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核心理念的創造性轉化與“兩岸一家親”論述

  閩台文緣與中華文化傳承延續

  眾所周知,福建與台灣的關係非常緊密,素有“五緣”(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之稱。福州鄉親曾有一句俗語“福州雞鳴,基隆聞聲”。反映了台灣鄉親對家鄉事務的關心、關切,由此可見閩台地緣與親緣之密切。

  福建籍人士歷來在台灣占絕大多數,據1925年台灣的統計數字,福建省籍人士占台灣人口83%多,其中絕大多數是閩南人。現在台灣同胞中,祖籍福建的也占了四分之三。由於福建遷台人士大多以家族移居為多,其生活生產方式基本上依照家鄉的風俗習慣進行,比較完整地在台延續傳承了中華文明。

  今天在台灣,隨處可見在大陸由於文字改革已經很難看到的繁體字,可以看到大陸過去由於種種政治運動幾乎已經消失的各種民間宗教信仰,如媽祖信仰、關公信仰、城隍公信仰、五帝信仰等等中華文化的傳承;可以找到在大陸幾乎消失的讖緯文化、堪輿文化等等。客觀地說,正是由於在台港澳地區的傳承和延續,中華文化才能完整、全面地繼承和存續下來,我們的後人才能更直觀、深刻地認知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博大,也才能夠進一步發展和弘揚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核心理念的創造性轉化對世界做出重大貢獻

  中華文化之所以能持久,能深入人心,能不斷發展創新,能融合、包容乃至同化異類文化,在於其所蘊涵的深刻哲理和豐厚的精神內涵,在於其能夠與時俱進,實現自我發展和重塑以及融合、消化了外來文化後實現的“創造性轉化”(辛旗)。如同辛旗所言,通過“創造性轉化”,來達成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的現代化,創造出一種有別於西方現代文明的中華現代文明,這既是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當代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模式。

  在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中,“仁”、“和”與“創新”、“包容”是其中最精髓的內容。這幾個重要的核心理念,在今天已經成功實現其價值理念和現代思想的嫁接與重塑,形成今天中華現代文明體系的核心信念。

  首先,是“仁愛”思想體系的演變與創造性轉化。“仁”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與最高道德典範,子曰:“仁者愛人”。中國從士大夫階層到普通民眾,素來把“仁義”當做為人處事的標準,而歷朝歷代開明的統治者無不以行“仁政”為施政之目標。這種思想理念在今天與現代政治文明概念結合,產生了對於“仁愛”思想的全新領會和闡揚,在政治領域,演化出現代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信念和當代中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這個執政理念,既是今天中國領導人處理國際、國內事務的基本政治原則;也是今天海峽兩岸執政者的共同實踐和主張。“以人為本”、 “執政為民”的執政思想理念和體系的形成及實踐,是中華政治文化適應世界政治文化的發展和成熟的標誌。

  其次,是“和”的觀念與思想體系的傳承與發揚光大。眾所周知,“和”的概念和主張是中華文化所獨有的,在西方的核心價值觀中,並沒有“和”的概念。有學者(朱新民)指出,中國文化的“和”的概念包涵了“和為貴”、“和諧共生”以及“和而不同”的三部分內容。這相輔相成的“三和精神”,通過與當今政治實踐的結合,產生和孕育了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和方針原則。中國外交從50年代建政之初時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到今天提出的和諧世界與新安全觀(互信、互利、平等、協作)主張,無不體現了中華“和”文化理念。其核心是相互尊重,不干涉內政,站在公理和正義的立場,勸和促談,耐心細致地下功夫做工作,而不是像西方式的動輒使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是“和”文化思想在現代時空下成功實現創造性轉化的理論與實踐。可以大膽預言,中國“和”文化理念的創造性轉化、與其在處理國際關係的持續實踐過程,將極大地改變未來世界政治格局,並將開創出以“和”為核心概念的中國模式的國際關係理論體系。

  這個基本戰略理念,運用到兩岸關係中,則構成了“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兩岸關係發展大思路。正是在這個大思路的指引下,實現了國共再度攜手合作,有效地遏制、扭轉了台獨惡性發展的勢頭,達致兩岸關係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和”的理念體系及其創造性轉化形成的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對於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其蘊含的積極意義,將會隨時代發展而越加鮮明。

  “創新”,是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延續5000年文明史,生生不息,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思想元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一代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鐫刻在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創新發展的行為指南和思想源動力。正是在這樣的思維模式指引下,中華民族為世界貢獻了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等四大發明,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今天的現代中國也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和精神指引下,堅定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創新,在短短數十年間完成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社會的轉換,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排名第二的大國,令世人尊重。

  而“包容”,是中華文化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包容不僅要有“海納百川”之量,更需有“和而不同”,容忍異端之胸懷和氣度。正是秉持這種恢弘的文化態度,所以“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華文化就能夠不斷從異域文化中汲取營養,歷經劫難而不斷延續,發揚光大,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生存至今而又依然蓬勃發展、生機盎然之國度。

  今天的台港澳地區,在歷史上都受到過異邦的殖民統治,在不短的殖民統治期,殖民者也曾強力推行異國文化,但卻並沒有成為台港澳地區文化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華文化的包容融合、和諧萬邦的氣度和化解力。台港澳地區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是中國式的,這是永遠無法改變的生存狀態。所以,中國文化無處不在。台灣作家李敖曾針對台獨去“中國化”的言行寫過一首詩嘲諷:“妄想海峽兩地隔,妄想台獨自快活。我且當頭來棒喝,台灣無處不中國”。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輔相成,兼收並蓄,和而不同,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始終與時俱進,保持自己的價值理念體系和主流地位。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創造性轉化的演變能力,由此也可見一斑。

  以上四種理念,僅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事實上,中華文化重要的思想理念和其適應現代世界發展形成的創造性轉化也絕不僅限於上述四端,如“天人合一”觀念,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轉化出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現代社會處理人類應該如何發展以及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關係的重要思想和實踐指南。隨著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深入,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中華文化核心理念為世人所認知,為人類社會發展所借鑒和參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對於世界的最大奉獻!

  “兩岸一家親”論述與中華文化的戰略高度

  今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時,發表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講話,系統闡明了“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提出“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兩岸觀,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岸關係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他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兩岸一家親”關係,他特別指出,這種“一家親”關係植根於中華文化:“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傳承中華文化”,“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從中華文化的高度來論述兩岸關係和對兩岸關係作出準確定位,意義深遠。在這個論述中,表層是兩岸的國家民族認同,內裡血脈相連的,是兩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共同文明構成的文化認同。可以說,共同的文化是兩岸之間最大的公約數,也是連接兩岸最牢靠的精神橋樑。

  習總書記對於中華文化的重視是建基於最高的戰略層次,他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這裡,他把文化發展興盛提升到國家和民族強盛的高度,成為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應該說,從這樣的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文化即生活。有什麼樣的土壤、什麼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文化,也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制度。聯想到習總書記說的“只有紮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總書記會這樣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因為她是中國模式能夠立足於世最重要的基礎。也正是因為有共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土壤,兩岸四地才能夠形成共同的主流文化——中華文化的氛圍,這也正是“兩岸一家親”論述的建基之本。

  兩岸關係發展,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也只能通過兩岸之間的經濟、社會、政治發展和共同的文化認同,並經由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過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並在這個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發展、共同打拼過程中,形成嶄新的共同經歷、共同記憶,這種共同經歷和共同記憶將逐漸培植兩岸共同的社會文化認同;而這種共同認同的提升,將會形成新的國家和族群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與復興大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和認同基礎!  

  (2014年10月出席福州“兩岸四地文化沙龍”論壇論文;全文發表於10月17日中評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