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向交流曲折前行
台灣與大陸隔離是中國内戰與外力介入的産物。因長期的政治對立與軍事對峙,兩岸人民很長一段時間是“老死不相往來”,淺淺的海峽寬過太平洋,隔閡日深。
隨着東西方冷戰趨於緩和,中美兩個長期敵對的大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告了中國政府和平解决台灣問題的大政方針,呼吁兩岸就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進行商談,盡快實現“通商、通郵、通航”,主動打開兩岸交流之門,歡迎台灣同胞回鄉探親訪友,投資興業。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次合作”。台灣領導人蔣經國害怕驟然調整兩岸政策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小心謹慎。在病逝前,1987年11月,他頂住頑固勢力的反對,毅然决然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爲台灣對大陸交流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盡管是被動因應,由台灣民衆到大陸的探親熱、旅遊熱,進而引發投資熱,兩岸交流高潮迭起,蔚爲大觀。
經過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1992年10月,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商談,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達成“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口頭共識。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兩岸授權民間機構領導人的會談,達成四項協議。
爲了早日結束海峽兩岸的敵對狀態,1995年1月,江澤民總書記發表了《爲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我們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可以共商國是,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换意見,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
李登輝無意改善兩岸關係。在美國的支持下,1995年6月,他到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表示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要争取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爲了防止李登輝在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後宣佈台灣獨立,大陸在台灣海峽舉行導彈試射和軍事演習。
2000年5月,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挑釁大陸,無意緩和兩岸關係。大陸堅持“聽其言、觀其行”。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審議,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明確規定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内政,爲今後采取各種方式維護台灣作爲中國一部分的地位,解决台灣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大陸適時推動兩岸政黨交流。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國民黨主席連戰。雙方就促進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及兩黨交往事宜交换意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新聞公報。
2008年5月,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上台後,兼任國民黨主席,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大陸順勢而爲,堅持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恢復商談。
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全面闡述了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提出發展兩岸關係的指導性意見,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基礎上,更加靈活而務實。
化解歷史分歧,鑄劍爲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建工作多年,與台胞接觸頻繁。他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强調“兩岸一家親”,“着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决,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 一代傳下去”。2015年11月7日下午,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第一次握手,舉行會面,坦誠交談,就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成果、推進兩岸交流等問題交换意見。他們一致認爲,應建立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機制,努力使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繼續保持下去。
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
大陸通過經濟交流來推動兩岸民衆的互動,爲兩岸關係的突破打下了强大的經濟基礎、民意基礎。2008年5月後,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兩岸通商、通郵、通航終於基本實現,兩岸各項交流得以大幅度推進,從單向、間接、少量過渡到雙向、直接、大規模。兩岸交往機制化和制度化進程逐步推進。
兩岸民衆交流正日益向基層、向民間擴展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大陸赴台交流團組主動走進台灣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工廠學校、醫院社區,和台灣基層民衆面對面接觸交流,拉近了彼此距離,增進了相互感情。
大陸遊客進入島内,從最初的每天不到200人至最高每天超過5000人,給台灣帶來巨大的商機。陸客赴台旅遊,呈迅速上昇之勢,爲台灣觀光業帶來龐大的客源和商機,聯帶交通運輸業、餐飲業、零售業等産業的快速發展。開放兩岸直接通航,降低了運輸成本,節省了企業的營運成本龢民衆的費用,提昇了台灣産品的出口競争力,增加了台灣海空港口運輸能力。陸資正在逐步進入島内,爲台灣民衆提供相當多的就業機會,補充台灣在某些産業、某些技術環節方面的不足,帶動台灣第三産業的繁榮,爲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大陸多個采購團赴島内,從高科技産品到水果,大量采購,台灣業者訂單不斷,緩解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爲底層民衆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1987年至2007年,兩岸經貿交流是台灣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入大陸。2008年至2015年,兩岸經貿交流則是大陸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直接進入島内。兩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良性互動格局正在形成。兩岸經濟互動不斷昇温,來之不易,是兩岸人民長期努力争取來的。
自1949年以來,馬英九當政8年,是兩岸關係最爲平穩的時期。大陸發展經濟,需要一個和平與良性的兩岸關係。兩岸結束了惡言相向的對抗期,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多數台灣民衆的認可。任何人都無法拂逆這股歷史潮流。
兩岸在政治上的衝突難有調和的餘地。這也是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兩岸在政治上仍然是隔海喊話。經貿交流則不然,雙方有共同的利益,可以互惠互利,大陸主動讓利於台胞,也有助於自身經濟的發展。兩岸關係催生出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單向後雙向、先民間後官方的互動模式。
三、緊緊依靠台灣人民
2016年5月,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執政。民進黨成爲“立法院”多數黨。吸取了陳水扁執政8年的經驗教訓,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承認有“九二會談”,對外界模糊“台獨”立場,仍不願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内涵。國台辦與陸委會的互動、海協會與海基會的交流難以持續下去。
台灣是資本主義社會,不管國民黨還是民進黨,是資産階級政黨,本質上代表的是資産階級利益。民進黨以代表台灣中下層、中南部民衆、中小企業主、青年學生自居。陳水扁執政八年,已經否定了民進黨的政治欺騙。蔡英文上台,也難以改變資産階級統治台灣社會的本質。底層民衆實際上很難受益。台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施政一年多,乏善可陳,黯然引退。賴清德走馬上任,仍難有起色。對民進黨當局抱有幻想的民衆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兩岸經貿交流,享受和平紅利的首先是大資本家、國民黨政界人士。台灣一部分民衆對此内心十分復雜。大陸對台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成績有目共睹。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在民間,在基層,在大衆,必須緊緊依靠廣大的台灣人民。對台工作應從基層做起,做深入細緻的工作,持續進行,既要看到眼前,更要有長遠目標。應多傾聽台灣300多個鄉鎮民衆的聲音,與台灣鄉親常來常往,幫助他們解决實際困難。特别是台灣的青年學生,每年都在擴大中。他們需要工作,提高收入。對他們的過感言行應多體諒、包容。大陸有關部門可以適度引導一批台灣青年到大陸求職、工作、定居。因“台獨”分子的惡意操弄,一部分台灣民衆對大陸抱有成見,對於這批人,也應多加溝通,善意化解誤會,使他們親身感受到,兩岸關係的和平是兩岸人民的共同福祉,台灣的前途在於全中國的完全統一。
台灣政局不斷變化,上演政黨輪替,台灣民衆的政治認同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大多數民衆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仍然是根深蒂固,不會因爲島内的政局一時遷移而發生根本性調整。面對台灣一些民衆政治認同的變化,兩岸更應加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台灣教育界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師資隊伍,大陸相關部門可通過定期召開論壇的方式,邀請台灣的專家、學者參會,共議加强中華文化建設,可先從沿海地區一些高校做起,共同編寫教材,培養人才,增强中華文化與現實生活的聯結度,逐步擴展,久久爲功。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作爲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重鎮,可研擬建立“兩岸中華文化交流平台”,率先設立“中華文化講席教授”,邀請台灣堅持祖國統一、傳播中華文化的知名學者、專家、賢達10人擔任,以1年爲期;設立“中華文化研究基金”,歡迎爲兩岸和平發展、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台灣學者、社會活動人士申請,以1年爲期,名額以20人爲限;設立“中華文化傳承奬學金”,歡迎台灣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致力兩岸和平發展的青年學生申請,以1年爲期,名額以50人爲限。根據收效成果,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兩岸雙向交流30年,盡管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如今已是碩果纍累,成就顯著,有經驗可鑒,有力量可依,有路徑可循,有規律可探。
兩岸關係發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結構性難題,兩岸在政治、軍事、涉外事務領域的衝突不易化解,和平談判仍未提上日程,敵對狀態難以正式結束。台灣一些民衆對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持懷疑態度,擔心台灣籌碼盡失。兩岸交流的現狀與兩岸人民的期待有一定程度的落差,仍然保持很大的提昇空間。
兩岸人民基於民族大義,應該繼續厚植共同利益,形塑共同價值,建設共同家園,使兩岸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可長、可久,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豪與尊嚴。
褚静濤: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