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上德1 博2德3 ,是以4有5德6;下德7 博2 失8 德9,是以4 無10德6。上德1無爲11 而12 無以爲13 ,上14仁15 爲16之17而12 無以爲13,上14義18爲16之17而12有以爲19,上14禮20爲16之17而12莫21之22應23,則24攘臂25而26扔27之17 。故28失8道29 而後30 德31 ,失8德31而後30仁32 ,失8仁32 而後30義18 , 失8義18 而後30禮20 。夫33禮20者34,忠信35之22薄36,而26亂37之17首38也39。前 40設41者34,華42之17導43,愚44之17始45也39。是以4大丈夫46處47其48厚49,不50居51其48薄36;處47其48實52,不50居51其48華42。故28去53彼54取55此56。
【注釋】
1.上德:高尚的品德。例,《莊子·盗跖》:“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説之,此上德也。”説:悦。 2.博:多,很多。例,《荀子·儒效》:“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3.德:恩惠,指爲人民做有益的事情。例,《尚書·盤庚》:“施實德於民。” 4.是以:連詞,因此,所以。例,《莊子·盗跖》:“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争,無以爲故不求。” 5.有:具有。例,《莊子·大宗師》:“夫卜樑奇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 6.德:功德(功業與恩德)。例,《韓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無怨仇於阾敵,而内有德澤於人民。” 7.下德:横行梟雄品德低劣。 例,《莊子·盗跖》:“勇悍果敢,聚衆率兵,此下德也。” 8.失:違背,背離。 例,《孟子·公孫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德:天道的品格,即自然品格,其本質是“和”,如老子所説“萬物負陰而葆陽,冲氣以爲和”中的“和”,是使人、物、事都處於和諧、平衡、有序、正常運化狀態的“和”。例一,《莊子·繕性》:“夫德,和也。”例二,《莊子·德充符》:“德者,成和之修也。” 10.無:没有。例:《莊子·知北游》:“視之無形,聽之無聲。” 11.無爲:按自然法則存在、演化。例一,《莊子·田子方》:“夫水之於汋也,無爲而才自然。”汋:水自然涌出。例二,《莊子·至樂》:“天無爲以清,地無爲以寧。” “無爲可以定是非。” 12.而:連詞,表示順接,就。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13.無以爲:没有主觀地對人或對物確定某種看法,即没有成見。例,李秒豐《太極拳精義述真》:“無功招法皆空,無功招法無以爲。” 14.上:上等的,最好的。 例,《莊子·徐無鬼》:“上之質,若亡其一。”一:一己,自身。 15.仁:親善,仁慈。例一,《説文解字》:“仁,親也。”例二,《莊子·讓王》:“殺民,非仁也。” 16.爲:做,干。例,《莊子·人間世》:“人皆爲之,吾敢不爲邪?” 17.之:助詞,用在動詞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18.義:情誼, 恩義。 例,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子其寧爾心, 親交義不薄。” 19.有以爲:自己(主觀上)要先對人或事確定某種看法,即有成見。例,《文子》:“有以爲則恩不接矣。” 20.禮:禮制,指待人有等級差别、專門維護統治階級特權利益的制度。例,《莊子·天道》:“禮法數度,形名比詳,治之末也。” 21.莫:不定代詞,没有誰,没有哪一個人。例,《詩·小雅·采薇》:“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22.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樂其性。”性:本性。 23.應(yìnɡ):受,接受。例,《管子·小匡》:“應公之賜。” 24.則:連詞,表示相承,相當於“就”。例,《莊子·人間世》:“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 25.攘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例,《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 26.而:連詞,表示更進一層。例,《莊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淺而舟大也。” 27.扔:投,擲,把别人不想要的東西硬扔給人家,比喻强制人們接受某種東西。例,《紅樓夢》九十三回:“……從靴掖兒裏拿出那個揭帖來,扔與他瞧。” 28.故:連詞,所以,因此。例,《莊子·天道》:“故古之人貴夫無爲也。” 29.道:自然法則,客觀規律,道理。例一,《莊子·天下》:“夫塊不失道。”塊:指土塊的存在、變化。例二,《莊子·繕性》:“道,理也。” 30.而後:然後。例,《莊子·應帝王》:“正而後行。” 31.德:品德教育。例,《論語·爲政》:“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32.仁:指對人有親、疏差别的愛,即不一視同仁,任人唯親。例,《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爲大……親親之殺……禮所生也。” 33. 夫: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例,《莊子·天運》:“夫虚静、恬淡、寂漠、無爲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34.者:助詞,表示“……的東西”。例:《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35.忠信:忠實誠信。例,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見賞。” 36.薄:敷,涂飾,指表面上的美化裝飾。例,晋·法顯《佛國記》:“梁柱、户扇、窗牖,皆以金薄。” 37.亂:惑亂,使迷惑、混亂。例,《莊子·天道》:“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放:仿傚;偈:急;揭:提出。 38.首:首要,最主要的。例,《世説·賢媛》:“百行以德爲首。” 39.也:語氣詞,表示肯定。例,《史記·陳泄世家》: “陳勝者,陽城人也。” 40.前:指前人。例,《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經文所指的“前設”,指夏啓所設置的《夏禮》。 41.設:設置,制訂。例,《莊子·至樂》:“名止於實,義設於適。”名:名義,名分;義:道義,準則。 42.華:指表面華麗。例一,《後漢書·周舉傳》:“但務其華,不務其實。”例二,《潜夫論·實質》:“比質而行趨華。” 43.導:引導,誘導,使事物向某個方向發展。例,《史記·孫臏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44.愚:蒙蔽欺騙。例,《孫子·九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 45.始:開始。例,《莊子·大宗師》:“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46.大丈夫:有志氣、有抱負的人。例,《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7.處:處於,置身。例,《莊子·在宥》:“我守其一以處其和。”一:天道。 48.其:指示代詞,這(些),那(些)。例,《莊子·人間世》:“傳其常情,無傳溢言。” 49.厚:厚道。例,《莊子·人間世》:“且德厚信矼。”矼(qiāng):誠實。 50.不:副詞,不要,勿。例,《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 51.居:處在,位於。例,《易·干》:“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52.實:真實。例,《後漢書·臧宫傳》:“傳聞之事,恒多失實。” 53.去:摒棄,不要。例,《孟子·告子下》:“是君臣、父子、兄弟盡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54.彼:指示代詞,那,那些。例,《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虚室自生,吉祥止止。” 55.取:用,采用。例,《莊子·在宥》:“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人民。” 56.此:指示代詞,這,這些。例,《莊子·天道》:“夫明白於天地者,此之謂大本大宗。”
【譯文】
品德高尚的人做了很多符合天道品格的事,所以有功德;品德低劣的人做了很多違背天道品格的事,所以没有功德。品德高尚的人按照自然法則辦事故没有主觀地對人或事確定某種成見,最仁慈的人做事時也没有主觀地對人或事確定某種成見,最講恩義的人做事時先要主觀地對人或事確定某種成見,最講《禮》制的人專做維護統治階級特權利益的事而百姓没有人贊同,就硬生生地把《禮》制塞給人家。所以,統治者背離了自然法則然後提出以品德教育來感化世人,背離了品德教育之後就用任人唯親的辦法來拉攏控制世人,背離了任人唯親的辦法之後就宣揚恩義相報來誘導世人,背離了恩義相報之後就制訂一套維護統治階級特權利益的《禮》制來統治天下。《禮》制這種東西,表面上用忠實、誠信作裝飾,是惑亂世人的主要方面。前人設置《禮》制這種東西,是用表面好看的東西來誘導百姓,蒙蔽欺騙民衆就是從這裏開始的。所以,有志氣有抱負的人要厚道,不要美化裝飾;要誠實,不要華麗的表象。因此,不要《禮》制那種華而不實的東西,要堅持以誠實的自然法則作爲根本。
【評説】
本章主要是談《禮》,統治者認爲有《禮》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周朝有《周禮》、《禮儀》、《禮記》,三者合稱“三禮”,是封建奴隸主階級據以統治天下的法典。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一歲了,他的弟子子路在衛國當官。由於衛國内亂,子路被衛公的父親蒯瞶攻擊,寡不敵衆,被打斷了係冠的帶子,身負重傷。子路臨死時説:“根據禮儀,君子死也不能免冠。”他結好冠帶子就死了。蒯瞶趕走兒子,自立爲君,史稱衛莊公。孔子得知衛國内亂,就説:“子路好勇輕生,不能幸免。”果然,他的另一個弟子高柴逃回來,説子路遇難的事。正説着,衛莊公派人送來一盒肉醬,孔子説:“這是子路的肉啊!”命弟子把肉醬埋了。不久,孔子就一病不起,於4月11日逝世。
顯然,在《禮》制中連死人戴冠都有明文規定,子路臨死時也不忘記結好冠帶子,可見是最講《禮》制的人了。子路死守《禮》制,確實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孔子生前曾在魯國做官,積極推行《禮》制。當時有魯國人顔闔評論説:“仲尼方且飾羽而畫,從事華辭……今使民離實學僞1 ……”。後來,魯公不青睞了,孔子便周遊列國,想繼續推行《禮》制,列國不采納,他還到洛陽找老子問《禮》。老子説:“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並告誡孔子要去掉“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孔子又回到魯國,罷了從政的念頭。
孔子不遠千裏到列國推行《禮》制,恰如本章經文所描述的“攘臂而扔之”。這種情景,有點像現代城市中隨處可見的推銷活動,推銷員手拿廣告、名片,主動散發給來臨的路人。而路人却没表現出興趣。
關於《禮》制,我們曾經指出它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等級特權利益的制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國各自獨立,稱雄争霸,“周禮”再也不能把各諸侯國維係在周王朝的統治框架内了,這就是孔子周遊列國而“不遇治世之君”的原因。孔子死後,他的後繼人孟子更是不遺餘力推行孔子的思想。但孟子不談《禮》而大談“仁”,即不推行具體的禮法制度而推行産生禮法制度的指導思想。例如《孟子·離婁上》有:“三代(即夏、商、周)之得天下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樑惠王上》有:“仁者無敵。”《孟子·公孫醜上》有:“仁者如射。”顯然,孟子把“親親爲大”的核心“仁”視爲“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導思想。孟子宣揚“仁”,但却反對墨子所主張的“兼愛”。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有“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母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説誣民,充塞仁義也”。足見孟子意識形態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必須指出,墨子之“兼愛”,是主張愛無差等,不分親疏厚薄,反對孔子所主張的“愛有差等”之説。孟子反對“兼愛”,本質上是維護“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的一套爲封建奴隸主特權階級服務的思想體系。正因爲孔、孟不遺餘力推行以階級、等級特權利益爲主導思想的仁義,受到自私自利的統治階級的歡迎,及至漢朝,董仲舒向漢武帝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以不平等爲核心的“仁義”之主張成爲歷代統治國家的主流思想,且一直延續着。有些執政者雖然不張揚“仁義”,但在維護統治階級的等級特權利益方面,有着深深的《禮》制烙印。而今,流傳在民間的仁義思想也仍然存在,只是仁義的内涵在漸漸地演化,原來那種階級、等級特權的觀念已經淡化了,而仁慈、博愛、正義、爲公的觀念則漸漸增强,這表示人民大衆是有正確的思想傾向的,不像統治者仍爲孔孟思想摇旗呐喊。
關於仁義,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曾賦予與儒家不同的涵義,如曰:“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2 。”“愛人利物之謂仁3 。”“至仁無親4 。”“大仁不仁5。”
無親與不仁,就是没有親疏之分、一視同仁。這些與老子説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後世之人杰,孫中山先生提倡平等、博愛、大同、爲公的思想,與道家的理念也是完全一致的。
【思考】
1.在古代社會,道、德、仁、義、禮是如何沿襲的?現代社會又將如何演化?
2.説説你所瞭解的道家與儒家對“仁、義”的不同解釋。
注:
1.參看《莊子·列禦寇》。
2.參看《莊子·繕性》。
3.參看《莊子·天地》。
4.參看《莊子·天運》。
5.參看《莊子·齊物論》。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