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說明】在<論兩岸統合的路徑>與<兩岸統合的實踐>文中,我提出了“簽署和平協定”、“推動文化統合”、“推動貨幣統合”、“推動經濟統合”、“強化身份認同”、“建立止戈立信機制”、“國際共同參與”等七個面向擬訂未來的努力方向。
這七大方向中,有些有優先順序,有的需要在和平協定簽署以後才可能順利的推動,例如兩岸在政府間組織的“國際共同參與”,兩岸“止戈立信機制”的建立。有的是現在即可以推動,有些是必須由兩岸共同推動,有的則是北京可以率先實踐。例如,在推動“華元”做為計價單位方面,北京就可以率先啟動貨幣統合;兩岸也可以針對一些低政治層次的經濟民生事物成立共同體,例如“食品安全共同體”。在文化統合方面,北京可以將兩岸統合學會所建議的157個簡體文字先行還原,並啟動繁簡並用的政策,以方便兩岸文化認同的接軌。兩岸也可以共同編寫現代史,共同使用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國、高中的國文課本可有半數課文一致,以連結中華文化推動深層的文化與教育交流,進而建構兩岸文化共同體。這些工作都不需要兩岸簽署和平協定即可先行開始。
在和平發展期,兩岸還可以推動強化兩岸身份認同的工作,即本文所提的“中華卡”與“中華旗”,本文即是在說明推動此兩者的功能及意義。本文有關“中華卡”的說明,是我出席由兩岸統合學會、大陸的孔子基金會、香港的中國評論通訊社於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宜興大覺寺共同主辦的《推動兩岸文化融合研討會》時所提的建議之一。本文有關“中華旗”部分,則是2013年7日至8日,由中國評論通訊社與兩岸統合學會在青島舉行的《兩岸海洋戰略圓桌會議》中結論共識部分的延伸。
身份認同是所有政治統合的必要基礎
“身份”就是“認同”的具像表現,它是一種藉由所信奉的圖騰、所使用的圖案、文件,來反映自己的歸屬,它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在凝聚全民共識所不可缺的成分。兩岸和平發展期不僅要推動經貿、人員、文化的交流,也要探討達成政治協議的具體內涵,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嘗試在現有的兩岸身份認同上再增加一個重疊認同。
圖騰或名號的改變,往往象徵一個精神或政治歸屬的改變。兩岸和平發展期是統合期,是共同締造期,還不到統一的階段,因此,人們不容易接受一個新創造出來的集體身份認同標的。兩岸和平發展期也不是一個永遠維持分治現狀的局面,因此,我們不應滿足於現有的不同的身份認同標的,而應該共同創造一些能夠讓兩岸人民逐漸增加彼此重疊認同的圖騰、圖案、文件。
要創造這些新的集體認同,有兩條途徑可以思考。一是從傳統的民族文化認同中找尋彼此的共通點,以做為兩岸人民的集體認同;一是不用弱化一方的“減法”,而是增加共同認同的“加法”。本文所提的“中華卡”就是前者思維的落實建議,“中華旗”則是後者思路下的創新嘗試。
發行“中華卡”
在國內,最具有政治性身份認同文件是身份證,在國際間則是護照。國際社會中,有的國家只容許擁有單一護照,也有的國家許可多重護照,不過,國際法對於多重護照的優先適用性也有規範。另一個則是低於護照層級的是“永久居留證”,它提供居留者一些政治權益。
以香港與澳門為例,港澳分別在1997與1999回歸中國。基於政治、經濟與生活的多重考慮,與台灣一樣,很多人擁有的是不同的“護照”,也有人擁有在其它國家可以居留的“永久居留證”或是“長期居留證”。護照代表的是“國家認同”,持有者對護照國有權利與義務。“居留證”的位階低一點,但是也可以享受部分權益,也必須盡一些義務。無論是“護照”或是“長期居留證”,均反映出了認同的選擇。對於擁有護照的人,他認同這個國家,對於擁有長期居留證的人而言,雖然不認同所屬的國家,但是願意接受該政府的管轄。
1648年西伐利亞條約以後,西方國際關係進入了主權國家為主體的時代,不同於中國人在歷史上用文化與民族來界定認同,西方人用主權國家、國際法這些概念來區別國民身份的不同。在國家法律與國際法原則下,全球華人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但是為了符合目前國際社會的規則,分別拿所屬國家的護照,並接受該國的管轄及保護。雖然我們自認為是中國人,但是除了我們的面孔、語言、生活習慣、族譜外,沒有一個全球公認的文件可以證明我們是中國人,在涉及政治權益時,外國人只是從擁有者的護照中來斷定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民。
兩岸目前在往來時是不可以使用護照,因而發展出了“台胞證”或“旅行證件”等文件。名稱雖然不同,但是內在的思維仍然是彼此為“異己關係”,它的存在反映擁有著的不同身份認同。例如,持“台胞證”進入大陸,仍需辦理簽注手續,並繳付一定的金額,在大陸並無法享受某些程度的政治參與或政治上的權益。相對的,大陸同胞來台灣也是一樣的待遇。
兩岸還停留在“身份證明”的傳統思維時,全世界的互動方式已悄悄改變。歐盟成員國的護照上,都已經有了集體的共同身份標誌。為了因應全球化的自由流動,某些國家間甚而採取互惠取消簽證的需要。從這些角度來看,兩岸必須要加緊腳步,不要再用“異己關係”的思維來處理兩岸四地的身份認同問題。
在兩岸和平發展期,兩岸是否可以思考發行認同中華民族的“中華卡”(Chinese Identity Card,C Card”)。這張中華卡如何發行?目前兩岸處於分治狀態,各有在國際間的承認者,理論上,“中華卡”應該由這北京與台北兩個政府共同同意後核發,可是目前的政治情勢,台北方面可能並不會願意參與這一個歷史的任務。因此,北京政府可以考慮先行承擔此一工作。
我的構想是:先成立“中華卡委員會”來承辦此一工作,由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海外華人共同組成,用以強調“中華卡”之民族特性。“中華卡委員會”決策後委託北京政府相關單位處理行政事務。因此,在法律的意義上,北京政府是受全球華人委託後才執行。
任何海外華人,包括台灣、港澳的人民,都可以向“中華卡委員會”所委託的行政機構提出申請。擁有“中華卡”的人民可以出入中國大陸、港澳而不再需要額外的簽證。
這張“中華卡”的功能取決於我們希望“中華卡”發揮什麼樣的效果。如果只是給全球中國人一個方便,那麼它就像是一張“通行卡”,擁有它可以節省金錢與時間。如果希望給予它更多的功能,就可以給它創造更多的功能。
“中華卡”的功能與意義
如果希望“中華卡”是一張具有認同而且可以有權利關係的卡,那麼它的功能就應該像是一張“長期居留權”的卡。在美國稱之為“綠卡”,在加拿大稱之為“楓葉卡”。憑藉這一張“中華卡”,便擁有在中國大陸工作就業的權利。
如果我們希望“中華卡”是一張不僅有認同,也可以政治參與的卡,那麼這張“中華卡”的功能將介於“護照”與“長期居留證”之間的功能,可以為整個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的思維邏輯是:中國大陸目前正在和平崛起,在崛起的過程中,要用更大的格局來看待自己,簡單地說,要把“中國”視同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中國”,而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要把全球華人都視為是“中國”的一員,而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才是唯一的成員。
以台灣為例。目前持中華民國護照進入日本、英國、愛爾蘭…等國都不需要簽證,但是進入北京卻還需要辦台胞證並繳簽證費用。北京自稱為代表中國,但是對於台灣人民的簽證政策實在不夠。台灣人民只要問,為何去日本可以不要簽證,去大陸卻要簽證而且還要收費?兩岸的認同就在這種不知不覺的行為中逐漸愈拉愈遠。
大陸大,台灣小,大陸的工作機會多。做為一個大國,應該有更大的胸懷包容台灣與其它各地的華人子弟。北京如果願意放大格局,將自己視為是全體中華民族的中國,只要任何願意拿“中華卡”的華人,在安全考慮無虞後,均應該讓他們有機會憑著“中華卡”自由進出中國大陸,並且在中國大陸享有工作權,持有“中華卡”的台灣民眾,也可以在國際政府間組織中工作。
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現代西方國家多有給外國人之長期居留卡,不論是“綠卡”,或是“楓葉卡”,這些居留卡的發放,只是為了給外人的長期居留,或入籍前的必要階段,除非已經入籍,擁有這些居留卡並無政治參與權。“中華卡”可以將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落實,走一條自己的認同道路。
在春秋戰國期間,孔子可以周遊列國,尋求治國機會,衛國人衛鞅至秦國為相。在周天子的世界無國籍之差異,周天子時代的政治市場是以文化民族為基礎,而當代的政治市場是以國籍為依據。由於秦國能夠廣納天下英豪,秦國遂能強大。未來持“中華卡”者,雖持他國護照,亦可為兩岸政府合法貢獻,不受“單一國籍”之限制,兩岸政府如此可廣納天下英才,共同為中華民族而努力,這不是一個足資傳頌的美談嗎?
“政治參與”可以強化人民對於國家認同,積極的認同者會積極地尋求政治參與,而且政治參與也象徵了對於制度與國家的認同,這是政治學者普遍認知的事。因此,經由“中華卡”的方式,合法地推動兩岸人民的共同政治參與,對於未來兩岸的政治統合與政治統一將有絕大助益。另外,其它地區的華人參與,也等於為整個中國人注入了另一股活水,鮭魚回流的故事在中國人政治領域上也可以為事實,讓全球華人為整個中國和平發展做出貢獻。
有關政治參與在實踐上可以從國際開始。例如,學有所長、業有專精的台灣人民與全球華人,只要持有“中華卡”,都可以在國際間經由北京授權委派代表整個中國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代表整個中國維護與爭取利益。在這個思維下,即使這個人拿的是中華民國或菲律賓、馬來西亞,…護照,只要他願意,他都可以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或其它國家、國際組織擔任職務。
“有容乃大”是中華民族的古訓,社會愈是開放、民族愈能包容,民族與國家愈易壯大。中華民族在全球擁有無數人才,兩岸政府誰能夠對其開放,誰將優先獲利。如果兩岸共同開放,那將是鞏固共同認同最有意義的抉擇。台灣由於較小,恐懼在所難免,中國大陸現已快速走向大國,更應該有心胸與氣魄,為了整個中國的興盛,用“中華卡”來凝聚全球華人與兩岸的共同認同。
“中華旗”的圖案
“中華旗”的構想,是誕生在2013年7日至8日,由中國評論通訊社與兩岸統合學會在青島,為推動兩岸海洋戰略合作所舉行的《兩岸海洋戰略圓桌會議》。
“中華旗”包括兩面,分別在現有的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上加上“中華”兩字(如圖)。“中華”二字的寫法,選用了中國兩位古代的書法家,“中”字採用了柳公權的字體,“華”字則採用了趙孟頫的字體。當然,如果大家有更好或更喜歡的選擇,我也不反對,取中國兩位古代書法家的字,是表示對古人的尊重,也希望透過對中華文化的尊重來凝聚兩岸的共識。另一方面,中國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種圖案與藝術,“中華”這兩個字,對於所有中華民族而言,都一目了然,它是屬於全體中華民族,屬於每一個人的。
中華旗的功能及意義
為什麼會提出這個概念?們可以想像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一艘台灣的漁船,駛出外海後,看到遠方的越南、菲律賓,或其它國家可能不友善的船隻,立刻將艙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拿出來掛在船上,希望圖一個平安。進入台灣領海後,馬上收起放回艙底,避免政治麻煩。漁民知道,出門在外,平安重要。回到台灣不能政治不正確,公開掛大陸國旗,對自己政府也不好交待。長久下來,漁民自然而然地認識到兩面旗子是代表兩個不同的認同,只能選擇一個,而不能共同選擇兩個。這種場景久而久之對於漁民不好,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增加不利的因素。
第二個場景:台灣民眾在國際運動賽時揮舞國旗為中華隊加油時,大陸代表經常一個劍步衝上去,把中華民國國旗扯下。他們認為理由很正當,因為依照奧會規定,台灣民眾不能揮國旗,只能拿中華台北的奧會旗。台灣的電視二十四小時反覆報導這個大陸人士扯中華民國國旗的新聞。台灣民眾的感覺應該不會好受,心想,大陸為何總是要打壓我們。這樣的情緒久了,心結就深了。
全世界的選手在奧運國際賽中得到獎牌時,都會升起運動員所屬的國旗,只有從台灣來的選手,即使得到金牌,也無法看到自己的國旗,而只是向“中華奧會旗”來敬禮。大陸朋友可以想想,如果大陸運動員拿金牌,卻無法升國旗的感覺是什麼。大陸朋友也可以想想,長久下來,台灣民眾會什麼感覺,他們會覺得大陸方面打壓他們,這樣的感覺對兩岸的認同與發展都不是好事。如果一天,可以同意台灣在得獎時可以升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旗,如此,既沒有違反奧會規定,又可以讓台灣民眾應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兩岸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政治實體,台北方面的國旗是早在1949年中共建政以前就有,這面旗子曾經帶領中華民族贏得了八年的對日挑戰,也不是為了搞台獨設計出來的。可是由於兩岸目前仍處在內戰的遺緒,大陸官方卻容不下這面旗幟,且不容許台灣在國際場合揮舞。如果大陸有困難,那麼,可否接受中華旗呢?
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很可惜,在海洋問題與國際運動實事上,雙方的心底仍然是用“國家”的思維相互看對方。這個問題不解決,兩岸的重疊認同難以建立,因此,我們是否可以用包容的心,站在民族的角度來處理這些問題?
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我們不應該用“排除法”,而是應該用“加法”,也就是以“民族認同”為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在兩岸關係上,最大的民族認同自然就是“中華”兩個字。
我們用“給人歡喜”的心與包容心,也就是用“加法”來設計“中華旗”。“中華旗”的背景雖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國旗,但由於加入新圖案的設計,所以就不再是國旗,而只是一面帶有民族認同,也是兩岸同為“一個中國”認同的新旗幟。
為何用“中華”二字命名?我認為,兩岸應該從民族的角度來尋求最大的公約數,“中華旗”是民族的旗幟。希望以後不論任何的漁船、商船,當他們掛上這兩面旗幟的任何一面或兩面時,兩岸政府都應該公開地、主動地把它當做是中華民族的船隻,積極地去協助維護他們的安全。
再者,我認為,由於目前的國際運動賽事,不可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並發生大陸朋友拉扯中華民國國旗事,造成大家不歡喜的現象。將來兩岸在參加國際比賽的時候,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隊的代表隊,兩岸人民、海外華僑都可以揮舞這兩面“中華旗”,為兩岸的隊伍加油。
透過這樣的旗幟,就能凝聚大家共同的認同,這是雙方面政府還沒有開始,而民間就可以做的事情。
在推動方面,我們將會分別拜會台灣的漁會組織,與他們溝通,並向他們建議,未來出海時,可以懸掛屬於兩岸的“中華旗”。我們也將與海外各僑社聯絡,鼓勵他們未來在舉辦僑界活動時,可以共同掛兩面“中華旗”,讓所有的僑胞都可以共同參與僑界的活動,彼此不要再因為國旗的事而鬧得不愉快。
另外,我還希望我們能夠鼓勵觀眾在為兩岸運動員加油時,可以揮舞中華旗,台灣朋友可以揮舞有五星圖案的中華旗,大陸朋友可以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旗。在國際場合,兩岸應該是一家人,共同為中華兒女加油,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揮舞中華旗凝聚彼此的認同與共識。
(本文原刊載於《中國評論》,2013年12月號,總第192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