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02.科舉制度與社會生活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作者 汪毅夫)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舉辦“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活動,7月2日在福州鰲峰書院開幕,7月9日在北京台灣會館閉幕。蒙主辦單位的好意,我今天有機會在閉幕式重見台灣朋友,特别高興!

  在魯迅的小説名篇《阿Q正傳》裏,同科舉有關的人和事常見於阿Q生存的庶民社會裏。阿Q見過“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鑼鼓鏜鏜的報到村裏來”的情形,知道“狀元不也是第一個”的道理和“皇帝已停了考,不要秀才和舉人了”的消息,他“在舉人老爺家裏幫忙”,也聽過“秀才盤辮的大新聞”和“舉人老爺到鄉下來避難了”的傳言,挨過秀才的打駡,甚至“秀才娘子的一張寧式床”也入於他的夢想,《阿Q正傳》還寫了阿Q生前並不知曉、死後當然也不知曉的舉人和秀才排了“轉折親”、最後家境陷於困頓等事。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也有深刻的影響,也深入於庶民的社會。譬如,從台灣俗諺也可以看到科舉制度的痕迹。兹舉例言之:

  1.“人怕老債怕討,秀才怕歲考。”歲考是清代各省教育行政長官(提督學政)對秀才(在學生員)的考試,每三年凡二舉。考後,一、二、三等有賞,四等以下有罰或被黜革。

  2.“福州城,假京(驚)。”台灣建省後並未單獨舉行鄉試(省級科舉考試),而合併於福建鄉試而行之。本來,出省趕考的目的地是京城,考的是進士。但台灣秀才出省趕考的目的地是福州,考的是舉人。故稱福州城是“假京”也。

  3.“有窮秀才没有窮舉人。”舉人的社會地位、生活水平高於秀才,故雲。

  4.“没本錢哪敢上京去考校。”舉人赴京參加會試,地方官府例給車馬費,所以“公車”成了舉人的代名詞。貧困地方往往出不了這筆開支,“没本錢”的意思是没有車馬費;“没本錢”的另一意思是“没本事”,同没有車馬費不敢赴京一樣,没有本事者當然也不敢參加“考校”即考試。

  5.“秀才餓死不賣書。”讀書人愛書如命也。喻人窮志不短。

  6.“傢伙了,秀才無。”爲考取功名盡去家産,結果是連秀才也没考上。

  7.“一名透京城。”入京考試,中爲進士,榜上有名也。

  8.“米街小進士,號名(號稱)小三元。”台南米街出有施瓊芳、施士潔父子進士,人稱老進士、小進士。小進士施士潔在考秀才的縣試(由知縣主考)、府試(由知府主考)和院試(由提督學政主考)三階段考試名列第一,號稱“小三元”(不同於鄉試、會試、殿試第一的“三元及第”)。“米街進士”和“小三元”是台南人最爲喜聞樂道的話題,是台南人的榮耀。

  9.“秀才人情紙一張。”此是秀才交際方式的寫照:以自己的字、畫贈人。非世態炎凉、人情似紙意也。

  10“竹子枝焄肉皮。”用打竹片嚇唬小孩子的戲謔説法也。“讀册囝仔”在私塾裏總有挨老師用竹片(竹板子)打手心的經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