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新春時節,正是盤點舊歲收穫,規劃新年佈局的時刻。那麼,在過去的一年裡,兩岸關係有哪些重要收穫?新的一年,兩岸又該有什麼佈局?
在政治方面,兩岸在過去的一年裡分別完成最高領導人連任及新老更替。台灣國民黨馬英九勝選連任,大陸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上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兩岸展現新的人事佈局,為兩岸關係深化及鞏固發展奠下良好基礎。其次,兩岸分別紀念“九二共識”20周年。“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精髓是求同存異。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就有了可靠的政治基礎。
在經濟方面,兩岸兩會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與《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這兩項協議是ECFA後續協議的一部分,對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盡速完成ECFA其它後續協議,具有重要意義。兩岸經貿往來密切,2012年兩岸貿易額達16896億美圓,比上一年增長56%。這之中,大陸進口台灣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項下商品的貨值為843億美圓,增長了105倍。
在文化和交流等方面,兩岸各項交流交往十分密切,兩岸人員往來近8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2萬多人次穿梭在兩岸之間,大陸居民台灣游增加到13個城市。兩岸文化交流十分頻密,合作出版了《兩岸常用詞典》,合作演出戲劇等等;兩岸學術交流熱絡,僅兩岸關係一項,就先後舉辦了數十場研討會,深入探討兩岸政經關係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為今年一開春,兩岸經濟領域又傳喜訊:2月6日,人民幣和新台幣各自登陸,兩岸貨幣清算和人民幣在台業務正式開展,兩岸實現直接通匯,進入金融合作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據報導,台灣人民幣業務上路首日,台銀行業總計吸收到人民幣存款逾10億圓,顯示兩岸經濟金融合作潛力巨大。
經濟合作,是兩岸關係的物質基礎。由於直接涉及兩岸社會民生,好處十分明顯,因而是兩岸關係發展中阻力最小的部分。馬英九執政的五年來,兩岸所簽署的十八項協議,大多與此相關。兩岸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對於增進兩岸關係、加強彼此互信,建立兩岸“一家人”的共同體意識,無疑是有巨大促進作用的。
但僅僅發展經濟合作是不夠的。兩岸經濟再密切,相互依賴再強,也不必然使兩岸跨越認同和政治分歧的海峽,達成共同締造一個繁榮、富強、民主、文明的新中國之和平統一目的。因而,兩岸關係的發展,是需要共同政治基礎作為保障的。這個政治基礎,就是兩岸雙方應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
“一個中國框架”,是2008年底“胡六點”中提出的:“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2012年7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對一個中國框架作出具體闡釋,指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對於“一個中國框架”,台灣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些甚至是誤解。其實,“一個中國框架”沒有改變“兩岸一中”的“一個中國”原則立場,但它對“一中原則”進行了軟性處理,使之包容量更大,其概念更富彈性。由於一中框架符合兩岸各自的現行規定,因而它是尊重兩岸現狀,是符合兩岸實際情況的。兩岸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就構成了兩岸政治商談和政治對話的基礎。由此觀之,一中框架,是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礎;而且一中框架,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多內涵、更富彈性的框架。未來兩岸的政治對話、政治談判也必定會在一中框架的範疇內開展。
當今之計,兩岸關係的深化發展,首要任務就在於認真思考、探索和深入研究如何從各自的現行規定出發,來共同表述“一中框架”的客觀事實。對此,兩岸學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兩岸學界應在這個春天裡出發,拋棄各自的黨派成見,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分析、探討“一中框架”的政治涵義,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共同的文字表述。我們相信,這樣的工作是極具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因為我們一直認為,兩岸關係是實踐性極強的領域,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應該也必須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面向實踐,服務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並根據現實情況修正和深化理論內涵,實現理論創新。大陸的很多學者以及台灣很多學者、特別是“兩岸統合學會”的學者們,就是這樣的典範。
兩岸學界在這個春天裡的耕耘,必將在未來的歲月中收穫累累碩果。在兩岸融合、和平統一的光榮簿上,必將鑄下兩岸學界的金色大名!
(原載2013年3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