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蘇東坡的東坡情結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原國務院僑辦主任郭東坡第五次來武漢,參加“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來華)創業成果匯報暨高新技術項目洽談會”期間,筆者負責他的接待工作,會後特地安排他和夫人去黄岡“東坡赤壁”參觀,在蘇東坡的塑像下,我説,今天是郭東坡來參拜蘇東坡,東坡拜東坡,千古佳話多。引來一片笑聲。 

  “您的這個‘東坡’名字是怎麽取的?”我問郭東坡主任。他説,我是江蘇江都人,在我出生時,我的爺爺正好在村前東坡上收割玉米,於是就把我取名叫“東坡”了。然而,蘇軾在人到中年以後,爲何才給自己取了“東坡”這個響徹天下的名號呢?

  一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與黄庭堅並稱“蘇黄”;其詞列宋四大家之一,以代表作《念奴嬌·大江東去》名傳天下,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文縱横恣肆,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爲“三蘇”,同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爲“宋四家”蘇、黄、米、蔡之一,其中的《黄州寒食詩帖》聞名於世。

  詩歌成就蘇軾,詩歌也使蘇軾蒙難。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御史府諫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爲對新法隱含譏諷的句子,附會新法,搆成“罪狀”,指控蘇軾對皇上不忠,“指斥乘輿”“包藏禍心”,毁謗朝廷,謾駡新法,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其時蘇軾轉任湖州知州才三月就遭被捕,並押解到汴京。他的家被查抄,書稿被焚燬,“老幼幾怖死”,且牽連到一大批人被查被參,以前凡與蘇家通好者,人人自危。

  這一事件,史稱“烏台詩案”。所謂“烏台”,就是御史台。古時御史台内外廣種柏樹,樹上終年栖息着烏鴉,人們就將御史台稱爲“烏台”。這就像古代社會稱醫館爲“杏林”、稱優伶處爲“梨園”一樣。

  蘇軾戴罪獄中103天,受審11次,遭受了殘酷的折磨,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與此同時,守舊派與革新派中的一些人對蘇軾展開了營救,就連王安石本人也出面説情:“豈有盛世而殺才士者乎?”宋神宗惜蘇軾之才,不忍殺之,幸好北宋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有人援引此條,終使蘇軾逃過一劫。

  蘇軾出獄以後,貶爲黄州團練副使,在這裏一干就是四年多,是他在多個貶所任職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這個團練副使,是負責地方軍事的助理官員,只是個從八品的小官,職位相當低微,還規定他“不得簽書公事”,實際上是下到地方勞動改造。據説“倒蘇派”的人責怪蘇軾愛寫詩譏諷新政,就乾脆給他一個最濕(詩)的官衔,“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充黄州團練副使”,“水部”也就是最濕(詩)的地方了,這也是蘇軾後來在詩中寫的“詩人例作水曹郎”了。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劫已變得心灰意冷,巴不得早日離開汴京這是非之地。於元豐三年二月把家眷安放在河南,帶着長子蘇邁趕往黄州赴任。

  蘇軾到黄州後,被安排住在城東的定惠院,數月後,家眷來到黄州,便遷居到長江邊上的廢舊驛站臨皋亭上。全家連家眷和傭人共二十餘口,蘇軾被貶,俸禄很少,養活不了一大家人,缺衣少食,生活很是困頓。他在有名的《初到黄州》中寫道:“自笑平生爲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饒郭知魚美,好竹連山知笋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厭酒囊。”在《寒食雨二首》中描繪了他家在大雨中的困頓潦倒的情景:“小屋如漁舟,蒙矇水雲裏;空疱煮寒菜,破竈燒濕葦。”“自笑平生爲口忙”,但却連温飽問題都没法解决。跟從蘇軾二十餘年的馬正卿見他生活困頓,設法向黄州府要來了城東數十畝已經荒蕪的軍營地給蘇軾耕種,以此補貼生活。蘇軾希望靠開荒種地謀生,像陶淵明一樣種豆南山,像白樂天一樣植樹栽花於東坡。於是他放下士大夫的架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帶領全家人在黄州城東的東坡上披荆斬棘,開荒種地。蘇軾把這塊地取名爲“東坡”,並自號“東坡居士”,“居士”者,居家修煉之佛教徒也。蘇軾經此一劫,他意識中的佛道思想急劇上昇,曾到黄州的安國寺要求受戒皈依佛門,居家修行,世人尊稱其爲蘇東坡。

  二

  蘇東坡躬耕於黄州東坡,曾作詩《東坡八首》,記述開墾東坡的艱辛及其感受,其情凝於筆端,舒之胸臆,其景墾辟勞作,汗灑東坡,這種自强曠達的精神,着實令人感動。蘇軾在《東坡八首》的序文中説:“餘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予乏食,爲於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爲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蘇軾在東坡上披荆斬棘,如同楚人當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在布滿茨棘瓦礫的東坡上“端來拾瓦礫”,鏟除蓬蒿雜草,開墾土地,他深感“墾辟之勞”,以致“筋力殆盡”,放下農具時,他喟然長嘆曰:我的糧倉何時才能增高啊。

  蘇軾種田是非常認真的,他對開墾出的數十畝土地作了統籌安排,並籌錢購買農具耕牛,開挖水塘蓄水抗旱。在東坡低窪處開出水田種植水稻,在高坡地種植小麥,在邊坡地廣種桑棗鬆竹板栗,還要來“桃花茶”種子種在東坡上,做到“不令寸地閑”。

  蘇軾在農閒時還安排在東坡修建了房屋,因爲房子是在下大雪時落成的,於是就命名爲“雪堂”。並在房内四壁都畫上雪景圖,還寫了一篇《雪堂記》,稱住在雪堂内,“起居偃仰,環顧睥睨”,處處是雪;雪把自己同外邊的世界隔絶,使自己成爲“番外”之人,真是“得其所居”了。

  展現蘇東坡先生的東坡之情的,還有一首有名的《東坡》的詩。詩曰:“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這首詩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對世俗名利的不屑,但願長醉山水間之意。

  東坡是一個地名,它並不是什麽風景勝地,但對作者來説,却是灌注了辛勤勞動、結下深厚感情的一個生活天地。蘇軾加以整治,躬耕其中,這就是東坡。詩人在此不只經營禾稼果木,還築起居室——雪堂,親自寫了“東坡雪堂”四個大字,並自稱東坡居士了。這裏傾注了他多年的汗水,傾注着他的愛、他的情,凝結着深深的東坡情結。

  詩一開始便把東坡置於一片清景夜色之中。詩人偏偏拈出夜景來寫,不是無謂的。這個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爲市”,市人爲財利驅迫,只能在炎日囂塵中奔波。唯有“野人”,脱離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詩人,才有餘裕獨享這勝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盡野人行”。這讀來極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詩,使我們不禁從“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鬧市囂塵的喧鬧氣息,又從“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處而自足於懷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盡在不言中。詩人在另一首詩裏説:“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雖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實際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幫助我們理解這句詩所包含的意境。

  同一時期,作者在黄州有一首著名的《定風波》詞,與此詩可謂异曲同工,對照一讀,十分有趣。詞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却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好一片隨緣自適,順其自然的曠達之情。正是這種難能的曠達精神,蓄養了東坡的自尊與自信,使他處於逆境而依然樂觀豁達,處變不驚,“一蓑烟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三

  蘇軾被貶黄州,是他人生的低谷,然而却是他文學創作的巔峰時期。在自號東坡以後,其代表作品多出自這一時期。誠如太史公所言:“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脚,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吕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毛主席曾在評述屈原時説過:憂憤出詩人,如果讓屈原繼續當他的官,他肯定寫不出《離騷》這樣的好作品。

  錢穆先生評價説,蘇東坡詩詞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詞裏見。蘇東坡的儒學境界並不高,但在他處在艱難的環境中時,他的人格是偉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後來在惠州、瓊州(儋州)的一段。那個時候詩詞都好,可是一安逸下來,就有些不行,詩境未免有時落俗套。東坡詩之長處,在有豪情,有逸趣。

  蘇東坡對自己又是如何評價的呢?蘇在去世前自題畫像中説:“問汝平生功業,黄州、惠州、儋州”。

  蘇軾一生做官以及遊歷過的州府達三十多個,幾乎是大半個中國,其中僅擔任過官職的就有近20個州,他生於眉州,任職的有杭州、徐州、湖州、登州、潁州、揚州、定州、廉州、被貶黄州、惠州、瓊州、儋州、舒州、永州,逝於常州,葬於汝州,但他評價自己一生的功業却只寫到黄州、惠州、儋州,連“東坡處處築蘇堤”,一生修築過三個“西湖蘇堤”的杭州、潁州、惠州,也只説到惠州,説明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黄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方。這三個地方都是他被貶之地,但也是他的詩文創作最具成就的地方。

  黄州是他大難不死首次被貶之地,他在這裏墾辟東坡而又自號東坡,練就了士大夫最難得的曠達人格。初始因畏禍不敢多寫詩文,即使寫了《赤壁賦》也不敢輕易示人,但一旦拿起筆就一發不可收。在黄州期間,他躬耕東坡,積極進取,樂天安命,從容曠達,在四年多的時間裏,他遊歷了黄州及其周邊的武昌、浠水、蘄春、羅田、黄梅、廣濟、麻城、黄陂、鄂州、大冶、陽新、嘉魚、廬山等地方,揮灑出750多篇詩文和重要的書畫作品,爲中國文學和中國書法樹起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從文學藝術、情感等多角度體現了蘇軾的生命感悟、精神嬗變和藝術昇華過程。

  蘇東坡還是一個有名的美食家,與有關專業人士創作出了許多以“東坡”命名的食品,如東坡肉、東坡餅、東坡肘子、蘇果、蘇糖等;東坡走過的地方,人們懷着對他的崇敬,以“東坡”命名了許多事物,如東坡村、東坡井、東坡橋、東坡路,等等,還有東坡帽,東坡之名出自黄州,而今却布滿神州。美哉,東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