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作者汪毅夫)在集美大學校史館陳列的俞文農教授遺照前(圖一),我伫立久之。照片説明是:“俞文農(1913—1969),集美水産航海學校第5組畢業生,後爲萬噸遠洋輪船長。1938年,他在英國‘尼爾斯莫拉’號上接校主陳嘉庚電報:‘時值國難,母校内遷。師資奇缺。爾等航海經年,深諳技巧。可否回國從教,爲母校分憂?’俞文農立即回電:‘國家有難,吾等責無旁貸。乞容時日交割,旋回國效力’。船舶靠岸後,俞文農立即遞交辭呈,謝絶挽留。支付巨額賠償金後,放棄月薪1800美元的優厚待遇,僅携帶航海專業書籍,便漂洋過海,回國赴大田任教”。
抗戰爆發、尤其是厦門淪陷後,集美學校屢遭敵砲轟炸。《集美週刊》第二十三卷第11、12、13號合刊,有陳村牧校長的書面談話《敵砲濫轟,本校損失詳情》。陳校長説:“查損失最大者爲(集美)小學之延平樓,計中30餘彈,三層之圖書館屋頂坍塌。蓋該校舍,與厦禾之高崎,隔海對峙,距離彌邇,目標顯明,近敵人又時以機步槍掃射,故現該地區内已禁絶行人”雲雲。鑒於戰事危急,集美各校陸續内遷。《集美週刊》第二十五卷第1號(1939年3月18日)報導:“本校本届將水産航海、商業、農業等職業科遷移大田”。“水産航海、商業、農業等職業科”是1938年内遷大田的。當時的大田是相當僻遠而貧苦的山區。
俞文農教授在大田講課的情形(圖二),俞文農教授的愛國精神令人感念。
(2018年11月13日記於福建)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