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我們當初的青春早已從我們的眼角、頭頂、手心和脚下飛走整整40年了。
清楚記得新生報到時在武昌火車站的情景,見到張樺,他滿頭大汗熱心接待我們的樣子!那還是1978年。再一個鏡頭,就是在老八舍收拾行李,翻天覆地打包的臨别前。我送給大家畢業的禮物就是再給那一幫哥們兒理髮,好像是從上午一直剪了一地鷄毛到晚飯前才不得不停手!至於到底剪了多少帥哥的時尚髮型,早已無從查考——爲什麽就没有女生找我剃光頭呢?!——這已經是1982年了。
從那以後,我們這個班級留下來很多:兒孫,著作,書畫,職稱,學生,瑣事的回憶,不算利落的腿脚……還有依然年輕的心態吧?當然還有遺憾,傷心,還有墓碑。
在這裏我想分享給兄弟姐妹的,就是這40年來,我從文學出走,玩各種東西,也學畫,也做翻譯,到最後玩了一把設計,而且終於堅持到如今没有放棄。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大約20年來玩設計的體會,放在這本書裏,算是一個异類吧。其中辛苦只有做過設計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但是,給同學們分享,請朋友們一起瞭解一個及格的設計需要考慮的元素和工作過程,也可能會好玩!
對設計的理解和解釋可以是非常個人的。可以説得很懸,也可以寫出來很實在,我心裏理解的産品設計根本的含義,就是:美化的功能。或者用大白話説,就是美術與柴米油鹽、喫喝拉撒的戀愛吧!首先,它必須具有功能——必須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使用産品的人完成一些功能上的需求。設計裏面當然有美,有故事,有巧思,有很好玩的東西。都必須排在功能後面。
設計的媒介,即運用和通過什麽手段來達到設計意圖呢?就像我們學文學要用語言那樣,也叫設計的語言,我認爲就是材料:我需要找到合適的材料才能進行設計的思考。而工藝和工程,就是設計所以能被搆架的邏輯聯繫。那些美術的原則,比如紋理,質感,綫條,顔色,構圖,再抽象出來説,還有風格,意境,還有文學和心理學的元素,都是排在後面的。就像音樂,用音符標注的音高和節拍就是基因,最直接最基本地源自我們的肉身和靈魂;韵律好比細胞和血液,與生俱來;而和聲,對位,曲式,配器……都可能是它們能够成爲音樂的邏輯關係。有了這些,然後才是表現力。我想大概規律都是一樣的吧?
我絶不是一個成功的産品設計師,否則就不會做了這麽多年還在拼搏打基礎。設計和繪畫詩歌這些純藝術不同,一個優秀的作家、詩人、畫家可以是一貧如洗,毫不影響他的優秀;但是設計師不同,一定要挣到錢,才能説明你的設計被消費者買賬了,才説明你是成功的設計師,才能持續玩下去而且越玩越大——否則就白瞎了!我現在也就是僅僅够繼續“玩下去”的水平。
在悉尼做了近十年的商店廣告設計,轉到北京做外國公司駐京寫字樓的室内設計。兩年多以後,陰差陽錯就到了深圳開始了眼鏡架的設計。這是一個很小的門類,但是行業雖小也有它的大世界。每年在巴黎米蘭紐約東京慕尼黑香港北京上海……都有國際眼鏡大展。我就是1999年開始從歐洲的眼鏡展覽會上學習觀摩開始的。
2002年起,到了深圳定居,住在龍崗一個没幾個人知道的叫作“陂頭背”的小村裏,到現在也没挪動地方。多年來每年兩次以上去歐洲眼鏡大展“朝聖”學習,接着就是自己終於找到方向做獨立的設計和展出。
2006年第一次和公司團隊在巴黎參展,没想到當時能在法國《費加羅報》時尚版上,與風頭最勁的法國設計師品牌Alan Mikli比肩排在一起被報導了!幾個月以後驚喜地獲得了德國的IF國際設計論壇奬。隨後,我們設計團隊每年都收穫各種國際工業産品設計的奬項,包括工業産品設計界公認的排在世界前三位的德國IF國際設計論壇奬,美國IDEA國際杰出設計奬,和reddot(紅點)國際設計奬。
介紹一下我的設計過程吧。我的想法和搆思有點奇怪,它們大都是在清晨半醒時分冒出來的靈感。醒來之後,隨手記下,仔細查看,發覺多半是胡思亂想,垃圾草圖。但其中也會沙裏淘金偶爾得到一兩個閃光的寶貝。於是就用心深入,想清楚它的來龍去脈,什麽意思?有没有功能?有没有用處?有没有人會買賬?是不是好玩?會不會好看?戴上能不能舒服?再抽象出來一點,就是目標客户?對他們來説的美感和風格,有没有品質感?然後就要根據這些論证報告了。大家經過討論研究認可了,就立項。
接下來就是選材料(一種産品會用到多種材料),用什麽材料結構這個産品,才能實現上述的功能,才能結實耐用?接下來就是工程工藝(跨行業的不同技術類别),以現有的工廠技術資源,用什麽方法制作我的産品?怎麽樣通過可能的合適的工程工藝手段,以最可靠、簡單、精準、快捷的辦法做出來?還有就是成本核算!材料和工藝成本不能超出預算,市場預估的有競争力的零售價?售後服務的可行性等等,一句話説到底,有没有錢賺?
有點復雜有點枯燥。還是講幾個設計故事吧。
第一個故事
Origami是我的一個比較得意的設計,雖然没有獲得市場的成功,它仍然是我情有獨鐘的一個寶貝。它是用小時候學的摺紙遊戲的辦法:我很驚奇摺紙的從二維到三維的魔術般平順的過渡,從一張白紙變成了一只小鳥、一條小魚和一匹小馬,變成了一首立體的兒歌。我迷戀那樣的感覺。我想用金屬,很薄的超高彈性不銹鋼板,通過切割或冲壓的辦法平面成形,再經過仔細的計算,把它在模具上彎折,就像摺紙那樣,從一個平面過渡到另一個。其實也特别像埃舍爾的版畫和素描,從一個世界走到另一個世界!
當然,這是工業産品設計,功能必須要實現。我需要的功能首先就是,我的横樑必須穩固在多點掛住一對鏡片,可以輕易拆卸更换,有足够硬度和彈性,有球面弧度,適合人體工程學的所有曲綫角度,有鉸鏈,靈活轉動的鏡腿,有内外的彈性功能,有足够的抓力和佩戴舒適保证等等。所有這些,都要通過我的“跨空間”彎折來實現。而且,在經過神奇的23個折彎之後,成爲一副精巧美觀的眼鏡,没有一處燒焊甚至螺絲,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好玩?
因爲這個設計,我們的團隊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勉强做出了産品。要知道23個精準的折彎,每一步都不允許損失精度——否則折到最後一個彎,所有微小的誤差都被放大了,整個眼鏡會上下左右都不能合攏相對了。
當然,雖然這個項目没有盈利反而虧損,叫好還是有的。2009年獲得IF金奬,緊接着也得了新加坡總統設計奬。IF金奬!那是工業産品設計師能够夢想的最高榮譽了。我的朋友、伙伴和老闆在新加坡面對一位國際頂尖的英國設計師評委答辯以後,這位設計師評委就愛上這副眼鏡了。後來他真的戴上了我們的眼鏡!一個美好的午後我們也真的被請到新加坡總統府,接受了總統和夫人的親手授奬。
第二個故事
有一天凌晨的夢中,我又在一場絲綫的遊戲中飛翔了一番。醒來發覺真的是個有趣和沾邊的想法,是否可以用絲綫一樣的精致和美麗來設計我的眼鏡呢?我很快畫出了草圖,感覺有戲!於是完善了設計圖紙,進入到手板論证程序。
我的關鍵結構,就是用非常牢固和强韌的透明釣魚綫來做緊固手段,一根0.7mm的釣魚綫,可以拉起幾十斤重的大魚,把眼鏡前框和鏡腿緊緊捆綁在一起,用聰明巧思的水手扣拴好,牢固的同時還有很好的彈性。我把它叫作柔性鏈接和柔性緊鎖。從這個搆思延展,我畫了一系列的草圖,有拴住鏡架和鏡腿的,有鎖住鏡片的,有拴住前後兩層鏡架的。甚至還有用釣魚綫直接拴成可以開合的鉸鏈的,特别好玩!這個系列設計,被我們優化成兩個産品定型了。
一個就是前框和鏡腿的柔性綁定。做成産品就叫GLOSSI,專門爲女性打造。閃閃發光的前框,被柔軟而强韌的漁綫緊固在一起,輕如鴻毛,現代女性的靚麗盡顯。
一種“手工縫制”的概念被市場部同事們提煉出來,我十分贊同!在工程上,還真的不可能用機器!因爲每邊拴綫的位置上有四組八個小孔,只能是手工把釣魚綫按次序穿過去,分别拉緊才行。這樣具有人情人文含義的産品設計,就顯得另有一番温暖與温柔了。
另一個是完全不同方向的:極簡風格的超細金屬鏡架Eyelet,消閒兼商務風格。它僅在兩個端角裝有漁綫鎖扣,專門爲鎖鏡片而設,以此取代了傳統的螺絲鏡片鎖。整個眼鏡架爲紙片一樣輕薄的金屬,經過激光切割成形,化學和滚筒抛光並用,有效地行使鎖鏡片功能,美觀獨特,配合纖細的鏡架,具備充足的彈性以降低外界壓力和衝撞對鏡片形成的損傷。就像美女的比基尼那樣,“極簡”就意味着在所有必需的功能都具備的前提下,要少得不能再少!達到所謂“少就是美”的極致。這也是最近流行的“性冷淡”,中性極簡風格,在這個設計上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超薄金屬板材就像一片紙,經過簡單乾净的彎折,在鏡圈接口用透明漁綫奇巧鎖緊,剛性結合彈性,纖細擁攬柔情,彰顯一種現代的幹練和品味,功能獨特。
這一組設計以Eyelet品牌的名義參加國際設計大賽,也爲我們贏得了IF金奬的奬杯。更讓人慶幸的是,直到現在還是我們的銷售主力産品,被應用在兒童眼鏡系列上,表現不俗。
第三個故事
讓我愛不釋手的另一個設計,就是手刹公路滑板。
我從2015年開始嘗試公路滑板,一年以後就在深圳滑板公路速降夏季賽8公里的連續大坡上速降了。感覺就是貼地飛行——50~60公里的入門時速,若坐在汽車上,可能不覺得有多快,但是速度感是一種相對主觀的感覺,離地面越近,眼睛的視角越小,速度感就越强烈!而公路滑板就是幾乎貼着地滑行,一旦快起來,就不是一般的過癮了!我的大神板友可以冲到80公里,世界記録是140!那都是高手玩命的絶活,跟我們没有太大的關係啦。
從60年代的美國發展起來的這項極限運動,采用的滑板是没有刹車的,我們用操控板面與前進方向的角度來做漂移,以實現四輪從前進方向0度角的飛轉,轉爲大於5~10度夾角的一邊飛轉一邊與路面摩擦的刹車狀態。减速很有效,傾斜壓低,一手摸地的動作很漂亮。但是難度比較大,一般初學者,特别是剛開始接觸滑板的人,往往會望而却步了。我的設計爲這些菜鳥愛上公路滑板運動做了些“手脚”,讓初學者很容易就能掌握一副有刹車的公路板。速度的快慢盡在自己手裏掌控,而且姿勢比較舒服簡單,特别容易掌握。“安全第一”可不是吹的,新手一上去就會開心笑起來了。這一設計還可以輕而易舉地轉移到電動滑板上去,也會輕易贏得新手、尤其是小朋友們的喜愛。
今年7月初,我借機到晋陝大峽谷領略黄河九曲干坤灣的壯麗景色,特地帶去了我的没有刹車的滑板,在早晨太陽昇起不久的蜿蜒山路上玩了5公里試滑,速度不快,還是過癮!
這些文學之外的遊歷和探索,造就了現在的我。雖然離開文學很遠,但是就像一只風筝在半空中飄盪,那根絲綫還是不能丢失的文學的維係,在風中給我不斷輸入能量和指引方位。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