平洋諸島等地的商品,都被運到這裏”〔13〕。
據不完全統計,從康熙二十四年至干隆二十二年(1685-1757)的72年間,到廣州貿易的歐美商船有312艘〔14〕;干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十八年(1757-1838)增至5107艘〔15〕,平均每年爲63.8艘。與此同時,中國各省和廣東省各地的商人也集中到廣州進行進出口貿易,名曰“走廣”〔16〕。1629年(崇禎三年),荷蘭駐臺灣第三任長官納茨(Nuyts)在給其國王的一份報告中也記述:
“中國人把貨物從全國各地……運往廣州市集上的貨品和數量如此之大,以致葡萄牙人没有足够的資金購買,……參加這些市集的商人看到他們的貨賣不出去,就用他們自己的船,責任自負地把貨運往馬尼拉、暹羅、望加錫等地去”〔17〕。
“各地的産品,在這裏(廣州)都可以找到;來自全國各省的商人和代理人,在這裏做着興旺的、有利可圖的生意”〔18〕。
就在1522(嘉靖元年)廣州成爲中國唯一合法海外貿易第一大港的時候,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進入和租居澳門,澳門正式開埠。於是,明清政府規定,凡外國商船來廣州進行貿易,必須向澳門的中國海關(明代的守澳官及清代粤海關澳門關部行臺)領取進入廣州的“部票(入港許可证)”,並繳納關税,聘請通事、買辦和引水員,最後由引水員引航進入廣州貿易。這樣一來,澳門就成爲中國廣州海外貿易的外港和貿易全球化的中轉港。所以,從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香港崛起之前的280多年,世界各個國家到中國和中國到世界各國貿易所開闢的航綫,都必須經澳門港中轉。從而開闢了廣州經澳門到全世界的環球貿易的8條航綫。
1.廣州—澳門—果阿—裏斯本歐洲航綫。
這是16世紀中葉通往歐洲的最長航綫,全程爲11890海里。從廣州經澳門出口到果阿和歐洲的商品有生絲、各種顔色的細絲、綢緞、瓷器、砂糖、中藥、手工制被單等,其中以生絲爲最大宗。由裏斯本經澳門輸入廣州的商品有胡椒、蘇木、象牙、檀香和銀子,其中以銀子爲最大宗,僅1585-1591年,經澳門運入廣州的白銀約20萬兩。
2.廣州—澳門—長崎航綫。
這是葡萄牙人進入澳門後開闢的東方航綫。葡萄牙人到廣州購買中國的生絲、綢緞、砂糖、鉛、棉綫、中藥等商品運往長崎,其中以生絲爲最大宗,據統計,自1578-1638年,運往長崎的生絲共11540擔,絲織物21000多擔。從長崎運經澳門入廣州的商品主要是銀子,據統計,自1585-1640年,從長崎經澳門輸入廣州購買中國商品的銀子達到1489.9萬兩〔19〕。
3.廣州—澳門—馬尼拉—拉丁美洲航綫。
此是萬曆三年(1575)開闢的新航綫。由廣州經澳門出口至馬尼拉中轉,過太平洋直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Acopulco)和秘魯的利馬(Lima),再往南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從廣州經澳門運往拉丁美洲的中國商品有生絲、絲織品、瓷器、鐵鍋、糖、棉布、中藥等數十種,其中以生絲、絲織品爲大宗。從拉丁美洲經馬尼拉運經澳門入廣州的商品有白銀、蘇木、蜂蠟、墨西哥洋紅等,其中以白銀最多,據統計,從1586-1640年,運經澳門入廣州的白銀達到2025萬比索〔20〕。
4.廣州—澳門—望加錫—帝汶航綫。
這是廣州與東南亞國家貿易的老航綫,明清時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當時葡萄牙人利用這條航綫,主要是到帝汶島購檀香經澳門運入廣州出售,然後購買中國的生絲和絲織品經澳門運往世界各國。葡萄牙人在廣州做檀香的生意,利潤在150-200%〔21〕。
5.廣州—澳門—紐約航綫。
這是1784年由美國丹涅爾·巴駕(Daniel Paker)爲首的一群紐約商人合資購買一艘定名爲“中國皇后”號(The Emperss Of China)的300噸木帆船,於1784年2月22日從紐約啓航,8月23日到達澳門,辦好進入廣州手續,於28日到達廣州黄埔港,航程達13000英里。同年12月返航,於次年扺達紐約。從紐約運來的商品是40多噸的花旗參和一批皮貨、羽絨、棉花、胡椒等商品;從廣州采購運回紐約的是絲綢、茶葉和瓷器等。美國商人從中賺利30721美元。這是中美直接貿易的開始〔22〕。
6.廣州—澳門—温哥華航綫。
干隆五十三年(1788),英國船長詹米·美爾斯(James Meares)從温哥華來廣州做毛皮貿易,在回船經澳門出海返航,招雇66名廣東的水手、舵工、木匠和鐵匠來到英國殖民地温哥華島的努特卡灣(Nootra Sound)。
7.廣州—澳門—俄羅斯航綫。
嘉慶八年(1803)5月,沙皇組織了一個以克魯任斯泰倫爲指揮官率領“希望”號和“涅瓦”號兩艘艦船從喀琅斯塔港啓航,横過大西洋,於1804年7月繞南美洲的合恩角進入太平洋,向西南航行扺夏威夷,再渡太平洋到馬尼拉,於1805年11月到達澳門,因等待清政府的批準諭旨,至1806年11月才得以進入廣州貿易。俄國商人運來價值19萬西班牙銀元的毛皮貨在廣州銷售,然後購買價值11萬西班牙銀元的中國茶葉、生絲等商品,於12月7日離開黄埔港返航。從此,打開了廣州到俄羅斯的海上貿易商路。
8.廣州—澳門—大洋洲航綫。
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到廣州貿易的英國商人詹姆士·孖地臣,在廣州購買大量中國茶葉,裝滿在一艘名爲”“哈斯丁侯爵號(Marquis Of Hastingl)”船,從廣州起航經澳門開往新南威爾士的杰克遜港(Port Jackson)。至道光十年(1830),另一商人威廉·查頓,在廣州購買了一批生絲和茶葉,用“奥斯丁號(Austin)”三桅船裝運駛往大洋洲的賀巴特城(Hobart Town)和悉尼(sydney)。當時,船從大洋洲返航時,雖然“缺乏適當的回程貨”,但畢竟開通了廣州到大洋洲的貿易航綫了。
從上述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由廣州起航經澳門爲中轉港的8條國際貿易航綫的歷史事實看出,澳門在貿易全球化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聞名全世界。澳門也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爲繁榮的港口城市,人口從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的400人,增加至1578年(萬曆六年)的1萬人,到1640年(崇禎十三年)的4萬人,到1860年(咸豐十年)的8.5萬人,到1924年的19萬人,到1940年的40萬人和今天的549200人。而在澳門人口中,有中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印度人、越南人、土生葡人等各個國家、各個種族人。經濟發展從原來單純捕魚爲生的第一經濟,發展成爲小型的頗具近現代化經濟發展活力的國際城市,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爲世人所矚目。去年人均GDP達到39036美元〔24〕,超過香港,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在世界排第15位,成爲亞洲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澳門不僅是商品貿易全球化的中轉港,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隨着商船經澳門進入廣州貿易的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的傳教士,以科學文化爲佈道手段,一方面把西方文化帶到澳門和中國内地,另一方面又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介紹到西方國家,於是全方位的中西文化(包括哲學、科學、技術、語言、文學、音樂、美術、醫學、宗教、風俗等)在澳門以至中國内地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互相融和,互相提高,從而促進中西各個國家近代歷史發展的進程,例如,中國儒家哲學思想爲德國哲學家萊布尼兹(Gofuried Wilhelm Lzibniz)、沃爾夫(Christian Wotff)、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Hegel)所接受、利用和發展,創立德國古典哲學,使德國成古典哲學的故鄉。而法國“百科全書派”思想家波爾(Povre)等,接受中國儒家哲學,成爲法國大革命的哲學思想基礎。中國重農思想爲法國重農學派(Physiocartis)創始人魁斯奈(Francois Quesnay)、杜爾哥(Anne Robert Jacgues Turgot)和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接受,創立了英法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等。中國亦吸收了西方科學技術文化的養料,推進近代數學、地圖學、西醫學、水利學、教育學、西洋音樂等發展。特别是作爲中西文化交流橋樑的澳門,是中西文化直接、全面、持久的交流和融和以至創新,使澳門的華洋民衆和諧相處、互相包容、安定發展,共同締造了獨特的澳門文化,使澳門成爲世界獨一無二的中西文化熔爐,多元文化和平相處、共存共榮的典範社會。這種獨特的澳門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加以保護。
從上所述,澳門457年來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歷史是輝煌的,是值得澳門50多萬普羅大衆引以爲榮的。如果按我以前提出“澳門學”是研究澳門人民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社會實踐進程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的理念的話,那麽澳門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就理所當然成爲構建“澳門學”的深厚基礎。這是我以爲構建“澳門學”的緣由之一。
二、澳門及在各個國家保存着豐富的歷史文獻是構建“澳門學”的前提
從理論層面説,凡是構建一門學科,必須看它是否具備有足供研究者使用的豐富文獻資料,正如樑啓超所説:
“治科學者——無論其爲自然科學,爲社會科學,罔不恃客觀所能得之資料以爲其研究對象”。
孔子也説: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25〕。
可見,文獻資料對構建一門學科何等重要。俗話説,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文獻資料,學者是無從進行研究的,而缺乏研究,當然就無所謂創立什麽學科了。大家熟的“敦煌學”之所以能成爲一門專門研究的學科,除了其他條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爲在甘肅省敦煌藏經洞發現有敦煌經卷子60000多件,散佈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其内容涵蓋了唐代的歷史、地理、宗教、語言、文學、藝術、風土、人情、科技等方面,可供研究者進行廣泛的長期的研究使用,因此,才能使“敦煌學”在中國和世界各國(特别是在日本和法國)得以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績而屹立於世界學術之林,爲世人所矚目。
從文獻資料方面來看,構建“澳門學”是十足具備的。就現在瞭解到澳門開埠以來的中外史書、檔案、碑刻、筆記、詩歌等記録澳門歷史文化的資料是非常豐富的。據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的古籍記載澳門者就有314種。其中明代記載澳門的正史、雜史典籍有:《明史》、《明實録》、《國榷》、《明通監》、《罪惟録》、《皇明大政記》、《明大政篡要》、《皇明嘉隆聞見録》、《皇明世法録》、《續文獻通考》、《明會典》、《憲章外史續編》、《明會要》、《萬曆明武功録》、《西園聞見録》、《皇明海防纂要》、《廣東賦役全書》、《籌海全編》、《小腆紀年》、《明季北略》等42種;地理方誌記載澳門的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讀史方輿紀要》、《殊域周咨録》、《籌海圖編》、《東西洋考》、《日本一鑒》、《職方外紀》、《粤大記》、《嘉靖廣東通誌》、《萬曆廣東通誌》、《嘉靖香山縣誌》、《福建通誌》、《江西通誌》、《閩書》、《湖廣通誌》、《新會縣誌》、《東莞縣誌》、《南海縣誌》、《臺灣外紀》等22種;文集奏議文獻有:《明經世文編》《明臣經濟録》、《臺省疏稿》、《東裏文集》、《霍文敏公全集》、《百可亭摘稿》、《正氣堂集》、《霍勉齋集》、《郭給諫疏稿》、《東粤疏草》、《按粤疏稿》、《徐光啓集》、《盟水齋存牘》、《不得已辯》、《鏡山全集》等46種;類書筆記文獻有:《天工開物》、《圖書編》、《粤劍編》、《涇林續記》、《萬曆野獲編》、《春明夢餘録》、《客座贅語》、《嶠嶺瑣記》、《棗園雜俎》、《五雜俎》、《泰西著述考》、《蓬窗續録》、《國朝畫征録》等33種。清代記載澳門的正史傳記典籍有:《清實録》、《清朝文獻通考》、《清朝續文獻通考》、《清會典事例》、《光緒東華録》、《清史稿》《皇清職貢圖》、《清朝柔遠記》、《中西紀事》、《中外舊約章匯編》、《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等16種;地理方誌文獻有:《大清一統志》、《海國圖志》、《粤海關志》、《康熙廣東輿圖》、《康熙廣東通誌》、《雍正廣東通誌》、《道光廣東通誌》、《干隆廣州府志》、《重修香山縣誌》、《澳門記略》等20種;公牘奏議文獻有:《清經世文編》、《撫粤政要》、《兩廣夷務奏稿》、《林文忠公政書》、《李文忠公全集》、《清朝道咸同光奏議》、《各國立始末記》、《澳門界務争持考》、《澳門界務交涉資料選編》等27種;文集筆記文獻有:《獨漉堂集》、《西河集》、《西堂文集》、《林則徐書札》、《林則徐記》、《魏源集》、《樂志堂集》、《曾紀澤遺集》、《臺灣外紀》、《廣東新語》、《粤閩巡視紀事》、《澳門記》、《嶺南雜記》、《池北偶談》、《澳門圖説》、《論澳門形勢狀》、《記英吉利求澳始末》、《纂曝雜記》、《引痘略》、《海國圖説》、《海國聞見録》、《西學東漸記》、《航海瑣記》、《盛世危言》、《清稗類鈔》、《易言》、《海録》、《夷氛聞記》、《鴉片事略》等111種;詩歌集有:《澳門詩》、《三巴集》、《澳門雜詩》、《散編澳門詩》、《翁外詩鈔》、《吴漁山集》、《留村詩鈔》、《勺園詩鈔》、《玉峰詩鈔》、《蓮山詩集》、《止亭詩鈔》、《南歸詩鈔》、《静觀堂詩集》、《蓋戒堂自訂詩集》、《嶺海樓詩鈔》、《康有爲詩選》、《挹饔齋詩草》等43種。
至於記載澳門歷史文化的中外文檔案資料,更加豐富。由於457年來澳門没有發生戰亂,所以大量的官方的龢民間的檔案均比較完整保存至今天,數量巨大。據1975年澳門成立檔案館收集和整理,僅澳門保留的各種檔案“總數約有一百萬份”〔26〕。葡萄牙裏斯本海外歷史博物館藏有1630-1974年的檔案資料“達近萬份。其他國家的檔案館如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庫、梵蒂岡檔案館、法國外交部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大英博物館和瑞典、丹麥、奥地利、普魯士、意大利等國家的檔案館,都收藏有不少關於澳門的檔案,據章文欽教授研究估計,目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保存澳門457年來的歷史文化檔案大約有150-200萬件之多〔27〕。
記載澳門歷史文化的中文報刊也不少,如1890年的《澳報》、1893年《澳門新民紙》、《鏡海叢報》、1897年《新知報》(康有爲、樑啓超創辦)、1903年《濠鏡報》(何穗田創辦)、1913年的《澳門通報》、1916年的《澳門報》、1917年的《澳門日報》、1920年的《濠鏡晚報》、1924年的《平民報》、民生報》、1920年的《新聲報》、《朝陽日報》、《大公報》、1937年的《華報》、1945年後的《市民晚報》、《復興日報》、《精華報》、1958年的《澳門報》、1980年的《澳門人週報》、《濠江論壇週刊》、《大衆報》等。
記載澳門歷史文化的葡萄牙文文獻,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楊開荆博士據澳門24間圖書館統計,共有葡文圖書20萬册,出版的葡文報紙共104種,英文報紙10多種。
如此豐富翔實的澳門歷史文化中外文文獻資料,將成爲我們構建“澳門學”和研究澳門的寶藏,而且是可供若干代人開採不盡的富礦。
三、研究澳門的學者隊伍日益壯大是構建“澳門學”的關鍵
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告訴我們,創造曆史,人的因素第一。構建“澳門學”也是如此,在具備上述澳門在貿易全球化中轉港的特殊地位和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之後,研究澳門的學者隊伍形成和日益壯大,就是關鍵的因素。今天,構建“澳門學”的這個關鍵性因素也具備了。
首先是,澳門開埠以來,就有一些國内學者對澳門進行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績,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最早研究澳門的專著是干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張汝霖合著的《澳門記略》一書,接着有張汝霖的《澳門形勢篇》、《澳蕃篇》;張甄陶的《澳門圖説》、《澳門形勢論》、《制馭澳夷論》;薛韞的《澳門記》;李受彤的《澳門形勢論》;蔡國楨的《澳門公牘録存》;汪兆鏞的《澳門雜詩》等專著印行。辛亥革命後,研究澳門的學者也出版多種專著,如1916年出版的陳沂著《澳門》;1928年王仲達的《澳門地圖》;1931年黄培坤的《澳門界務争持考》;1934年樑嘉彬的《明史佛朗機傳考證》;1936年周景廉的《中葡外交史》;劉萬章的《澳門考略》、潘日明的《卡爾明達,Carminda》;1958年戴裔煊的《關於葡人入據澳門的年代問題》;1970年陳正祥的《澳門》;1971年潘日明的《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的澳門——馬尼拉貿易航行》等。
上世紀80年代以後,研究澳門的學者與年俱增,出版論著層出不窮,特别是1990年代以後,由於澳門基金會吴志良博士出力主編《澳門論叢》、《澳門叢書》、《濠鏡叢刊》、《新澳門論叢》、《澳門譯叢》、《新澳門叢書》等叢書之後,澳門及内地出版的澳門著作百倍增加,據筆者孤陋寡聞所知,計有:1983年出版的《中國海關與中葡裏斯本草約》:1984年出版戴裔煊的《明史佛朗機箋证》、黄漢强的《澳門經濟年鎰》;1986年彭琪瑞等的《香港與澳門》;1987年黄文寬的《澳門史鈎沉》;1988年費成康的《澳門四百年》、元邦建的《澳門史略》、張天澤的《中葡早期通商史》;1991年黄鴻釗的《澳門史綱要》、鄧開頌、黄啓臣的《澳門港史資料匯編》;1992年趙春晨的《澳門記略校注》、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澳門專檔》(4册)、陳欣欣的《澳門社會初探》、潘日明的《殊途同歸澳門的文化交融》;1993年黄就順的《澳門地理》、餘振的《澳門:超越九九》;1994年黄啓臣、鄭煒明的《澳門經濟四百年》、鄭煒明、黄啓臣的《澳門宗教》、鄭天祥、黄就順的《澳門人口》、魏美昌的《澳門縱談》、古鼎儀、馬慶堂的《澳門教育——抉擇與自由》、鄧聰、鄭煒明的《澳門黑沙》;1995年黄啓臣的《澳門歷史(自遠古-1840)》、鄧開頌的《澳門歷史(1840-1949)》、章文欽的《澳門與中華歷史文化》、黄啓臣、鄧開頌的《中外學者論澳門》、吴志良的《澳門政制》、黄鴻釗、任天石的《澳門大全》、黄就順的《澳門郵話》、陳大白的《天明齋文集》;1996年黄漢强、吴志良的《澳門總覽》、吴志良、楊允中、馮少康的《澳門1996》;1997年劉芳的《文書——葡萄牙東坡塔檔案館藏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鄧開頌、陸曉敏的《粤港澳關係史》、黄德鴻的《澳門新語》、吴志良等的《澳門1997》;1998年林子昇的《十六至十八世紀澳門與中國的關係》、吴志良的《生存之道——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展》、黄鴻釗的《中葡澳門交涉史料》、餘振的《雙城記——澳門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吴志良等的《澳門1998》;1999年黄啓臣的《澳門通史(自遠古——1998)》、薑伯勤的《石濂大汕與澳門禪史》、湯開建的《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章文欽的《澳門歷史文化》、廣州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的《澳門回歸與穗澳合作前景》、吴志良、鄧開頌、陸曉敏的《澳門歷史新説》、鄧開頌、吴志良、陸曉敏的《粤澳關係史》、劉澤生的《邁向新世紀——九九澳門回歸專家談》、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編的《澳門歷史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張海鵬主編的《中葡關係史資料集》(上下)、刑永福、吴志良策劃的《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6册)、温春來的《澳門傳奇》、劉芳的《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上下)、吴志良、楊允中的《澳門百科全書》、黄世祥、黎小江、黄啓臣等的《澳門大辭典》、戴裔煊、鐘國豪的《澳門歷史綱要》、吴志良、楊允中、馮少康的《澳門1999》;2000年中國第一歷史案檔館的《澳門問題明清珍檔薈萃》、金國平的《中葡關係史地考證》、臺灣國史館的《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米健、李麗如的《澳門論學》、李向玉的《澳門聖保禄學院研究》、萬明的《中葡早期關係史》;2003年楊開荆的《澳門特色文獻資源研究》、李蒲彌的《回歸後的澳門發展與粤澳關係研究》、章文欽的《澳門詩詞箋证》、李蓓蓓的《臺港澳史稿》;2004年王國强的《澳門: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張廷茂的《明清時期澳門海上貿易史》、湯開建的《唩嚟哆<報效始未疏>箋证》;2006年譚世寶的《澳門歷史文化探真》、黄慶華的《中葡關係史》;2007年章文欽的《吴漁山集箋证》、金國平、吴志良的《早期澳門史論》;2008年吴志良、金國平、湯開建的《澳門史新編》;2009年吴志良主編的《葡萄牙外史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部分·中文)》第1-16册和吴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的《澳門編年史》(1-6卷),等等。所列掛一漏萬,但是可以看到20多年來,澳門及國内學者研究澳門的成果纍累,令人振奮。
國外研究澳門的學者也不乏其人,出版不少論著,現將筆者看到的部分有關澳門研究的論著開列如下,以見一斑。
〔1〕Tom chiopendale,The Genileman and Cabinetmakels Directory,London,1751.
〔2〕Aaldrew Ljangstedt,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Boston. 1836.
〔3〕W. E. Hurter,The“Fan-Kwae”at Canton,1882.
〔4〕Montalto de Jesus,Historic Macao,Hong Kong,Oxford Universigy Press,1902.
〔5〕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The Philippine Island,1493-1898,1903.
〔6〕H. B. Morse,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ting to China,1635-1834,Oxford Universiy press,1925.
〔7〕Tien-tse Chang,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 to 1644, a Synthesis of Portuguese and Chinese,Sources,Leyden,1934.
〔8〕J. M. Braga, Hong Kong and Macau. Noticias de Macau, 1951; revised edition, 1960.
〔9〕J. M. Braga,China Landfall,1513:Jorge AlvaresVoyag to China;a Compilation of Some Relevent Material,Boletim do Instituto portugues de Hong Kong,No. 4,June 1955.
〔10〕William Lytle Suchurz,The Manila Galleon. New York,1959.
〔11〕C. R. Boxer, 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0—1640,Lisbon,Centro de Estudos Hist6rios Ultramarinos,1959.
〔12〕J. M. Braga, The Eastem Pioneers and Their Discover of Macao, Macao, ImprensaNacional, 1949.
〔13〕C. R. Boxer Portuguese Society in the Tropics: The Municipal councils of Goa, Macao, Bahia and Luanda, 1510-1800. Madison and Milwauke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5.
〔14〕C. R. Boxer, Fidalgos in lithe Far East 1550-1770: Fact and Fancy in the History of Macao,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5〕C. R. Boxer, The Portuguese Sea-Borne Empire, 1415-1825, London: Hutchinson,1969.
〔16〕J. M. Braga, Macau, A Short Handbook, Macau, 1970.
〔17〕Austin Coates, A Macau Narrativ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Asia)Ltd, 1978.
〔18〕Rodcrich F. G Ptak, Portugcal in China. Heidelberg Klemmerberg Veflag Bammental, 1982.
〔19〕C. R. Boxer Seventeenth Century Macau in Contemporary Documents and lllustrations, Hong Kong, 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Asia)Ltd. 1984.
〔20〕Jorge Graca,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Their Design and History 2rid edition,Direcqao dos Serviqos de Turismo de Macau,1984.
〔21〕George Bryan Souza,The Survival of Empire,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1630-1754,Cambril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2〕R. D. Cremer, Macau,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HongKoug University of East Asia Press Ltd,1987.
〔23〕P. Manuel Teixeira,Maeau e a sua Diocese(1940-1977).
〔24〕Danvers,The Portuguese in India.
〔25〕Anny Vandenbosch,The Dutch in East India.以下是Manuel Teixeira(文德泉)神父的著作,不再列作者名字。
〔26〕A Igreja de s.Lourenqo,Macau,Escola Tipografia do Orfanato da lmaculada Conceiqao,1937,(BCEM).
〔27〕Par6quia,de S.Lourenqo,Macau,Tipografia do Orfanato,1937,(BCEM).
〔28〕Filiplncs e o Congresso Eucari stico Internacional,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do Orfanato,[1957-?](BCEM).
〔29〕Hospital de s.Rafael,Macau,Escola Tipogfifica Salesiana,1939,(BCEM).
〔30〕Acqao Cet61ica Portugnesa em Macau,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Salesiana. 1940,(BCE M).
〔31〕Cam6es em Macau,Contribuiq6es para O Estudo do Problem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0,(BCEM).
〔32〕Macau e as suas Ilhas.Vol.1,Macau,Tipogrrafia do Orfanato Salesiano,1940,(BCIEM).
〔33〕Bispos e Governadores do Bispado de,Macau,Vol.2,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0,(BCEM).
〔34〕As Ordens e Congregaq6es Religiosas em Macau,Vol.3,Macau,Tipografia Soi Sang,1956,(BNM).
〔35〕A Diocese Portuguesa de Malaca,vol.4,Macou,Edicao do Boletim Eclesifi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57,(BNM).
〔36〕Efemérides Religiosas de Malaca,vol.5,Lisboa,Agencia-Geral do Ultramar, 1963,(BCEM).
〔37〕A Missao Portuguesa de Macau,Vol.6,Lisboa,AgSncia-Geral do Ultramar,1963,(BCEM).
〔38〕Padres da Diocese de Macau,Vol.7,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67,(BNM).
〔39〕Padres da Diocese de Macau.Vol.8,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2,(BPT).
〔40〕O Culto deMaria emMacau,Vol.9,Macau,Tipografia daMissrio do Padroado,1969.(BCEM).
〔41〕Miss6es de Timor,v01.10,Macau,Tipografia da Missrio do Padroado,1974,(BNM).
〔42〕As Confrarias em Macau,Vol.11.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75,(BNM).
〔43〕Bispos,Missionfirios,lgrejas e Escolas,Vol.1.2,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6,(BNM).
〔44〕A Missrio da China.Vol.13,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77,(BNM).
〔45〕As Miss6es Portuguesas no Vietnam.Vol.14,Macau,lmprensa Nacional,1977,(BCEM).
〔46〕Relac6es Comerciais de Macau com o Vietnam,Vol.15,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7,(BNM).
〔47〕A Missfio da Coreia,Vol.16,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1979.(AHM)
〔48〕Ant6nio Alexandrino,de Melo,Barrio do Cereal 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1,(BNM).
〔49〕D.dosd da cosla Nunes,Dados Biogrfificos,Macau,Mocidade Estudiosa de Macau,1941,(BCEM).
〔50〕A Fachada de s.Paulo,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1,(BCEM).
〔51〕Sanchofio,M0ne de S.Francisco de Xavier,Peregrinaqoes ao seu Sepulcro,Macau,lmprensa Nacional,1941,(BCEM).
〔52〕Reverendo Padre Ant6nio Mafia Alves,S. J. 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do Offanato da I. C. [Salesianos],[1941],(BNM).
〔53〕Ant6nio Joaquim Bastos,Macau,lmprensa Nacional,1942,(BNM).
〔54〕Galeria de Macaenses Ilustres do S6culo XIX,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42,(BCEM).
〔55〕Pedro Nolasco da Silv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2,(BNM).
〔56〕A Semana Santa,Macau,Tipografia do Orfanato[Salesianos],1943,(BPT).
〔57〕Liceu Nacional Infante D.Henrique,Jubileu de Ouro(1894—1944),1.”ed.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4,(BCEM).
〔58〕Liceu Nacional Infante D.Henrique,Jubileu de Diamante(1894-1969)2“ed,correcta e aumentad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9,(BCEM).
〔59〕Licen de Mucau,3“ed.correcta e aumentada,Macau,Direcqfio dos Servicos de Educaqfio,1986,(BCEM).
〔60〕A Mivsao Portuguesa,Legacao de Poaugal em Singapura,Macau,Tiporafia do Instituto Salsiano da Imaculada Conceicao,1956,(BCEM).Separata do Boletim Eclesian da Diocese de Macau,(BPT).
〔61〕Romagem Hist6rica,impress6es de uma visita ao Japfio,Macau[s. n.],1956,(BNM).
〔62〕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2“ed,Macau,Tipografia Soi Sang,1958,(BNM).
〔63〕Maria de Moura,drama hist6rico em 5 actos,[Macau],Is.n.,19591,Texto assinado corn o Pseud6nimo de Elman Missutro,(BNM).
〔64〕Os Bocarros,Lisboa,Congresso Intemacional de Hist6ria dos Descobrimentos,1961,(AHM).Separata do Vol.5 dasActas.
〔65〕O Diogo Veloso e a Gesta Lusiada em Camboja,lisboa,Congresso Intemacional de Hist6ria dos Descobrimentos,1961,Separata do V01.5 das Actas,(AHM).
〔66〕Missionarios Jesuitas no Vietnam,Macan,Centro de lnformacfio e Turismo,1964,(BNM).
〔67〕A Confraria de Na.Senhora do Rosfirio e a lgreja de s.Domin gos,Macan,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65,(BNM).
〔68〕Imprensa Peri6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Macau,Noticias de Macan,1965.
Colecqfio Noticias de Macau,XXII,(BNM).
〔69〕Os Mficaenses,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65,(BNM).
〔70〕Mfirtires que Passaram por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qao e Turismo,1965,(BNM).
〔71〕O Conde Benyowsky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66,Em portugucao e ingles,(BNM).
〔72〕Miguel de Arriag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6,(BNM).
〔73〕Os M6dicos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dsmo,1967.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ro Luis de Cam6es,ii(!)Out,1967,(BNM).
〔74〕O Fundador do Leal Senado,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do Padroado,1968,(BNM).
〔75〕O Trajo Feminino em Macan do$6c,XVI ao Sec,XVIII,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9.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Ses III(1),(AHM).
〔76〕D.Melchior Cameiro,Fundador da Santa Casa da Miseric6rdia de Macau,Macau Comissao Executiva das Comemorac6es do 1V Centenfirio da Santa Casa da Miseric6rdia,[1969],(BNM).
〔77〕Luis de Almeida,S.J,M6dico,Comerciante e Missionfirio,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0,(BNM).
〔78〕A Policla de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0.Separata do Boletim do Jnstituto Luis de Cam6es,III(2,3,4);IV(1)(BNM).
〔79〕O Teatro D,Pedro V Macau,Clube de Macau,1971,(BNM).
〔80〕O Leal Senado,Macau,Leal Senado,[1973-?],(BNM).
〔81〕As Canossianas Diocese de Macan,I Centenfirio(1874-1974),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4,(BNM).
〔82〕Cem Anos de Vida no Quarrel dos Mouros,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4,(BCEM).
〔83〕Galeria de Mulheres llustres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74.(BNM)
〔84〕George Chinnery,no Bicenienfirio do Seu Nascimento,1774-1974,Macau,Governo de,Macau,1974.(BNM).
〔85〕O Maiot Tujāo de Macau,22 e 23 de setembro de 1874.Macau,Tipografia da Missāo do Padroado,1974,(BNM).
〔86〕Joāo Ferreira de Almeida,Tradutor da Biblia em Portugues,Maeau,Iraprensa National,1975.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ls de Camǒes,XI(3,4),(BNM).
〔87〕Assistênoia Médica em Macau, Vol. 1, Macau, Imprensa Nacional, 1975,(BCEM).
〔88〕ANosologia em Macau,Vol.2,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5,(BCEM).
〔89〕Os M6dieos em Macau,do séc,XVI a XIX,vol,3.Maeau,lmprensa Nacicnal,1976,(BCEM).
〔90〕Os M6dicos em Matan,no séc,XX.Vol,4,Macau,imprensa National,1976,(BCEM).
〔91〕Os Militares em Macau,Macau,Comando Territorial Independente de Macau,1975,(BCEM).
〔92〕O Comércio de Escravos em Macau,Macau,lmprensa Nacional,1976,Em portugues e em ingles(BCEM).
〔93〕Macau em 1857.P Macau,Imprensa Nacional 1976,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ǒes,X(1,2)(BNM).
〔94〕Os Ouvidores em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6,(BCEM).
〔95〕O Seminhrio de S.José de Macau,Resenha Hist6rica.Macau,IV Centenfirio da Diocese de Macau,1976,(BNM).
〔96〕Congregacāo de Nossa Senhora dos Dores, Jubileu de Diamante(1901-1976),[s. 1], Is, n. 1.[1976-?],(AHM).
〔97〕I Centenārio da Associaqfio Promotora da lnstruqfio dos Macaenses(1871-1971),Macau,[s. n.]. [1976-?],(BPT).
〔98〕A Gruta de Camōes em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7,(BNM).
〔99〕Macau Através dos Seculos,Macau,Tmprensa National,1977,(BCF.M).
〔100〕Os Piratas em Coloane,em 1910,Macau,Centro de Informaco Turismo,[1977-?],(RNM).
〔101〕Bela Vista Hotel,Macau,Centro de Infomacǎo,o e Turismo,1978,Em portugues e em ingles(BBN).
〔102〕Os Franciscanos em Macau,[s.h]Js.n.[1978-?],Separata de(Archivo lbero-Americano),T. XXXVII(149-152),1978(AHM).
〔103〕Templo Chines da Barra,Ma-Kok-Miu,Macan,Centro de lnformacao e Turismo,1979,(BCEM).
〔104〕Ruas com Nomes Gen6dcos,Vol.1,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fismo,1979,(BNM〔1〕).
〔105〕Ruas com Nomes de Pessoas,Vol.2,Macan,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fismo,1981,(AHM).
〔106〕AVoz das Pedras de Macau,Macau,lmprensa Nacional,1980.Separata do,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ǎes,VII(3,4);VII(1,4),(BNM).
〔107〕Residéncia dos Govemadores de Macau,Macau,Direcqfio dos Serviqos de Turismo e Comunicaqfio Social,[1980-?](BNM).
〔108〕Camǒes Esteve em Macan,Macau,Direccāo dos Serviqos de Educaqfio e Cultura,1981,(BCEM).
〔109〕Macau no Sêculo XIX,Macau,Dffecqfi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1,(BCEM).
〔110〕Macau no Século XIX,Visto poruma Jovem Americana,Maeau,Direcqfio dos Servios de Edueacao e Cultura,1981,(BCEM).
〔111〕Taipa e Coloalne,Macan,Direcca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 1981,(BCEM).
〔112〕Macau durante a Guerra,Maean,[s.n.],[1981-?],(BNM).
〔113〕Na Corcia,[Macau],[s.n.],[1981-?],(aNM).
〔114〕Clube Militar de Macau,Macau,Tipografia Mandarim,1982,(BNM).
〔115〕A Educacao em Macau,Macau,Direccā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2,(BCEM).
〔116〕Macau,no Século XVII,Macau,Direcca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2, (BCEM)
〔117〕Pagodes de Macau,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Educaca e Cultu 1982, (BCEM).
〔118〕Vultos Marcantes cm Macau,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Educacao Cultura, 1982, (BCEM).
〔119〕Portugal na Birmani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3, (BNM)
〔120〕Portugal no Camboj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3, (BNM
〔121〕Portugal na Tailandio, Macau, Direccao dos Scrvicos de Turismo,1983, (BNM)
〔122〕Macau no Seculo XVII, Macau, Servlcos de Turismo, 1984,(BNM).
〔123〕Portugal em Singapur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5 (BNM)
〔124〕Os Americanos em Macau, Macau,... (No prelo).
〔125〕Braganca Missionaria, Braganca… (No prelo).
〔126〕O Cemiterio Portugues de Peqnim, Macau, … (No prelo).
〔127〕Genealogias Macaenses, Macau,… (No prelo).
〔128〕Pfimordios de Macau, Macau,… (No prelo).
〔129〕W Centenario da Cidade do Nome de Deus de Macan (1586-1986), Macau, … (No prelo).
〔130〕Malacca,Vol, l, Lisboa, Agencia-Geral do Ultramar, 1961, (BPT).
〔131〕Malacca, Vol.2, Lisboa, Agencia-geral dio Ultramar, 1961, (BPT).
〔132〕Singapore. Vol.3, Lisboa, Agencin-Gieral do Ultramar, 1963,(BPT),
〔133〕The Influence of Portuguese on the Malay Language, [Malasia],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2-?],Offprint from Journal Malayan Branch Asiatic Society, XXXV (Pt. 1), 1962, (?)(BNM).
〔134〕Early Dominicans in Malacca (1511-1636), Colombo, The Rosary Apostolate St, Marys, 1963, (BPT).
〔135〕St, Josephs Church Litle Prayer Book, l".ed., Singapore,[…], 1963;2",ed, Singapore,[…],1968,(Esgotado).
〔136〕The Fourth Centenary of Jesuit at Macao, Macao, Salesian School, 1964, (BCEM).
〔137〕Early Portuguese & Spanish Contacts With Borneo, Lisboa,Emp, Tip, Casa Portuguesa Sucrs.. Ld" [1964].
Separata do Boletim da Sociedade de Geografia de Lisboa, Jul-Dez, 1964,(AHM).
〔138〕Luis de Almeida, S.J.:Surgeon, Merchant and Missionary in Japan, Macau,[s.n.], [1964-?] ,(BNM).
〔139〕Count Moric Benyovsky, a Hungarian Crusoe in Asia.[ss.1.],[s.n.],[1966], Reprint form Asian Studies, IV(1)Apr., 1966, p. 127-134,(BPT).
〔140〕The Japanese in Macao in the XVI and XVII Centuries, Macao, lmprensa National, 1974.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oes, VIII(2,3),(BNM).
〔141〕A Precious Treasure in Coloane, The Relics of Japanese and Vietnamese Martyrs, Macau, 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77], (BNM)
〔142〕The Church of St. Paul in Macau, Lisboa, Centro de Estudos Historicos Ultramarinos da Junta de lnvestigacǒes Cientificas do Ultramar, 1979, Separata de Stadia, (41-42) Jan.-dez, 1979,(BNM).
〔143〕Ouvidores in Macau, Macau Mandarin Printing Press, 1979,(BPT).
〔144〕The Story of Ma-KokMiu, Macau, Centro de lnformacao e Turismo,1979,(BNM).
〔145〕Camǒes in Macaa, 2".ed., Martinho Printing Press, 1980,(BPT).
〔146〕The Protestant Cemiteries of Macau, Macau, Dire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4],(BNM).
〔147〕The City of The Name of God, Hong Kong,…(No prelo).
〔148〕Portugal in Southeast Asia, Bangkok, …(No prelo).
出版代號:
BCEM-Biblioteca do Complexo Escolar de Macau
BNM-Biblioteca Nacional de Macau
AHM-Arquivo Historico de Macau
BPT-Biblioteca·Padre·Teixeira
同時,還有不少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出版,例如1992年施白蒂的《澳門編年史》,1997年薩安東(Anto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著、金國平等譯:《葡中關係史料匯編》;薩安東的《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999年馬楂度(Joaquim Jose Machado)的《勘界大臣馬楂度——葡中香港澳門勘界談判日記(1909-1910)》;2000年徐薩斯(Montalto de Jesus)的《歷史上的澳門》;2007年的杰弗裏·c·岡恩(Geoffreof C·Gurm)著、秦傳安譯的《澳門史(1557-1999)》,等等。
此外還有大批中外文的論文發表,限於篇幅,不一一列舉了。
從以上所列國内外研究者的大量著作可以看出,研究澳門的專家學者是人才濟濟,成果纍累,隊伍壯大。特别要指出的是,由於澳門基金會吴志良委員具有極强聯絡和組織能力,善於團結國内外學者齊心合力研究澳門,吸引更多學者共同研究澳門,如他主編的《澳門史新編》著作就有全球51位研究澳門的有名專家參加編寫。同時,澳門本地近年也涌現一大批研究澳門的青年學者,例如在吴志良、楊允中主編的《澳門百科全書》,組織了本地學者62人參加編寫。這就表明越來越多青年學者加入到研究澳門的歷史文化行列。因而在兩岸四地成立了不少研究澳門的機構,如中國政法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華南師範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等,其他如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厦門大學、臺灣的暨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均有不少學者致力於澳門研究。如此强大的研究隊伍,就成爲今天構建“澳門學”的决定性因素。
綜合以上三方面所述,可以看到,澳門在國際上既有457年的獨特歷史文化底藴,又有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和一支相當數量的研究隊伍,再加上“澳門歷史城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歷史文化遺産以及當前澳門經濟長足發展的大好形勢,我認爲,澳門學術界和各界人士以及特區政府應該打出“澳門學”這個新學科的品牌,以吸引中外更多人研究澳門、關注澳門,保持和進一步擴大澳門在國際舞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澳門明天會更好。
注釋:
〔1〕世界銀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主要報告》第7頁,1981年版。
〔2〕戴逸:《論康雍干盛世》,2003年2月23日在北京圖書館舉力的“省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的講稿。
〔3〕保羅·尼肯迪著、蔣葆英譯:《大國的興衰》第4頁,中國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
〔4〕考太蘇:《皮萊斯的遠東概覽》第1卷,序言。
〔5〕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册第412、229頁;下册第747頁,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Angus Maddison, Chinese Economic Pertormance in the long Run, DECD Devolopment, Paris, 1998.
〔7〕Robea Park,These from the Land OfSinlm:Essays On Chinese QuestiOn,P61.
〔8〕Geo Philips,Early Spanish With Chang Cheow,《南洋問題資料譯叢》1957年第4期。
〔9〕轉引《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第119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明史》卷75,《職官四》。
〔11〕《清高宗實録》卷550。
〔12〕考太蘇編譯:《皮萊斯的遠東概覽》第1卷,序言。
〔13〕龍思泰著、吴義雄等譯:《早期澳門史》第301頁,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黄啓臣:《清代前期海外貿易的發展》,載《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
〔15〕根據樑廷柟:《粤海關志》卷24第34-40頁的數字統計。
〔16〕胡宗憲:《籌海圖編》卷12。
〔17〕轉引《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第115、119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龍思泰著、吴義雄等譯:《早期澳門史》第301頁,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
〔19〕C·R·Boxerc,The Great ship form Arnacon:Annal of Macau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5-164,lisboa,1963.47、61、128、138、144、147、153、164、169.
〔20〕黄啓臣:《澳門通史(遠古——1998)》第48頁,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H.J.de Santos,OS portuguesesem Solor,del555-1720.
〔22〕袁鐘仁:《廣州和美國的早期貿易》,《嶺南文史》1989年第1期。
〔23〕王之春:《國朝柔遠記》卷6,中華書局1989年版。
〔24〕楊允中:《微型社會創造世界奇迹》,《南方日報》2009年12月20日第04版。
〔25〕樑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見《樑啓超史學論著四種》第145-146頁,嶽麓書社1985年版。
〔26〕區卓志(Jorge de Arrimar):《澳門史料》,載《澳門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1頁,澳門文化學會1995年版。
〔27〕章文欽:《澳門歷史文化》第258頁,中華書局1999年版。
(本文第二三部分原載《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4期,2011年4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