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知1人2者3智4,自知5者3明6; 勝人7者3有力8, 自勝9者3堅强10;知足11者3常12孚13,恒行14者3有志15。不失其所16者3久17,嗣18而19不亡20者3壽21。
【注釋】
1.知:認識,識别。例,《莊子·齊物論》:“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2.人:人才,人格,人品。例,《史記·夏本紀》:“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 3.者:助詞,表示“……的人”。例,《莊子·人間世》:“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4.智:指有智慧的人,有辨識、判别能力的人。例,《淮南子·人間訓》:“凡人之舉事,莫不先以其知,規慮揣度,而後敢以定謀。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 5.自知:對自己的品性、才能有正確的認識。例,《莊子·盗跖》:“丘雖不吾譽,吾獨不自知邪?” 6.明:明理,指明白道的理念與道德(品格)。例一,《淮南子·主術訓》:“孔子學鼓琴於師襄,而諭文王之志,見微以知明矣。”例二,《莊子·庚桑楚》:“静則明,明則虚,虚則無爲而無不爲。” 7.勝人:超過别人。例,《莊子·天下》:“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8.有力:充實有活力,有力量。例,《莊子·大宗師》:“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9.自勝:自强,表示能否定自己的過去,不斷進步,不斷發展。例,《莊子·讓王》:“雖知之,未能自勝也。” 10.堅强:表示既充實又有活力,堅定頑强。例,林語堂《蘇東波傳·拗相公》:“有人告訴我們,説個性堅强是一種重要的美德。” 11.知足:認識到已經足够,從心裏感到滿足。例,《莊子·讓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12.常:副詞,經常,往往。例,《莊子·人間世》:“始乎治,常卒乎亂。” 13.孚:“孚”字原指孵卵的鳥能知期、守信,引申爲“誠信”。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孚,卵孚也,從爪從子。一曰信也。”例二,《詩經·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14.恒行:意志不移,持久地做着。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貧家恒行布施。” 15.有志:有志向。例,《後漢書》:“將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6.不失其所:不喪失相宜的根據。例一,《史記·樂書第二》:“使各不失其所,是窮自然之本也。”例二,《易·困》:“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説,困而不失其所,亨。” 17.久:時間長久。例,《莊子 · 德充符》:“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18.嗣:繼承,接續。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嗣,諸侯嗣國也。”例二,《書·洪範》:“禹乃嗣興。” 19.而:連詞,表示更進一層。例,《莊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淺而舟大也。” 20.不亡:不止,不輟。例,《劉向説苑·君道》:“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 21.壽:表示生存的時間久長。例,《莊子·人間世》:“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譯文】
對人才、人格、人品有識别能力的人是有智慧,對自己的品性、才能有正確認識的人明白事理;在德、才方面超過别人的人有力量,敢於否定自己而不斷進步的人既充實又有活力;能從心裏感到知足的人往往誠實有信心,在事業上能够意志不移、持久努力的人有堅定的志向。説話、辦事不喪失根據的人其事業能够持久,能够承前啓後相傳不輟的事業是長久的事業。
【評説】
現實社會中的人,對待别人、對待自己、對待事業應該具備哪些愫求?簡要説是知人、自知、勝人、自勝、知足、恒行,而核心是“不失其所”。
何謂“其所”?這指的是“那些客觀存在的事物及其變化、發展規律”。
知人,就是俗話“知人知面不知心”中的“知心”。因爲人處在變化、發展的環境中,人面(身體、相貌)易識而心(品性、才能)却難辨,因爲“心”(思想、知識)是無色無聲無形的而且會隨環境變化而相應地變化。所謂“不知心”是説不知道人的品性、才能已發生怎樣的變化。人與人相處,瞭解、認識别人隨環境變化、發展的“心”,就是“知人”。那麽,“同聲相應1 ”,每個人都將會選擇與誰相近或與誰相遠,這其中首先還在於“自知”,在於認識、判别自己的“心”與誰的“心”相近或相遠。可見,“知人”與“自知”是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個人要更好地“自知”,就應該超越自我,把自己視如别人,客觀地剖析、看待自己,避免“當事者迷”。對自己與别人“一視同仁”,則能客觀地知人、自知,能明白人情事理。春秋戰國時期,知人、自知的典型人物如孫武(對吴王闔閭)、範蠡(對越王勾踐)、孫臏(對魏將龐涓)、廉頗(對藺相如)等,因爲知人、自知,能够適時調整自己對人的關係。又如佛門五祖弘忍,發現慧能悟透佛性而自己年事已高,遂將衣鉢傳與慧能。
這裏要特别説明的是“自勝”,其對立面是“自負”。《後漢書·樑竦傳》有“自負其才”之説,是指對自己的才能“自以爲了不起”。“了不起”就是不平凡,就是突出。所以“自以爲了不起”就是“自見、自是、自矜”。但“自勝”與“自負”相反,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矜”。在第31章中,老子説“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矜,故長”。這裏的“明”,是指對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有認識,並“以其修之於身”,去掉不符合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東西,否定自己某些不好的東西,自我完善,這就是“自勝”。《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不當猴王當僧徒,是對舊我的否定;孫悟空鬥敗數不清的妖魔却從不自夸,即是不自矜;孫悟空護送唐僧並把大乘佛典帶回長安後,不留在大唐享福,一陣清風化入太空,復歸於無,這也是對自己的否定。孫悟空與孫武、範蠡、孫臏都能做到“功成身退”、“恪銘於枵”。可以説,在人間世界和神話故事中,能“自勝”者是舉不勝舉,而孫悟空是最典型的,其品格也萬古流芳,難怪毛澤東發出了“歡呼孫大聖”的心聲。
老子論“道”的運動是“周行而不怠”。“不怠”就是不停息。爲人者仿若道行,在事業上“不怠”就是不要停息,就是“恒行”。中國古代“愚公移山2 ”和“鐵杵磨針3 ”的故事,都是因爲在事業上能“恒行”而取得成功。
【思考】
1.何謂“自勝者”?你能做到嗎?
2.何謂“知足者”? 你能做到嗎?
注:
1.參看《易·干》、《莊子·漁父》。
2.參看《列子·湯問》。
3.參看宋·祝穆《方輿勝覽五十三·磨針溪》。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