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農業發展需要新思路

  “農村真苦,農民真窮,農業真難”。這句流行於八十年代的順口溜,道出了中國農業的窘境。 

  光陰如梭,新世紀的朝陽照耀中國之時,“三農”問題依然困擾著中國:六千餘萬的貧困人口急需脫貧;數以億計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尋找出路;土地資源日益減少,環境污染漫延至農村……一言以蔽之,中國的農業問題不容忽視,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尋找發展的新動力。 

  中國的改革開放,最早是由農村起步,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打破“大鍋飯”制度的桎梏,釋放出空前的能量。短短二十年間,數億農民由貧窮步入小康,創造了當代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制度改革的動能釋放後,中國農業在新世紀遭遇諸如勞動力巨量過剩、土地等資源短缺等深層次矛盾。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如何進一步發展中國的農業,在在逼人深思。 

  從歷史的縱向分析及與發達國家的橫向比較看,進一步發展中國農業的重點仍是需要大膽改革。從制度上說,不僅需要落實農民的產權,更需落實農民的財權和政治權利——選舉權,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公民。 

  從政策上說,中國的農業及農民仍屬於分散經營的狀態,這就決定了他們在現代社會中處於弱勢地位,需要國家從政策上加以引導及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 

  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中國農業發展勢必要走一條不同於歐美國家的路。這條道路,就是勞力密集型農業與集約化經營相結合的發展之路。可以預見,一種綠色、高效、優質的農業將會在未來中國出現。 

  (原載2001年8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