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文】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恭,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逾事贅行,物惑勿之,故有道者不 取。
【原經文】
甲本:企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裕者弗居。
乙本:企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裕者弗居。
王弼: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書局: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於道也,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辨 析】
“跂者不立。”句首“跂”字,帛書《老子》甲本、乙本殘卷經文原作“炊”字,高明校勘爲“企”字,王弼本還有一些世傳版本的經文作“企”字,書局本(和河上公本)等多種世傳版本作“跂”字,“跂”與“企”同音同義,此處從足、從肢,選用“跂”。值得指出的是,這句經文,《遂州道德經碑》和饒宗頤的《老子想爾注校箋》均作“喘者不久”,令人“莫名其妙”!
“跨者不行。”甲本、乙本經文無此句子,高明認爲是“出自六朝人之手,取用駢體對偶之文體”。筆者以爲,此句加得好,因爲“跂者不立”可以比喻根基不牢靠則事業不穩固,而“跨者不行”可以比喻運作不符合自然法則就不能順利發展,兩句經文綜合説明,若不能做到“根深軌正”,事業就不能成功,難怪諸多世傳本都有“跨者不行”這句經文。
“自伐者不恭。”原是“自伐者無功。”“伐”字,在這裏的意思是“夸耀、夸”。“自伐”就是自己夸耀自己,即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有本領、有功勞、有地位、有勢力等。有些愛自伐的人本來可能是有功勞的,所以“自伐者”不一定“無功”。但是有“自伐”這種表現的人,别人常常給予一種評價:此人不謙虚恭謹。“恭”與“功”同音同調,這裏把“功”字看作是用來録記“聲訓”的假字,“不恭”不符合天道“謙卑”之品格。
“其在道曰:逾事贅行,物惑勿之,故有道者不取。”原是“其於(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裕)者不(弗)處(居)。”新經文與世傳本經文比較,是把“也”字改爲“曰”字;與甲本、乙本經文比較,標點位置不同。這段經文,是對本章前面八句經文内容的評析,是站在大道的法則上來評析,所以用“其在道曰”,比用“其於道也”更明白。另外,跂與跨都是一種過分的、違反自然的、超越正常的行爲,宜用“逾”字表示,不宜用“餘”字表示。“逾事”是“超越常規的事”,而“餘食”則是“剩下的食物”。贅行,照字面意義是“無用的行爲”,是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評析。“逾事贅行”的意思就是“超越常規的事情,没有用處的行爲”。對“逾事贅行”,除了作“餘食贅行”者外,有的世傳版本也作“餘食贅形”、“餘食餟行”。很顯然,贅、餟,行、形,各用各的。據學者稱:“餘食贅行”四字之原義,早已佚亡,難以確切説明。河上公注釋:“贅,貪也。”而“餘食贅行”釋爲“斂餘禄食爲貪行”。又唐·李約《道德真經新注》注釋爲:“如食之殘,如形之剩肉也。”唐玄宗注:“是曰殘餘之食,疣贅之行。”等等。當今學者也有釋爲“剩飯贅瘤”的。讀古今之注釋,實感“難以確切説明”。因爲跂、跨與食無關,“餘食”應視爲“聲訓”的假字記録,“逾事”才是本義,且與“贅行”性質同類。在最後二句中,改“或、惡”爲“惑、勿”,改“處(居)”爲“取”。末句經文中之“有道者”,帛書《老子》殘卷經文原作“有欲者“,高明校勘爲“有裕者”。《賈子道術》有:“包衆容物謂之裕。”可見“裕”是指品德,能包衆容物者,符合天道的品格。《廣雅·釋詁》與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皆謂:“裕,道也。”與《賈子道術》觀點有异。世傳本爲明義而用“有道者”,此處直接用之,不拐彎抹角。但是必須指出:“裕”雖然釋爲“道”,但此“道”並非指宇宙本源物質或自然法則。
本章勘字:不(無)恭(功)其(於)曰(也)逾(餘)事(食)惑(或)勿(惡)取(處)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