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構建一中框架共同認知開解兩岸政治難題之鑰

  2013年6月13日,甫自美國“習奧會”歸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習吳會”上,獲得馬英九授權的吳伯雄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他並稱,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國共兩黨一致的立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是國民黨首次在“一中框架”議題上做出明確的積極回應,堪稱是近年來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一大進步。 

  吳伯雄的表態,正面呼應了習近平在會見中重申的國共兩黨要“在鞏固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兩岸執政黨在兩岸關係最核心的問題上達成了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意義十分重大。 

  一如所料,吳伯雄還未返台,就受到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為首的綠營人士扣帽打壓,聲稱吳伯雄在大陸的言論損害了台灣的“主權”地位,要求馬英九公開出面清楚交代;並認為吳伯雄在大陸不但呼應“一中原則”,還主張“一中架構”,“剝奪了台灣人民對未來自由選擇的權利”,強調民進黨堅決反對把台灣被鎖進“一中框架”等等。蘇貞昌等的言論,連民進黨內有識之士人士也看不過去,謝長廷就公開指出,吳伯雄的大陸言論並未“違憲”;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更提出正視“一中框架”已不可避免,他將首度在大陸提出兩岸比照歐盟模式共組“中國議會”的構想,相關兩岸的任何議題,未來都可以這個架構下討論,也確保台灣在“一中框架”下的空間。一時間,“一中框架”成為台灣媒體和公眾的熱門話題。 

  那麼,何為“一中框架”?其內涵究竟包括哪些內容?了解了這些,就不難知道為何兩岸紅藍綠三方都如此看重“一中框架”了。 

  “一中框架”的概念是大陸一中論述深化發展與理論創新的產物,它最早出現於2008年12月的“胡六點”:“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2012年7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對一個中國框架作出具體闡釋,他說:“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由此分析,“一中框架”具有如下重要內涵: 

  第一,是明確了兩岸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主權爭議”,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也是島內藍綠“統獨”之爭的核心內容。台灣民進黨和綠營的基本論述,都與此相關。他們以所謂“台灣前途未定論”為論據,認為兩岸之間存在“主權爭議”。因而,明確兩岸之間並不存在“主權爭議”,一方面封堵了台獨主張;另一方面,是兩岸構築了一中共識的政治互信,擴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一中框架”符合兩岸現行規定,具有現實性和法理內涵。無論是大陸的憲法還是台灣的法律,都確認兩岸領土、主權的一致性,不可分割。“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這裡首先體現了務實的精神,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兩岸的客觀現實出發;其次,得到兩岸現行憲政體系的支撐;第三,包涵了對對方法理系統和行政體系的預設和尊重。 

  第三,“一中框架”是一個平等的包容性框架。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既有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法律體系,也有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治法律體系,包容並存,求取最大的政治公約數。同時,雙方都有責任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第四,“一中框架”是一個富有彈性的開放性架構。構築了政治互信的基石後,即可開始就“兩岸未統一前的特殊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從雙方的政治定位到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什麼事情都好商量。”可以肯定地說,“一中框架”確實包含了開解兩岸政治難題之鑰。 

  正因為“一中框架”包涵了如此豐富的內容,所以,在兩岸執政黨首次明確達成對“一中框架”的共同認知後,兩岸關係進入了深化互動的新時代。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最近在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表示,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這是大陸方面首次公開承認台灣行政部門公權力的表態,對於兩岸關係的深化發展與互動無疑具有積極作用。此外,最近大陸有關方面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宣佈,“最高人民法院將就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鄉鎮市調解委員會出具的民事調解書作出司法解釋”,這是“大陸雖不承認台灣方面的政權,但務實不否認台方的治權”的具體化。凡此種種,都是兩岸執政當局達成“一中框架”共同認知後出現的新現象,標誌著兩岸關係更加務實進取。 

  當前,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深化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相當部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發展還心存疑慮,台灣的軍政體系以及主要媒體還充斥著冷戰思維和對大陸的懷疑及敵意;主要反對黨更是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及反中仇陸的主張。因此,深化發展兩岸關係的關鍵在於如何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和細緻、耐心地做好對民進黨人士的說服、爭取工作,以求取最大的政治包容公約數,在台灣社會達成對“一中框架”的廣泛認同,這是兩岸執政黨的共同責任。 

  我們相信,隨著兩岸漸進融合的發展大趨勢,大多數台灣民眾和民進黨人終會認同“一中框架”。這樣方能為兩岸未來的政治對話、政治設計、政治安排等議題的順利展開和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打下堅實基礎! 

  (原載2013年8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