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2章 損餘補缺77

  【經文】

  公1德2之3容4,唯5道6是7從8。天之道9,其10猶11張弓12乎13:高14者15抑16之17 ,低18者15舉19之17 ,有餘20者15損21之17 ,不足22者15補23之17。 天之道9,損21有餘20而24補23不足22。人之道25則26不然27,損28 不足22 以29奉30有餘20 。孰31能32以33有餘20奉30天下34?唯5有道者35。是以36聖人37爲38而39不40恃41,功42成43而39不40處44,不45欲46而39見47賢48。

  【注釋】

  1.公:共同的,公認的。例,《荀子·解蔽》:“萬物异則莫不爲蔽,此心術之公患也。”2.德:人的品格修養、行爲規範。例,《莊子·胠篋》:“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   3.之:助詞,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相當於“的”字。例,《莊子·德充符》:“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况全德之人乎!”   4.容:指人的操行所表現出來的行爲狀態。例,《莊子·天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惡美。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謂悦,共給之之謂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   5.唯:副詞,只有。例,《莊子·説劍》:“吾王所見,唯劍士也。”   6.道:自然法則,客觀規律,道理;自然品格,道德。例一,《莊子·天下》:“夫塊不失道。”塊:指土塊的存在、變化。例二,《莊子·繕性》:“道,理也。”例三,《莊子·則陽》:“道不爲私。”   7.是:用在謂語前表示肯定。例,《莊子·駢拇》:“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8.從:服從,遵從。例:《莊子·秋水》:“爲在從衆,不賤佞諂。”   9.天之道:指客觀、真實存在的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例,《孟子·離婁上》:“是故誠者,天之道也。”   10.其:人稱代詞,他(的),它(的)。例,《莊子·田子方》:“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   11.猶:如同,像。例,《莊子·逍遥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12.張弓:拉開弓。例,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張弓簸旗懼不堪,從此始免征雲南。”   13.乎:語氣詞,表示説明。例,《莊子·庚桑楚》:“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14.高:指超過正常高度,過高。例,《莊子·大宗師》:“肩高於頂。”頂:頭頂。   15.者:助詞,與形容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例,《論語·子張》:“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16.抑:向下壓,壓低。例,《正蒙》蘇昺序:“高者抑之,卑者舉之,虚者實之,礙者通之。”   17.之:助詞,用在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18.低:與“高”相對,指不及正常高度,過低。例,《三晋風光·八道溝十二小景》:“……翠緑的雲杉,高者6米以上,低者也至少3米。”   19.舉:抬高。例,唐·李白《静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0.有餘:有剩餘,有多餘。例,《莊子·天地》:“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以自來。”   21.損:减少,减去。例,《莊子·齊物論》:“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22.不足:不足够,缺乏。例,《莊子·盗跖》:“不足故求之。” 23.補:補充,添加。例一,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谷》:“稀豁之處,鋤而補之。”稀豁:稀疏。例二,《荀子·王制》:“收孤寡,補貧窮。”   24.而:連詞,表示順接。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25.人之道:人道,也稱仁道,指古代封建統治者制定的等級特權制度。例,《禮記·中庸》:“人之道也……擇善而固執者也。”所謂“擇善而固執者”,是指維護統治階級所提出的任人唯親和不平等關係,如《禮記·喪服小記》中説:“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這裏的“親親”,就是“任人唯親”;“男女有别”,就是“男尊女卑”。   26.則:連詞,表示轉折,却。例,唐·柳宗元《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27.不然:不是這樣。例,《莊子·盗跖》:“平爲福,有餘爲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   28.損:損害。例,《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   29.以:連詞,表示目的,以便。例,《莊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   30.奉:獻給。例,《莊子·説劍》:“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   31.孰:疑問代詞,誰。例,《莊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32.能:能够。例,《莊子·天地》:“能有所藝者,技也。”   33.以:介詞,用,拿。例,《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也。”   34.天下:天下人,世人,百姓。例,《莊子·駢拇》:“曲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35.有道者:得道的人,即能按自然法則辦事的人。例,《莊子·列禦寇》:“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自是:自以爲是。   36.是以:連詞,因此,所以。例,《莊子·盗跖》:“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争,無以爲故不求。”   37.聖人:“聖”字的意義,《説文解字》表述爲:“聖,通也。”《古今漢語詞典》對“聖”字表述爲:“才能非凡,無所不通。”而對“聖人”則表述爲:“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綜合起來,“聖人”可以表述爲:“德才高超,事事通達的人。”例,《莊子·人間世》:“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成:實現;生:出現。   38.爲(wèi):做奉獻。例,《莊子·至樂》:“烈士爲天下見善矣,未足以活身。”   39.而:連詞,表示轉折。例,《莊子·天道》:“天不産物而萬物化,地不長物而萬物育。”   40.不:副詞,不曾,没有。例,《莊子·齊物論》:“終身疫疫而不見其成功。”   41.恃:自負,自以爲了不起。例,《莊子·達生》:“方虚憍而恃氣。”   42.功:功績,業績。例,《莊子·漁父》:“忠貞以功爲主。”   43.成:完成,成功。例,《莊子·人間世》:“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   44.處:置身於。例,《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閑曠。”與下一句經文聯繫起來分析,可知“不處”是指“不要置身於功利場中”。   45.不:副詞,不要,勿。例,《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   46.欲:貪慾,不良慾念。例一,《説文解字》:“欲,貪慾也。”按,孔穎達疏:“心所貪愛爲欲。”例二,《莊子·徐無鬼》:“君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   47.見(xiàn):表現,體現。例,《莊子·在宥》:“尸居而龍見。”尸居:形容安祥、處静;龍:比喻超凡脱俗的境界。   48.賢:有智慧、有才能、有好品德。例,《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

  【譯文】

  人們共同的品格修養和行爲規範,只有遵從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表現,如同張弓射箭吧:超過正常高度的話就壓低些,不及正常高度的話就抬高些,有多餘的要减去,不够的要補充。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就是减去多餘的和補充不够的。人道却不是這樣,是損害不足者的利益以便獻給有餘者。誰能够拿自己多餘的東西獻給天下人呢?只有那些得道而能按自然法則辦事的人。所以,聖人對社會做出奉獻却不自負,建立了功業而不置身於功利場中,不要貪慾而體現其智慧、才能和品德。

  【評説】

  本章明確指出,要以自然法則(天道法則)和自然品格(天道品格)作爲人們品行修養的標準。

  在第2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直接地説是“人法自然”,也就是説人類行爲要服從自然法則。當人們能按照自然法則辦事時,其行爲所表現的品格就是自然品格,或稱爲“天德”,是“和”,而“和”的内涵,在第9章的評説中已作出説明,就是:調和、和解、和睦共處、和諧、平衡、有序的正常狀態。

  按照自然法則辦事,具體如何做呢?簡明地説是:抑高舉低、損餘補缺。例如飛行員駕駛飛機,若飛機飛得太高或太低,偏左或偏右,都要及時糾偏(修正),飛機才能沿着正確航道飛往目的地。在這裏,“糾偏(修正)”就是按照自然法則辦事,其表現出來的自然品格是平衡、正常,也就是達到了“和”。

  又如在社會事務中涉及各階層人群利益的事,如果出現偏差,也宜及時糾偏(修正)。這正如《莊子·天地》中説的“天下均治之爲願”,也就是使各階層人群的利益得到協調、平衡,實現了“和”,從而達到大治。

  關於“道”,《莊子·在宥》中有生動的描述:“何謂道 ?有天道,有人道。無爲而尊者 ,天道也;有爲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在這裏,“無爲”是指没有違背自然法則的行爲,即按自然法則辦事;而“有爲”與“無爲”相對,是指“强爲”,即違背自然法則的行爲,其結果必然喪失自然品格,即喪失“天德”,破壞了“和”。《莊子·山木》中説:“有爲則虧。”

  在第43章中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天地”是指自然,引申作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天道)“以萬物爲刍狗”,即對萬物(包括“道”)一視同仁,無偏私、無偏愛,一律平等,這就是天道的理念。但人道就不是這樣。人道也稱仁道,即人與仁相通。在《中庸》中有“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音shài),尊賢之等,禮所生也”。這裏的“殺”、“等”都是指等級差别。可見《中庸》所表述的人道,其本質是不平等的,不是一視同仁的。中國從夏朝開始實行封建等級特權制度(夏禮),及後各朝代都制訂了自己的《禮制》,這種不平等制度延續近四千年,實質上是實行了維護特權階級利益的人治之道。

  人道的另一個分支是詭道,俗稱兵法。《孫子·計篇》説:“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强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可見,詭道多麽不真誠!把這段話與《孟子·離婁上》中的“誠者,天之道也”的論述相比,可知詭道與天道確實“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大動亂、大分化、大改組的歷史時期,長期戰争使人民大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何治理好國家?出現了百家争鳴,而以老子、莊子爲代表的道家主張實行天道,以孔子、孟子爲代表的儒家主張實行人道。在戰争問題上,以孫子、孫臏爲代表的軍事家,則把詭道發揮得淋漓盡致。

  人道、詭道是人類社會在相當長歷史時期内存在的人爲法則,稱之“有爲”,其中不乏人類末性的表現;天道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按照客觀規律運化,它與宇宙共存,無始無終,稱之“無爲”,是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自然表現。

  【思考】

  1.“天之道”與“人之道”有什麽不同?

  2.你所知道的許多人中,哪幾位像聖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