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文】
醒者不昧,昧者不醒;善者不奪,奪者不善;摯者不泊,泊者不摯。聖人無極,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天之道,履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争。
【原經文】
甲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弗争。
乙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弗争。
王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争。
書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無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争。
【辨 析】
比較可知,甲本、乙本經文與世傳本經文各段的排列、次序不同,用字也有别。
“醒者不昧,昧者不醒。”原經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原經文顯然有兩個原則性錯誤:一是不完全符合事實,二是没有必然性。我們用實際例子來驗证:“中國是偉大的文明古國。” “中華民族是勤勞、有智慧的偉大民族。” “老子是古今中外公認的偉大聖人”……還可以舉出無窮多的例子,這些例子都是可信而且是美好的言論,是“信而美”,或反過來説是“美而信”,這些話不但符合客觀事實,而且是必然的,一定的。如果把經文變成“信言不一定美,美言不一定信”,即存在“可能性”,則没有原則錯誤。如何校勘?首先用近音字“醒”、“昧”代替原來的“信”、“美”,再看第三、四、五、六句經文,第二個字都是“者”字,爲了一致,此處把“言”字改爲“者”字,經文變成“醒者不昧,昧者不醒”,這既符合事實,也具備必然性。
“善者不奪,奪者不善。”這是由甲本、乙本經文中把“多”字改爲“奪”字而來的,這裏不選用世傳本經文“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因爲事實上存在“善者亦辯,辯者亦善。”以儒家“萬世師表”孔子爲例,他離開政壇之後著書立説,是善者,也是善辯者。何謂“辯”?就是辯證,辯解,辯論。孔子讀《易》,注《易》,韋編三絶,其志也善,其辯也善。孔子爲師,其知也多,其徒也多,多多益善,儒家思想才得以千古流傳。原經文“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缺乏必然性,故不要。
“摯者不泊,泊者不摯。”原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原經文同樣缺乏“必然性”。事物都是相對的,“知”和“博”也是相對的。在相對的意義上,既知又博的人到處都有。古代學者對其自身的專業知識,既是真知,而且博知;老子傳道,孔子注《易》,李時珍寫《本草綱目》……充分表現了他們的真知和博知;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的作者,哪一位不是具有真知博學的呢?!等等。總而言之,原經文之錯誤,也是“不言自皦”的,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同樣是因爲有意用假字來録記“聲訓”,謬誤無窮。在尋找本義字時,根本的標準是老子所講的道理和道德,并且與下文連貫起來分析。
對於本章,下文也有假字,也應勘誤。同音、發音相近的字很多,用别的字也可以造出内容不同的句子出來,例如“悻者不媚,媚者不悻;賞者不咄,咄者不賞;滯者不播,播者不滯。”這裏的悻(信)、媚(美)、賞(善)、咄(多)、滯(知)、播(博),對於“古人重聲訓”的習慣來説,不能説用錯了字,這從出土的帛書《老子》殘卷的經文中,每章都可以看到。所以,想要找回聲、義皆能“還真”的字,就要反復比較、分析。這裏之所以要用“醒、眛”取代原來的“信、美”,還有一個原因:在世傳本《道德經》中,本章是世傳本《道德經》最後一章(帛書《老子》殘卷是第68章),老子在講最後一章時對承傳者發問:“講到這裏你們是否明白我所講的道理呢?還是仍然胡涂不清呢?……”或者,言簡意賅地如經文所示進行説明。而用“奪”字取代“多”(帛書)或“辯”(世傳本),因爲“奪”字義爲“强取”,“不奪”就是“不强取”,就是“不争”,如老子講的“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聖人之道,爲而不争”,這是“道”的核心品德,在最後一章又强調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而用“摯、泊”代换“知、博”,是爲了明示行道者必須誠摯,永不停頓(泊),是所謂“殁身不怠”。
“聖人無極: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原是“聖人無(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予)人己愈多。”原經文中“聖人無(不)積”之提法不當,老子不反對“有積”,老子所論“三要”中第二“要”就是“儉”,節儉就是積,能積則有餘,有餘則可奉獻於社稷,即“夫儉,故能匡”,是履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道。有人説“聖人無積”與前面經文“善者不多”是前後一致的,但“無積”就是零,没有了,怎麽談得上是多是少?可見也不正確。原經文中“己愈有”、“己愈多”,也是違反現實的。聖人既然“無積”,自己怎麽會“愈有”和“愈多”?“無積”了還能“與人”?這不是説假話嗎?作假能“返璞歸真”嗎?
“天之道,履而不害。”其中“履”字原是“利”字。老子在世傳本原經文第62章中説“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耶?”老子爲輔導萬物之自然運化而傳“道”,也要求人們知“道”行“道”,則可以達到“求以得,罪以免”。此處用一個“履”字,能“履”則“轍我者貴矣”。如此,其“利”也“不召自來”了。
“聖人之道,爲而不争。”甲本、乙本經文少一個“聖”字,趙孟頫書《道德經》石刻本也少一個“聖”字,這容易引起誤解。因爲“人之道”即是“人道”,《莊子·在宥》有:“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爲而尊者,天道也;有爲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老子所謂的“聖人之道”即是天道。爲了避免誤解,這裏選用世傳本的經文。
本章勘字:醒(信)昧(美)昧(美)醒(信)奪(多、辯)奪(多、辯)摯(知)泊(博)泊(博)摯(知)極(積)已(以)貽(己)多(有)繼(既)貽(以)以(己)履(利)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