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作者 汪毅夫)在厦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門前,我徘徊久之,心中滿是對創館的林惠祥教授的敬意。
林惠祥(1901—1958)是著名的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考古學家,是愛國愛鄉的台籍學者。其主要著作有《台灣蕃族之原始文化》(1930)、《世界人種志》(1934)、《民俗學》(1934)、《文化人類學》(1934)、《神話論》(1934)、《中國民族史》(1936)等。
據厦門大學歷届畢業生名册,林惠祥教授於1926年畢業於厦門大學社會歷史係。當年該係畢業生僅有一名,也就是説,林惠祥教授當年的全身畢業照就是“厦門大學社會歷史學係1926届全體畢業生合影”。尤爲可貴的是,林惠祥教授的厦大畢業證書(證書上社會歷史學係簡稱爲社會學係)編號爲“第一號”,質言之,林惠祥教授是厦門大學編號第壹的畢業生。從厦大畢業後,林惠祥教授又獲得菲律賓大學人類學碩士學位。
1954年11月,林惠祥教授作《“台灣者中國之土地”》,引《鄭成功致侵略台灣守將書》裏的話作爲題目。該文結論是:“以上四方面,無論從歷史上的關係、民族的關係、開發台灣的功勞,以及人民的愛國主義傳統説來,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由政治上説來應屬中國,從學術上説來也應屬中國。人是中國人,地是中國地。”
我曾多次聽台灣著名學者李亦園教授説,以林惠祥教授爲代表的文化人類學是厦門大學文科最重要的學術傳統之一。近日,厦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宣告成立,林惠祥教授代表的學術傳統當得更進一步的發揚光大,可喜可賀。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