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16章

  【新經文】

  致虚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詣静,静詣復牝,復牝詣常,至常詣明。不至常妄作,兇。至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原經文】

  甲本:致虚極也,守静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雲雲,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静,静,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乙本:致虚極也,守静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静,静,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王弼:致虚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書局:致虚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静,静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辨 析】

  “致虚極,守静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甲本、乙本經文在第二、第四句經文末尾有“也”字,是表示停頓的語氣詞,現在已有標點符號,故可以省略“也”字。王弼本的第四句經文少一個“其”字,意思不完整,“其”字作爲人稱代詞,代指前文“萬物”,不宜省略。其它諸多世傳本也有“其”字。

  “夫物蕓蕓,各歸其根。”這是書局本經文,甲本經文作“夫物雲雲,各復歸於其根。”而乙本經文則是“夫物  ,各復歸於其根。”王弼本經文作“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河上公本經文作“夫物蕓蕓。”宋·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釋文》曰“‘蕓蕓’喻萬物也,以茂盛爲動,以凋衰爲静,‘雲雲’者喻人事也,以逐欲爲動,以息念爲静;義同。蓋經有‘根’字,故作‘蕓蕓’。”甲本、乙本經文和王弼本經文均多一個“復”字,與“歸”字同義,表示“返回”,書局本省略“復”字,意義不變。王弼本與書局本無“於”字,意義不變。對“雲雲”、“  ”、“蕓蕓”,高明謂“皆重言形况字,所表達的意義相同,很難確定孰爲正字,孰爲假借。段玉成雲‘古有以聲不以義者’,此即其中一例”。此處選用“蕓蕓”,表示“衆多的樣子”。

  “歸根詣静,静詣復牝,復牝詣常。”這段經文,不同版本文字略异,此處綜合甲本、乙本經文與世傳本經文,文字略加調整。必須指出,這裏的“詣、牝”,原是“曰、命”。“詣”字取義“到達、進入……狀態”。例如常常聽到描述植物生長過程的話:“開花結果(籽)”,“瓜熟蒂落”。“蒂落”了,瓜果(籽)就脱離母體(樹木或藤蔓),就不再生長了,生命過程就進入静止、穩定狀態了,而有生命的瓜果中的籽,具有再次萌芽、成苗、開花、結果(籽)的潜力,也就是具備“母性”。如同“道”即先天形態物質,老子稱爲烜牝,即偉大的母性。瓜果(籽)在未開始萌芽時,永遠是瓜果(籽),這是一種穩態或稱静態、常態。老子又説,“牝常以静勝牡”,“静”是牝的基本特性,所以有“静詣復牝”。原經文“静曰復命”,直譯就是“静説的是恢復生命”,即恢復成爲有生命之物。這不確切,從籽的萌芽到發育成苗,到開花結籽,再到瓜熟蒂落,整個循環過程中,都是有生命之物。二十世紀初,遼東半島大連普蘭店東郊發現的千年古蓮子,經過入土栽培而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新的蓮子。古蓮子被埋在地下,歷經千年而生命不絶,其“生命”常在,何須“恢復”。可見經文中的“復命(恢復生命)”不符合實際。但“開花結果(籽)”和“瓜熟蒂落”了,就入“静”了,表示生命過程“恢復本原狀態”,而且是穩定狀態,這種狀態用“復牝(恢復母性)”表示既確切又生動,只要“牝”再“萌”,則出苗、長藤、開花、結籽的過程又“亘”了。

  “至常詣明。不至常妄作,兇。”世傳本經文是“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甲本、乙本經文多一個“妄”字,可以省略。又原經文第55章也有“知常曰明”一句,已校勘爲“至常詣明”。這裏用“至”代换“知”,因爲“至”和“詣”都有“到達、進入……狀態”的意義,比“知道”要更深層次。老子在本章開頭要我們觀察萬物運化進程,講到“復牝詣常”之後,立即指出“至常詣明”。什麽是“明”?爲什麽進入“復原”而且穩定地處於“復原”狀態叫做“明”?以植物種籽來講,在這種狀態下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可以説處於“無”的狀態,就如先天形態物質未演化成天體時的那種狀態,至静至和,高度平衡,高度有序。對於卵生動物來説,受精卵、蛋,只要不孵化,也處於無生無死的狀態,也是至静至和,高度平衡,高度有序。對於人類來説,情况有所不同,老子只得用初生的嬰兒來表現相應的狀態,至和至精至性,没有世俗意識,不知什麽是生死,没有驚恐,没有憂愁,世間的一切,在初生嬰兒的頭腦中,都是“無”。老子爲什麽把處於這種空無狀態的現象稱爲“明”呢?因爲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是真正進入“道”的狀態,一切空明,無人無我,無私無欲,無求無争。正如佛門六祖慧能所指:“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進入這種境界,就是“詣明”,就是成佛,就是得道。可見,用“至常詣明”比用“知常曰明”既切合實際,也深刻得多。

  “至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經文中的“至”字,原作“知”字;“殁”字,甲本、乙本和王弼本經文作“没”字,義爲“終”。

  本章勘字:詣(曰)詣(曰)牝(命)牝(命)詣(曰)至(知)詣(曰)至(知)至(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