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冬游澳洲

  今年盛夏六月,我和太太龐秀聲赴澳洲旅遊,時適澳洲隆冬季節,故曰冬游。慶幸得很,全程陪我們遊覽的導遊却是我校外語系1985年的畢業生肖志彪先生。他畢業時分配到旅行社工作,並負責澳洲導遊10多年了,所以對澳洲的風土人情、社會經濟,民生福利和科技文化瞭如指掌。每到一處遊覽,他都能如數家珍地給我們詳細講解。加上給我開車的兩位司機,均是廣東和香港老移民,他們在飯間或休息時給我們講述許多澳洲的情况,使我們對澳洲獲得較全面的瞭解,從而感到這次冬游澳洲,確是不枉此行。今摘其點滴報導如下,以饗讀者。

  一、歷史短暫的世界文化遺産

  説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産,大家都會想到中國長城、故宫;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千百年曆史的文化古迹。但想不到只有37年曆史的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却於2006年6月28日被評爲世界文化遺産。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們參觀了悉尼歌劇院,從導遊講解及拿到資料介紹,知道該歌劇院被評爲世界文化遺産是實至名歸的。

  歌劇院位於悉尼市悉尼海灣南部半島貝尼朗岬角(Bennelong Point)處(見下頁圖)。該劇院建築有一段動人的故事。1950年代,澳大利亞國家和悉尼市政府開始搆思興建歌劇院,1955年公開向世界各地徵集設計圖式,一年内有32個國家233個設計圖式參選,經國家政要和專家審查均不大理想,未被采用。後來丹麥建築師約恩·烏鬆(Jorn Utzon)匆忙繪製一幅草圖,名曰“屏雀”,趕來應徵。經審查,一致認爲雖是草圖,不够完整,但很有創意,很有思想。於是烏鬆建築師被召來悉尼聽取修改意見,然後經過多次反復修改繪製,最後於1959年以獨具新穎的表現主義建築通過采用。並於當年發行歌劇院彩券籌集資金,動工興建;1973年竣工落成,耗時14年之久。

  建成的悉尼歌劇院,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歌劇院的外型是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稱帆造型)的建築群,共分爲三個部分:最大的兩組風帆沿南北方向排列,以略呈V字形的方式在南部收攏。它們分别以三面風帆面向北部的悉尼海灣,另一面則向南迎接觀衆和遊客,風帆張開的“嘴”上則覆蓋着茶色的玻璃幕墻。另一對小風帆位於它們的西南處。整個建築有一系列被稱爲“殻的”大型混凝土預製構件建成,每一個構件都取自擁有相同半徑的半球體,它們搆成劇院的屋頂。但這個並不是真“殻”,而是由肋狀的預製混凝土構件支撑的預製混凝土嵌板。全劇院由2194個嵌板相嵌而成,每個嵌板重15噸,所以整個屋頂的重量達到27000噸,復蓋着由瑞士哈格納斯(Hgans)製造的光滑白色的人字紋路的瓷磚共1056006塊。從遠處看去,顯得非常潔白可鑒。

  歌劇院内部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主廳位於大風帆型結構内,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内。其中最大的主廳是西面的音樂廳,有2679個座位,通常是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内樂、流行樂、爵士樂、合唱、歌劇和舞蹈等多種大型表演。此音樂廳設計時對聲樂特徵要求十分嚴格,大廳的天花板最高處距離地板25米,墻面上鋪裝澳大利亞所産的白樺樹木板,以吸收多餘的回音。此音樂廳獨特之處,就是在廳的正前方處,放置一架由澳洲藝術家朗納爾·塞帕(Ronald Sharp)設計製造的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大管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e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

  此外,還有一個擁有1507個座位、設有施轉舞臺的歌劇院;一個有544個座位的話劇廳;一個有398個座位的劇院;一個可容納400人的攝影棚;一個有210個座位的多用場館和一個録音室;五個餐廳和四間紀念品商場。

  歌劇院工程原來預算爲700萬澳元,但經歷10多年的艱難曲折後,初步結算已耗資1.2億澳元。由於超支甚巨,設計師約恩·烏鬆迫於政府和建築工人壓力而引咎辭職,並離開澳大利亞。盡管他於1998接受了悉尼城的金鑰匙奬勵,但他没有回到悉尼親眼看到自己設計建造竣工的歌劇院。

  由此可見,悉尼歌劇院是一座多功能的藝術殿堂,據統計每年在此劇院舉行的各種國内外文藝表演3000多場,約200多萬人前往共襄盛舉,成爲世界最大的表演中心之一。加上對面作爲背景的悉尼灣的海港鐵橋和高聳的悉尼塔相映襯,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參觀鑒賞,爲人們展現多姿體態的風采。

  二、世界第一座單孔拱型的悉尼海港大橋

  與悉尼歌劇院遥遥相對的是一座宏偉的横跨悉尼杰克遜(Jackson)海港的悉尼海港大橋(Sydney Habour Bridge, Australia)。它象一道横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是世界第一座單孔無墩拱橋。整座大橋全部用優質鋼材建造,計用鋼材5.28萬噸,鉚釘600萬個,最大最重的鉚釘3.5公斤。兩端橋墩全部用花崗岩石砌成,用石達1.7立方米,用水泥9.5萬立方米,漆油27.2萬昇。在上世紀30年代,能在大海凌空架設單孔拱橋,實爲罕見。

  據介紹,悉尼海港大橋(見下圖),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了100多年時間。1817年,當時澳洲還是英國殖民地時,爲發展悉尼城市南北交通,已動議修築跨海大橋。經過40年的醖釀之後,於1857年,由工程師彼得·翰德遜(Hondson)繪製出首張橋樑設計圖,後經反復修改,到1923年,根據督建橋樑的工程師卜萊費(Brifen)的藍圖向全世界招標建橋,最後由英國一家工程公司中標承建。1923年6月28日,舉行大橋“動工破土”奠基儀式,1924年3月24日,D·郎和有限公司提交的建橋方案被采納,正式動工。1928年10月,弓形支架鋼纜定位,1930年8月弓形支架合攏,1932年4月,支架和橋面全部竣工,大橋正式剪綵通車,歷時8年多。

  建成的海港鐵橋,橋面寬134米,上有八排機動車道,兩條鐵軌火車道和兩排行人道(其中步行靠東,騎自行車靠西);橋長502.9米,橋重52800噸,橋拱離水面134米。設計時車流量爲每小時6000輛,現在高峰時刻可達到15000輛。橋呈大衣架形,所以悉尼人有人稱别名“大衣架”,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無墩大拱橋。參加建橋的工人1400名,其中有16人因不幸的工傷事故而喪生。

  參觀海港大橋,可以在橋上行人道自由漫步,向橋下看到海底礁石區,平看可以環顧悉尼灣,一片深藍海水使你感到心曠神貽;也可以看到對面的悉尼歌劇院;更可以登上靠市區的橋塔瞭望臺,居高臨下鳥瞰悉尼市市客;下到橋塔基部可以參觀大橋博物館展出有關大橋建築的圖文資料。還可以經過登記申請及交款,攀登參觀大橋的弓形支架。這項活動要求綁上全副武裝的保險帶,由一名有經驗的專門導遊帶領沿軌道向上滑行,登至高於水面134米高處,以滿懷征服者的豪情,感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境,和檢驗你的勇敢和膽量。這項攀橋活動歷時3.5小時。無數青年人都去試試自己的膽色。

  三、分不出窮人和富人的社會

  澳大利亞是經濟發達的國家,2009年GDP爲9972億美元,人均GDP爲42553美元,接近美國的47600美元。全國2200萬人口,90%住在城市。據瞭解,計住在悉尼市有450多萬人,布裏斯班180多萬人,黄金海岸50多萬人,首都堪塔拉50多萬人,墨爾本90多萬人,凱恩斯15萬人等等。所以在澳大利亞,没有城鄉差别,只有城市規模大小差别而已。

  澳大利亞人民的勞動收入比較均衡,勞動者的平均月工資大致在3000-10000澳元左右。兩位司機説,他們的月工資在3500澳元左右(1元澳幣相當5.7元人民幣)。這樣的月收入在澳大利亞生活就不錯了。因爲這裏的物價指數不高,就伙食而言,每人每月150元,就生活很好了。更重要的是在這裏生活,没有過大的負擔,因爲醫療全部免費,孩子出生至16歲由國家補貼生活費,生孩子國家奬勵3000元,孩子上學全部是義務教育。老人退休後,除了退休金(Allocated Pension),還有政府發給的養老金(Centre link Aged Pension)。養老金根據各人退休金不同而决定其享受的金額,一般在300-1100澳元左右,所以一般老年人的生活均屬富裕程度。司機很有風趣説,澳大利亞這裏分不出窮人和富人,可以説是一個只有富人没有窮人的社會,譬如,人人都可住House(别墅),差别是富人可以買10萬平方米的大莊園居住;窮人則可買500平方米的别墅居住:富人可以買100多萬的奔馳汽車;窮人可以買數萬元的汽車;富人可以擁有一個象大軍艦的遊艇;窮人也可以擁有一個足够全家人乘坐(住)的遊艇。你説,這樣的生活,誰窮誰富?其實大家已經都是富人了。只是擁有財産多少的差别而已,不存在貧富差别了。

  2010年7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