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再創佳績,國民生產總值增幅高達百分之九點五,進出口總額超過一萬一千億美圓,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的貿易大國。
居安思危,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在這些驕人的成績後面,也隱匿著許多問題與矛盾:中國每創造萬圓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國的三倍,德國的五倍,日本的六倍。持續多年的發展模式還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在全國監測的三百四十個城市中,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居住區標準)的城市僅占百分之四十一點七;而全國四百多個存在供水不足問題的城市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一百一十個。學者指出,中國經濟成長的GDP中,至少有百分之十八是依靠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透支”獲得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對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造成許多隱憂。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快速發展與人口眾多、可耕地不足以及基層官僚體系執政水準低下、社會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等糾結在一起,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了因為經濟開發而引致的大規模群體性抗爭事件,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與經濟建設。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顯示,人均所得在一千美圓到三千美圓時期是多事之秋,刻下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時期。由於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矛盾、利益關係十分複雜,能否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將決定中國能否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決定中國能否進入一個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的軌道。
中國的新一代領導對此深有領悟。早在前年,已經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來取代以往的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為中國未來發展勾畫出具體的藍圖。
路線正確並不等於不會走彎路。貫徹執行中央的發展藍圖,關鍵在於各級官員。“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是一個總體理念,具體細化實施,要求每一地方、每一部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判斷、總結、實踐,提煉出一套適合當地情況的發展模式。如杭州提出“和諧創業”模式,以建設“天堂矽谷”和“東方休閒之都”為發展目標,將杭州的自然歷史文化融入現實的發展中,以人文精神推動生產力。而廊坊的“和諧廊坊”模式則更注重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以優美的環境和良好的治安、和諧的社會氛圍吸引投資者,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的和諧安定。
未來的中國,應該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中國,應該是社會和諧、自然和諧、人際和諧的中國,這才是我們希望的全面小康社會及現代化的願景。
(原載2005年3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