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上士1聞2道3,勤4而5行6之7;中士8聞2道3,若9存10若9亡11;下士12聞2道3, 則13大笑14之7,不15笑16不15足17以爲18道3。故19建言20有21之7 :得道22若9誨23 ,明道24若9昧25,進道26若9退27,疑道28若9戾29。 上德30若9谷31,廣德32若9絀33,建德34若9偷35,質德36若9渝37。 大白38若9辱39, 大方40無隅41, 大器42晚成43,大音44稀聲45, 大象46無形47,大道48無名49。 夫50 唯51道者52善53駘54且55誠56。
【注釋】
1.上士:素質最好的人,指對師傳理義悟性高、深信不疑且努力實踐的人。例一,晋·葛洪《抱樸子·論仙》:“上士舉形昇虚,謂之天仙。”例二,《青華老人傳·鶴臞子輯》:“好法易聞,上士難得。此等人乃上士也。” 2.聞:聽説。《莊子·秋水》:“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然异之。” 3.道:指天道的理念、自然法則。例一,《莊子·天道》:“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例二,《莊子·天下》:“夫塊不失道。”塊:指土塊的存在、變化。例三,《莊子·繕性》:“道,理也。” 4.勤:努力,盡心盡力。 例,《莊子·庚桑楚》:“民之於利甚勤。” 5.而:連詞,表示順接,相當於“就”字。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6.行:實踐,做。例,《莊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 7.之:助詞,用於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8.中士:素質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指中等德行的人,他們對師傳理義半信半疑。例,《顔氏家訓·名實》 :“上士忘名,中士主名,下士竊名。” 9.若:像,如同,相當。例一,《莊子·大宗師》:“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例二,《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10.存:心裏懷有、想着。例,《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指人類所瞭解的三維時空範圍;不論:未曾分析討論。 11.亡:通“忘”,忘記。例一,《莊子·讓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身:指人的品德修養。例二,《詩經·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12.下士:素質最差,在中士之下,指德、才差的人,即對師傳理義持懷疑、否定態度的人。例:唐·寒山《詩》之二四:“下士鈍暗痴,頑皮最難裂。” 13.則:連詞,就。例,《莊子·人間世》:“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 14.大笑:嘲笑。例,《荀子·强國》:“國若假城然耳,必爲天下大笑。”大笑,也是“噱”字的釋義。噱字的象形意義是:一只猪披着連頭的虎皮在張口吼叫。虎,《説文解字》稱爲“山獸之君”。俗稱“百獸之王”。但“噱”字並不是描寫一只真虎在吼叫,因爲在虎皮底下是一只軟弱、柔順的猪。所以,“噱”字表現出另一種含義,即内裏處弱守柔,外顯强大威猛,也即是最强大。這個意義,與天道的“柔勝剛,弱勝强”的意義相一致。老子在經文中描述下士們聽講天道的學説,不但懷疑,不相信,而且嘲笑、否定。因爲在下士們看來,天道的學説,就如“噱”字的象形意義一樣,是“猪假虎威”,不大笑才怪呢! 15.不:副詞,表示一般性否定。例,《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 16.笑:譏笑,嘲笑。例,《孟子·樑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17.足:值得。例,晋·陶潜《桃花源記》:“不足爲外人道也。” 18.以爲:作爲。例,《莊子·讓王》:“割牲而盟以爲信。” 19.故:連詞,所以,因此。例,《莊子·天道》:“故古之人貴夫無爲也。” 20.建言:提議,議論。例一,《漢書·哀帝紀》:“待詔夏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例二,《弘一大師真言》:“在師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21.有:存在着。例,《莊子·逍遥游》:“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天池:天然水域。 22.得道:熟悉並熟練地運用天道理論。例,《莊子·天運》:“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23.誨:教導,指教。例,《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4.明道:指通曉天道理念並能實際應用。例一,唐·韓愈《争臣論》:“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爲直而加人也。”例二,《中國渾圓功的技擊樁》:“明道者,掌握運用宇宙自然的運轉規律……”。 25.昧:糊涂,指大智若愚。例,《莊子·知北游》:“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 26.進道:進入道門,指進修學習、應用天道理論。例一,寶静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開蒙冥而進道,説易行難。”例二,《楞伽經詳解》:“先求不墮邪路,而後方能進道也。” 27.退:謙退,謙讓,如謙謙君子。例,《莊子·則陽》:“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一形:一旦出現;失其形:過失。 28.疑道:對天道理念有猜疑,分辨不清。例,範曄《後漢書》:“疑道不可由,疑事不可行。”由:任用。 29.戾:乖戾,古怪。例,《荀子·榮辱》:“果敢而振,勇貪而戾。” 30.上德:天德,與前文之“得道”對應,指崇高的天道品格,即自然品格。例,《文子》:“天覆萬物,施其德而養之,與而不取,故精神歸焉。與而不取者,上德也。” 31.谷:山谷,指山間泉水小溪流經兩山之間而通於河川的溝壑地段。例一,《説文解字》:“谷,泉出通川爲谷。”例二,《淮南子·地形訓》:“東方,川谷之所注……西方,高土川谷出焉。”例三,《莊子·胠篋》:“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淵實。”“谷”字,常用以比喻甘居低下,心胸寬宏,能容納萬物。 32.廣德:與前文“明道”對應,指推廣、發揚天道品格。例,《馬王堆帛書·二三子》:“《易》曰:‘龍戰於野,亓血玄黄’。孔子曰:此言大人之廣德而下民也。”亓:其的古字;下:送達。 33.絀:不足,不够。例,《荀子·非相》:“緩急嬴絀。” 34.建德:與前文“進道”對應,指確立天道品格。例,《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爲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 35.偷:暗中,悄悄地。例一,《莊子·漁父》:“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例二,公孫千羽《威揚异邦》:“乃偷學幾招。”“偷”字,在這裏描述一種人物的腼腆行爲,即想做好事又生怕人家譏笑,故表現得不太自然。 36.質德:與前文“疑道”對應,指對天道品格有質疑。此處“質”字是“質問、質疑”的意思,如《漢書·汲黯傳》:“黯質責湯於上前。”故“質德”即是“疑德”。“疑德”一詞見於《子夏易傳·周易上經干傳第一》:“而猶自疑德之薄,而位之下,而卑以自守,故曰在淵无咎也。” 37.渝:改變,變動不定。例,魏征《十漸不克終疏》:“儉約之志,終始不渝。” 38.大白:指對事物道理徹底明白,洞察最明達。例,明·方孝孺《宋氏爲善堂記》:“潜修隱德見修於聖主,而大白於四方。” 39.辱:忍辱負重。例,《吕氏春秋·孟秋記·振亂》:“且辱者也而榮。” 40.大方:指有廣博學識或專長的人。例一,《莊子·秋水》:“吾長見於大方之家。”例二,《池北偶談·談藝二》:“三百年中,大方名筆,可與頡頏者,不過二三而已。” 41.無隅:無邊,指不局限於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例,明·宋濂《潜溪邃言》:“ 居子之道……冲然若虚,淵然若全,渾然若無隅 。” 42.大器:有德有才、能擔當大事的人。例,《莊子·讓王》:“舜讓天下於子洲支伯曰:‘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43.晚成:經過較長時間才完成。例,黄庭堅《次韵答黄與迪》詩:“吾宗固神秀,天乃晚成之。” 44.大音:能使天下人覺醒、激發天下人正義行爲的時代最强音。例,《無量壽經》:“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45.稀聲:指緩慢、雄渾、柔和、綿長、震撼的聲音,如寺廟的僧人用圓木撞擊大鐘所發出的鐘聲。“稀”字有“少”與“悠遠”的意思,如《古詩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唐·白居易《寄唐生》詩:“藥良氣味苦,瑟淡音聲稀。”五代·李煜《喜遷鶯·曉月墜》:“夢回芳草思依然,天遠雁聲稀。” 46.大象:指最抽象、最根本的客觀規律,自然法則。例:《李涵虚祖師圓嶠内篇》:“大象者,無可象而象之,故曰大象,仍指大道也。” 47.無形:指没有看得見的形態。例,《淮南子·原道訓》:“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形而有形生焉。” 自然法則——客觀規律,是萬物存在、發展、變化所依賴的根本規律,其表現各不相同,都没有看得見的形態,只能概括爲“自然法則”,老子稱爲“大象”。 48.大道:指天道,宇宙本源(先天形態物質)、自然法則(道理)和自然品格(道德)。例,《莊子·漁父》:“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僞而晚聞大道也……且夫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49.無名:對“大道”的人格化描述,指不務虚名。例:《莊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無名,……行乎無名者,唯庸有光。” 50.夫:助詞,用於句首,表示將發議論。例,《莊子·天運》:“夫虚静、恬淡、寂漠、無爲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51.唯:副詞,唯獨,只有。例,《莊子·説劍》:“吾王所見,唯劍士也。” 52.道者:得道的人,即能按自然法則辦事、公正無私的人。例,《莊子·則陽》:“道者爲之公。” 53.善:善良。例,《莊子·胠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 54.駘:駘盪,舒緩飄盪,形容快樂、幸福。例,李可藩《題西藏林芝福建園昇平樓》:“百族涵和,春光四序迎駘盪;萬方處泰,國運千秋莫燕安。”蕩:自由自在。 55.且:連詞,而且。例,《莊子·齊物論》:“誰獨且無師乎?” 56.誠:真誠、實在。例,《莊子·徐無鬼》:“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
【譯文】
對天道深信不疑的人聽説天道的理念後,能盡心盡力地學習和實踐;對天道半信半疑的人聽説天道的理念後,時而想起來時而又忘記了;對天道持懷疑甚至否定態度的人聽説天道的理念後,就起哄嘲笑,如果他們不嘲笑,那麽他們所聽説的東西不值得作爲天道的理念。所以存在着這樣的議論:已認識並能實踐天道理念的人誨人不倦;已明白天道理念的人好像大智若愚;正在進修學習天道理念的人如謙謙君子;對天道理念懷疑和否定的人好像古怪乖戾。具有崇高天道品格的人如山谷一樣謙卑豁達和寬容大度,廣泛發揚天道品格的人好像總感到做好事還不够多,開始確立以天道品格作爲行爲規範準則的人好像不願意讓别人覺察到他在做好事,對天道品格有質疑的人似乎在感情和態度方面變化不定。對事理洞察明達的人相當能忍辱負重,甚有學識和專長的人不偏執於事物的某一方面,要成爲有德有才而能擔當大事的人必須經歷較長時間的磨煉才能成功,能使天下人覺醒並激發民衆正義行爲的時代强音深沉而悠遠,最根本的自然法則是看不見形態的,天道不務虚名。只有得道的人,才有善良的心願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幸福而且是真誠實在的。
【評説】
在本章中,老子對天道理念在士人中的反響作了清晰、生動的剖析,對“上、中、下”三種士人的反應狀態和特徵,描寫得真實而有趣,特别對於反應最差的狀態,是有充分認識和心理準備的。但從“反者道之動”的法則來判斷,恰恰是由於“下士”們的懷疑、譏笑甚至反對,更證明天道的客觀真理性。如果下士們不懷疑、譏笑和反對,那才不配稱爲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這也是“正言若反”。
本章有關道、德的修煉層次與修學、行道的步進層次聯繫起來分析如下:
這裏把疑道、質德放在0層次上,表示未入道門,如“下士”之輩。其它三個層次,修、行、道、德四個方面大體相互對應。以最高層次來説,學習而明理(大悟),從而能按自然法則辦事(無爲),能爲着“輔萬物之自然”而“善人之師”(若誨),展現了自然品格(若谷),這樣將使百姓“明理百輩”,促使人們逐步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也善之”,做到“善救人而無棄人”,而統治者應以“天將救之,以慈爲之”的心態對待天下百姓。
顯然,除了0層次外,其餘三個層次,不論縱横,都是向前發展、進步的,而其根基在於學習和實踐。順便聯繫群經之首的《易》經,其前四卦爲:干、坤、屯、蒙,分别代表天、地、萬物、教化。萬物中,以動物、人類爲典型,其生存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出現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教化”。老子在論述道與萬物的關係時説:“故道生之、畜之、育之、養之、長之、成之、熟之、覆之”。這裏的“生之”是指生天地,即先天形態物質(道,存在於先天宇宙中的能量)以宇宙大爆炸的形式轉化爲天體(其中有地球),這相當於《易》中前兩卦“干”、“坤”。而“畜之”是指生存、積累,相當於《易》的第三卦“屯”。又“育之”是指培育、教化,相當於《易》的第四卦“蒙”。這説明,老子與周文王姬昌,都把教育事業視爲緊接着開天(干)辟地(坤)創業謀生(屯)三者之後的一個重要而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没有教育事業(蒙),則在“蒙”卦之後那六十卦所代表的事業,就很難“長晟”了(不以智治國,國則覆)。
在《易》的“蒙”卦中,第五爻是全卦最重要的爻位,爻辭是“童蒙吉”。這是説“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接受啓蒙教育,是好事”。由此可見,對道即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啓蒙教育事業,也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如果是小學五、六年級期間對《道德經》有一些初步的學習(如選讀、背誦),在初中、高中時期就可以進一步學習,提高對天道的理性認識。中學畢業後,如果從事社會工作,就可以應用《道德經》的理念更好地處世待人。如果能昇大學,那麽在大學期間應該對《道德經》中博大精深的内涵進行研究、討論、闡發、弘揚。如果能這樣,就是實踐老子的“修之於身”、“修之於户”、“修之於鄉”、“修之於邦”、“修之於天下”,讓天下人都能“明理百輩”。這樣,整個中華民族不就同道、同德、同舍了嗎!不就道也得、德也得、舍也得了嗎!不就都是同志了嗎!能這樣,不怕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當然能否實現這種局面,關鍵在於國策,在於執政者是否認同天道理念,是否能無私以行天道。筆者認爲,中華民族這種天道的、母性爲本的文明,其内在的無窮力量終將爲本民族和全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
近幾年來,愈來愈多的人認識到中華民族源頭文化的思想精華,許多西方學者也都在談論老子思想的現實意義。事實上,早在1978年美國出版界在“古今十大作家”普選中,就以《道德經》一書而推選老子爲古今最偉大的作家。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博士贊譽老子爲古今世界名人中的智慧最高者。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説:“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况,甚至已經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將達到的狀况”(見《創造力和直覺—— 一個物理學家對東西方的考察》)。《道德經》被譯成各種外國文字版本,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成爲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都對老子思想很感興趣,並從中受到啓發。在德國,平均每三户人家就有一本《道德經》。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説:“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見《歷史哲學》)。”西方智者所推崇的“最高智慧”,作爲華夏兒女,不可以没有認識,不可以不推崇和應用。現在許許多多的人,説話、寫文章時引經據典,非外籍學者的論著不可,對本民族先賢的思想精華却淡然處之,這種情况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即使再没有那種“破四舊”運動,也會使民族文化的根、思想精華之源漸漸被忘記。到那時,一個無根無源的民族,一個没有自己傳統文明的民族,還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嗎?!
以對天道理念進行起哄、譏笑的“下士”們的表現來看,這些“下士”包括許多許多位高權重的人,包括許多許多視財如命的人,也包括許多許多愛弄陰謀詭計的人,因爲這些人在世界上,一生奔波只爲“我”,是自私自利,與天道無私的品格相對立。人民大衆痛恨貪官污吏,實質就是痛恨官吏之“自私”。
所以,論政務民事,最根本的是要使當官者認識到必須大公無私,要爲民族、國家、全世界的共同利益而奮鬥。如果不能抛棄“私”字,在政治上要實行天道是絶對困難的,换句話説,爲“私”奮鬥的下士們,他們只能實行爲自己和特權階層利益服務的人道與詭道,不可能實行大公無私的天道,因此也就不可能激發出真正的民族凝聚力。
【思考】
1.説説現實社會中的上士、中士、下士對天道的種種反應?
2.老子是如何描述修習道德的進程的?
3.試説明中華文明史上有哪些“大音稀聲”的事例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