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9章 唯私是畏53

  【經文】

  斯1我2解3然4有5知6  :行7於8 大道9 ,唯10 私11是12畏13 。大道9甚14夷15, 而16君17好18徑19。 朝20甚14除21,田22甚14蕪23,倉24甚14虚25。服26文采27,帶28利劍29, 饜30飲食31。貴32者33資34貨35有餘36,是37爲38盗魁39,非40道41哉42!

  【注釋】

  1.斯:指示代詞,此,這,這裏。例,《楚辭·漁父》:“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2.我:人稱代詞,代稱自己。例,《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   3.解:理解,明白。例,《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   4.然:形容詞後綴,表示狀態。例,《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   5.有:助詞,用在動詞前。例,《詩經·邶風·擊鼓》:“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6.知:知道,瞭解。例,《莊子·逍遥游》:“之二蟲又何知?”之:指示代詞,這。   7.行:實行,做。例,《淮南子·主術訓》:“而行必然之道,故萬物舉而無遺策。”遺:失。   8.於:介詞,按照,根據。例,《史記·懷陰侯傳》:“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王關中:統治關中。   9.大道:天道,道,指宇宙本源(先天形態物質)、自然法則(道理)和自然品格(道德)。例,《莊子·漁父》:“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僞而晚聞大道也!……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10.唯:助詞,用於句首,加强語氣。例,《論語·述而》:“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   11.私:謀私。例,《莊子·則陽》:“君不私,故國治。”   12.是:用在謂語前,表示原因。 例,《孟子·樑惠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13.畏:怕,可怕。 例,《莊子·達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爲之戒者,過也。”   14.甚:副詞,很,非常。例,《莊子·應帝王》:“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15.夷:平坦。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16.而:連詞,表示轉折。例,《莊子·天道》:“天不産物而萬物化,地不長物而萬物育。”   17.君:君王,指國家最高統治者。例,《莊子·人間世》:“臣之事君,義也。”   18.好(hào):喜愛,偏愛。例,《莊子·徐無鬼》:“ 夫神者,好和而惡姦。”姦:擾亂。   19.徑:人行小路。例一,《説文解字》:“徑,步道也。”例二,《莊子·徐無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拄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   20.朝:朝廷,古代帝王接見大臣朝見、處理政務的地方,後也稱“金鑾殿”。例,《史記·蕭相國世家》:“賜帶劍履入殿,入朝不趨。”   21.除:臺階。例,張衡《東京賦》:“乃羡公侯卿士,登自東除。”   22.田:農田,田地。例,《莊子·天運》:“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   23.蕪:耕地荒廢,長滿野草。例,陶潜《歸去來辭》:“田園將蕪。”   24.倉:收藏糧食和各種物資的地方。例,《商君書·去强》:“倉庫兩虚,國弱。”   25.虚:虚空,空虚。例,《莊子·胠篋》:“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淵實。”   26.服:指穿戴衣服。例,《詩·葛覃序》:“服浣濯之衣。”   27.文采:華麗的衣服。例,《漢書·食貨志上》:“衣必文采,食必樑肉。”   28.帶:佩帶。例,《漢書·龔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   29.利劍:鋒利的劍。例,《公羊傳·宣公六年》:“吾聞子之劍,蓋利劍也。子以示我,吾將觀之。”   30.饜:吃飽。例,王充《論衡·辨崇》:“飽飯饜食。”   31.飲食:指飲料和食品,如酒、茶之類的飲料和山珍、海味等食品。例,宋·蘇軾《和王鞏六首並次韵》詩之一:“况子三年囚,苦霧變飲食。”   32.貴:權貴,指地位顯要,有權有勢。例一,《論語·述之》: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例二,《莊子·天運》:“至貴,國爵並焉。”   33.者:助詞,表示“……的人”。例,《莊子·人間世》:“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34.資:財物,錢財。例,《國語·齊語》:“無受其資。”   35.貨:泛指貨物。例,《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36.有餘:用不完而有剩餘。例,《莊子·天地》:“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以自來。”   37.是:指示代詞,這,這樣。例,《荀子·王霸》:“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   38.爲:是,就是。例,《莊子·大宗師》:“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爲聖人乎?”   39.盗魁:强盗頭子。例,明·陳子龍《平内盗議》:“祝兄弟同父母尚且有隙,彼盗魁也,豈無中變?特我未嘗拘之耳。”   40.非:無。例,左思《三都賦序》:“雖然寶非用。”   41.道:指道的學説、理念。例,《莊子·天道》:“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 非:責備,反對。“非道”可理解爲“無道”,指國家政治黑闇,社會秩序混亂。   42.哉:語氣詞,表示感嘆。例,《莊子·齊物論》:“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譯文】

  這裏我明白地知道:在實行天道的過程中,那些謀私的行爲太可怕了。按照天道理念來治理國家就像在平坦的大道上行走一樣,然而統治者却偏愛在狹窄的小路上行走。朝廷宫殿的臺階太多太高使統治者高高在上而不體察下情,農田荒蕪了,糧倉空虚了。權貴們身上穿戴那些有彩色花紋的艷麗衣着,隨身佩帶着鋒利的長劍,終日裏喝得足吃得飽。權貴們金錢財物享用不完而有剩餘,這是强盗頭子,無道啊!

  【評説】

  本章一針見血批判統治階級特權階層只顧自己享樂而不顧民生疾苦的自私自利行爲,指出在治理國家方面,實行天道的阻力正是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爲。老子在《道德經》中有7章共10句出現“私”字,其中有1句是針對德才兼備的人的,1句是針對百姓的,2句是針對所有人的,而直接針對統治者的,有6句。因爲“所有的人”也包括統治者,所以實際上有8句是針對統治者的。如果統治者能實行天道,按自然法則辦事,則“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然而統治者“唯私”,他們實行人道的“親親爲大”、“親親尚恩”、“三綱五常”;他們雖然也重視人才,只不過是要“人爲我用”,而在用人方面,“親親之殺”、“尊賢之等”,實則是“以我爲核心”,以自己的利益最爲重要,是典型的“巫馬子主義”。墨子對巫馬子的批判(見注),體現老子所描述的“聖人傒衋焉,爲天下渾其心”的情狀。在這裏,如果從漢字的象形意義來分析,也可以清楚地瞭解爲“私”的危害。這個“私”字,左邊的“禾”是指粟,或泛指穀類作物,或指稻。不管哪一種,“禾”是指糧食作物的籽或苗。糧食作物的籽經播種、發芽、開花、結籽,一次循環其數量就大大增加了,這是一種良性的無限循環過程,展現了無限的生命活力,從而爲人類生活提供了無窮無盡的糧食,作出了無窮無盡的貢獻。

  可是,右邊有一個符號“ㄙ”對“禾”加以制約而搆成“私”字。這個符號“厶”是由“ㄠ”砍掉“頭”而形成的,《説文解字》:“厶,姦邪也。”“厶”是姦宄邪行以圖謀個人利益。而“ㄠ”字,《説文解字》:“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譯:“像嬰兒剛剛出生的樣子”。這正是“赤子”,保持完整的先天自然本性,即天道的本性。再看《古今漢語詞典》:“幺,數目‘一’的俗稱。”而“一”即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自然法則。如《莊子·天地》有:“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可見“幺”字有“道”的含義。但“ㄠ”字砍掉“頭”成爲“厶”就不是“一”了,這表示對天道的否定,對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否定,對先天自然本性的否定。否定“一”,那麽“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的情况就無法實現了。所以天下大亂,戰火不絶,民生涂炭,足見“爲私”、姦宄邪行必然“動至死地”啊!

  【思考】

  爲什麽“行於大道,唯私是畏”?

  注:

  參看《墨子·耕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