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章

  【新經文】

  不尚銜,使人不相争;不貴難得之貨,使人不爲盗;不見可欲,使人不心亂。是以聖人置之:虚之心,實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無私無欲。夫使私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原經文】

  甲本:不上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智不敢,弗爲而已,則無不治矣。

  乙本:不上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智不敢,弗爲而已,則無不治矣。

  王弼: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書局: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辨 析】

  比較可知,甲本、乙本經文的文字全同,王弼本經文與書局本經文文字全同,只是倒數第二句,書局本經文多一個逗號。但甲本、乙本經文與世傳本經文有差别。甲本、乙本經文“使夫智不敢,弗爲而已”。“智”是指知識、智慧、智謀、聰明,“智”不是人,它没有頭腦,誰見過“智”有思想活動或肢體活動?“智”如何展示“敢”與“不敢”?“智”之“弗爲而已”有什麽根據?這些問題没有理順,《帛書老子校注》作者高明憑什麽要求“今本均當據帛書本勘正”?世傳本經文“使夫智者不敢爲也”。其中“智者”是指有智慧的人,這樣用詞是正確的。

  “不尚銜,使人不相争;不貴難得之貨,使人不爲盗;不見可欲,使人不心亂。”原是:“不尚(上)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賢”者,有德行,有才能也,人們常常與“聖”相提並論,謂之“聖賢”。“不尚(上)賢”與第19章的“絶聖棄智”一樣,都違背老子的言行表現,違反老子提倡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借“聲訓”用假字製造出來的愚民政策的反映,是以人道取代自然之道,故應擯之,以本義字“銜”代换“賢”。“不尚銜”就是説不要推崇、提倡那些人爲製造的等級差别以强化特權利益,才符合“天道不仁”的思想。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向和光同塵的方向發展。又改“民”字爲“人”字,因爲互相爲私利而争奪者,社會各階層人士都有,尤其官僚、貴族階級,争奪更甚。“争”字頭上一把刀(或爪),象徵當官者刀爪相向。故應該包含那些主宰政務民事的人群,所以改“民”爲“人”,不要掩蓋官僚特權階級中争權奪利的醜事。《遂州道德經碑》也作“人”字。在“不争”二字中插入一個“相”字,是爲了與下續經文字數、結構一致。下續經文中的“人”字,原經文也作“民”字。

  “是以聖人置之:虚之心,實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無私無欲。”原是:“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恒)使民無知無欲。”這裏,將聲訓假字“之治”改爲“置之”,從“治理管制”改爲“處於……(某種狀態)”,這與聖人自身作爲學者而不是官吏的情况相合。在四句三字經文中,都改“其”字爲“之”字,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從而消去了“虚、實、弱、强”四個字的動詞特性,這樣可以避免“强加於人”的態勢。又“弱之志”中的“志”字,與經文“强之骨”的“骨”字,不成對應關係。分析這四句三字經文,前二句爲一組,虚與實對應,心與腹對應;再看後二句,弱與强對應,但“志”與“骨”就不對應了。爲了與“骨”對應,可從赤子“骨弱筋柔”得到啓發,找出一個同音异調字“肢”代换“志”,成“弱之肢”。“肢”爲肢體,指四肢或軀體,爲人之外表,而“骨”爲支撑人體之内在骨架(比喻“根本”)。對原四句三字經文,有人翻譯爲:“使人們頭腦簡單,没有思想,没有是非之分,填滿他們的肚子,削弱他們的意志,增强他們的體魄。”《帛書老子校注》也有類似的説明:“所謂‘聖人之治’主要是使民無知無欲,甘食肚飽,健强體魄,而無憤無争,安居樂俗,永遠過着‘小國寡民’、互不往來之檏實生活。”“小國寡民”是什麽生活呢?原經文爲“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舟車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這是社會的大倒退!統治者如此對待人民,這和飼養牛馬有什麽區别?把人視爲牛馬符合自然法則嗎?縱觀歷史只有奴隸主把奴隸視爲牛馬,是完全違背天道的!我們從本章前段經文中已經知道,老子希望:使人不相争,使人不爲盗,使人不心亂。但是只靠“不尚銜、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就能做到嗎?顯然,老子深知這僅僅是表象問題,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正如第19章新經文“舉聖啓智、舉誠啓翊、舉敩啓力”三項要求一樣,老子説:“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另有所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同樣,老子在這裏也是另有所囑:“虚之心,實之腹,弱之肢,强之骨,斯人常無私無欲。”這些經文譯成普通話就是:“謙虚寬容有氣量(虚之心)、老實厚道有誠心(實之腹);温柔和藹的形象(弱之肢)、富有生命活力的氣質(强之骨)。這樣的人往往没有私心也没有貪慾。”這樣的人就如赤子一樣達到“至和”的狀態。在這段經文最後一句,“常使民”三字改爲“斯人常”,即把“常常使人民……”改爲“這樣的人常常……”把“强迫”改成“自發”,把“强爲”改成“無爲”。而原經文中的“無知無欲”,爲什麽要改“知”爲“私”呢?因爲“知”不是“欲”的誘因,釋迦牟尼也好,太上老君也好,都是大“知”者,都能做到“無欲”,可見“無知”與“無欲”並非因果,但“無私”則能清正,從而導致無(貪)欲,進而轉化成“無爲”。老子説“行於大道,唯私是畏”,可見一切邪惡之根,都在於一個“私”字。

  “夫使私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句首二字原作“使夫”,此處“夫”字是人稱代詞(他,他們)或指示代詞(這,那),“使夫”的意思是“使他(們)”,或“使這(些)”,聯繫下續文字辨析,可知“夫”字是多餘的。現在把“使夫”改爲“夫使”,則“夫”字作爲助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表議論,又以“私(者)”代换“智(者)”,改“智”爲“私”,如同改“知”爲“私”。爲什麽在記録“聲訓”時不用本義字“私”,而用假字“智”?一個暗藏的宗旨就是愚民,弄假成“真”,所謂謊言重復多次而變成“真理”,所謂“三人成虎”,都是以假亂真。老子留下五千餘言,二千五百多年來,“聲訓”假字重復不知多少次,所以假的也被信爲真的了,以至於大謎無窮,黑白顛倒,天下人被愚弄了二千五百多年,這不是歷史悲劇麽?!

  本章勘字:銜(賢)置(之)之(治)之(其)之(其)之(其)之(其)斯(使)私(知)私(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