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三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為國家主席、李克強為總理的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國家領導順利實現新老接替,中國發展也隨之步入一個新時代。
在兩岸關係方面,隨著王毅轉任外交部長,國台辦主任由原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黨委書記張志軍接任。相信在這位素有務實和富有大局觀之稱的新主任帶領下,大陸對台政策將會延續和平發展主題,引領兩岸關係把握機遇,穩步發展,向“深水區”探索前進。
細心的觀察家注意到,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在穩步推進時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的雜音,主要來自台灣執政當局對於兩岸關係由經濟逐漸向政治領域推進,所表現出的畏縮不前和抵制。最明顯的標誌,就是2月下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在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胡錦濤會見時,提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的十六字主張,竟遭到“總統府”發言人的“澄清”與切割,鬧出馬、連發言人之間的齟齬風波,凸顯了藍營內部在兩岸關係發展上的分歧。
連戰的十六字主張,其主要內容早在2005年國共兩黨簽署的“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已體現,並寫入了修改的國民黨黨章;馬英九當時對此也是認可的,在其首次競選綱領中突出體現了這些主張,並在其第一任期中大力推動實踐。但是何以靠發展兩岸關係而贏得民眾信任,從而順利進入第二任期的馬英九要急切地表現出對此不認同與切割呢?原因無非有三:
第一,是馬英九的政治取向、意識形態構成與他對自己的歷史定位有關。馬英九是在冷戰時期長大的國民黨退台第二代,他的成長經歷與思想成型期浸透了恐共、反共的意識形態與冷戰思維,美國教育又使他全盤西化,奉西式體制如圭臬。他不願意、也不相信兩岸能夠通過共同締造的方式實現和平統一。他的理想,是中國統一在全盤西化的政治社會模式下。但面對現實,他也很明白,靠台灣之力要想實現中國統一是完全不可能的;因而,最好的選擇是“拖以待變”。所以,他的大戰略是“不統、不獨、不武”,“親美、友日、和中”。
馬英九之所以能接受“和平發展”,在他任期內推動兩岸各項交流,其目的,一是使兩岸的社會民生、經濟關係正常化,二是為台灣謀取經濟利益。這無疑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是有重大促進作用的,對此,應予以高度肯定。但是,如果兩岸關係的發展超出上述範疇,擴大到政治領域,涉及兩岸的政治議題,這是馬英九至少在當下是不樂見的。也因此,他不惜在去年和今年,分別對黨內兩位德高望重的大佬吳伯雄、連戰訪問大陸時發表的政治性言論表示不認同和切割。
馬英九對自己的歷史定位,現在看得越加清晰,就是對內改造國民黨,使之成為一個西式的“選舉機器”,改變既往的政黨參與治理功能;對外則建構台灣的主體意識和強化核心認同,凸顯台灣的憲政地位;至於兩岸關係方面,雖然現在定論還早,但大致可以看出端倪:就是為兩岸關係打下社會民生和經濟合作制度化的基礎。如果馬英九不滿足於此定論,則未來三年還需下決心展現魄力來推動兩岸關係的鞏固深化,如此,方能成就長遠的歷史定位。
其次,是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雖然樂見兩岸和平,但不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樂見兩岸相互融合,逐步走向統一。兩岸不統,美國才有謀取利益、翻雲覆雨的空間,才符合美國的最大戰略利益。因此,美國決不會同意馬政府跨越經濟合作,走向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走向共同“振興中華”之途。從釣魚島爭端美國對台灣的嚴辭厲色看,表現得十分明顯。
第三,是害怕在野黨的反對和擴大化解讀與誣衊。在野黨的反對,以他們一貫的立場,擴大解讀與汙名化宣傳,都是可以預期的。對此,馬政府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本著對台灣有利,對人民有利的原則,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讓人民自己作出選擇和評判。遺憾的是馬政府對此過於在意,忽視了政黨政治中鬥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一味討好和求全,該做不做,最後可能落得個執政無能、施政無方的名聲,甚至導致在未來選舉中失敗的結局。
兩岸關係發展進入深水區後,來自馬政府方面的動力明顯不足,馬政府已經擺明在未來任期內不會碰觸政治對話及政治談判議題。那麼,在未來三年內,是隨波逐流,聽之任之;還是把握機遇,克難前行,耐心佈局與打基礎,尋找兩岸關係發展的新途徑與新動力,成為所有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人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英雄在歷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雖然十分關鍵,但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在於人民。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是如此,只有循著“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原則來發展、來推動,才是正道。為此,需要繼續大力加強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深入基層、扎根民眾,讓人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漸進融合感同身受,將和平發展的好處真正惠及民眾。特別是在台灣進入民主選舉時代後,人民已經成為決定政治走向的最大因素,“哪裡有選票,哪裡就有政策”。就此而言,只要我們堅持耐心、深入細緻地做好台灣人民的工作,緊緊把握主流民意,始終站在絕大多數人民一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鞏固深化就將獲得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原載2013年4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