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惟1之2與3阿4,相去5若何6? 善7之2與3惡8, 相去5何若9?人10之11所12諱13, 不可不14諱13。 嚾15兮16, 其17未18央19哉20! 衆人21熙熙22 ,如23饗24太牢25,如23春26登27臺28,我29獨30泊31兮16其32未18兆33,若34嬰兒35之11未18咍36,纍累37兮16 若34無所歸38。衆人21皆39有40愉41 ,而42我29獨30若43悒44,我29愚45人46之47心48也49哉20, 沌沌50兮16 。 衆人21昭昭51, 我29獨30昏昏52; 衆人21察察53,我29獨30盲54盲54。惚55兮16若34 江河湖海56,恍57兮16似58無所以59 止60 。 衆人21 皆39 有40 欲61 , 我29 獨30 惋62且63避64 。我29 獨65與66於67人10,而68貴69嗣70母71。
【注釋】
1.惟:思考,考慮。例一,《説文解字》:“惟,凡思也。”例二,《詩·生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 2.之:助詞,用在介詞之前,起强調作用。例,《莊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 3.與:介詞,跟,同。例,《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4.阿:迎合,阿諛逢迎。例,《國語·吴》:“勾踐願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無阿孤。” 5.相去:相差,差别。例,漢·晁錯《論貴粟疏》:“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 6.若何:如何,怎樣。例一,《黄帝四經·觀》:“因而勒之,爲之若何?”例二,《莊子·天道》:“士成綺雁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 7.善:善良。例,《莊子·胠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 8.惡(è):惡劣。例,《易·睽》:“象曰:見惡人,以群咎也。” 9.何若:如何,怎樣。例,《莊子·外物》:“東方作矣,事之何若?(東方作:東方亮)。” 10.人:人人,每人。例,《莊子·庚桑楚》:“不仁則害人,仁反愁我身。” 11.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樂其性。”性:本性。 12.所:助詞,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表示“所……的(人、物、事)”。例,陶潜《桃花源記》:“漁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13.諱:忌諱,避諱。例,《莊子·秋水》:“我諱窮久矣,而不免。” 14.不可不:一定要。例,《莊子·在宥》:“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賤:身份卑微;任:任用。 15.嚾:喧嘩,嘈雜。例,《抱樸子·彈禰》:“猶梟鳴狐嚾,人皆不喜。” 16.兮:語氣詞,表示感嘆。例,《莊子·人間世》:“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17.其:指示代詞,這(些),那(些)。例,《莊子·人間世》:“傳其常情,無傳溢言。” 18.未:副詞,不曾,還没有,與“已”相對。例,《書·金滕》:“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鹽偃。” 19.央:盡,完結。例,《詩經·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20.哉:語氣詞,表示感嘆。例,《莊子·齊物論》:“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21.衆人:許多人。例,《莊子·山木》:“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衆人。” 22.熙熙: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的情狀,熙熙攘攘。例,《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23.如:如同,好像。例,《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4.饗:衆人相聚宴飲。例一,《説文解字》:“饗,鄉人飲酒也。”例二,《詩·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25.太牢:古代祭祀或宴會時宰殺牛、羊、猪三種大牲口者,稱爲太牢。例,《莊子·達生》:“爲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 26.春:春天。例,《莊子·寓言》:“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27.登:從低處走到高處。例,《莊子·田子方》:“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 28.臺:用土堆成的高而平的建築物,供瞭望、觀察、祭拜用。例,《莊子·天地》:“其觀臺多物,將往投迹者衆。” 29.我:人稱代詞,代稱自己。例,《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 30.獨:獨自,自。例,《莊子 · 讓王》:“高節戾行, 獨樂其志。” 31.泊:淡泊。例,《後漢書·蔡邑傳》:“明哲泊焉,不失所守。” 32.其:副詞,還是。例,《左傳·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33.兆:兆頭,事變前的各種迹象、表現。例,《商君書·算地》:“此亡國之兆也。” 34.若:好像,如同。例,《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35.嬰兒:初生的幼兒,比喻純樸、無私的先天自然本性。例,《莊子·人間世》:“彼且爲嬰兒,亦與之爲嬰兒。” 36.咍:起哄嘲笑、尋歡取樂。例,王安石《彭蠡》詩:“觀者膽墮予方咍。”膽墮:嚇破了膽;予:我。 37.纍累:屢屢,多次。形容“ 層層堆叠,層出叠見 ”。例,《易林 · 泰之小過》:“桃李花實,纍累日息。” 38. 無所歸: 没有歸程, 没有終止。例,《維摩詰所説經》:“法無生滅, 法無所歸。” 39. 皆:全,都。例,《莊子 · 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异於己也。” 40. 有:呈現,露出。例,《荀子 · 宥坐》:“七日不伙食,藜羹不糂,弟子皆有饑色。” 41.愉:喜悦,快樂。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愉,薄也。”段玉裁謂:“薄也”當爲“薄樂也”,爲“淺薄之樂”。例二,《莊子·在宥》:“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 42.而:連詞,表示轉折,却。例,《莊子·天道》:“天不産物而萬物化,地不長物而萬物育。” 43.若:指示代詞,這樣。例,《莊子·德充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也。” 44.悒:憂鬱不安。例一,《説文解字》:“悒,不安也。”例二,《三國志·魏書·高柔傳》:“郡下之心,莫不悒戚。” 45.愚:傻,笨。例,《莊子·天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46.人:泛指任何人。例,《莊子·至樂》:“人之生也,與憂俱生。” 47.之:助詞,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相當於“的”字。例,《莊子·德充符》:“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况全德之人乎!” 48.心:心思,心理活動,指思想、感情、意念、謀慮等精神活動。例一,《莊子·在宥》:“僨驕而不可係者,其唯人心乎!” 例二,《詩經·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49.也:語氣詞,用於句中,表示停頓。例,《莊子·人間世》:“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50.沌沌:形容愚笨,傻呵呵。 例,《莊子 · 在宥》:“渾渾沌沌, 終身不離。”渾渾:形容天生質檏。 51.昭昭:清楚,明白。例,《孟子·盡心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2.昏昏:糊涂的樣子。例,《孟子·盡心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3.察察:形容對利害得失計較苛細,繁雜細微。例,明·歸有光《送許子雲之任分宜序》:“無察察之政者,有醇醇之德。” 54.盲(wàng):仰視或遠視的樣子。例,《周禮·内饔》:“豕盲視而交睫。”“盲盲”形容仰望虚空,對周圍某些物事不屑一顧。 55.惚:模糊不清,朦朧。例,《韓非子·忠孝》:“恍惚之言。” 56.江河湖海:指水。例,《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對江、河皆注釋爲水,江指長江,發源於岷山東流入海;河指黄河,發源於崑崙山東流入海;對湖注釋爲大陂(池),對海注釋爲能納百川的天池。故江河湖海可比喻浩瀚的流水。例,趙永信《人民日報》2001年3月15日第六版:“江河湖海唤清波。”此處用“江河湖海”比喻流水翻騰起伏,綿遠無涯。 57.恍:模糊不清。例,南朝齊·王琰《冥祥記》:“意識恍然。” 58.似:好像。例,《莊子·齊物論》:“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 59.無所以:不可以,不能。例一,《太玄經·下》:“迷自守,冲無所以也。”例二,《楞伽經》:“大同小异不無所以。” 60.止:静止。例:《莊子·應帝王》:“止水之審爲淵。” 61.欲:貪慾。例一,《説文解字》:“欲,貪慾也。”例二,《莊子·山木》:“少君之費,寡君之欲,雖無糧而乃足。” 62.惋:惋惜,嘆惜。例,《太平廣記》:“雖復隔生死,猶知念子孫。何以遺悲惋,萬物歸其根。” 63.且:副詞,又。例,《莊子·齊物論》:“誰獨且無師乎?” 64.避:逥避。例,《莊子·讓王》:“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爲苟存。” 65.獨:副詞,僅僅,只。例,《史記·老子韓非傳》:“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66.與:給與,獻給。例,《莊子·山木》:“與而不求其報。” 67.於:介詞,給。例,《晏子春秋·内篇雜下》:“景公有愛女,請嫁於晏子。” 68.而:連詞,表示更進一層,而且,又。例,《莊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淺而舟大也。” 69.貴:尊崇,崇尚。例,《莊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70.嗣:繼承,接續。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嗣,諸侯嗣國也。”例二,《尚書·洪範》:“禹乃嗣興。” 71.母:指宇宙的本源,即天道。例,《淮南子·要略》:“窮逐終始之化……通造化之母也。”在《道德經》中,母,媪,道,天道,大道,始,元,極,無,一,精,氣,神等都是同義或近義詞。此處,“母”指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
【譯文】
獨立思考與阿諛逢迎,差别怎樣?善良爲人與惡劣行徑,差别如何?對民衆所避諱的事情,一定要逥避。多麽嘈雜喧嘩啊,這些現象還没完没了!許多人熙熙攘攘,如殺猪宰羊屠牛祭祀之後相聚宴飲挑肥揀瘦縱其所好,又如春日裏登高臺眺望沉浸在明媚的春光裏取樂貪歡,我獨自淡泊而仍無動於衷,如嬰兒般不曉得尋歡取樂,這種事情層出叠見没完没了。許多人都表現出喜悦和快樂,我自己是這樣憂慮和不安,我的心像傻子一樣,傻呵呵的啊!許多人對名譽地位看得很清楚,我自己却糊糊涂涂;許多人對利害得失計算得很苛細,我獨自對着虚空仰望不屑一顧。朦朧中我的心潮好像江河湖海之水,隱約中好像不能静止。許多人都表現出貪慾,我獨自惋惜又逥避。我只希望對别人有所奉獻,而特别崇尚繼承和傳授天道的法則和品格。
【評説】
本章從“惟”與“阿”、“善”與“惡”的差别開始,指出凡是廣大群衆所忌諱的事情,就應該力求避免發生。在這裏,雖然没有點明“諱”者爲何物?但不難明白,首先是指“阿”與“惡”,特别是對“惡”者之“阿”,無异於是助桀爲瘧。歷史上那些姦宄之徒,因“阿”於昏君,造成天下之昏亂和政權的滅亡。老子從天下安平泰的宗旨出發,教喻世人對“阿”與“惡”,不可不諱也!而提倡“惟”與“善”,於人於事於天下都有好處。舉例來説,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與大臣們座談時説:“如果人君的行爲不當,臣下又不能匡正勸諫,反而阿諛順從以苟且偷安,甚至歌功頌德,那麽君則爲暗主,臣子則爲諛臣。君暗臣諛,離危亡就不遠了。我如今想讓君臣都出於至公之心,互相商量,以完成治國之道。你們應該竭盡忠心,對我規諫匡正,挽救我的過失,我絶不會因爲你們直言冒犯而輕易發怒,指責你們。”李世民治國卓有成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能重用那些有善心、能思考、剛直不阿、冒死諍諫的良臣。
老子提出“忌諱”的問題,“阿”與“惡”僅是個别“忌諱”的例子。經文中所言“人之所諱”,是指社會上大多數人所忌諱的事情。例如人民大衆愛好和平、忌諱戰争,統治者就不該爲争霸天下而發動戰争;人民大衆希望過富裕日子、忌諱饑荒貧困,統治者就應該致力發展生産,讓人民豐衣足食;人民大衆希望平等相待、忌諱保護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特權制度,統治者就應當改革政治、經濟體制,消除特權,實施平等、民主的政治制度;人民大衆忌諱環境污染、忌諱破壞生態平衡、忌諱性開放、忌諱色情泛濫、忌諱艾滋病的危害等等,統治者就應全面考慮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力求避免人民大衆所忌諱的事情發生。統治者能這樣做,就是“上稱天意(天道的理念),下合民心”,也就能如水那樣“居善低,動善勢,行善源,與善填,演善信,適善能,正善至”。這樣,就能達到第68章所説的“微妙圓通”的效果了。所以也就是“善爲事者”了。在中國,就王者而言,最是“善爲事者”,李世民是典型之一。
從經文“嚾兮,其未央哉”到“衆人察察,我獨盲盲”,老子描繪了各諸侯王及周王室權貴們爲追求名利、取樂貪歡的種種表現。老子把統治階層的人們稱爲“衆人”,因爲在奴隸制社會裏,只有統治階層的人才有權利尋歡取樂和有機會争名奪利,而廣大民衆是奴隸,是牛馬不如、任統治者宰割而没有自由生存權利的人。在這段經文中,老子深知“衆人(統治者)”之所作所爲是違背天道本性的,而自己爲了守持天道的本性,面對現實引發無限感嘆。老子在第36章中曾告誡王者和權貴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而在本章中,則以“饗太牢”、“春登臺”來揭露王者和權貴們喫喝玩樂的奢侈生活。老子雖也爲周王室的史官,但他因明道而能“獨泊兮其未兆”,這可謂是“出污泥而不染”;又“而我獨若悒”一句,則流露出更深層次的情懷,這是一種憂國憂民的、對國家走向衰亡深有所慮的危機心態。這是一種有情有意的真人心態,其情就是愛國愛民,其意就是希望國家保持安定,而使人民能安居樂業。老子所痛恨的是“服文采、帶利劍、饜飲食”且“資貨有餘”的“貴者”,正是這伙“貴者”造成了“田甚蕪,倉甚虚”,使國家衰敗,使百姓遭殃。所以,老子痛駡這些“貴者”是“盗魁”,是無道之徒。在經文中,老子又以“我獨昏昏”、“我獨盲盲”來表達自己對喫喝玩樂之類奢侈生活和争名奪利的惡劣行徑的態度。昏昏與盲盲,就是不(顯)見,不(貪)欲,不(追)求,不争(奪),就是把自己放在“無”的狀態。老子曾問:“藹愔頗守一,能入無乎?”老子能“藹愔”,故能“泊兮其未兆”;能“頗守一”,故能“若嬰兒之未咍”;昏昏與盲盲就是“入無”,就是“悟入守空”,是展現天道的本性。
接下來,筆鋒一轉,老子以“惚兮若江河湖海,恍兮似無所以止”,訴述了自己的心潮。這一段接在“我獨昏昏”、“我獨盲盲”之後,表明因進入空無境界,恍惚之間悟由心生,情懷盪漾。心情之起伏,如長江黄河,從崑崙之巔,奔騰萬裏,匯入湖海,浩瀚彭湃。長江、黄河是中華民族龍的象徵,而大湖大海是千川百谷流水之所歸。老子談江河湖海,决不是談自然地理,而是喻示中華民族的生存、變化、發展、歸宿,應該如大江大河那樣,奔騰萬裏,匯歸大海,是歸根,回歸偉大母親的懷抱,在“冲而擁之”、“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過程中,達到“湛兮湜兮若純”的狀態。這是一種情懷,一種憧憬,一種希望,充滿對理想的追求。這種情懷,起源於對造成春秋時期社會昏亂的統治者的鞭撻,而在老子西去隱居路過函谷關時,向函谷關令尹喜作了真情的流露(口述傳授《道德經》五千餘言),其情懷綿綿若存,其心志無所以止,殊不知老子西去之後,戰亂又延續了二百五十六年,到秦王嬴政統一中國才暫告止息。
老子生活在春秋戰國那種社會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年代,對於諸侯争霸、用千萬民衆的鮮血來换取一己之私的王者的種種罪惡行徑,深惡痛絶,而以對時代感傷的情懷來唤醒社會,希望中華民族能沿着三皇五帝的康莊大道前進。老子之驚嘆“嚾兮,其未央哉!”這是一種大聲疾呼:“是該止息的時候了!”事實上,從齊桓公成爲霸主開始,歷時近五百年的戰争,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是刀光劍影、血流成河、白骨如山的最爲慘絶人寰的歷史,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歷史,是應該早日結束才是啊!
本章的最後一段經文,老子再次强調,統治者、權貴們争權奪利貪得無厭,我無力阻止而只得惋惜和逥避(西去隱居)。但我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將對人類做出貢獻,而特别重視繼承和傳授天道的法則和品格(在函谷關口傳《道德經》之後,又到西安終南山樓觀臺和甘肅臨洮嶽麓山講道 —— 嗣母,直至壽終)。正是這種情懷和心志,才毅然答應函谷關令尹喜之請,傳授天道理念五千餘言,成爲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無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思考】
1.舉例説明“惟”與“阿”,“善”與“惡”的社會現象,爲什麽會這樣?
2.你對“我獨與於人,而貴嗣母”有共鳴之心嗎?爲什麽?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