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作者 汪毅夫)白明新(1914—1964),又名白克,曾用筆名方迪,廣西桂林人。據《厦大校史資料》第6輯《學生畢業生名録》(厦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頁,白明新爲厦大教育學院1931年本科生,白明新的同院同級學友有42人,其中包括後來成爲名教授、名書法家的虞德元(虞愚)。1935年,白明新畢業於厦大教育係,虞德元(虞愚)則畢業於厦大教育心理學係。白明新在厦大就學期間,開始活躍於厦門文學界。1933年12月15日厦門《鷺華》創刊號出版,白明新以方迪之名列爲鷺華社社員,並在《鷺華》1至4期發表《會議》《番客話》《前衛》《跳》《打石匠的畢業生》《厦門歌》等作品。厦門鷺華社及其《鷺華》曾引起魯迅的關注。1933年12月25日,厦門青年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厦門青年作品選集》收有白明新以方迪的筆名發表的小説《坑》和詩歌《平和的風》。謝冰瑩在《厦門青年作品選集·序》裏特地提到《坑》是她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台灣光復初期,白明新到台灣,以白克之名活躍於台灣影藝界,曾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電影攝製場場長(圖一)。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率“宣慰團”到台“宣慰”。白明新一路隨行,拍攝了白崇禧在台“宣慰”的紀録片(圖二)。
1964年,才華横溢的厦大校友白明新在台灣受到“白色恐怖”的迫害,被判處死刑,成爲“政治受難人”。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