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稿件係應第三届中華文化論壇主題“推動文化創新,搆築中國精神”,針對戎裝民族風加以省思,期能兼論文化復興與創新精義所撰。本稿件首先探討若欲討論中華盛世,則必須兼具文治與武功;隨後强調若欲達成民族復興,更須珍惜先賢所遺文化資産,作爲振興民族未來生機之張本。
緊接此節則是更進一步提醒,若是國族不重視文化傳承,則無法保存其足以爲傲之文化根源。最後則是提出警語,華夏文明數千年,對外征戰扺禦外侮過程中,在戎裝鎧甲曾留下豐富文化資産,亦曾經成爲引領文明之載體。但因爲百年國耻,在引進西方軍制自立圖强過程中,逐漸喪失民族自信心,讓本身戎裝喪失民族風,未來恐將成爲民族復興窒礙與枷鎖。故思考如何運用文化創新精神,運用科學論证態度,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新世代戎裝,作爲民族復興重要表征,實爲未來中華民族文化復興與創新最重要里程碑。
盛世兼具文治武功
進入21世紀後,全球各地對於整體中國大陸因爲改革開放後,所創造經濟發展表現,紛紛給予高度肯定;同樣對於中國人來説,不論使用崛起、發展抑或復興之辭,其指向就是希望再創中華盛世。民族復興在於開創民族未來發展生機,在國族治理之政治層面上,吾人皆以盛世加以定位,并且未來在中華歷史上,亦會因此時所創建功業,給予適切地位與肯定。
若論盛世必須兼具文治與武功,國族若論統治國家疏理政務,首重“保”與“養”兩大面向。扺禦外侮保疆安民,此爲國家主政者必須在“保”之面向上,仰賴武功所完成目標。而能够厚澤衆生,發展國家經濟提高國民生活水平,並使社會運行井然有序,這在“養”之面向上,就要依靠文治來達成理想。
文治與武功如車之兩輪,對於國家邁向政治清明之盛世來説缺一不可。中國歷代重文輕武,抑或是重武輕文朝代,或許能够獲致短暫振興態勢,但是若無文治武功相輔相成,絶對無法真正達成民族復興,再創中華盛世。特别是文治與武功兩個面向,都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因此要能够文治武功兼備,更必須重視落實文治武功之文化精髓。
在此必須强調,政治之實踐乃是匯集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兩者共同運作而成;對於能够在政治實踐上,同時在文治武功兩方面獲得肯定,並被史家認定爲盛世主政者來説,其實是能够同時證明出其體制優越性,以及主事當朝之士,能够在政事運作上,充分發揮良質政治文化,才能够獲致理想結果。
針對本文所關注課題來説,爲何在武功這個面向上要强調民族風,其實是有其深厚道理存在。國族能够建立武功,不純然是仰賴科技先進,船堅砲利;能够在戰場上獲勝,迫使敵手遵從我的意志,不僅是靠戰場征戰,特别是要運用創機造勢之戰略布局。
軍事武力在戰場保疆衛土,不是個人逞兇鬥狠,而是必須運用有組織、講理則與重規範之軍事體制,扎根於戰略文化與軍事思維底藴,才能够發揮出實際戰斗力。國族間交戰不僅是用武力相互搏鬥,更是不同文化架搆間相互較勁。所以能否在戰場上取得勝績,其實是在武備上驗证是否具有體制之優越性,更是檢視出部隊作風與戰略文化,是否能够經得起戰争考驗。
中國人在歷史上對外征戰不斷,但從不以戰鬥民族自詡,更不以苦戰惡鬥克敵制勝爲傲,反而是不斷强調兵兇戰危,重視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更能顯現華夏子民在創建武功時,特别有其文化特色,而不是純然欠缺深度思維之武夫蠻幹。正因如此,對於展現武人專業之戎裝來説,更是應當重視其民族風範,此因該等表象適足以顯現出民族自信心,以作爲民族復興張本。
民族復興珍惜文化
文化顯現出民族實際之生活樣貌,不論是帝王將相,抑或是升鬥小民,共同描繪出整體文化之内涵。文化更是代表民族共同生活之歷史記憶,整個民族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展現出生命共同體共榮共辱之經歷,就體現成爲各種文化重要表征。
每個民族都必須重視其本身所具文化特性,否則就會喪失其主體性,此時就遑論民族復興。假若要落實民族復興,就必須要重視本身所具有之文化特質,如此才能獲得自我肯定,建構出民族自尊心,亦奠定民族自强争取與維護榮譽自信心。假若未能體認到本身文化優越性,自然就會隨波逐流,不會重視本身應有主體性。
所謂珍惜文化並不意謂必須抱殘守缺,食古不化拘泥守舊而不準改變既有章法;歷史巨輪不斷向前推進,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所以必然要能够與時代潮流同步脈動,并且争取引領風潮優勢地位。要能够鞏固此等文化優勢地位,就必須以科學客觀態度加以體現,讓本身所奉行文化規範,能够保证民族獨立、民權伸張與民生樂利,以便在全球社會獲得肯定與尊崇。
珍惜具有本身文化特色之行事作爲方式,其實是要將其作爲在文化上創新發展資本。文化復興與創新是一體兩面之架構,若無復興珍惜自我特色之驕傲與自信,必無創新發展再展鴻圖之志氣與毅力。文化復興不在於呈現枝節性之文化表征,而是要以科學理性作爲準繩,並以實際績效福國利民,來證實文化内涵優越性。
基於前揭理念,吾人回首審視武學兵法,其爲民族保疆衛土獲致武功,争取國族生存空間與安全無患重要基礎。同樣基於文化是民族能够團結共同基礎,而軍事兵學是民族扺禦外侮之重要理論,透過戰争實踐所累積之民族兵學傳承,更是整個國族必須重視之文化瑰寶。
諸多人經常以爲中華文化重文輕武,其實這是缺乏真切理解所産生之偏見與誤解;在華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内外征戰過程中,不論國家戰略、軍事戰略、野戰戰略、戰術用兵與基本戰技上,都有極度輝煌成就。不但留下數量驚人之兵學典籍,更給後代子孫下重要兵學思維。
特别是在諸多兵器、戎裝及鎧甲上,體現出民族争取生存之戰鬥條件,舉凡其所使用之基本材質、編織工法、鍛造工藝與設計理念,都呈現出國族生活形態與戰鬥條件兼容配合之軌迹。只要到典籍中去檢索,光是鎧甲分類與名稱,俯拾 即可得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與馬鎧;甚至還有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皂絹甲、步人甲及鎖子甲等不同型式,由此就可知在此面向上,吾人文化遺産豐富程度。
假若再加上兵器、寶劍與布陣設防等詳細資料,用以編成中華兵學大典,必然將是汗牛充棟多不勝數。同時中華武學並未排斥自外來取經與學習,漢民族在發展騎兵過程中,刻意仿傚胡服將袖口縮减,以利在馬上戰鬥與騎射動作;這些過程在古代典籍中,其實都曾經詳細加以記述。所以師夷之長加以融合改造後,再成爲日後消滅夷狄之法寶,在中華歷史中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中華文化能够源遠流長,就是因爲能够吸納外來文化長處,加以改造與透過漢化過程,將其吸納融會貫通,并且成爲具有中華文化特色之元素,甚至還會增强其運用空間與效能,這才是中華文化能够維係長存真正要素。中國不是没有被外族欺凌入侵與征服過,但是能够透過文化優勢將其馴化與融合,這個更是提醒吾人若要追求民族復興,更必須珍惜本身文化,并且加以創新發揚光大。
不重傳承文化無根
要毁滅一個民族就必須讓其喪失歷史記憶,當其不再以本身歷史文化感到驕傲時,其實就已經斷送該民族未來之生機。當這個民族成員不再以崇洋媚外爲耻,更不以披發左衽爲辱時,這就是喪失民族主體性重要徵候,更是自我扼殺與顛覆團結民族向心之悲哀結果。
民族若不重視歷史傳承,本身所具有之文化亦就無法生根;當文化無法生根時,就必然失去民族之標章,整個國族歷史内涵就必然遭致他方所篡改與操弄,此時亦就無法讓國族成員産生對於民族歸屬感,當面對外來挑戰時,亦就會漠視與無感,更遑論爲民族犧牲奮鬥争取生存與福祉。
民族對内對外治理成敗榮枯過程,是個無法抛棄之歷史遺産,吾人不能采取選擇性加以記憶,刻意去忽視民族所曾遭受過耻辱,以及羞於見人與啓齒醜行。重視歷史傳承之民族,必須勇於面對曾經遭受過之逆境,以及先人所必須承擔負責之醜態。
每個民族都不可因爲在歷史特定階段落後失敗,而導致全盤否定先人;切割歷史記憶,或者是刻意逥避民族所曾犯下過錯,或是屈服於外族所曾遭致之羞辱,這都違反研讀歷史知耻改過最基本要求。
月有盈虧圓缺,人生順逆變化,難免民族在生存發展軌迹上,都會遭遇阻力而顛簸前進。對於缺乏民族自信心人士來説,經常會將民族偶遇逆流之特例視爲通則,從而否定本身民族特色所具價值;就民族存亡來説,本身喪失民族自信心,其實是最令人憂心之威脅。
歷史上曾有不同民族都遭致痛苦噩運,甚至嚴重到國家淪亡而被迫流亡,但是由於能够堅守其民族文化特色,篤信其文化價值優越性,最後都能够重新復興。世間朝代與國族興衰不止,要真正讓特定民族絶滅,不在於真正屠戮其子民,而是要讓其不再以其文化爲傲,在其精神傳承上讓其斷根;所以不重傳承必然文化無根,民族亦就無法獲得生機。
民族必須具有共同歷史記憶,就算其中具有令人不快之痛苦羞辱,只要相同民族子民們願意共享榮辱,未來就能够同生共死,團結起來争取與維護民族未來發展之命運。假若子民都只知切割與逥避,刻意漠視此等理應共享之傳承,其實就已經自然宣告這個民族未來之死刑。
重視傳承是讓文化能够扎根,文化是要能够具體實踐,讓其體現於整個民族日常生活中,讓民族内個個成員接受所有民族榮辱史實,誠心接受共榮共辱命運,如此才能讓整個民族成爲相互團結之生命共同體。
正因如此,吾人才必須在重要文化表征上,講求與重視其是否能够展現民族風采。而爲追求中華復興再創盛世,在文治典章與武功成就兩個面向,展現出民族特有風格,更是重要之前提要件,此更是有識者必須深入思考重點所在。
模仿他邦遑論自尊
滿清末年由於多次對外戰争失敗,因此國人對於本身兵學與軍事思維喪失信心;爲能救亡圖存,因此改革軍制仿照西洋建立新軍。誠如前文所述,在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之中,透過文化融合與學習過程,吸收外來文明長處,將其轉化接納成爲中華文化所屬元素,并且成爲對外禦侮本錢,所謂師夷之長以制夷,其實並不算是新鮮事。
因此中國在過去百餘年間,自東西洋間引進各種軍事思維,派至他國進修學習軍事之士,在國外表現優异,返國後戰功彪炳,但是在此摸索前進過程中,盡管在對日抗戰與後續各項戰争中,獲取重要勝績,不過整體説來,在軍事戰場雖然建有功業,但是却未曾真正挣脱外來軍事兵學表面意象枷鎖,回歸到中華兵學民族風範之軌迹。
回溯百年國耻期間内,中國軍人不論是何種派系,皆因其建軍淵源不同,身上穿着各個不同風格軍服,其中包括法式、德式與英式不等。等到二次大戰後,國共内戰造成雙方隔着海峽分裂至今。此期間雙方軍服更是先分别仿傚美式與俄式,而大陸解放軍服飾再經過多次變化,逐漸轉化成目前較接近西方美式風格服飾。
軍隊服飾與裝具有其科學面向,野戰服僞裝迷彩係透過數學隨機數計算獲得圖案,使其色彩亂度足以破壞輪廓綫,達成僞裝效果。特種操作服則是依據實際作業需求,具有不同色彩與裁制方式。各個不同系統人員所配戴頭盔,亦是依據作業及作戰任務需求所設計,這些都是從戰争與操作實踐中,透過經驗與實证累積所修改而成。
當軍隊系統設計與産制過程,講求獨立自主與完全知識産權時,對於軍事人員所穿着戎裝與配件,却無法擺脱仿傚他方之困境,講起來實在是讓人不能接受。特别是當中國經過戰争考驗,在戰場上獲得諸多勝績之後,却未讓軍事專業人員,在其所穿着軍服戎裝上,獲得民族風格設計支持,其實也説不過去。
中國身爲文明大國,具有豐富無比之文化遺産,在兵學與戰史上曾經有過輝煌成就,諸多戰争中所使用之兵器與鎧甲,都成爲其他邦國所仿照學習對象,但隨着百年國耻與征戰失敗,在此方面民族自信心亦隨之喪失,這更是讓人痛心。
所有被殖民過之新興獨立政權,其軍隊服飾都與其殖民母國極度相似,甚至還有伊斯蘭教軍隊所用階級徽章,其實是緣自基督教文明尷尬情事;其實這就是告訴吾人,仿照他邦服飾典章,囫圇吞棗豈有自尊可言?
中華文化復興是民族再創盛世新契機所在,能否讓華夏雄師穿上讓全球一眼就能辨識之民族風戎裝軍服,必須仰賴文化復興與創新。特别是在接待國賓時,假若演奏曲目係來自他國,儀仗隊所穿服飾未具民族風,所持兵器亦未能展現前人武功,是否總是會讓人有所遺憾呢?這將是兩岸都要反省思考之議題!
張 競:作者係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