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共十九大甫於10月下旬閉幕,大會通過由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所提出的《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這份報告,不僅巨細靡遺指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中國大陸的全面發展規劃藍圖,甚至在2020年後,進一步提出2035年與2050年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將“兩個一百年”做出更細緻規劃,可説是一份内容完整,同時展現相當雄偉企圖的行動綱領。其中,也包括了有關對台政策的部分。
本文目的,則試從十九大報告及有關中共對台政策内容進行初步分析,以探討其政策成因背後藴含的相關戰略文化元素,以尋求對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認識與理解。
壹、“戰略文化”的意涵
當我們試圖大膽探討“中共十九大對台政策的戰略文化”這樣的課題時,首先便面臨何謂“戰略文化”,其中包含哪些内涵或元素等問題。
根據“百度百科”對“戰略文化”一詞所賦予的意涵,係指“在一定的歷史龢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並以這種思想和理論指導戰略行動和影響社會文化與思潮。它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戰略思想、戰略原則和戰略决策中所沉積的文化傳統、哲學思維和社會觀念。”或謂,“思想文化與戰略相結合,我們可以稱之爲戰略文化。它具有觀念形態、歷史繼承性、國體與區域特徵等屬性。它是制定現實戰略的潜在意識和歷史文化情結,因爲戰略家只能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進行認識和實踐創造活動。”或謂,“簡單地説,戰略文化是那些對一個國家的戰略思維、戰略取向、戰略意圖等産生影響的深層次的文化因素。”
從上述解釋來看,當我們探討有關“戰略文化”課題時,首先除了涉及主體對象,亦需將其放在特定歷史時空與文化背景脈絡中加以認識與理解。這其中,則又涉及相關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基礎,乃至哲學思維等不同層面,屬跨領域與學科的議題。故此文僅是作爲探索性探討。
貳、十九大與對台方略
十八大以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高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旗幟,藉以號召全黨、全國與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目標,並在今年的十九大報告中繼續提出。
而就在十九大召開前後,有關今年報告對台政策部分,習近平究竟將會如何闡述,立場是否會更趨强硬或柔和,乃至篇幅大小、某些關鍵詞語的出現頻率等,均成爲關心或研究兩岸關係人士的關注焦點。
若從最後公佈内容來看,在有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十二項“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中提到:“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此外,在後續有關對台政策闡述上,其開宗明義指出:“解决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在兩岸交流部分則是論及:“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爲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
其中,除了再次重申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外,習近平在報告中還提到:“我們堅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絶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决反對。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以及“六個任何”立場,借此向各界展現“反分裂”的政治决心。
最後,則再度回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旋律,呼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體中華兒女”共擔民族大義,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顯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作爲中國大陸追求發展的目標,也將牽動影響今後北京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叁、相關戰略文化的解析
在進一步探討中共十九大對台政策的戰略文化議題,除就當前相關政策内涵進行爬梳整理外,以下則試從政策成因的歷史背景、所涉或體現之文化傳統乃至哲學思想,以及相關政治現實等層面進行探討。
一、近代歷史的傷痛記憶
今天是過去的延續,盡管我們試圖努力走向未來,但歷史傷痕却始終如幽靈般地糾纏着我們,但同時也鞭促着我們,不斷探索與前進。
當前兩岸關係與問題癥結的形成,主要係因1894年中(清)日甲午戰争的結果,清廷最終以賠款、割地、棄(台)民收場,以保全局;復以二戰結束後隨着國共内戰情勢的演變,以及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以東西方陣營爲劃界的國際冷戰格局的出現,或爲最重要與關鍵的影響因素。
然而,在上述叙事背後,則又存在着一個更大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軸綫,那就是清末時期,基本上仍處傳統封建社會的中國,除了一連串的割地賠款外,已無力因應已邁入工業革命時代的帝國主義國家,挾其船堅砲利以遂行其海外殖民利益的競逐。
即使到了上世紀初,帝制廢黜,民國共和建立,却又因軍閥割據、内戰頻仍,復以隨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即使二戰結束後,隨着國共和談失敗,内戰隨之重啓,不僅國家建設因連年征戰中斷、毁損,民衆更因戰亂而流離失所,付出慘重犧牲,爲整個“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歷史傷痛。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提到:“鴉片戰争後,中國陷入内憂外患的黑闇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正因如此不堪的歷史記憶與傷痛,乃至視爲某種的“民族耻辱”,使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爲當前北京當局提出的政治訴求,以作爲引領全體中國人民奮鬥的目標。
從十九大報告内容來看,其不僅展現要實現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强”起來的發展目標,尋求全面改善近139億人民的基本生活,同時試圖在國際社會取得與其身分相匹配的大國地位,藉以恢復民族的尊嚴與自信。
故其不僅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决區域性整體貧困,以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其更進一步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也就是2050年,除了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同時要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以完成“第二個百年目標”。
而在開展追求民族復興,民富國强,以雪前耻,同時避免重蹈“國弱被欺”歷史命運的政治進程中,隨着香港、澳門於上世紀末相繼回歸之後,如何進一步面對處理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兩岸問題,自然亦成爲其所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故今年的十九大報告,不僅將“完成祖國統一”同“推進現代化建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並列爲北京當局的“三大曆史任務”,也成爲其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道路上,始終難以忘却或遺落的一塊重要“拼圖”。
二、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
(一)推動“老兵返鄉”的原生動力
盡管自上世紀中葉以來,兩岸歷經長期分立分治,乃至處於軍事對峙與全面隔絶的狀態,但隨着冷戰結束與兩岸各自内部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的變化,終使蔣經國晚年原本堅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開始出現了鬆動,並做出1987年底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的重大政治决定。
當年“老兵返鄉”這股源自對父母親人與家鄉故土的思念,以人性情感作爲主要原生驅動力量的歷史洪流,無不體現出中華文化傳統價值中最基本的核心元素,像是:對家庭與親情的重視、孝順父母的倫常義理,乃至“慎終追遠”、“落土歸根”的人生觀等,終對當時强大的政治壁壘産生難以阻擋的侵徹力。
“老兵返鄉”固然將原本冰封的兩岸關係融出了一個重要開口,並隨着過去30年來的歷史進程,兩岸關係不論在經貿、社會與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發展日益緊密,涓滴成河,匯聚積累,終成今日面貌。
然而,面臨當前兩岸官方交流中斷情况下,兩岸在有關政治定位此一根本争論,以及隨之衍生的安全領域與國際空間等重要議題,似顯更加難解。此一兩岸共同困境若不能盡早化解,無形之中,也將制約兩岸關係邁入全面正向發展,開展歷史新局的可能性。
(二)訴之“家國情懷”的傳統元素
“老兵返鄉”固然爲上世紀兩岸關係發展重新開啓了一個新的時代,但正如“存在决定意識”之理,隨着兩岸長期隔離、世代演遞以及雙方政治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兩岸—特别是台灣方面的“本省族群”以及年輕世代,對於當前兩岸關係的認知,已不若1945年戰後回歸初始,或當年隨國府遷台老兵身上所具有的强大動力與情感認同。
盡管如此,除了“領土”、“主權”等生硬的政治學概念,或受制於17世紀“西發裏亞體制”所形成的思想框架局限外,十八大以來,北京的對台政策論述中,似已開始出現不同、但却又是相當傳統的新元素。
像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過去重要涉台談話,或今年十九大報告中一再提到:“近代歷史的遭遇深刻啓示我們,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民族强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等論述,以及“兩岸一家親”與“心靈契合”、“兩岸命運共同體”、“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等傳統元素被陸續凸顯出來。
基本上,這些話語帶有深厚的情感,在訴求兩岸人民(閩、客及戰後外省族群等主要群體)係源自相同血緣、文化等傳統元素與歷史記憶的召唤外,亦試圖在傳統社會文化所重視的“家國情懷”與歷史叙事中,借由“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等話語,傳達、形塑與强化兩岸是“一家人”(隱含同一“國”,同屬“中華民族”之意)、是“自己人”,而不是“外人”的兩岸關係認知。即借由强調兩岸同屬“我群”、“共同體”的概念,以試圖消弭因兩岸分立分治的客觀現實所形成的“你—我”之别。
换言之,在强調以“和平方式”統一最符合兩岸人民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北京當局除依然維持對台軍事威懾(武備)以及國際合圍等“雙重制約”策略的傳統現實主義,以及借由不斷强化兩岸在經濟、社會等關係發展的統合建構主義之雙重路徑外,同時試圖在兩岸主流社會所共同承續的血緣及傳統文化中,尋找有利於增進兩岸雙方情感與價值聯繫的共同基礎。
盡管上述内涵可能會被台灣社會視爲某種“統戰”論述或策略調整,但相較於兩岸陷於衝突對抗,或以往大陸涉台系統某些人士所經常慣用之帶有威嚇性質的政治語言,這類論述對於依然承續、藴含着豐厚中華文化人文傳統價值的台灣社會而言,或許更容易被認同與接納,或至少比較不會引起排斥、疏離或反感。但是,這樣是否就已經必要且充分了呢?
(三)展現“以民爲本”的政治思維
影響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不僅取决於兩岸在經濟或軍事等硬實力對比,或者究竟孰優孰適的制度争論,或是否存在共同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基因,或“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人民的小確幸”兩者是否果真爲互斥組合,還涉及兩岸政治環境與社會發展等其他面向的差异與感知。而歸根到底,終究還涉及“民心向背”。
换言之,北京當局或需思考如何争取台灣人民的認同,消除其對有關方面的疑慮,使雙方願意經由和平對話路徑,而非透過强制脅迫或其他非和平手段情况下,同意並支持台北當局與北京當局就如何建立某種政治關係架構開展協商,並最終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政治方案。此外,北京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也將影響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的崛起。
正如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日前在“第四届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上指出,“實現祖國的統一是需要實力的,既需要反對任何台獨分裂行爲的硬實力,也需要感召人心的軟實力,實現和平統一尤其需要軟實力,因此,在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軟實力的建設和運用是一項重要的戰略工程,也應該是新時代大陸對台工作的中心工作任務之一。”“殷存毅:推進統一需加强軟實力建設與運用”,中評網2017年12月9日。
事實上,上述所提重要問題意識,或許早已存在於當前中共領導人的腦海與前瞻思維之中,而非僅是停留在過去所遺留下來的歷史争論或“政治符號”泥沼中原地打轉;甚至從十八大以來,北京當局便已陸續推動大陸自身内部改革進程,如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相關對台政策、政治論述與工作布局中,漸次展開。
2014年10月15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言時,便曾引用:“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引自《論語·季氏第十六》。這句話。2015年3月4日習在全國政協民主黨派聯組會議上更提出:“從根本上説,决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此一具有高度深厚戰略意涵的重要論斷。
對照十八大以來相關發展與實踐,以及今年十九大報告内容來看,北京當局已將兩岸關係的處理納入“兩個一百年”以及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進程與整體布局。其中,除了借由自身發展積累厚實的經濟、軍事與國際影響力,强化對台灣内部分離傾向的遏制,以期達成“以戈止武”的政軍方略。另一方面,則對旅居大陸台灣民衆提供“同等待遇”,願意優先與台灣民衆分享發展機遇;同時,也試圖透過自身軟實力的提昇,以增强大陸對台灣民衆的吸引力,並争取其認同。
尤其,今年中共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爲大會主題,習近平在報告中除了提出“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深入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基本方略,要求全黨處理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此一主要社會矛盾,更將“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爲奮斗目標”、“堅持把人民群衆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等内容列入報告。
除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同時也要看顧城市底層求生的人民群衆。在《擺脱貧困》這本收録習近平早期文章的著作裏,其中《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繫人民群衆》一文,便曾引用明代内閣首輔張居正有關“政治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習近平:《擺脱貧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2014年第2次印刷,第16頁。
等體現民本思想,重視社會底層勞苦大衆生活的經典格言。
除上文外,2013年12月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則再次引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同上。引自《管子·牧民》。這句話,“意在説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的根本因素。”《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22頁。
2015年10月20日,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提到:“在中國,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幾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引自《尚書·五子之歌》。的説法。”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中紀委十八届六次全會上講話,更引用了晚清思想家王韜“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引自(清)王韜《弢園文録外編·重民中》。
此外,2012年5月16日中央黨校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在發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重要講話中提到:“只有堅持群衆路綫,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我們要把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與堅持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綫緊密結合和統一起來,把對上級負責與對群衆負責緊密結合和統一起來,堅持一切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深入基層瞭解情况,深入群衆聽取意見,使各項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况、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
簡言之,北京當局在大陸内部推動治理的方式與成果,不僅涉及其統治地位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問題,以及能否回應大陸人民的期待,同時也將形塑台灣民衆對大陸有關方面的看法與認同感,並影響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走向。
結 語
體現中華文化民本思想傳統的“以人民爲中心”,不僅是中共十九大報告的核心内容,以作爲其追求“兩個一百年”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出發點與落脚點,在某種意義上,亦成爲當前大陸對台政策與對台工作的重要内涵與指導原則,與過去鄧小平提出的“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政策方針相一致,或可視爲其群衆路綫與統一戰綫的一種結合與深化,同時内化成其對台政策的重要組成元素。
回顧2012年11月15日,甫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一行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次中外記者會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今(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則再次提到:“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爲奮斗目標。”那麽,在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當我們面對與思索着近代史上同樣飽經戰火煙硝蹂躪摧殘與生離死别苦難折磨的兩岸關係的傾刻,“兩岸人民對兩岸和平、和解與合作的向往”,或亦當屬兩岸政治家心中共同的應有之義。
張百達:作者係《今日導報》主筆。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